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精益生产在离散装备制造车间的运用

2017-06-07张洪斌

科技与创新 2017年9期
关键词:生产成本精益生产

张洪斌

摘 要:精益生产理论是现代制造业先进的一种管理体系,在未来也必然成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管理手段,促进社会和经济模式的转型。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精益生产并不会受到时间的限制,因此,可以最大化降低生产成本。旨在对精益生产的理论进行探讨,针对性地探究其在离散装备制造车间的运用。

关键词:精益生产;离散装备;制造车间;生产成本

中图分类号:TH1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9.133

我国的装备制造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下,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那么作为生产企业如何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占据有利地位,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精益生产的模式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并充分发挥其优势,促进现代制造业的发展。

1 精益生产的内涵

装备制造行业属于离散型生产,客户个性化需求多,产品品种日趋多样性,市场需求变化快,预测难度增大,企业很难合理安排生产。此外,由于产品加工要经过不同的工序,各个工序的生产能力不平衡,生产上容易出现“木桶效应”,生产被关键的瓶颈资源所制约,造成交期延误。而精益生产是对人员和组织系统的一种优化式管理,以便于生产系统能够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必要之处进行精简。与传统的大型生产模式相比,规模小、数量多是其根本的优势所在。精益生产的核心在于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从生产产品到交付产品的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只有为客户服务并创造价值的企业,才能在未来稳定发展,这也是精益生产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

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内实现了稳定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国内有着庞大的市场,市场需求决定了产品的走向,并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使得对外贸易的数量不断增多。但是从现阶段的状况来看,我国的制造业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2.1 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进程的标志是生产效率的提升。但是中国的制造业从整体形势上来看,虽然可以称得上是制造大国,然而在实际的劳动过程中,是以廉价劳动力换来的产品价格优势。换而言之,就是单位产品的价值并不高。所以劳动市场大量劳动者的现状也掩盖了生产力下降的趋势。同时很多企业在技术上仍然处于传统的状态,并不能依靠一些重要的设备来提升生产率。

2.2 产品优势

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一些技术装备方面,比如离散装备的制造方面,产品优势不足,竞争力相对较弱。以离散设备为例,出口的仅仅只是一些外围设备,证明我国产品的制造水平相对不足,在竞争过程中无法处于有利地位。

2.3 核心竞争力

我国的制造业的发展是通过外来的技术和设备作为基础的。在关键技术方面仍然无法实现自给自足,很多情况下的发明专利占有率低,导致企业往往看重生产模式,忽视了发明、专利、企业结构、人力优化工作的重要性。

3 精益生产的运用

产品的生产过程通常被分解成很多加工任务来完成。每项任务仅要求企业的一小部分能力和资源。企业一般将功能类似的设备按照空间和行政管理建成一些生产组织在每个部门,工件从一个工作中心到另外一个工作中心进行不同类型的工序加工。企业常常按照主要的工艺流程安排生产设备的位置,以使物料的传输距离最小。此外,其加工的工艺路线和设备的使用也是非常灵活的,在产品设计、处理需求和定货数量方面变动较多。离散装备的这一特点也说明了精益生产的必要性,可以把计划精确到在某段时间内某个设备具体加工某道工序,达到了精益化组织生产的目的。

笔者认为,精益生产可以从理念、营销、管理等多个方面来体现,为离散装备制造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精益化生产方向的首要环节是要了解资源浪费发生在什么环节,而价值流程体系也是我们从原材料到成品环节中的判定标准,通过符号和数字的形式可以进行总结。一般情况下,部件与总装线之间的物料会出现停滞,所以,精益生产也是优化总装线生产过程的重要方向,改进内部生产体系的重要举措。

3.1 战略方针

精益生产的主要目的在于消除耗费资源但没有实际价值的产生活动。所以,精益生产的运用首先要在生产的战略方针上体现。企业生产的目的在于创造最大价值,而精益生产也是该目标的体现,所以,消除各类浪费是提升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只有在思想上提升改进,才能真正实现生产上的变革。

3.2 精益化产品开发

对于离散产品的生产车间而言,要实现缺陷少、成本低的设计目标,需要在产品开发阶段进行改进。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也证明了产品多样化的重要性,而快速地定位市场,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也是生产的关键环节。即产品的设计和生产都需要基于精益的角度来完成,从前期的市场分析,再到中期的产品设计、制造、检测,到后期的销售和维修,都需要流程化,最大化提升生产效率。

4 结束语

通过研究不难看出,精益生产方式是一种优秀的生产管理技术,对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精益生产方式促进了企业提质增效,是支撑车间生产和企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王仕卿,宋建林,李景元.谈精益生产方式在车间生产中的作用[J].现代班组,2012,15(01).

[2]姚东方.试谈精益生产方式的特征与原则[J].汽车工程师,2012,19(06).

[3]張方怀,王洪章,卢红春,等.推行精益生产方式中的工厂物流改善及成功经验[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2,06(01).

[4]黄辉.谈精益生产在制造业中的应用[J].企业家天地旬刊,2011,12(06).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生产成本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方式下推进QC小组活动研究
日本企业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发展概述
以精益生产理念和整合营销战略 探讨广播广告经营发展方向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创造精益生产流程
T型账户在生产过程业务核算教学中的应用
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中的内部控制措施分析
PAN基碳纤维生产成本分析及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