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南的草上飞(上)
2017-06-07武茵茵
◎文·图/武茵茵
在甘南的草上飞(上)
◎文·图/武茵茵
美景带来的感动,如同醉酒了一般,如同中毒了一样,使人沉醉,让人癫狂。我们在草原上奔驰,在草原上休息,像一片云,一棵草,一朵花。
1
长途骑行是一种毒,试过的人终身难解。塞外风光是另一种毒,目睹过的永生难忘。所以,在骑行者的江湖,总有人在路上漂泊……自打2014年环青海湖之后,心里就住进了一湖清水,一方蓝天白云,偶尔在都市憋屈的缝隙里受伤,总渴望能去远方,在广阔的天地里抖抖翅膀飞一会儿。
甘南骑行列入计划已久,但人到中年的上班族,总是身不由己,一拖再拖,反复谋划,直到2016年的8月7日,才真正踏上行程。
总结前行者的经验教训,以路况和风景为参数,反复比照,我们这次出行设定为4+2+2模式,即汽车单车加两条腿,骑游甘南,再开车经四川到陕南回来。
一起出行的共有11人,不同年龄不同单位,能凑到一起,只因为心中那份热爱,对自由纯真的向往。除了骑行,我们平时聚会并不多,但一起上路,就是一家人啦。
此行,老姚是组织者,安排组织保障车,确定最终路线和时间等大事的拍板人;老乔算是后勤部长,见多识广为人谦和,一路上有许多好建议,让大家吃得舒服玩得开心;老贾把自己的家用轿车贡献出来,翻山越岭,长途奔袭,无怨无悔;老原既是司机又是骑手,总以大局为重,默默为大家服务;刘一琪王涛和严军平,几乎每天都在路上奔跑,实力显著;王杰有着和年龄不相称的懂事和智慧,帅萌帅萌的,他是别克商务车的提供者,也是大家放心骑行的技术保障;成小娟和魏俊秀,女中豪杰,又细心周到,准备路上吃的、用的,出力不少。
晒一下我们的装备:
别克商务,载重7人,6辆越野单车;大众家轿,载重4人,2辆越野单车。
8月7日是个星期天,上午八点多,车辆启动,此行开始。
2
疾行赶路一整天,到达兰州市区已是下午五点多了。
比想像中热,尤其是当车辆听从导航在市内左绕右转时,大家都微微出汗。终于找到“建设银行”的大楼了,楼前,早一天坐火车到达的刘一琪正满头大汗,望眼欲穿。
“真没想到这两天找住处这么难!”老刘说,他和朋友李乃绪从头一天就开始找宾馆,可是几乎家家爆满,我们11个人,至少需要5间房,没有一家酒店能接待。直到今天早上,老李托人找人,才在“如家”订好了房间。
能理解,七八月正是当地旅游旺季,看看满大街转悠着找车位的外地车就知道了。
幸亏老刘提前一天来打前站,否则让我们一下子遇到这么多问题,那就麻烦了。
当天晚上,李大哥和老刘另一个朋友满利群请大家在当地一家有名的餐馆吃饭,席间才得知,他们三个原来都是战友,少不更事时一起在部队磨炼,自此种下深厚的情谊,几十年了,感情愈发深厚珍贵。
酒足饭饱后,兰州城已入夜景,穿城而过的黄河两岸,灯火辉煌。中山桥不断变幻着各种色彩,白塔山在景观灯的映照下,如一幅笔墨浓重的水彩画。沿河边漫步,人流如潮,有临水而坐的,有上船游玩的,更多的人如我们一般在岸边停停走走。
夜深,睡意袭来,回酒店一觉到天明。
3
8月8日的早餐目标就是兰州拉面。通过刘大哥事先打探,高德地图导航,转悠了小半个兰州城,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吾穆勒”。果然好多人,门口停满车,我们的车只能停得好远再走过来。一进店,马上就有两位去排队,其他人再去买票……
早餐过后就一路狂奔。刚刚离开城市时,天空只是淡淡的蓝色,山体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绿,临近夏河的时候,绿意逐渐厚重起来,路边忽然出现一丛花田,紫一道黄一道夹杂在绿色中。刚停下车子想拍几张照片,就有人过来收费,算了,继续走。
下午两点多顺利到达夏河县,入住拉卜楞寺旁边的一家小宾馆。网上订的,房价不低,环境不佳,但总比没有强。旅游旺季,吃住都跟抢似的,都像不要钱一样,稍一犹豫,就没有了啊。
前台的姑娘一直在打电话,对涌进来的这一大片人熟视无睹,也许她家狭窄的楼梯,凌乱的布置,没有窗户的房间,这几天太受欢迎了吧!反正我们已经在网上付过款,这个大单交易成功了嘛。
我们只好自己行动,在这个小宾馆里侦察,居然还自主找到了放自行车的房间——服务员的休息室。得到允许后,七手八脚把车子组装好,搬进来放妥。姑娘的电话终于打完,笑眯眯地跟我们介绍了附近的好去处——甘加草原,瞬间觉得她可爱多了。
