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水城古镇” 探索旧城改造新模式
2017-06-07文魏薇蒋涛
文 魏 薇 蒋 涛
文明行动
打造“水城古镇” 探索旧城改造新模式
文 魏 薇 蒋 涛
六盘水市钟山区采取“政府引导、市场配置、社会参与、保护开发”的方式,实施“水城古镇”改造,塑造旧城形态、延续旧城文态、更新旧城业态、重构旧城生态,打造全国首个“三线”文化城。
六盘水市钟山区老城区,原水城特区政府所在地,是名副其实的“水城古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是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随着时代的变迁,钟山区老城区居住人口密集、房屋老旧,基础设施薄弱、排污排洪不畅、安全隐患严重。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贵州省委、省政府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决策部署,钟山区遵行山水城市理念,注重历史文脉传承,坚持以改革创新破题、绿色理念引领、产业转型推动,采取“政府引导、市场配置、社会参与、保护开发”的方式,实施“水城古镇”改造,塑造旧城形态、延续旧城文态、更新旧城业态、重构旧城生态,打造全国首个“三线”文化城。
“留形” ——塑造旧城形态
建设中的“水城古镇”坚持以“生态优先、文化为魂、产城景融合”的发展模式,着力保护古镇历史的真实性、环境的完整性、文化的延续性、生活的多样性。
保护古镇形态。对有历史价值的原有建筑进行修葺、完善和功能置换,有条件地保存老墙等,保留旧城的街、巷、院,重点修葺完善当年彭德怀指挥三线建设的办公遗址、三线建设指挥部、县委楼、卢家大院、观音阁、老城墙、城隍庙、老城百货公司。同时,通过空间的腾挪与置换,重新梳理适宜新经济条件下的古镇发展业态,打造了三线博物馆、三线工业体验馆、大食堂、民俗文化住宿区、滨水酒吧街、文玩休闲街、水城美食小巷、手工艺一条街等。
畅通景区道路。重新规划设计古镇道路网,将内城河打造成生态憩息廊道,贯穿古城区、连接新城区。实现内外通道连接成网,陆上辅以叮当车、河中辅以乌篷船,实现“招手即停”。
提供智慧服务。用活“智慧钟山旅游”相关业态,将“三线”建设时期人们背着镢头、带上锅灶、挖煤炼钢的火红场景与水城古镇商贾不暇、安居乐业、繁华如梦的市井图景利用影像技术、VR技术形成数字虚拟景区让游客“回到过去”;精益化配套通讯网络、智能导游、自动售货、电子地图、电子商务、智能平衡车、手机APP等智能化系统,为游客提供“三边”(眼边、耳边、身边)触及服务,让游客“随心所至”;开发“警务云、安全云、城管云、卫生云”等平台,保障旅游安全、食品安全、维护旅游市场秩序,让游客“畅游无阻”。
“留人” ——更新旧城业态
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为愿景构建新城区。坚持“高端化的城市业态,优美化的城市生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现代化的城市形态”相互融合与协同,以下钟山为伴,以内城河为线,形成依山就势、依河而生的山水形态,重点打造CBD综合体、滨水商住区、滨水SOHO区、滨水度假区、回迁安置区、都市稻田景观、下钟山公园、内城河休闲廊道等,塑造新城个性,展现城市特色。
以“就地就业,安居乐业”为目标实施回迁安置。将“三变”改革引入项目征收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让利于民”,对征收的房屋,以“两个20%”的原则实施回迁安置,即补偿时按主体房占地面积奖励20%非独立产权商铺,余下建筑面积按1+20%置换住房;对征收的土地,除应有的土地补偿外,还给予农户每亩土地30平方米的非独立产权商铺。在回迁安置过程中,通过“三变+棚户区改造+扶贫”模式,引导群众将商铺入股到区属国有企业——荷城花园公司统一经营管理,按股分红,共涉及754户3016人,其中城市低收入群体417户1668人。
同时,按照“三变+劳务+扶贫”模式,由水城古镇扶贫旅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承接景区工程项目建设劳务,集中为城市“干居民”,尤其是城市低收入群体提供就业岗位,实现脱贫致富。水城古镇扶贫旅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与项目业主荷城花园公司对接,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在水城古镇项目建设期间,荷城花园公司向水城古镇扶贫旅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支付劳务费860万元购买劳务服务,解决辖区136名城市低收入群众的脱贫问题。此外,由水城古镇扶贫旅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组织有就业能力的城市贫困群众到“四校合一”平台培训,并派遣至古镇从事导游、叮当车驾驶员、景区服务员、保洁员、乌篷船船夫等工作,预计可解决180名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实现人均月增收2200元以上。
以“产城景结合、文产相融”为理念构建新业态。利用水城古镇和新城区景区美、区位佳、人气旺、生态好、底蕴厚等优势,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科技、文化”及“商、养、学、闲、情”等要素布局业态,完善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商贸、居住六大功能,发展文化、餐饮、会展、商贸、旅游、地产等产业,打造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留绿” ——重构旧城生态
显山露景。水城古镇旁的“下钟山”,平地拔起,形如“扑地金钟”。在水城古镇建设中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将“下钟山”打造为山体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娱乐的场所,满足市民精神生活需求。
营湖理水。依托荷城花园,围绕凤池湖水,实施水城河治理项目,通过“截污、清淤、换水、绿化”的方式修复生态,完善排污管网建设,将水城河变成景观河、生态河、人文河。通过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发展餐饮、文体、金融、信息、会展、地产等商业业态,促进沿线土地增值,实现了投入到产出,再投入、再产出的良性互动,真正还河于民、还清于民、还绿于民、造福于民。
还景造景。整治城内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脏乱差”等问题,拆除应拆建筑,所有单位和住户都截污纳管。针对旧城空间资源有限的现状,对绿化带重新布局,人行道沿线增设育才壁、蒸汽机车、机械设备、老式军用卡车等历史文物和景致,建成思源广场、三线文化广场,建设“邮票绿地”(小块的绿化带),最大限度利用空间资源实施增绿。
“留神”—— 延续旧城文态
保护“三线”文化,传承“三线精神”。为保护、传承和发展“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小城古镇建成“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贵州三线工业体验馆”,收藏了“三线”建设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历史文献、图片等;规划设计“三线大食堂”“三线主题邮局”、新华书店、供销社、演播室等体验设施,以及“三线”建设时期以真实故事为蓝本的人物蜡像。同时,通过微电影、话剧、相声、情景剧等表演形式对“三线”时期的生产生活场景进行再现。
挖掘“小镇”文化,提升“旅游价值”。贯穿“闲、慢、乐、听、赏”等生活元素,建设民俗客栈、家庭旅社、青年旅社、音乐酒吧、工业酒吧、旗袍小店、曲艺小店、文玩小店等。在水城小镇,游客可品酒、喝茶、听曲、看剧、遛鸟、赏古玩字画、乘乌篷船穿行于桥巷之间,让小镇“离尘不离城”。
发展饮食文化,留住“舌尖记忆”。利用“三线”建设时期,各地建设者带来的多元饮食文化,丰富老城特色饮食文化,发展川渝系、闽粤系、淮扬系等菜系,打造水城烙锅、羊肉粉、羊汤锅、老城蒸蒸糕、驴打滚汤圆、辣鸡粉、春卷等特色小吃,让游人忆起儿时味道。
(作者单位:钟山区委政研室 责任编辑/查方云)
在“水城古镇”,游客可品酒、喝茶、听曲、看剧,乘船穿行于桥巷之间,让小镇“离尘不离城”。(郭君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