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圈两翼”引领黔南唱响民族绚歌

2017-06-07

当代贵州 2017年16期
关键词:黔南黔南州物流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邸 凌

“一圈两翼”引领黔南唱响民族绚歌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邸 凌

“一圈两翼”战略,促进了区域差异化发展,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围绕既定目标,黔南因地制宜拉开了大项目促进大发展的建设序幕。

3月13日,黔南州委副书记、州长吴胜华(中)在都匀市与当地干部商讨项目建设。(覃 毅/摄)

在“一圈两翼”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一个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在黔南日趋成型。

“一圈两翼”发展战略是指,打造都匀、福泉、瓮安为重点的“泛都匀”经济圈,推动“一圈”突破;以三都、荔波、罗甸、平塘为重点,打造“南翼”生态文明示范区;以惠水、长顺、龙里、贵定为重点,打造“北翼”环贵阳邻贵安经济带,呈现出“一圈”引领、“两翼”齐飞的经济发展态势。

特色农业“接二连三”

走进长顺县白云山镇中院村,有一种进入画卷的错觉,村道路两旁的荷花将布依山寨装扮得格外美丽。

这个由15个依山傍水而建的自然寨连片组成的村庄风景优美、山水秀丽,仅是全村种植的100亩荷花进入丰产期后,莲蓬产值就能达到200万元以上。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了整个白云山镇观光农业的发展。

目前,白云山镇已陆续建成农业产业示范点6个,带动群众发展刺梨7000亩、苹果6000亩、核桃5000亩,形成了长达20公里的白云山镇“绿色走廊”。

近年来,黔南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按照“一圈两翼”规划,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协调发展,确立了茶叶、刺梨、生态蔬菜、精品水果、生态养殖五大农业特色产业,通过以“185工程”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以五大产业基地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已经形成。

在“一圈两翼”战略引领下,黔南形成了毛尖茶产业带、蔬菜产业带、刺梨产业带、精品水果产业带、中药材产业带、林下鸡产业带。全州共累计完成产地认定547个、产品认证150个、种植业认证面积241.65万亩、畜牧业认证规模9563.51万头。

黔南州委书记龙长春曾在州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抓好农业利益共同体建设,着力推进农业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业产业链整合,推动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效益。

《黔南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接二连三”示范区规划》提出,在全州同步推进农业“接二连三”示范区的基础上,选择州内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及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优势区域,在惠水、长顺、罗甸重点打造省级农业“接二连三”示范区,其他每个县市至少要建设1个州级特色农业“接二连三”示范区,引领全州特色农业“接二连三”超常规发展。

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已成为黔南农业转型升级的平台,扩大了标准化基地规模,培育了新型经营主体,提升了科技种养水平。当前,黔南正大力引进培育壮大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拓展生产、供销、信用合作“三位一体”新领域,加快推进农业“接二连三”。

工业发展“脱胎换骨”

3月29日,记者在位于都匀市开发区的贵州洪茂实业有限公司铸造车间看到,一排排不同种类的汽车铸件整齐的摆放在生产车间。这个占地358亩,规划总投资10亿元的企业在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10万吨汽车精密铸锻件生产能力,年产值可达30亿元。

“可以说我们填补了都匀市,乃至整个黔南州汽车铸件行业的空白。”公司董事长任宏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经初步形成5万吨的铸件生产能力,今年还要引进两条生产线。

这是“泛都匀”经济圈工业发展的生动实践。其实,发展汽车铸件,都匀区位优势明显,周边6省市汽车工业发达,形成了一个汽车产业圈,汽车总产量超过1100万辆,占我国汽车产量45%以上,而都匀距这个汽车集群均在400—1000公里的配套半径范围内。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贵州洪茂实业有限公司见证了黔南工业“脱胎换骨”的历程。为了改变工业“小、弱、低、散、差”的局面,黔南多管齐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十二五”期间,黔南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24.3%、17.4%、15.9%、14.7%和12.3%,增速在全省连续五年排进前三位,连续两年全省第一位,工业总量在全省排第五位,全省占比9.1%,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高于历史以往、高于三个自治州平均速度”,实现“化蝶式”升华。

刚刚过去的2016年,黔南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到727户,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4%,连续四年居全省前列。磷及磷(煤)化工、建材等支柱产业和医药等新兴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建成14个产业园区,成功引进金正大、芭田等1801家企业入园。

