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法
2017-06-06罗俊珊
罗俊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了解和掌握现代经济的一般规律和规范,是每个公民的当务之急,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青少年一代在职业学校接受教育,更加应该了解经济的涵义,运用经济理论解决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差,要学会经济学这门学科,教师单单靠讲述课本的重点、难点只会使学生陷入“想学学不会,越学越难受”的尴尬局面,因此笔者认为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做一些相应的改革。下文笔者谈谈自己在经济学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
一、当前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经济学教材中的一些内容与当前社会现实脱节,容易误导学生
比如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体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课本回避了社会主义工资是否同样存在剥削剩余价值问题;理论上讲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但是现实却是社会主义还处于低谷,近代反而越来越多社会主义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而资本主义依然快速发展等问题。因此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生拉硬扯、牵强附会、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现象,出现理论分析与现实经济生活不一致的矛盾,出现学生提出敏感问题教师不能有理有据地回答的尴尬难堪的局面。
2.经济学理论复杂,公式计算、图表分析繁多,学生消化困难
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侧重于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的教学,图表、公式繁多容易混淆,它的每一个理论都是在一定假设前提下形成的,假设条件放宽,理论有可能不成立。特别是宏观经济学部分,对同一个问题,不同学派的观点不同,甚至相反。加之经济学研究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如边际分析法、均衡分析法、最优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和经济模型等都是常常用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数学知识,如函数计算、方程推断、坐标分析等,使大部分中职学生感到措手不及。
3.课本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少
经济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教材多是从理论到理论,从文字到图表,既抽象又乏味。教学中的实践或者案例内容要么没有,要么就是国外的陈旧资料。学生对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本来就缺乏了解,而且教师又只能是照本宣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更是无从谈起。学生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经济生活联系起来,只是为学习而学习,限制了学以致用功能的发挥。如课本中提及的成本理论只是简单介绍了机会成本的概念,并没有对机会成本这一生产投资必须考虑的问题详细通过例题或案例说明;又如企业资本周转与利润的关系,只是简单表述资本周转越快,等量资本在相同的时间内带来的利润就大,但具体应该如何加快,加快的好处在哪里,这些与当前企业发展密切联系的问题却完全没有提到。
4.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难以形成互动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说:“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习惯使用填鸭式的灌输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课堂上很多教师只是偏重于各个知识点、经济原理的讲解与分析,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听完课之后学生也习惯通过死记硬背来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掌握一些结论性的原理,而对于原理的形成思路及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却不甚了解,更谈不上进行独立的社会调查和分析问题并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
二、中职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通过上面的阐述,笔者认为在《经济学》的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总是直接地给出或简单地讲解现成的结论并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而应该将理论知识与现实中的中国经济相融合,适当地引进一些现实中的案例以及贴近现实生活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适时给予评价,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不断质疑和释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幫助学生摆脱教条,学会思考问题,培养思维技巧。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改革方法:
1.将经济理论变复杂为简单,变抽象为具体
在教学过程中,不妨适当降低理论层次,减少理论难度,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把课本中的个别极其抽象难懂的章节省略,多以学生的角度去备课及教授知识。如“进行交换能否产生价值”这个复杂的问题,从课本的解释估计学生理解不了,我们可以简单进行说明——交换虽然本身不创造价值,但是交换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我将自己多余的物品跟别人多余的物品进行有效配置,这样做可以减少浪费,充分发挥和实现剩余产品的价值。
对于经济学中的较为抽象的概念和定义以及文字叙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补充一些形象、具体的例子或者直接进行图表符号说明,如笔者在讲期票这一商业信用工具时,课本中期票的概念是一种信用凭证,由债务人签发,载有一定金额,承诺在约定的期限由自己无条件地将所载金额支付给债权人的票据。传统教育法下,教师在读完概念之后继续讲很多理论,估计大部分的中职学生会一头雾水,于是笔者会采用变抽象为具体的方法——A向B买货,A是债务人,B是债权人,A开出1个月后无条件支付货款的凭证,B拿着凭证就等1个月后到期收钱,那就是期票。这样的解释,笔者认为就算是知识基础很差的学生也可以理解。
中职《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法
2.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运用案例分析法
教师和学生都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弊端,为了改变状况,笔者认为应该充分运用案例分析法。
采取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案例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适时给予评价,引导学生不断质疑和释疑,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自主解决问题。在课前的备课中,笔者查找了许多相关的资料协助教学,如在讲授资源配置时,笔者就拿我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数据进行分析,国有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大约占1/3,但是却占用了国家2/3的资本,这样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说明什么问题?通过这个例子,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简单明了的数字,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得到答案——计划经济下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在讲解需求与供给时,大部分教材都只有一个引入性案例,数量少通常还没有答案,要老师学生自己想,并且后面的理论性又太强了,全部都是曲线、函数及文字的解释,不适合中职学生的学习。
于是,笔者认为引入日常生活中相关的案例进行讨论分析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今年全国猪肉价格大涨,市民抱怨吃不起,那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每年的2月14日情人节为什么玫瑰花的价格比平时贵几倍?笔者会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生面对简单通俗的问题也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回答,笔者在之后的理论讲课中就会结合刚刚的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学生们会觉得这么复杂的供需理论原来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就存在,自己的答案也有部分是正确的,那么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
另外,笔者在讲述比较复杂的显性成本、隐性成本和机会成本时,课本讲述的只有单单的概念及简单的加减公式,为了学生更容易理解,筆者就举了一个例子,某人今年花费50000元开店,年终赚了60000元,去掉成本该店主今年赚了10000元,显性成本为50000元。假如市场利率是3%,该店主存款50000元可以得到利息1500元,从事其他职业可获得30000元,则隐性成本为31500元,最后的机会成本就是81500元。数据上该店主今年表面赚了10000元,从机会成本角度看,他今年相当于花费了81500元,实际只能够赚到60000元,不但没有赚钱,而是亏了21500元。
通过结合实际例子,结合学生的讨论,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课本的内容,并能够亲身体会到《经济学》课程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学会运用所学的原理来分析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并帮助解决现实中切身的经济问题。
3.适当增加重复讲述,合理安排中职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外作业
对于经济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凡涉及到比较难的数学知识时,增加例题使学生能够通过数学运算很好地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以达到提高中职学生对于基本概念重要性的认识。像上面提到的成本理论中,学生就会觉得比较有趣,原来有时候表面看似赚钱的事情其实还亏钱了。当笔者讲完这个例题,再通过一两个练习题必然能使学生对问题理解得更深。
课外的作业也是必要的,譬如笔者在讲授国际收支平衡这个知识后,要求学生课后去找相关的数据:2015年中国的贸易顺差是多少?2015年我国对美国、欧盟、东盟是顺差还是逆差,金额分别是多少?还有说到国民(内)生产总值时,笔者同样要求学生课后去找相关的数据:2015年中国的国民(内)生产总值分别是多少,等等。通过学生课后的数据查找,让学生多了解时事,增加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改变中职学生对经济学“厌学”的态度,除了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真正是“自己想去学”,还需要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理论知识的更新、教学态度的端正,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用心去学经济学这门学科,通过学以致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