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钧瓷文化借力“一带一路”对外传播浅议

2017-06-07潘冬欣张秦瑜张凯宁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一带一路

潘冬欣 张秦瑜 张凯宁

[提要]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瓷器文化又迎来新一轮潜力巨大的发展机会,重新确定中国的这一物质文化在世界文明再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有必要。河南钧瓷历史辉煌,其中尤以禹州钧瓷最为出名,钧瓷文化渗透了千百年来禹州人民的心血和智慧,他们绵延不断的创造,为钧瓷的发展注入蓬勃的生命力。本文就钧瓷对外传播方面的问题进行探究,深入剖析,试图解决钧瓷文化的阻碍,在“一带一路”政策指导下,实现钧瓷文化发展繁荣。

关键词:一带一路;河南钧瓷;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31日

一、绪论

河南钧瓷原产于禹州,始于唐,盛于宋,是我国北宋以来的一类重要瓷器品种。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指导下,钧瓷发展迎来又一个新的高峰。针对其进行的相关研究更是层出不穷,对钧瓷进行了多科学、多视角、多层次的探索研究。

钧瓷文化研究著作涵盖面较广。例如,李建设从文献学的视角看有关于钧瓷起源的三种观点,为钧瓷起源的探究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李建峰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详细叙述了钧瓷的起源、衰败和复兴发展。这些研究一般从钧瓷的产生、历史、兴衰等方面进行考证。另外,重点研究钧瓷制作流程的文章也比较常见。例如,谢一菡在博士论文中,以传承为主线,剖析钧瓷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何来、传承何在、传承何往等诸多问题及答案,寻求钧瓷传統制作技艺传承与发展的内在规律。除此之外,刘立胜则独辟蹊径,“钧瓷工艺文化的英译对于在海外传播中国传统瓷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钧瓷英译还存在诸多误译,钧瓷英译应遵循专业性、对象性及目的性原则,以助于国外游客对于钧瓷工艺文化的深层次了解,促进其在国外的广泛传播。”

以上这些研究多从发展历程、工艺制作流程、瓷器名英译等方面进行研究,而针对钧瓷文化对外传播与形象建构的研究文章还不多,目前多是集中在文化产业发展概观方面,如张自然的《钧瓷文化精神探析》及李争鸣的《钧瓷文化传播及理论构建》。

本文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实地调查、比较分析和精读理论的方法,收集的资料主要有期刊、书籍、相关政策、硕博士论文等,对禹州钧瓷制作中心和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进行了实地调查采访,探索钧瓷文化传播与形象建构的一般规律。

二、钧瓷对外传播中的主要问题

(一)钧瓷外销的地域阻碍。针对钧瓷的熟知度和在国内的接受度,我们选择了中国三个不同位置的城市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分别是长春市、太原市和中山市,调查对象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和白领工作者。调查结果显示,有15%的人对钧窑没有任何概念,37%的人不知道钧窑在禹州,38%的人只知道钧瓷是种瓷器,3%的人对钧瓷和钧窑完全没兴趣。由此可见,真正了解钧瓷的人寥寥无几。而我们用景德镇陶瓷做了对比调查,结果显示76%的人知道景德镇瓷器,大概了解它是“中国瓷都”,4%的人对景德镇瓷器有浓厚兴趣。以上数据仅是针对国内做的调查,可见景德镇瓷器相比禹州钧瓷传播更广。

究其原因,地理位置不能忽略。禹州市在行政区划上归属于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的枢纽位置。自古以来素有“夺中原者夺天下”的说法,禹州位于河南省中部,南北各有两大山系,环抱颍川平原,颍河贯穿城市之中,自舜时期就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城市,禹在此受封为夏伯,并称颍河为母亲河,这都清晰的表明禹州位置的重要性。禹州向东可到达洛阳,是古代路上丝绸之路的最东端,钧瓷便由此从陆上传向西域各国,远至非洲等地。

但对于如今的禹州钧瓷传播来说,上述种种优越的地理位置,看似是优势,实则对钧瓷外传带来阻碍。禹州地处内陆,郑州又是全国铁路交通枢纽,但海运缺陷不容小视。海运是运输大宗货物的主要渠道,其作用铁路远不能及,这就阻碍瓷器外销和传播,尤其是海外传播。相比之下,景德镇也地处内陆,但亦处东南地区,距东南沿海各港路途并不远,尤其是在景德镇与广州之间形成了一条稳定的水路通道,景德镇瓷器得以源源不断地外输,影响力自然高过禹州钧瓷。

(二)钧瓷文化产业发展薄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一词最先起源于industry culture,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