黔南州委副书记、州长吴胜华说,黔南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产品创新、人才培养、市场开拓等方面下功夫,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创新产品,创造品牌,确保质量,把企业品牌做大做强做优,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全域旅游“好花更红”

国家发改委日前印发《关于开展城市停车场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确定包括荔波在内的5个城市为中国首批城市停车场试点示范城市。首批城市停车场试点示范城市除荔波以外,还包括了北京、深圳、苏州、成都。

唯一以县级城市身份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与荔波创新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发展生态经济和文化经济不无关系。

荔波是中国全域旅游先行示范县和贵州省全域旅游示范县,近年来,荔波努力探索出一条生态、文化资源转化成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2016年,荔波县接待游客总人数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108万人次,旅游业成为全县战略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2%。

作为“南翼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经济区”的重要发展点之一,荔波县积极抢占全域旅游制高点,构建“一带二核三重点五组团”的旅游发展总体空间布局,在抓好大、小七孔等核心景区扩容提质的基础上,把县域内能做成旅游村寨的地方都做成旅游村寨,把能开发的美景都开发出来打造成经典,逐步推动在县域内形成3个 5A景区,5个4A景区,20个以上3A景区,打造景区群。

不仅仅是荔波县,近年来,黔南顺应大众旅游时代大潮,注重全景式打造、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大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管理质量,不断提升景观、提升服务、提升文明,提升景区的知名度、美誉度,通过旅游服务水平的大提升促进旅游生产力的大释放,擦亮“生态之州,幸福黔南”靓丽名片。

进入“十三五”,黔南按照“一圈两翼”发展战略,以“20个旅游景区”建设为重要平台和引擎,不断加快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把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目前,黔南州拥有国家级以上旅游资源32个,平塘大射电天文科技文化、荔波世界自然遗产生态文化、三都水族文化等具有独一性和代表性。

正是这种大场面小细节兼顾的旅游魅力,黔南不断吸引天南地北的游客纷纷涌入。数据显示,2016年,全州旅游总收入达603亿元,列全国30个自治州首位,呈现出“好花更红”发展态势。

黔南还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影视产业,把“大都匀”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中国西部影都”。

物流产业“流光溢彩”

21世纪已进入通道经济时代。依托高效的现代物流网络,实现产业跨区域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协调、共享发展的有力途径。吴胜华说,商贸物流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潜力巨大、前景无限。

位于贵定县的贵州(昌明)国际陆港,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通过甩挂运输多式联运,可直达珠海高栏港,打通了贵广至南亚的物流大通道。

龙里双龙物流园,依托龙洞堡国际机场、航空港经济区、龙铁物流园的交通区位,打造出重卡集散中心、电商快递物流中心、电商仓配一体化示范基地和农产品集散中心。

福泉马场坪无水港,紧邻株六复线马场坪1000万吨货站,从福泉至广西北部湾的直达货运班列,为打造铁海联运出海通道,构建马场坪大宗商品集散交易中心提供了有力保障。

都匀绿茵湖无水港,依托黔桂线500万吨绿茵湖货站,打造集装箱货运中心。

罗甸罗妥港,借助龙滩电站红水河航道,打通“西江珠江经济带”,融入珠三角泛珠经济区。

瓮安云中港,利用乌江航道,水运出海,打造黔中物流集散中心,将黔中经济区融入长江经济带。

这一个个地处“北翼环贵阳经济带”物流港口的兴起,让黔南抢占了内陆地区发展物流的先机。

作为贵州南大门,黔南具有“东经湘赣通沪浙,南下两广接港澳,西过云南连东盟,北上川渝进中原”的独特区位优势,既是大西南面向大华南、大岭南的交通要津,也是大西部南下出海最近的通道。

《黔南州“十三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黔南将建设以昌明为核心的“一核一轴一带两港三节点”的开放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将黔南建设成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物流枢纽和西南地区与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经济区连接的区域商贸物流中心。

黔南州提出,要让黔南成为一个物流集散点,今后西北和两广的物资互相流通,都将在黔南停留中转,这不仅能够缩短大西北与发达地区的行程,对黔南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责任编辑/顾海凇)

猜你喜欢

黔南黔南州物流
春日花田映红颜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研究
黔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赴黔南州农业产业发展协会交流工作
谱写赶超跨越、繁荣发展新篇章
山水黔南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黔南州各县认真贯彻落实州离退休干部工作会议精神
黔南:残疾人同步小康创业就业行动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