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性行为的防控

2017-06-06廖翔坤

法制博览 2017年5期

摘 要:商业性行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而蔓延,给社会造成了巨大不利影响。对商业性行为现象的深入探讨和研究,采取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商业性行为的危害、屡禁不止的原因以及商业性行为的防控等方面论证性爱机器人可作为防控商业性行为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商业性行为防控;性爱机器人;嫖娼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7)14-0243-01

作者简介:廖翔坤(1996-),男,汉族,河南周口人,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诉讼法专业本科在读。

一、引言

目前,美国电视剧《西部世界》的热播,让人们对性爱机器人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笔者联想到了将性爱机器人用到对商业性行为的防控问题。最近AbyssCreations公司宣布,第一代性爱女机器人已经成功研发,并将于今年4月15日开始销售。这就意味,电视剧中的场景很可能被“带”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来,这就为利用性爱机器人来防控嫖妓问题提供了实用基础。

二、商业性行为的危害

商业性行为的社会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传染性疾病。作为性病的高危人群的性工作者,不卫生的性行为是传染艾滋病等重大性病的主要途径之一。除了豪华宾馆、KTV、洗浴中心等娱乐场所以外,其余的性交易場所卫生条件普遍恶劣不堪。这就为性疾病的传播提供了途径。

(二)毒害未成年人。失足妇女衣着妖娆妩媚,三五成群招摇过市,常引来路人之侧目;“休闲店”诱人的橘红色灯光,暗示着向过往行人招揽生意。有的街道里是中小学生上下学必经之地,孩子们正值“三观”树立阶段,长期耳濡目染,必然对他们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三)滋生犯罪。在一些色情场所往往伴随着人们过度的放纵欲望,而人在放纵时就容易失去理智,因此导致很容易诱发暴力,虐待,毒品等犯罪活动。

三、商业性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

对于某些年轻女性,三观不正,极度热衷对金钱的追求,但又不愿吃苦,于是在错误的金钱观、世界观的指引下,依仗自己年轻美丽,走捷径去挣“大钱”。又美其名曰是个人努力获得金钱。与此同时,错误的人生观导致她们缺乏积极上进的人生目标和人生追求,也因此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由此,致使从事商业性行为的年轻女性越来越多。

(二)客观因素

1.性在人们的生活生存和繁衍是生命的自然本能,人也如此,性如同吃饭、喝水、呼吸、睡觉一样自然。

(1)大龄未婚男性的性需求。受中国重男轻女思想的严重影响,中国目前面临着严重的男性婚姻挤压,每年有10%以上的适婚男性找不到配偶,并出现不断递增的趋势。对于大龄未婚男性,因苦于没有性伴侣,又想解决自己对性的渴望,在长期的性压抑下也必然需要性释放,因此他们之中一部分人选择了嫖娼。

(2)务工农民工的性需求。现在城市里的农民工越来越多,虽然不少农民工是已婚,但是多数是和配偶长期异地而居。工作辛苦,心理孤单,性的压抑无处释放,为此,一些年轻的农民工也选择嫖娼来满足自己的性需求。

2.传统价值观念的改变。由于受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对西方国家“性自由”、“性解放”思想的误解,很多女性的传统道德观念被弱化,“贞操”二字,不再是约束大众的道德桎梏。不少女性认为,对性的禁锢是对人性束缚的体现。基于此错误认识,必然使某些人尽情的放纵自我,追求性刺激,旁若无人地从事色情行业以及商业性行为。

四、商业性行为的防控

基于对性的渴望是人性本能,笔者建议,与其“堵”不如“疏”,用仿真性爱机器人替代失足妇女,让一部分人多一个性释放的选择。

(一)性爱机器人对解决商业性行为问题的益处

1.体验真实,且减少艾滋病传播

在真实体验上,性爱机器人能够引发人的实际的身体反应,或者让人在大脑中有一种和真人做爱的性感觉,而且与高仿真机器人“性爱”,是一种安全的性体验,在每次使用前对机器人进行“消毒”,可消除性传播疾病的危险。

2.帮助性压抑的人进行性释放,减少嫖娼的需求

由于和机器人做爱并不违法,基于趋利避害的本性以及有可替代的选择的情况下,“嫖客”自然会选择与几乎“0”风险的高仿真机器人发生“性行为”来解决内需,而非选择具有非法性的商业性行为。

五、结语

利用机器人防控商业性行为的方式是从“嫖客”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其只是多种防控方式的一种。除此之外,应该配合以多种综合的防控方式,如,从“卖淫”的角度解决问题:积极落实对“失足妇女”的救助办法,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更重要的是为其解决就业等基本生存问题。笔者相信,商业性行为问题最终会得到解决。

[ 参 考 文 献 ]

[1]冯文林.当前卖淫嫖娼屡禁不止的原因及对策[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1.

[2]杨雪燕,伊莎贝尔·阿塔尼,李树茁.性别失衡背景下大龄未婚男性的商业性行为——基于中国农村地区的研究发现[J].人口学刊,2013(01):44-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