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次见面 初心不改
—— 访原遵义县水电局副局长黄著文

2017-06-07彭奇伟韦一茜

当代贵州 2017年17期
关键词:大发水渠支书

文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彭奇伟 王 琳 韦一茜

七次见面 初心不改
—— 访原遵义县水电局副局长黄著文

文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彭奇伟 王 琳 韦一茜

“黄支书是我在水电局工作36年期间,见过的最能吃苦、最能办好事、最有无私奉献精神的老党员。”聊起黄大发,原遵义县水电局副局长黄著文毫不吝啬赞誉之词。

1976年,25岁的黄著文结识了41岁的黄大发,因工作原因,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些年来,我们一共见了7次面,但每一次相见都让我刻骨铭心。”陷入回忆的黄著文神情十分专注,他看着远处,向记者娓娓道来。

第一次见面一杯盛情却心酸的“泥茶”

1976年10月,步入冬季的草王坝显得十分萧条。

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黄著文,随着原遵义县水电局的两名同志到枫香区野彪乡检查农田基本建设以及水利工程情况。彼时,黄大发被聘为野彪乡的水利辅导员。在他的带领下,查看了1958年动工修建的“螺蛳水旱地灌溉工程”。

“因缺乏技术、资金等条件,第一条渠以失败告终。我们去看时,沟渠基本夷为平地,仅有的一点渠道也已经杂草丛生了。”黄著文说。

当晚,在黄大发的盛情邀请下,黄著文一行3人留宿他家。“房屋墙体都由不规则的木板拼接而成,四处都有寒风灌入。屋顶是用竹子搭建的,上面铺满了晾晒的玉米。”初进黄大发家,黄著文一行人便傻了眼。

然而,令黄著文印象最深的,却是一杯茶。“黄支书的妻子给我们沏了茶,喝上一口,一股黄泥土味涌入鼻间,我端起杯子细看,茶水浑浊、杯底有沉淀下的土屑。”茶虽是杯“泥茶”,但黄著文明白,在缺水的草王坝,呈上一杯茶水已是最好的款待。

平日,草王坝的村民们守着一口望天水井、寻着几处水凼,将来之不易的水置于水缸,沉淀后再饮用。由于水源紧缺,草王坝的村民用水都要循环利用:第一道洗菜、第二道洗脸洗脚、第三道喂猪喂牛。

“当晚黄支书和我们促膝长谈,他说得最多的,就是希望组织上有朝一日能帮助他们把螺蛳水引到草王坝。”黄著文回忆,当时黄大发的眼睛里写满了求水的渴望,“有了水,草王坝就会改变,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就会改善,我们就能吃上大米饭了”。

那夜,一贫如洗的家腾不出多余的床铺和被子,黄大发靠着火炉,坐了一宿。“我们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内心十分愧疚也十分震撼,草王坝真的太穷了!但因当时国家财政紧张、地区经费不足等条件局限,修渠的事不能立即实现。”黄著文说。

第二次见面无私无畏的“铁人”

1990年时,黄著文已任遵义县水电局副局长,分管水利工程业务、水利建设等工作。

寒冬腊月,南白镇刮着寒风、下着小雪。黄大发两天时间徒步走了两百多里,为了申请修渠,他硬是凭着一股劲,从野彪乡翻山越岭来到南白镇水电局。

“当时领导都下乡了、单位也快下班,黄大发就向局里的工作人员要了我家住址。家中没人,他就在寒风里等了半个多小时”黄著文说。

在黄著文妻子的印象里,黄大发背着土黄色的帆布包,穿着破旧的两件单衣、一条薄裤,脚上一双解放鞋已被磨破、突兀地露出右脚冻得通红的大脚趾,一张黝黑的脸被冻得发青发紫。即便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黄大发也是眉头不眨一下、铁了心守在门口。

“我今天就是专门来找你的。”黄著文回忆,黄大发拉着他的手,兴奋地将村民们渴望重启“螺蛳水旱地灌溉工程”项目的想法从头至尾说了一遍。“我又感动又心酸”,黄著文时至今日仍然感慨不已,黄大发还是那个“老样子”,不论是衣着、容貌、精气神,还是那股不变的“引水”初心。

