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朗普连遭外交官“无声反抗”

2017-06-07李勇

环球时报 2017-06-07
关键词:萨迪克蒂勒美国国务院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李勇 ●本报记者 谢戎彬 邢晓婧 ●甄翔 任重

6日,一条来自北京的消息引发美国媒体密集关注——美国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阮大为(DavidRank)辞职。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名的新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已经通过参议院批准,有望在本月底到北京履新。按说在这个时候,阮大为辞职本身并不是什么大新闻,但美国媒体纷纷披露,这里面其实“暗藏玄机”——阮大为是因为不满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而辞职的。出台旅行禁令、公开与盟友或其他国家争吵、退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性协定……上台以来,特朗普政府争议不断,其中不少政策受到美国传统外交人员的反对,与特朗普“唱反调”的外交官不止阮大为一个。《纽约时报》6日称,美国国务院从一开始就是抵制特朗普政策的温床,在特朗普和外交官关系紧张的背景下,一些美国外交官发起了“无声反抗”。

“不同寻常”的辞职

有消息人士5日向《环球时报》记者透露,美国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阮大为辞职,或是因为不满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记者随后向美国驻华大使馆求证。6日凌晨,美国驻华大使馆回复称:“可认为这是阮先生的个人决定。我们感谢他多年来为美国国务院做出的全心全意的服务。”

美国前驻华大使马克斯·博卡斯今年1月中旬离任后,阮大为一直作为临时代办主持日常工作。公开资料显示,阮大为1990年进入美国国务院,2016年1月就任美国驻华大使馆使团副团长一职之前,曾担任美国国务院阿富汗事务办公室主任等职务。

就在今年5月下旬,《环球时报》记者还接受阮大为邀请,到他家做客,并就中美关系、中国国内局势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当时,阮大为还聊到了新任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刚刚获得美国参议院的批准,有可能在美国驻华使馆的国庆招待会前上任,美国使馆的对华外交工作会打开一个新局面。当时记者丝毫没有感受到阮大为即将辞职的迹象。

阮大为辞职的消息很快受到美国媒体的关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6日称,一些消息人士表示,阮大为因为不满特朗普决定退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而辞职,他辞职的决定与此“直接相关”。路透社称,《华盛顿邮报》前记者、中国问题专家潘文(JohnPomfret)在推特上发帖表示,阮大为在美国驻华大使馆开会时向使馆工作人员宣布了辞职决定,他解释说,他无法向中国政府递交外交照会,通知中方美国退出气候协定的决定。一名美国高级官员确认了潘文的说法,同时表示,阮大为周一在北京表示退休意图后,美国国务院已要求他立即离职。

《华盛顿邮报》称,阮大为是美国

驻华使馆的二号人物,在新任大使布兰斯塔德到任前担任驻华使馆临时代办,负责将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决定正式通知中方。一位未具名的美国国务院官员坦承,阮大为不愿提交这份外交照会。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称,阮大为在使馆工作会议上宣布辞职时说,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父亲、爱国者和基督教徒”,他无法完成自己被要求去做的工作。

“这种辞职方式很不同寻常”,《华盛顿邮报》称,不管总统是民主党人还是共和党人,美国外交官通常以摒弃个人政治观点、代表国家为荣。美国国务院迅速采取行动替换阮大为,通知中国外交部美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经济参赞费德玮(JonathanFritz)出任临时代办。新大使布兰斯塔德目前仍在接受外交培训。报道称,阮大为此前曾对使馆工作人员表示,他打算在年底退休。不过在驻华使馆这样重要的岗位上干过临时代办的人,本来很有希望去一个小一点的国家当大使。

阮大为的辞职进一步加剧舆论对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的质疑。美国彭博社6日报道说,同事称阮大为不是一个喜欢政治站队的人,而是一个不倾向于党派立场的职业人士。他的举动反映出许多外交官对特朗普政府的决定感到失望,这会进一步加剧白宫对职业外交官反对特朗普政策乃至会刻意破坏特朗普政策的疑虑。6月1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并将尝试谈判达成新的协议,但许多国家对特朗普的表态抱以怀疑态度。文章称,专家和外交官对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感到遗憾,认为这会导致气候问题上的“领导真空”,“而中国则很愿意来填补这一真空”。从排放总量来说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污染源,但按人均计算美国才是最大污染源。

《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联合开展的最新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反对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的做法,59%的受访者反对退出,只有28%的人表示支持退出。

“口水仗”中的“反叛”

6日在记者会上,被问到阮大为辞职以及如何影响中美关系等问题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美国驻华使馆人员变动,这是美方的事情,我对此不予评论。中美关系非常重要,中方愿同美方继续秉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加强在双边、地区和全球等各层面各领域合作,当然也包括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方面的合作。

