APP下载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

2017-06-08黄召强

新西部 2017年5期
关键词:海西州青海省景区

青海省海西州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旅游资源,需针对旅游需求合理开发旅游产品,加强交通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淡季旅游产品开发,搞好旅游纪念商品的开发与经营,并注重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青海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因位于青海湖以西而得名。海西州北邻甘肃省,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青、甘、新、藏四省区交汇的中心地带。海西州以其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成为青海省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海西州旅游资源覆盖了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两个大类,依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海西州旅游资源涵盖了全部8个主类,43个亚类,海西州的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多样可见一斑。

海西州的旅游资源评价

对海西州旅游资源的评价,采用卢云亭先生提出的“三三六”评价方法,即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条件。[1]

海西州旅游资源的“三大价值”

(1)历史文化价值。海西州历史悠久,众多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境内分布有都兰诺木洪遗址、塔温搭里哈遗址、下柴开遗址等青铜器时代的遗址遗迹,它对研究甘青地区的人类活动过程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这里也有众多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寺庙,对研究藏传佛教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艺术欣赏价值。海西州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戏曲、建筑、服饰,还有体现着民族特色的工艺品,这无不体现着丰富的艺术欣赏价值。海西州环境优美,自然景观相当丰富,并且各具特色,艺术观赏价值很高。

(3)科学考察价值。海西州遗址遗迹众多,这些古代的人类活动遗址遗迹包含了众多历史文化信息,有许多东西需要继续深入研究。海西州境内有多种珍稀濒危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中雪豹、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骆驼、藏羚等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丰富的生物种类具有重要的经济、科学研究价值。海西州地质地貌复杂多样,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更是吸引了众多学者前来考察。

海西州旅游资源的“三大效益”

海西州旅游资源的开发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

(1)经济效益。海西州旅游資源开发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首先它改善了地方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更多的资金流入;其次是增加了地方的财政收入,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再就是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使更多的劳动力能够就近就业,增加了居民收入,提高了生产生活水平。

(2)社会效益。海西州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首先它改善了人民生活质量,使当地群众了解到更多的历史文化信息,提高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水平;其次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对保护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采取了更为有效的措施,旅游业的发展为文化资源保护提供了更充足的资金,也促进了多种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3)环境效益。海西州生态系统脆弱,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必将加强对整个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促进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海西州旅游资源的“六大条件”

(1)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海西州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是青甘新疆四省区交汇的中心地带,也是进出西藏的重要通道,可以成为西宁、拉萨、敦煌三大旅游热点城市游客的新的旅游目的地。海西州交通便利,境内有三座民航机场,分别是德令哈机场、格尔木机场和花土沟机场,有航班往返成都、西宁、拉萨、北京等地;多条高速公路和国道干线在州境内交汇,构成了环形公路交通网;青藏铁路横贯州境536公里,设有德令哈站、格尔木站等火车站。海西州便利的交通网络,为海西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一些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地方,交通状况还需要继续改善。

(2)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海西州旅游资源类型较丰富,分布于自治州的各个地方,有几个景区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但是各景观之间联系不是很紧密。海西州旅游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经过进一步的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各景象的组合会更好。

(3)旅游资源容量条件。据《青海省统计年鉴》[2]、海西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相关调查得知,海西州游客接待人数每年都在增长,海西州的旅游资源容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前已开发的景区基础设施普遍落后,服务设施不够齐全,景区宾馆、饭店等相关设施的数量和质量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需要继续完善。

(4)旅游客源市场。据《青海省统计年鉴》[3]、海西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相关调查得知,海西州的旅游客源市场主要是来自本省和周边省份,来源相对比较广泛。随着青海旅游的快速发展,“大美青海”品牌知名度的提高,来自距离较远省份的游客数量在不断增加,海西州的国内客源市场在不断扩大,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按国籍划分,中国游客占大部分,国外的游客占极少部分。

(5)投资能力。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步伐,青海省各个方面发展迅速,经济发展情况尤为抢眼,而海西州凭借能源开发,经济总量多年位居省内各市州第二位,为本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很好的物质保障。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大量资金,仅仅依靠本地区的财力是远远不够的,这虽然是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但是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来解决。

(6)施工难易程度。随着海西州社会各方面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本地区聚集,本地区拥有丰富经验的建筑设计团队,为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做好了各项资源储备。海西州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分布相对分散,有些旅游资源位于相对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存在建设条件差、物资供应困难等问题,但是可以通过一些途径解决。

海西州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路

正确认识和处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合理度

旅游资源开发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海西州屬于生态脆弱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不当将会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要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从旅游发展总体布局的高度来看待旅游资源的保护。

针对旅游需求合理开发旅游产品

对资源价值的差异性的认识,就是说本地居民和本地开发者与旅游者认识的差异。因为由资源形成的旅游产品,主要是提供给外来旅游者使用的。[4]本地开发者必须学会换位思维,根据旅游者的需求提供合适的旅游产品,也就是说要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

加强交通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海西州面积大,景区和景点分布相对分散,要加快景区间快速交通网络的建设,实现游客的快速流动。景区和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今后要逐步完善相关景区和景点的基础设施。

加强淡季旅游产品开发

海西州存在着旅游旺季短、淡季长的问题。在旅游旺季,游客蜂拥而至,人满为患,服务设施和交通运输超负荷运转;而在旅游淡季,游人很少,设施大量闲置。因此,研究开发淡季旅游产品是当前一项重要工作。该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而且受气候条件的限制比较小,应该加大开发力度,海西州已经开发的相关冬季文化节和艺术节以及户外健身活动等旅游产品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搞好旅游纪念商品的开发与经营

旅游纪念品要体现当地特色,借鉴国内旅游纪念商品开发成功案例的有益经验,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推动产品设计、开发、销售,使其形成规模效益,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和更多居民脱贫致富。

注重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服务人员的素质培训,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充分利用青海省大中专院校的旅游专业人才和教学设施,举办专业培训、技能竞赛等,培养符合本地区旅游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

结语

通过运用“三三六”评价法对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旅游资源的评价,发现本地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并独具特色,但是存在生态系统脆弱、基础设施状况不佳、经济落后等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合理度、针对旅游需求合理开发旅游产品、加强交通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淡季旅游产品开发、搞好旅游纪念商品的开发与经营、注重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现代旅游地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2][3]青海省统计局.2015年青海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4]马勇.浅议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模式选择[J].西北民族研究,2003(02):98-106.

作者简介

黄召强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与旅游规划

猜你喜欢

海西州青海省景区
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
长假也救不回的景区破产
“摘牌”
图说:2019 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
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15单元知识中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