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改编电影探析

2017-06-07梁晓慧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改编电影小说

梁晓慧

[摘要]本文以小说《陆犯焉识》改编电影《归来》为例,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以个案分析的形式对小说改编电影改编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梳理小说改编电影的原因、结果。力求从小说改编电影的现象入手,对电影改编过程中产生的得与失、利与弊等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关键词]小说;改编;电影

[中图分类号] J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7)07-0192-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7.089

[本刊网址] http://www.hbxb.net

一、小说改编电影的原因

(一)小说与电影的共性使改编成为可能

根据对小说和电影剧本的发展历史、特性以及定义对比来看,发现两者有一些共同点,那就是二者都要叙事、都有故事情节,都要塑造人物、都有语言表达。这就导致电影和文学二者可以互相改编。第一,叙述故事是文学作品最为主要的组成要素。通常来说,小说家在作品里講述了某一个故事后,改编者便根据电影情节需要,从小说作品中摘取大部分或者少部分故事情节,以此来完善电影的剧本创作。1997年10月13日,普利策奖得主安妮·普罗克斯的短篇小说《断背山》首次刊载于《纽约客》,经导演李安改编后拍成电影《断背山》,第二,叙事内涵主要指的是小说作家在作品里所展现出来的价值观、伦理观等与改编成电影后的观念是不谋而合的。

文学和电影的创作源泉都来源于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现实。尽管两者反映生活的方式和传播渠道不一样,一个靠文字,一个靠画面。但总的来说,他们都通过某一具体的形象对生活进行映射。尽管小说靠文字来描述,并没有实际的画面可言,但是经过编剧之手,将文学作品加以改编后,一幅幅鲜活的人物场景就回投射到读者脑海中。而电影和文学作品之间的这种相同特性,恰好便于让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

(二)视觉传播时代的来临,加速小说改编电影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随之而来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逐渐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却越来越快,这让传统的读书、读报等方式无法满足大众的精神娱乐需求。人们在个体的休闲时间日益压缩的状态下,便对电影、网络、电视等这类靠图文影像信息等方式给人们带来精神享受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喜爱。由此,手机、电脑、网络等媒介工具越来越受欢迎,也给人们放松身心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从而使得媒体这类有别于以往读报、看书的文化娱乐方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大众传媒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之后,其图像所传达出来的丰富的视觉信息也给大众带来了更多美好的期望,给人们的生活倍添乐趣。

就小说和电影时间、空间的表现而言,徐葆耕说:“小说是时间的艺术,小说是把空间镶嵌在时间的链条中;电影当然也需要表现时间,但更多的是去展现空间,电影编导即使明确说他利用字幕、闪回还有淡出淡入、虚空镜头等技术手法在讲述过去,但是电影镜头也依然会用现在进行时来展开和呈现空间。”只有把空间融入到时间的漩涡中,小说才能较好的表达出叙事情节。对电影而言也是如此,一部电影通过字幕、闪回、虚空镜头等多项技术将电影情节的过去展现得淋漓尽致,饶是如此,电影依然需要当下正在进行的镜头来展现空间。在小说中,所以叙事时间逻辑是否合理,已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线性因果模式,这种模式使得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汇总,率先对小说原本的审美样式、价值观等都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当电子媒介诞生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方式也有了更大的变化,这让人们认识世界的审美视角和感知视角也逐渐产生了变化,以往的那种文学理解方式也会被影响。在曾经的文字时代,人们阅读文学作品讲求安静、宁和,然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信息呈现爆炸式的增长,人们阅读方式越来越走马观花式,并且生活节奏也更为直观、感性、快节奏。很少有年轻人能够平心静气的阅读一部文学作品,他们更喜欢快速浏览和阅读的方式,所以带有生动图文信息的影视作品无疑成为现代人更喜欢的文化消费方式。人们追求的大多是一瞬间的感官享受,无论是城市的霓虹灯夜景,还是网络、电视、电影等众多影视节目,每时每秒都在为观众们展现一幅幅绚丽多姿的视觉图画。观赏者们从电影、电视节目中享受画面带来的视觉冲击,他们感到满足和愉悦,也从中体验到了不同的情感和审美视角。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各大视频网站、各大影视剧导演等都力求拍摄符合现代观众审美需求的影视作品,以期吸引更多受众观赏这些影视作品。

