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类院校大学科技园企业合作方式探析

2017-06-07冯宇飞滕大才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8期

冯宇飞++滕大才

摘 要:大学科技园的产生顺应了全球产业化创新趋势,是大学扩展其服务社会功能的新模式。目前中国大学科技园建设正处于关键期,亟需对当下发展模式和企业合作方式进行反思和评价。该文基于医学类院校大学科技园的特点和优势,以徐州医科大学科技园为例,分析科技园和企业的合作方式可行性以及其具体的操作和效果。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 医学类院校 企业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b)-0183-02

在一个成熟的社会体系中,大学对社会生产作出贡献的传统方式是通过培养出的人力资源进行生产活动,因此教育和知识的创新是其主要职能(陈劲等,2001)[1]。20世纪中期,在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大学服务于社会的方式有所变化,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科技工业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世界科技的中心——硅谷,实现了科技到生产和商业的高效转化(李平,1999)[5]。科技园的兴建是当今世界大学发展的必然阶段,引领大学科技产业向社会化方向发展(韩野,2003)[2]。大学科技园是将大学的技术、人才和企业及政府的资金整合,为大学的科技发展提供快捷的检验和应用平台,以此推动各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

1 医学类院校大学科技园的特点

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经历了约20年的发展,截至2014年共有115所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以及诸多省级和市级大学科技园等,我们要对医学类大学科技园的特点有足够的认识。

1.1 医学类院校的专业和人员特点

早期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多以重点大学为依托,规模较大、产业全面发展。医学类院校规模较小、学科门类较少,但专业之间壁垒较低、合作性强,更能有效地通过合作模式进行科技研发和创新(马文峰,2011)[6]。徐州医科大学是淮海经济区医学教育、医疗服务和医学科研的中心,有3个校区,18个院系,24个本科专业,拥有14所附属医院,并且有特色和优势专业——麻醉学,是全国率先创设麻醉学本科专业的学校。医学类院校应以发展特色为主,重点发展部分前沿学科;以学科的交叉性和合作性为优势,跨专业合作模式成熟;科研和实践紧密结合,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大学本身的专业特点对大学科技园的类型有影响,徐州医科大学科技园属于专业类孵化器,应当从学科合作中寻找技术突破,重点发展部分特色技术(何晋秋&章琰,2005)[3]。

从人员本身特点来看,由于医学专业的经验性和严谨性,对于基础性知识、实践和操作的要求,各个专业学习周期长,学业压力大,在创新意识方面较为欠缺。学生的时间主要用在学习和考评上,创新教育很难跟上。并且医学类高校学生的就业观念比较单一,大多数都愿意选择进入医院、药企或科研机构。此外,徐州医科大学学生还面临启动资金不足、社会经验不足、承担风险能力不够等问题。大学科技园的职能之一是培养创新性人才(李双喜,2011)[4],徐州医科大学科技园尚在创立初期,把主要精力放在自身发展,对毕业生就业的吸纳能力不足。在徐州医学院科技园中仅有7%的项目或企业是由本校师生牵头或创办,仅有一家能够企业能够达到产业化标准。

1.2 医学类院校产业化的特点

医学类院校的技术输出主要是药物生产和检验、医疗器械生产、健康监测等医疗技术和服务。徐州医科大学拥有14家附属医院,社会辐射能力强,通过毕业生的实习和就业实现医疗技术的成果转化。根据梅萌(2002)[7]对孵化器的职能分析,徐州医科大学科技园和其他综合类孵化器不同,成果转化主要是和外面企业合作,进行商业化运营。其合作企业呈现多样化,既有面向本校师生扶持性小型项目,也有面向全国(包括港、澳、台)的大型合作项目。下文将着重介绍徐州医科大学科技园与企业合作的具体实例。

2 医学类院校大学科技园企业合作实例分析

徐州医科大学大学科技园作为苏北地区唯一的一家省级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科技产业园,已经在该地区初具影响力。其运营主体为徐州医科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有生物医药产业项目投资、生产及营销、生物医药成果转让、非学历技能培训等。科技园在企业合作方面制定了“四模式一机制”的合作方针:“四模式”指的是资金入股、渠道合作、技术合作和协助发展四种发展模式,针对孵化初期技术力量不足、资金不足、渠道不足等问题;“一机制”指的是和科技部门联合组织科研项目或平台项目,提供启动资金等。具体如下。

(1)资金/技术入股参股模式:对发展前景好、具有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项目或企业,本机构按照项目所需资金或技术进行入股或参股;(2)渠道合作模式:对项目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不需要资金和技术,但缺乏一定渠道或社会认可度的企业,本科技园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社会认可度,提供渠道或进行冠名,并占取股份;(3)自主培育壮大引进外来资金和团队模式:对发展前景好、周期较长、市场有需求的项目,科技园自主培育,待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显现后,对外进行招商引资。(4)协助发展模式:对符合科技园发展集聚主题、国家和省市产业政策、前期不需要资金或技术投入的项目,科技园提供信息咨询、科技咨询和项目平台申报服务,以及以低于市场价位的办公场所等工作。“一机制”指的是“联合科研基金机制”:很多企业缺少申报科研或平台项目的经验,本机构为其争取园区独立申报科研项目渠道的同时,和徐州市科学技术局设立联合科研基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及项目进行资助。下文讲重点分析三个案例来说明“四模式一机制”的运行理念和成效。