我国的文化产业一词最早出现在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所作的报告中,大会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十八大报告又明确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给文化产业描绘了新的发展蓝图。而相对于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没有严格统一公认的学术定义。百度百科对文化事业做出的解释是:“文化事业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当中存在的文化事业单位的集体名词”。文化事业不以盈利为目的,目的在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钧瓷作为中国瓷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国文化事业的重要元素。在禹州,有关钧瓷所建的文化事业单位不在少数,钧官窑址博物馆就是典型代表之一,它是禹州对外宣传钧瓷的一个有利窗口。但是,关于钧瓷所兴建的文化产业却相对薄弱。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博物馆的每一个展厅都有双语介绍,但是博物馆周边少有与瓷器相关的商铺或者是其他宣传窗口,在博物馆内,仅有一家纪念品商店。在央视推出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三季第三集中,钧瓷的故乡神垕,很少有大型的企业集中制造钧瓷。同时,禹州作为夏朝的故乡,也作为明清时期四大中药材集散地,拥有浓厚的历史背景,对于我们研究中华民族的文化深厚底蕴有借鉴价值。但是,这些有利资源并没有得到良好开发。

三、钧瓷对外传播中形象建构的几点建议

(一)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经济带。丝绸之路包括中国西北五省(分别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中部核心地区,还有中亚、西亚、东欧以及南亚等30个国家,总面积约3,392万km2,总人口近22亿人。这就意味着如果禹州钧瓷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进行传播,那么潜在市场至少有22亿人口。

仅就陆路交通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欧洲方向,主要有两条线路:一条自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出境,沿第二亚欧大陆桥北线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在莫斯科与第一亚欧大陆桥交叉,分别通往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另外一条同样由中国新疆出境,沿第二大陆桥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向西发展,经乌克兰、中东欧国家,最终抵达法国北部港口勒哈佛尔(英吉利海峡重要港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亚方向。自中国新疆出境,依托“中-吉-乌公路”穿过土库曼斯坦,在伊朗境内分为两条线路,北线经过土耳其直抵地中海,南线则面向波斯湾。

经过上述交通分析,可见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实施钧瓷对外传播和外销是切实可行的。在这种大环境下,禹州政府要充分利用政策资源优势,加大钧瓷外销和传播,与此同时,不仅钧瓷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整个河南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二)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进行文化产业转型。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大不相同,关键在于文化产业涉及消费者精神满足而非物质的满足。

首先,加大政府对钧瓷文化管理力度。政府在对钧瓷文化行业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同时可以把不属于自身的职能下放给相关机构;加大市场对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宣传的力度,把钧瓷文化品牌打出去,让钧瓷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禹州的发展。

其次,把钧瓷文化产业和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禹州原来生产钧瓷的国营、集体瓷厂不断衰败,专业的民营企业不断兴起,彼此间的竞争加剧,这就要求企业在发展中不断革新技术,利用现代技术和科技,保留钧瓷原始韵味,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优质钧瓷的产量,提高自身在对外传播中的形象建构。

最后,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通过相关政策鼓励个人、组织及其他生产部门加大对钧瓷文化产业的投资。禹州相关企业及部门可以扩大经营,在我国其他省市建立相关的钧瓷文化研究所,弘扬钧瓷文化,提高钧瓷文化认知度和文化形象。

(三)大力开发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和神垕古镇文化传播。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作为传播钧瓷文化的主要阵地,还有许多地方亟待完善。在我们实地考察期间,发现参观博物馆的人并不是很多,该博物馆多采用史料展示的方式,对于不了解但是想了解的青年人来说,未免枯噪乏味。所以,增加与游客互动的环节,让参观者切实感受到钧瓷的制作过程而不只是流于表面的参观。此外,在神垕古镇文化的传播上,除了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也可以设计精品旅游路线,充分发挥人文和自然相结合的资源。也可以仿照洛阳龙门石窟,建立专门直达神垕的精品旅游线路。

同时,培养和提高旅游接待人员的自身修养也很有必要,提供全方位、多领域的旅游服务,一方面拉动禹州当地发展,最主要的是传播钧瓷文化,推动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

四、总结

无论是钧瓷还是钧瓷文化,在我国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史。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缩影,钧瓷文化是中原文化的精华。积极发展中原的钧瓷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不仅符合当今我国“一带一路”的经济背景,更符合我国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趋势。那么,有关钧瓷以及钧瓷文化的形象构建就极为重要,唯有提高和建构好自身的形象,才会让国内外友人对钧瓷有更深入的了解。如何提高钧瓷和钧瓷文化对外传播的形象构建问题亟待解决,钧瓷文化产业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正处于困境阶段的钧瓷文化产业国际化,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钧瓷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实际。愿我们的钧瓷文化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提高自身的形象构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建设.钧瓷起源初探——一种文献学的视角[J].美术研究,2015.1.

[2]李建峰.钧瓷的兴衰与发展[J].探索与交流,2011.8.

[3]谢一菡.禹州钧瓷传统制作技艺传承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所,2014.

[4]刘立胜.钧瓷工艺文化的英译策略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5.6.

[5]张自然.钧瓷文化精神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2012.3.

[6]李争鸣.钧瓷文化传播及理论构建[J].许昌学院学报,2010.3.

[7]刘文胜.论清代中国与东南亚瓷器贸易对瓷业的影响[J].中国陶瓷工业,2012.2.

[8]百度百科.文化事业[EB/OL].http://baike.baidu.com.

[9]蔡名照.講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

[10]曹小曙等.基于陆路交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可达性与城市空间联系[J].地理科学进展,2015.6.

[11]王志远.“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背景、空间延伸与战略内涵[J].东北亚论坛,2015.5.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一带一路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