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均匀分布冗余DRAM的修复方法

2017-06-07王帆

科技与创新 2017年9期
关键词:芯片

王帆

摘 要:为了适应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储器)芯片设计中冗余单元分布的不规则性以及DRAM失效单元的修复需求,最大限度地复用修复软件以降低量产成本和生产风险。通过在DRAM修复中引入虚拟冗余,使DRAM冗余成均匀分布态,可保证修复软件的正常工作。在DRAM实际测试中,对虚拟冗余进行强制失效处理,以保证虚拟冗余不被异常使用,最终找到了一种简洁、准确、提高设计灵活性的非均匀分布冗余DRAM的修复方法。

关键词:DRAM;冗余单元;虚拟冗余;芯片

中图分类号:TP3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9.130

随着DRAM制作体积的不断缩小以及存储容量的不断增加,量产出的DRAM芯片中必然存在失效的存储单元。为了使DRAM能够正常使用,芯片设计中包含了冗余单元,冗余单元用于失效单元的修复,以达到量产合格DRAM的目的。在传统DRAM设计中,冗余单元在芯片中均匀分布,因此,用于分析DRAM修复的软件仅能够对冗余均匀分布的DRAM进行修复分析。但随着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出现,芯片面积不断减小,设计人员不再采用均匀分布冗余的设计理念,取而代之的是在芯片任意剩余面积上加入冗余,因此,修复软件遇到了瓶颈,影响了DRAM量产。本文通过虚拟冗余的引入,使任意冗余分布的DRAM均可复用DRAM修复软件,并通过虚拟冗余的强制失效处理实现DRAM的正确修复。

1 非均匀分布冗余DRAM修复软件的瓶颈

DRAM的修复依赖于DRAM修复软件,修复软件将根据DRAM冗余字线和冗余位线在地址失效记忆体AFM(Address Failure Memory)的分布信息以及DRAM实际功能测试的结果,以提供最优的修复方案,即DRAM的冗余单元和测试失效地址的修复对应关系。

1.1 DRAM设计地址与AFM的映射关系

在通用爱德万DRAM测试机台中,AFM的作用有以下2点:①用于记录并累加DRAM在所有功能测试项中的失效地址;②测试人员可以在AFM中给出DRAM冗余的分布信息,DRAM修复软件将对AFM中的信息加以提取并进一步分析,最终给出DRAM的最优化修复方法。

以一款1G DRAM设计为例,如图1所示,根据JEDEC设计标准,1G DRAM有13位字线地址、10位位线地址、3位bank地址以及冗余激活地址。在测试中,测试人员将对设计地址进行AFM的映射处理,实现设计地址和AFM地址的一对一映射关系,为DRAM的修复做准备工作。

1.2 DRAM的冗余与AFM的映射关系

冗余分布和AFM映射分布如图2所示。针对该款DRAM产品,为了减少芯片面积,进一步提升设计灵活性,芯片设计人员采用了非均匀冗余的设计理念。以1G DRAM bank0为例,对于位线冗余,电路的设计为位线冗余由RA12分为2个独立区域且均匀分布,字线冗余仅分布在RA12为1的区域,冗余地址为RA[11∶0]等于[0∶0]和[1∶1]。图2为冗余分布和AFM的映射关系。在AFM中,X13为0且Y13为0的区域为主存储区,X13为0且Y13为1的区域为位线冗余区,X13为1且Y13为0的区域为字线冗余区。

1.3 DRAM修复软件的瓶颈

由于电路设计采用RA12分割位线冗余,将一个位线冗余地址分为2段独立的位线用于DRAM的位线失效修复,以提升修复灵活性。因此,DRAM修复软件需要从AFM中提取与RA12对应的X12的信息对冗余分布状态做评估。在图2中,字线冗余仅在X12为1的区域呈现均匀分布态,该区域有2个字线冗余,X12为0的区域无字线冗余分布。由于以X12为分割的2个区域内字线冗余分布状态不同,软件无法对DRAM进行修复分析。

1.4 借用虚拟冗余突破DRAM修复软件瓶颈

引入虚拟冗余的冗余分布和AFM映射分布如图3所示。

为了不升级DRAM修复软件并使之继续为该款产品服务,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规避量产风险的目的,一种引入虚拟冗余的修复方法将被采用。如图3所示,基于冗余修复软件要求,在字线冗余区域内以X12为分割的左右两边的字线冗余必须呈现均匀分布态。因此,新的方法在X12为0的字线冗余区域内同时加入2个虚拟字线冗余,且虚拟字线冗余地址与字线冗余区域内X12为1区域的字线冗余地址相同,即RA[11∶0]等于[0∶0]和[1∶1],最终使以X12为分割的字线冗余区内的字线冗余呈均匀分布。

虚拟字线冗余概念的引入可以从根本上解决DRAM修复软件对冗余均匀分布要求的瓶颈。在该款DRAM的实际测试中,虚拟字线冗余与DRAM的真实冗余相结合,使芯片的测试和修复正常进行。

2 虚拟冗余的后续处理

2.1 虚拟冗余引入带来的问题

虚拟冗余的引入使DRAM的生产测试不受修复软件瓶颈的制约,从而实现DRAM在爱德万测试机台上的量產。但由于在DRAM的真实设计中不包含虚拟冗余,因此,虚拟冗余不能用于DRAM的修复。该问题在DRAM晶圆级测试的初期必须解决,否则DRAM修复将发生错误,该错误导致DRAM的良率为0,即晶圆全损,后端封测无法正常进行。

2.2 虚拟冗余强制失效处理

虚拟冗余不存在于真实的DRAM,不能用于DRAM的修复。因此,必须使虚拟冗余在AFM中的记录为失效地址,才不会被DRAM的修复软件使用。针对此需求,在DRAM的测试中,引入强制失效测试项,针对虚拟冗余进行强制失效处理。

强制失效处理是对虚拟冗余的地址进行读操作,且读操作必须失败。即读1时,比较数据为0;或读0时,比较数据为1。该失效信息将被记录在AFM中,当DRAM修复软件从AFM中提取失效地址信息时,检测到虚拟冗余的地址是失效的,因此,在生成修复算法时,失效的虚拟冗余将会被修复软件自动过滤,不会用于DRAM的修复,保证量产的正确性。

如图4所示,在对1G DRAM bank0引入的两个虚拟字线地址进行强制失效后,AFM中将记录如下信息:F bit为1时表示失效是整个字线或整个位线,并非散点失效;Y11∶Y10等于0∶0表示失效位于bank0;X13为1表示失效地址位于字线冗余区;X12为0表示字线失效位于虚拟冗余区;X11∶0全0和全1为虚拟的2条字线的实际地址。

如上失效信息被存入AFM后,DRAM修复软件将能够产生真实冗余和失效单元的正确修复方案。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虚拟冗余的引入实现了任意冗余分布的DRAM的正常测试,给芯片设计人员提供了最高的设计灵活性,同时,保证了DRAM量产修复软件的重复使用。通过虚拟冗余的引入以及后续的强制失效处理,保证了DRAM的正确修复,降低了生产风险,缩短了生产周期,节约了生产成本。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芯片
芯片大探秘
只要技术深,沙子可变芯
沙粒变身芯片的漫漫长路
装错芯片的机器人
华捷艾米3D视觉处理芯片IMI3000
植入芯片变身“超人”,挥手开门不再是传说
透视眼
什么是AMD64
长江8号
小小芯片威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