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白鹿原》
2017-06-08张阿利
五月的白鹿原,樱桃红得总是那么甜美可爱。又到了一年的采摘季,每到周末,人们挤在原上,车水马龙,乐在其中。
这两年,白鹿原民俗村、白鹿原影视城,还有新近的白鹿仓,给这原上又增加了更深厚、更悠长的人文气息,人们徜徉于其间,总会感受到这其中不同寻常的文化积淀和家国情怀。这一切,让人感受最为强烈的,还是陈忠实先生那部恢宏文学巨著《白鹿原》所带给我们的历史想象和文化记忆。身处其中,探寻历史,触摸文化,或许你会强烈地感受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白嘉轩、鹿子霖、鹿三、朱先生、冷先生、仙草、白灵、黑娃、田小娥、鹿兆鹏、鹿兆海、白孝文、田福贤等等,一大批小说中鲜活的人物形象,都游走在这片土地之上,甚至与你擦肩而过,甚或有人会驻足回眸,冲着你笑,冲着你哭,冲着你哀叹,冲着你吼秦腔,冲着你拉家常。
睹物思人,其实,内心深处,我们免不了更加思念一年前刚刚告别人间、告别了白鹿原的陈忠实先生。一位伟大的作家诉说了民族的心灵秘史,演绎了半个世纪关中波诡云谲的历史沧桑,更折射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不能不说,陈忠实先生已然成为了白鹿原的思想和文学精魂,伴随着先生的那部皇皇巨著,伴随着充满灵气和人气的白鹿原,正在飘扬、升腾。
这就是白鹿原,我们的白鹿原。
今年五月,伴随着长篇电视连续剧《白鹿原》的热播,关于原著小说、关于改编的不同文本、关于没有在陕西卫视首播的遗憾、关于四月十六日刚在安徽、江苏卫视播出一集即刻停播等等网络和微信传闻、民间猜测等等,如同原著小说所经历的纷繁复杂一样,这部电视剧的改编、拍摄和播出,似乎始终都被置于风口浪尖之上,似乎总是那么命运多舛,但《白鹿原》却永远是那样的执着和强大,具有如此的历史与现实的穿透力。
作为这部电视剧漫漫十七年改编、制作的一位见证者,出品人赵安先生、赵军先生、联合投资人梁英建先生等等一大批幕后推手前赴后继、不懈努力的故事可谓叹为观止,但却难与君诉。记得去年在光中影视公司审看完刚刚出炉的这部剧的完整初剪片时,所有评委全体自发起立鼓掌,深表祝贺。大家感佩于他们的执着、坚持和努力,为他们骨子里流淌的关中秦人的热血而激荡,更为这部剧作所体现的文化品质和艺术水准而祝贺。遗憾的是,陈忠实先生临终前未能看到此剧,先生在天有知,可以安息。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充满着荆棘坎坷的电视剧作品,在当下中国电视剧创作中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虽然不如某些话题性电视剧在商業性上那样顺风顺水,但是,这毕竟是一部当下中国电视剧艺术的良心之作,也将是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的一部标识之作。
这就是电视剧《白鹿原》,也是我们的《白鹿原》。
作者简介
张阿利 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