2.1 大型跨地域合作项目

徐州医科大学的合作企业中,台湾佳生科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是最重要的合作对象之一。台湾佳生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生物技术医药产业的技术服务支持,目前已成为亚洲最具规模的委托试验机构之一。佳生进军大陆市场的第一个合作对象就是徐州医科大学科技园,双方共同建设仿药一致性评价平台。仿药一致性评价是指对已经批准上市的仿制药,按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的原则,分期分批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节约医疗费用,保证用药安全。目前徐州及周边地区地区没有一家具有国际认证资质的仿药一致性评价机构,本项目如果成功合作,可以满足本地及周边省市的市场需求。佳生公司已经拥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力量,但在大陸市场尚缺乏市场渠道和社会认可度。徐州医科大学科技园利用本校及其附属医院的人才、场地资源,对合作建设的公司进行冠名病并占取一定股份,即采取“渠道合作模式”。在这一合作模式下,台湾佳生得到徐医附院所提供的药物受试者、相关医护人员和专家的支持,在开拓大陆市场的道路上成功地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徐州医科大学药学院提供专业技术难题上的解决方案和工作人员,与此同时徐医佳生公司也成为了药学院研究生实习基地,目前本项目已完成实验室建设并成功接到6家药企的订单,合同额已达600万,在这个项目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大学科技园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理念。

2.2 小型本地项目

徐州医科大学科技园除了在大型项目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小型本地项目上也有一定成效,以徐州市俊峰医疗科技有限公为例。胡俊峰教授是本校影像学著名教授,其专业方向为医学图像处理及医学仿真应用,学术成果丰富。胡教授所研发的全真模拟医疗器械(X光机、CT机等)完全按照医院所用的仪器仿制用于教学、实习、培训的仪器设备,从原理、结构和操作系统完全和医院仪器一致,并且可以做到医院病人信息的同步化,造价相对低廉,极大地方便了医科大教学、实习和准医师培训,具有非常良好的市场前景。因此徐州医科大学科技园主动与胡教授合作,以资金入股的方式联合创办徐州市俊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产品销售到多家科研院所,营业额已达200万。徐州俊峰公司不仅在企业经营上获得成功,也为本校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为学校培养创新人才。胡教授在徐州医科大学科技园的支持下,成功地创办企业,为全校师生树立典范。

2.3 众创空间

“众创空间”是针对小微型企业,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徐州医科大学生命科学众创空间于在2016年年初建立,完全依托于徐州医科大学科技园,以健康产业为大方向,目前入驻企业小微型30余家,主要从事业务有肿瘤生物治疗、生化制药研发、听力诊断治疗等项目。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服务团队共有13人组成(高级职称5人),形成跨学科咨询服务、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等方面的专业化团队力量。针对每家企业的特点进行合作,对拥有成熟技术和良好前景的项目,进行资金入股合作;针对发展前景好、周期长求的项目,选择自营的方式进行培育;针对符合健康产业发展主题、不需资金或技术投入支持的项目,采取协助发展模式。参与众创空间的企业一般没有渠道合作模式,在资金和技术上都有所需求,需要大学科技园的大力支持。

3 医学类大学科技园企业合作的发展前景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医学类大学科技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首先具有跨学科合作的优势。如徐州医科大学,各专业之间相互支持,能有效地通过合作模式进行科技研发和创新。应该利用自身的特点,发展特色,进一步强化学科之间的合作。其次,徐州医科大学大学科技园位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拥有完善的城市服务功能和生态良好的城市生活区。且徐州目前正处于老工业基地转型时期,政府大力支持全民创新创业,应该努力把握发展时机。再次,徐州医科大学科技园已经和台湾佳生等多家台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充分了解其他地区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情况,可借此扩展合作范围,有计划地扩宽引进企业的类型和地域,引进外资企业,在全球化经济中发展科学技术密集型产业。

参考文献

[1] 陈劲,张平,尹金荣,等.中国大学科技园建园与运作模式的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1(6):1-7.

[2] 韩野.国外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3(1):60-62.

[3] 何晋秋,章琰.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8):27-29.

[4] 李双喜,赵镇,马文峰.大学科技园服务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初探[J].科技信息,2011(21):598-602.

[5] 李平.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的比较[J].科学学研究,1999

(4):90-95.

[6] 馬文峰.南方医科大学科技园发展思考[J].科技信息,2010

(24):358.

[7] 梅萌.大学科技园的创新职能与孵化体系[J].求是,2002(8):

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