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工作探析

2017-06-07李州

科技与创新 2017年9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评价体系

李州

摘 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对国家人才队伍建设和全面推动深化改革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当前,已进入发展改革的攻坚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均在加速进行。新一轮的产业技术革命带来了重大机遇与挑战,更加彰显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下大力气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鼓励他们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已经在当前社会达成了广泛共识。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财政投入;创业平台;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9.048

到底什么是创新创业人才?由于篇幅有限,结合国内外有关定义表述,本文将创新创业人才进行了如下简要定义:创新创业人才指的是首先要有创新特质,同时又兼备创业能力和意愿的复合型人才。

创新与创业2项特质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我们进行创业需要以不断的开拓创新为前提,通过创新来带动创业,为创业创造空间;同时,创新的成果也需要通过创业实践将其从研究室转移到商品市场,形成产品和产业,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什么环境条件?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特质的人才需要有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他们是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因体现为:人才要有紧追时代前沿、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同时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知识储备广博。

外因体现为:有政策环境的支持和引导,有干事创业的平台,有不断学习交流的机会,有优厚、稳定的物质待遇条件,有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氛围。

实践经验表明,只有通过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才会使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取得成效。近年来,我们在培养、吸引人才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多地也总结形成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创新创业人才属于新时代提出的人才类型,培养经验比较缺乏。同时,我们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人才立法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固有的不足,制约了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从宏观人才培养工作角度来看,针对如何具体做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

1 人才培养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扶持

社会各界的帮助扶持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首要条件。我们探寻国内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规律发现,每一个创新创业人才的成功都离不开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科学、有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政策措施应是社会各界考虑的重点。推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设立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出台引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实施意见,同时要注重政策措施的协调性、配套性,出台相关的居住、医疗、教育等服务配套政策,制订专项经费资助与使用办法,确保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经费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探索实行股权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赋予创新创业人才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的调配使用权。

2 人才培养需要强有力的财政投入

在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上需要有强有力的财政支持。积极探索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计划,同时根据财政收入增长情况确保用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发展的投入也保持适度增长,做到专款专用,款项主要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和物质奖励。探索建立人才发展专项引导资金,优选人才及团队,特别是对于那些年轻、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及团队,增加资助金额,同时跟进其他政策配套措施。切实执行人才发展基金使用管理办法,积极筹措吸纳多方资金,建立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严格执行人才发展基金的审计报告制度,确保人才基金的科学、合理使用。纵观国内外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发展规律,对引进和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财政资助力度越大,配套政策越优惠,对建立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就越有利。探索试行将创新创业人才发展基金投入列入地方领导班子考核内容,以此来督促地方政府财政支持的落实。

3 人才培养需要搭建干事创业平台

为创新创业人才搭建干事创业舞台,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发展来说至关重要。通过搭建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的空间舞台,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家和地区重点产业聚集区、创新示范区、技术中心、创业中心等创新创业基地,充分发挥其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载体作用,为创新创业人才及其团队成员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平台。在加强平台载体建设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不断完善公共人事服务体系,把促进人才服务业发展作为完善人才资源市场配置机制的重要手段,为人才服务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重点为集聚人才做好服务,以此来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4 人才培养需要完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

注重人才的使用与培育体系建设,积极创造出有利于创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做到企业的发展与人才的培育、技术创新发展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总结各地有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成功经验主要有2个方面:①科学地设置了人才绩效评价体系,注重人才培养与长远规划,同时也兼顾当前的科研实际成果及经济社会价值,重点看培养的人才能否勇挑重担、勇做创新创业的排头兵,以此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②评价不搞终身制,实行创新创业人才的动态管理机制,并注重建立长效的激励引导机制。总体上看,对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的考核重在长远,不要过分注重当前的利益,宽容失败,通过这种战略举措,努力形成本区域吸纳人才的强大向心力,提升区域的人才战略影响力,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以点带面,全盘激活社会的创业创新能量与活力。

5 人才培养需要建立健全领导组织机构

健全、协调、统一领导组织机构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实践经验充分表明,由政府出面并組织形成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的协调组织执行机构,是推进落实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成功壮大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结合各地实际经验来看,一些地区推行了党组织部门牵头、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推进实施、人事部门具体落实的工作模式,目前来看比较贴合实际。同时,各地人才组织领导机构顺应全面深化改革以及经济社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趋势,本着“精简高效、扁平直接”的原则,设置人才管理机构,积极转变运转管理方式,强化对人才全过程、全方位保姆式的服务,推动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编辑:刘晓芳〕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人才评价体系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
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