总之,对于生活在视觉传播年代的现代人而言,观众们关注的不再是需要精读和细读的文学作品,他们的兴趣点在文本以外的部分,已经渐渐开始脱离文本自身。“泛读”甚至是“标题浏览”等都已经成为更多年轻人的阅读方式,而“标题党”也由此诞生,都是时代需求的产物,以往的精读文本的方式早已改变,人们更乐意在空闲时间偶尔谈论一番文本内容,仅此而已。很少有读者乐意花费较多时间去仔细钻研、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大部分人都以走马观花式的方式来浏览文章,从以往的“读”变成了现在的“看”。从心理视角看,这种方式可以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满足感,有效释放他们心里极力压制的欲望和情绪。

二、小说改编电影的思考

(一)电影改编是否忠于原著小说的反思

关于“电影改编”的含义,众多学者众说纷纭,但较为认可的主要有两类。有的人认为电影改编就是把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本的一种艺术创作过程。也有人认为,电影改编是遵循电影创作的手法,将文学作品本身创作的内容或者情节转移到影视作品中,这一转移的过程便是人们说的电影改编。前一种含义中,电影改编主要是指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剧本这一过程。后一种含义里,电影改编指的是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作品里,再由作品改编成剧本,最后剧本被拍摄成电影,这期间所有的环节和过程都是电影改编。

当一部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时,最值得注意的便是如何顺利将小说模式转化成电影模式。并且在改编的过程中,电影还要在叙事策略上有所突破。例如有的电影会将原著小说中的内聚焦视角和叙事方式照搬过来。通常,我们评价一部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质量如何,主要看其中所体现的艺术价值和精神理念是否与原著差距太大,特别是原著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等改动得如何,都会影响到电影的质量。一般来说,能够体现原著中的价值精髓,就算改编成功。作为一位小说改编编剧,更需要深思这个问题。编剧理应在原著的基础之上,将自己新的想法和观点融入到电影作品中,但又不能够脱离原著作品实际艺术价值太大,应该力求在电影这一艺术表现形式上有质的飞跃。

在把小说《陆犯焉识》改编为电影《归来》时,张艺谋把历史家族背景从小说中抽离,把小说中涉及多个复杂时空的宏大叙事高度融合,通过大量情节删减、人物取舍和性格弱化、采用单线叙事等方式,给观众呈现一段特殊时期的旷世之恋。特别是对小说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的偏离使得既是读者又是观众的受众群体对电影的评价都是“不忠实于原著”“世俗化”等。张艺谋导演在选择改编《陆犯焉识》时,他不是不知道小说厚重的历史感,但作为一个商业导演,他首先想到的是通过审查与观众需求这个问题。小说与电影的成功改编,与小说作者本人作品的价值和导演的态度紧密相连,不忠实原著本身的价值会直接造成影片质量,张艺谋选取普通受众都能理解和受感染的爱情主题,已经决定了影片的价值取向和命运走向,决定了影片本身的局限性。