得知黄大发为修渠之事,跋涉两百多里专程来局里求助。水电局的领导们都备受感动。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政府拨付6万元现金和38万斤玉米折抵为工程款。而修渠所需一万元规划押金,“他回去后第二天就把资金筹集到了,我们都十分震惊,因为草王坝的经济困难有目共睹。通过这件事,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群众的决心和黄大发的魄力。”黄著文说。

第三至五次见面一马当先的“勇者”

1992年初,黄著文到草王坝了解水渠开工情况。“黄大发他正带着几百号老百姓在凿渠,我第三次见到时。”

因山高坡陡,水泥等材料运不到工地上,需要人背着材料,徒步六七公里才到。300多吨水泥的运输、3000方石粉的转运、6万方左右的土石方开挖量,全靠黄大发冲锋在前,带领着百姓完成。

施工难,难在运输、更难在凿渠。“擦耳岩那段渠,凿得着实不容易。”黄著文说,擦耳岩壁立千仞,要想凿渠就需先打炮、炸出平台。黄大发在施工人员的指导下,组织装炮放炮等专职人员来完成工作。工作中所用的安全绳,是由山上拇指粗的葛藤与耕地用的纤绳拧成。“最先使用这种自制安全绳的人,就是黄支书。”黄著文说,擦耳岩的险峻,曾吓退了许多人,为了工程能继续前进,黄大发自告奋勇,带头吊下悬崖。

1993年初,修渠进入白热化阶段,黄著文再到草王坝,第四次见到了黄大发。

“当时我到渠上时,有七八十个老百姓正在工地上浇混凝土。”黄著文找到黄大发时,他正蹲在渠边检查浇筑情况。满身都是混凝土硬块的黄大发,一双大手全长满了厚厚的老茧,没有工用手套防护、手掌全是深浅不一的裂口。

“跟他握手,像刀一样割人。”黄著文感慨,因长期的劳动,黄大发的一双手无比粗糙。

1993年底,黄大发到县里拉运输工程的材料和水泥,并到县水电局专门汇报工程情况。这是黄著文第五次见到黄大发,“因为惦记着水渠工程的进展,这次他走得十分急。”黄著文说。

“如果当时没有黄支书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地带领群众苦干,这个庞大艰巨的工程是完不成的。”在黄著文看来,与百姓打交道,黄大发是将心比心,以身作则、带头苦干。

团结村草王坝原支书黄大发(右一)带着村民们巡渠护渠(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李 森/摄)

第六至七次见面容颜虽老 初心不改

1994年初,7200米的主渠修通,黄著文与县计委主任来到草王坝检查工程的完成情况。这是他与黄大发的第六次相见。

“看到渠时,我们既感动又震惊。在崇山峻岭间,仅用2年时间,就能修出这么一条合格的水渠,实在是不容易啊!”黄著文感慨不已。

1995年春,水渠通村,草王坝彻底结束了“滴水贵如油”的历史。黄著文没能到场,但任听闻那天黄大发和村民们说得最多的是,“以后我们有大米吃有水喝了,千盼万盼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通村的水渠,除了灌溉1500多亩的田地,还提供了1300多人的饮水。水来了,青山绿了、田地肥了、百姓笑了。

2016年10月,65岁的黄著文心心念念了许久,终于专程前往草王坝看望81岁的黄大发,“黄支书在我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打心眼里敬佩他。”

时隔14年再次相见,已是黄著文与黄大发的第七次见面,两个老人激动地紧紧握住彼此的手。

“你有机会到草王坝呀!”

“我退休了,想来看看你!”

因为一条渠,相差16岁的两人联系到了一起,更因为这条渠,见证了无畏的公心和不灭的初心。

“黄大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却做出了极不平凡的事。”在采访即将结束时,黄著文郑重地向记者如是说。(责任编辑/林茂申)

猜你喜欢

大发水渠支书
兴旺一个村,需要几茬人?——三任支书一条道,一棒接着一棒跑
我的乐园
支书的狗
最后一次机会
最重的工作
不是我少你的
张支书
意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