卸下了车顶的单车和大背包,两辆汽车轻快地冲进草原。
夏河西北20公里的甘加草原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深蓝的天,浓绿的草,白云忽远忽近,在山体上投下巨大的影子,那影子若飘到头顶,顿时凉爽无比。站在高处,极目远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
停停走走,遇到好风景就下车拍照,刚开始我还怕昨晚才刷的鞋子弄脏了,不肯走到草深处去,后来在大家的反复召唤下,小心翼翼进去后,啥都忘啦。
玩了一个多小时,尽管时间不早了,但天色尚好(当地晚上八九点天都没黑透),所以我们继续向草原深处驶去。车辆在越来越差的道路上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才找到牧人口中的白崖寺。
像被岁月遗忘了一样,白崖寺静静地站在草原深处。背面悬崖高耸,怪石林立,寺门厚重,年代久远的松木散发着特有的清香。羊儿更像这里的主人,安静地看着所有的来者,甚至允许那些转动经筒的手轻抚它的犄角。高高的屋檐下,风铃在旷野中轻唱,听过,就懂了。
4
8月9日,清晨的拉卜楞寺安静而忙碌。朝拜的人们从四方匆匆而来,依次转动寺庙院墙外的经筒,或念念有词或一脸肃穆。在斑驳的巷道里,有磕长头者,一步一拜,五体投地;院墙上刻着经文的石块,已被那些虔诚的额头亲吻得发亮;夹杂在人流中的几只小狗,追逐嬉戏着,居然也不大声叫唤……一切,似乎都被一种神秘的力量笼罩着,我们像河里的水草和小鱼。
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誉为“世界藏学府”,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而令其被广大凡夫俗子知晓并慕名而来的,则是冯小刚的电影《天下无贼》。影片曾以拉卜楞寺为取景地,当女主角将自己初生的儿子高捧着,交于僧人手中时,那个画面让人热泪盈眶——就让这个能化解世间邪恶和仇恨的神圣所在,来护持人间的最善良纯净吧!
为了能赶上观看僧人早课的盛景,我们6点半就起床,把所有的衣服都套在身上,赶往拉卜楞寺。寺院大门还没有开,在清冷的晨风中,我们随着人流匆匆绕寺院一周后,又转回到了大街上,此时已微微出汗了。哦,转经,既洗涤心灵也锻炼了身体啊。
上午9点,在拉卜楞寺旁再一次合影,我们卸下单车,装备齐全后,铁骑上路。
天气晴朗,这里早上气温低得像冬天,冻手冻脚,但太阳出来后,屋外待一会儿就烤得慌。跨着单车上路,长袖骑行服、面罩是最基本的防护,防晒霜也不能少。刚一开始,双腿仍是僵硬的,随着机械的踩踏,肌肉渐渐找回记忆,变得活泛而有力。
从夏河出来,一路慢上坡。置身美丽的桑科草原中,蓝天高远,白云悠闲,空气清新,偶尔有汽车驶过,丝毫没有灰尘,没有噪音,没有污染,没有争道的危险,这才是骑行者的天堂。在如此纯净的风景中穿行,再辛苦,也值得。
尽管是一起出行,但跨上车,你就是孤独的骑士。那长长的坡,火辣辣的太阳,又像抚摸又像巴掌迎面吹来的风……都得自己承受和适应,自己战胜。上坡时汗水浸湿的衣服,下坡时又被疾风吹干。
一口气,狂奔66.66公里,到达阿木去乎。我站在一幢房子的阴影里,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因为这段时间家里正在装修,父母坚决不同意我出来。哈,没有担心中劈头盖脸的责骂,接电话的妈妈更担心我的安全,嘱咐我吃饭住宿都要小心,不要太累。虽然爸爸还是没有搭理我,但我心里一大块石头放下啦。
心情大好,马上觉得饿。好在午饭很丰盛,打前站的老乔和老贾找的这家小饭店很靠谱,老板是四川人,荤素菜味道都不错。
吃饱了休息半小时,已经快下午三点了,继续上路。午后骑行最大的痛苦就是瞌睡,戴着面巾闷头骑行,不小心就能在车子上睡着。好在有同伴前前后后地跟着,每过10公里,前面的保障车就会停在路边等,甜瓜、水都准备好了,吃两口,歇一会儿缓过劲来,继续!
下午6点多,到达碌曲。当天骑行110公里,海拔在2900——3600米之间起伏,上坡约60公里。网上有骑行攻略,将这段路(夏河——桑科草原——阿木去乎——碌曲)认定为风景五颗星,上坡指数五颗星,骑行难度四颗星。所言不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