当然,小说本身的价值取向也使张艺谋的改编的忠实度存在较大难度。首先是作品本身的抗拍性,严歌苓自己在谈起小说《陆犯焉识》也曾说过:“这篇小说的抗拍性基于近40万字的巨大篇幅,叙述规模较大,不太适合拍成电影,遑论故事叙述中还带有一部分政治敏感色彩。”二是作为导演,影片能否通过我国现行的电影审查制度至关重要,特别是对描写“文革”时期的电影审查格外严格。张艺谋改编余华小说的同名电影《活着》,在电影改编的过程中加入“大跃进”和“文革”的社会背景,表现了人在命运、时代背景面前的卑微与无奈,批判性太过强烈,抨击力度也不小,所以电影在审查的时候,差点被禁止播放。虽然之后《活着》被可以重新播放,然而这一事件对张艺谋在后几部电影的改编中对“文革”背景采取了弱化的处理,远离政治话题,如《我的父亲母亲》、《山楂树之恋》等电影,都大刀阔斧地删减政治背景。在改编电影《归来》中,为了追求小说故事的戏剧性和煽情效果,在电影的改编中,消解历史主体,把小说中所具有丰富的深刻内涵与主题思想置换成单一化的并能够被大众乐于接受的对家庭伦理剧,人物大面积削砍,故事情节也是删繁就简。但从整体上来说,电影的侧重点仍然是如何去迎合市场需要,迎合观影者的喜好,所以拍摄的戏剧冲突也是基于这点来拍成的,很容易导致出现逻辑性的缺陷。这种立足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文化改编一部分观众和读者是不买账的,所以对其改编作品有一定的负面评价

(二)小说与电影的互利共赢

1.小说成就了导演和电影

纵观电影市场,无论中外,许多电影导演的成功都和小说有着一定的关系。可以为影视所用的小说使他们趋之若鹜。电电影理论家张骏祥这样评价电影,他说:用电影的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學就是电影。虽然看起来有夸大成分,但文学(尤其是小说)与电影的亲密关系可见一斑。早在国外,就有一大波根据文学著作改编成功的电影呈现在人们眼前。例如《呼啸山庄》、《简·爱》、《飘》(电影名为《乱世佳人》)、《沉默的羔羊》、《洛丽塔》、《罗生门》等等,不胜枚举。在中国,小说改编电影双赢的现象也不可计数。如《看上去很美》、《甲方乙方》、《天下无贼》、《大红灯笼高高挂》、《芙蓉镇》、《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等。

张艺谋在1994年创作了一篇《文学拖着电影走》的文章,文中承认优秀的小说是其创作的源泉。纵观他的电影之路,19部电影中14部都是从小说改编。从《红高粱》开始,不难发现,小说载着他的电影让他闻名中国,享誉世界。随着国内经济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文化娱乐方式也有了较大的转变,电影等文化传媒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此时诸多作品都被改编成影视剧,已经成为一种热潮和趋势所在。而作为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的热门作家,严歌苓及其作品一直深受人们关注。从她的作品《少女小渔》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以后,她的其他小说作品就一直备受各大影视工作喜爱,甚至有的作品的改编权已经被影视公司给买断,可见其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的炙手可热程度。自从2008年后,严歌苓的诸多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其本人的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电影《归来》是张艺谋和严歌苓《金陵十三钗》的又一次合作。二人互惠互利,赢得了市场。

2.小说拓展了电影的创新空间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小说是其创作的灵感源泉,更是激发导演创新力的重要参考素材。主要是由于电影和小说在很多方面都是相互贯通的,如生动的人物形象、多视角的故事讲述、跌宕起伏的情节设计、耐人寻味的思想主题等。首先,文学作品的多样性,特别是小说的故事,能给拍摄影片的导演提供更多层面的灵感素材,也与小说自身所具有的影视元素不无干系。“已有的作品或者已经存在的文学传统也对小说家有所启发——他们往往在合适的样本上反复观瞻,汲取力量”。从深层次的角度看,小说除了给电影提供灵感和素材外,还为后者的拍摄和创作铺垫好了艺术的基本内涵。在二者的合作中,小说要为电影提供最基本的框架。其次,小说可以为电影创作提供丰富多样的形式和题材。爱情、亲情、战争、历史等电影创作都离不开小说。再次,小说的语言风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影的创作,不论是美学理念、题材、风格、创作原型等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所以追本溯源,如果小说作家与改编后的影视剧加盟合作,那么无疑是有利的。尤其是在同等美学、艺术、文化背景下,让文学和电影这两种语言载体进行对话,不仅能够让作家将自己的创作心得和作品成果引入到影视中,更能够为影视作品提供创新活力,加强电影艺术的鲜活度。