阮大为并非首个公开与特朗普分道扬镳的美国驻外重要使馆外交官。就在他辞职前一天,美国驻英国临时代办刘易斯·卢肯斯,在一场特朗普与伦敦市长的“口水仗”中站到后者一边。按照CNN等媒体的说法,上周末,伦敦发生恐怖袭击后,伦敦市长萨迪克·汗呼吁居民不要因为街上出现大批警力而紧张。特朗普似乎误解了汗的意思,发推特说:“恐怖袭击造成至少7人死亡,48人受伤,伦敦市长竟说‘无须惊慌!”在特朗普批评萨迪克·汗应对恐怖事件不力后,卢肯斯却通过使馆推特账号对伦敦市长表示赞扬:“我赞赏伦敦市长的坚强领导,他在可耻袭击后领导城市前进。”

5日,特朗普与萨迪克·汗继续打“口水仗”。特朗普指责萨迪克·汗对自己言论的辩解是“可悲的借口”,并批评新闻媒体“千方百计帮忙打圆场”。萨迪克·汗则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重申,应当取消特朗普对英国的国事访问,“我认为在美国总统的政策与我们所信仰的一切相左的情况下,我们不应该为迎接他而铺下红地毯”。

“特朗普与盟友及世界各国的关系日益紧张之际,一些美国高级职业外交官公开与其决裂,这意味着一批以专业谨慎而著称的公职人员正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反抗。”《纽约时报》6日称,上个月,美国驻卡塔尔大使史密斯曾发推特对特朗普解除联邦调查局(FBI)局长科米的职务作出反应:“在海外每天醒来看到国内的新闻感觉越来越困难了,我知道这一天又要全力以赴去解释我们的民主和体系。”上周末,史密斯转发了美国洛杉矶市长支持伦敦市长萨迪克·汗的推文。

《纽约时报》称,美国国务院从一开始就是抵制特朗普政策的温床,特朗普最初出台旅行禁令时,大约1000名国务院工作人员签署电报抗议。现在白宫和外交官之间的紧张关系变得更加公开,而且上升到更高级别。卢肯斯、阮大为和史密斯等人都在外交领域工作了数十年。曾在小布什政府时期担任美国国务院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伯恩斯说:“这是外交部门面临的非常罕见的局面,外交官以不持党派立场而骄傲,不管谁当总统,都150%地奉献。”而随着一小批高级外交官离职,继任者到位缓慢,导致美国国务院总部出现明显的人才短缺现象。

“空荡荡的办公室”

继退出《巴黎协定》后,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黑莉6日暗示,特朗普政府有可能让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美国网络杂志“周刊报道”称,特朗普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外交造反”。特朗普对国务院没好感,提出要将国务院经费削减近30%,同时提高五角大楼预算。特朗普和国务院之间的这种不感冒是相互的。据说国务卿蒂勒森和职业外交官相互隔离,而特朗普今年1月要求奥巴马任命的大使全部辞职后,几乎还没有怎么任命替换人选。特朗普认为国务院许多工作人员仍忠于前任国务卿希拉里。

美国《国家评论》称,连特朗普任命的国务卿蒂勒森似乎也日益“边缘化”,在很多关键外交问题上,蒂勒森没有坐在前排。而且白宫拒绝了蒂勒森选艾伯拉姆斯做他副手的提议。目前为止,蒂勒森是特朗普唯一任命的国务院官员,其他多个重要职位仍然空缺。前美国国务院官员斯洛特在《今日美国报》撰文称,特朗普的上台已经影响到美国毕业生应聘美国国务院的积极性。

不光是外交部门,美国CNBC网站称,由于争议不断,加上特朗普政府内部的持续动荡以及“通俄门”调查等影响,特朗普政府面临重大的招聘难题,许多潜在候选人现在不愿接受特朗普提供的工作。

“空荡荡的办公室”,《休斯敦纪事报》以此为题称,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在壁炉边通过广播与美国人民对话,里根擅长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发表电视讲话,特朗普则通过推特发表一次最多140个字符的帖子铺下通往白宫之路。出色的媒体策略和沟通技能是成功开展总统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但光有这个还不够。在需要参议院批准的559个政府岗位中,特朗普目前让442个继续保持空缺,比如美国国务院目前空缺反恐协调员、负责欧洲和欧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负责近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等重要职位。而在司法部,特朗普炒掉科米后还没有任命新的FBI局长。▲

猜你喜欢

萨迪克蒂勒美国国务院
特朗普再次炮轰伦敦市长
伦敦市长被批“飞行太多不环保”
美媒称蒂勒森或在数周内被取代
附广播剧:《振动》(Vibration)
大使馆
笑脸:伦敦首位穆斯林市长萨迪克·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