3.电影促成了小说的二度销售

电影对小说的改编,使在视觉时代语境下被日益边缘化的小说同样也迫切需要电影这一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让小说再次回到大众视野,会使观众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小说的销售量会因为电影的上映而大幅增长。如电影《天下无贼》上映成功,也让该作品的原著作者赵本夫名气大振,电影《手机》让刘震云的小说《手机》也迅速火爆,成为畅销书籍。张艺谋与严歌苓的再次合作,同样是电影票房好,小说销售热的结局。可见,在文化消费为主流的消费时代,不论是电影还是小说,都在谋求一种能够达到最佳融合度的状态,这样才能让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加吸引观众观看和阅读。在电影创作中,导演从原著作品里找寻灵感和素材,让其自身不断成长的同时,电影作品的艺术深度和广度也得到了提升。

4.电影丰富了小说的创作技巧

首先,电影中常见的艺术手法会被小说作家广泛使用,如电影剪辑、特写镜头,时间过渡等艺术手法在小说文本中越来越常见。在笔者看来,即蒙太奇手法在大量运用于小说文本写作。其次,小说中的很多文学因素都在为影视服务,即小说的影视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严歌苓的作品《陆犯焉识》的影像化特征就很突出,这和严本身及时作家又是编剧的身份有关。但今天的一些网络文学作品一味地追求文字的画面感,出现了人物形象塑造不够丰满、情节简单、场景粗糙等诟病。最后,电影和小说的互动,使小说呈现出剧本化倾向。与纯粹的文学小说作品相比,剧本小说观赏起来不需要太费脑力,令人阅读过程中更为简单放松。其中贯穿了大量生活化的人物对话,极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以及传神的描写等。之所以会有剧本式小说产生,主要是现代多元化的文化消费和娱乐方式影响所致。人们大多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对纯文学作品精读和细读,因此在快餐文化模式下,读者们便选择观看影视作品,用这一手段来弥补原来缺乏的阅读时间,省去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由此,快餐文化、剧本式小说也就顺应时代潮流而诞生。从主题到内容上,剧本式小说都有自己的一套创作模式。同时,剧本式小说除了拥有详细的故事情节外,其中还会插入大量的宣传海报来博人眼球,这样就为要上映或者正在热映的影视作品提供了一个炒作和宣传的渠道。

三、结语

当下是影像化的时代,文学与电影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不断生发出新的话题,可以说,小说改编电影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新趋势。继《金陵十三钗》之后,严歌苓和张艺谋再次合作的《归来》也吸引了大批的观众,二者的号召力使得电影票房和小说销量再创新高。可以说,小说与改编电影之间产生了一股相互促进的奇幻力量,推动着小说和电影的发展。

小说与改编电影加强了文学与电影两种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互动、交流,针对这种改编展开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解读文学作品的内涵,促进对电影的深刻理解,丰富二者的艺术价值。在新媒体尘嚣日上的时代,小说与改编电影之间的关系与价值,必将是一个长久不衰的话题,还需要不断探寻。

参考文献:

[1]严歌苓·陆犯焉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2]郑军.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大学生消费形态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3]徐葆耕.电影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汪流.中外影视大辞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5]王晓玉.中国电影史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6]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On the Adaption of Novels into Movies

—— Taking The Criminal Lu Yanshi into Homecoming as an Example

LIANG Xiao-hui

(North Sichuan college of Preschool Teacher Education,Guangyuan Sicuhuan 628017,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novel "Lu Yan guilty knowledge" the film adaptation of "return" as an example, take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study,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novel film adaptation phenomenon in the form of case analysis, reason, combing the novel adaptation of the film result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film adaptation of the novel, the film adaptation process in the gain and los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such as in-depth discussion.

Key words: Novel;Adaption;Movie

(責任编辑:章樊)

猜你喜欢

改编电影小说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