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nI、Mb、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17-06-06曾令恒赵艳华何思杰潘开拓王陈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2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曾令恒 赵艳华 何思杰 潘开拓 王陈龙 何锋荣 姜朝新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心肌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5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 同期5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比较对照组与不同发病时间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TnI、Mb、CK-MB水平。结果 观察组不同时间血清cTnI、Mb、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cTnI、CK-MB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2~6 h升高, 至12~24 h达到峰值;Mb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2~6 h升高, 至6~12 h达到峰值。觀察组6~12 h死亡5例、12~24 h死亡3例、24~72 h死亡2例。结论 血清心肌标志物cTnI、Mb、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不同阶段水平不同, 联合检测三种指标可减少误诊及漏诊, 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2.029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急症, 发病凶险, 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对及时抢救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降低其死亡率至关重要。随着对心血管疾病的深入研究及临床检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心肌标志物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治疗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等方面[1-5]。本文通过对5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的心肌标志物cTnI、Mb、CK-MB进行联合检测, 探讨其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5例为观察组, 其中男38例, 女17例, 年龄38~106岁, 平均年龄(64.4±13.9)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制订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1], 且于发病后2 h内入院。排除合并肺、肝和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 伴心力衰竭, 心脏瓣膜疾病, 痛风及恶性肿瘤患者。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 其中男34例, 女16例, 年龄40~80岁, 平均年龄(62.8±9.2)岁。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采集静脉血4 ml, 以3000 r/min 离心10 min, 分离血清。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TnI、Mb、CK-MB水平;观察组需检测三项指标发病后2~6 h、6~12 h、12~24 h、24~72的水平。仪器为德国SIEMENS Centaur XP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 试剂、校准品均由德国SIEMENS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说明书步骤进行检测。

1. 3 参考值[6] 血清cTnI参考值:0~0.04 ng/ml;CK-MB 参考值:0~25 U/L;Mb 参考值:0~70 ng/ml。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不同时间血清cTnI、Mb、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TnI、CK-MB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2~6 h升高, 至12~24 h达到峰值;Mb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2~6 h升高, 至6~12 h达到峰值。见表 1。

3 讨论

早期准确诊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及时抢救与治疗十分重要。以往临床上多采用肌酸激酶 (CK)、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等心肌酶参数, 但在骨骼肌损伤、肌营养不良、炎症等情况时, 这些指标也会升高[2, 7-9]。因此, 心肌酶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目前已逐渐不被临床接受。心肌损伤标志物对心肌坏死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应具备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血中浓度与心肌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且持续时间长, 检测方法简捷快速等特点[3]。根据此要求, 国内外医学实验室都已应用cTnI、Mb、CK-MB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指标[10]。

cTnI是心肌纤维上特有的收缩蛋白, 仅存在于心房肌和心室肌中, 在正常的血循环中含量极低。当心肌细胞因缺血缺氧发生变性坏死时, cTnI可很快释放入血。心肌损伤后3~6 h cTnI开始上升, 3~12 h内可升高至健康人的5~50倍, 至14~24 h达峰值, 可持续5~7 d或更长时间[11]。且不受骨骼肌损伤、剧烈运动及肾脏疾病的影响[4]。因此, cTnI作为心肌损害的指标具有较宽的诊断时间和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cTnI已被公认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金指标[5]。

Mb是一种氧合蛋白, 在心肌中的含量比较丰富。当心肌受损时, Mb迅速释放入血, 约1~2 h血中浓度迅速升高, 至6~12 h达峰值, 约30 h降至基线水平[12]。然而骨骼肌也含有丰富的Mb, 同时其通过肾脏排除, 因此,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肌肉损伤等骨骼肌损伤和肾脏排泄功能异常时, 均可导致血中Mb含量升高。可见Mb是一项敏感性高, 特异性低的心肌损伤诊断指标。

CK-MB是临床上常用的心肌酶之一, 在心肌受损时3~6 h升高, 至12~24 h达峰值, 约36~48 h恢复正常。但该标志物不是心脏特异的, 在梗死发生后血清浓度升高时间不长, 因此, CK-MB是一个心肌损伤早期诊断的较为敏感的指标[13, 14]。

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不同时间血清cTnI、Mb、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TnI、CK-MB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2~6 h升高, 至12~24 h达到峰值;Mb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2~6 h升高, 至6~12 h达到峰值。与既往研究结论一致[11, 12, 15]。

综上所述, 血清心肌标志物cTnI、Mb、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不同阶段, 其各自水平不同, 联合检测三种指标可减少误诊及漏诊, 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29(12):710-725.

[2] 潘彩英, 李競春, 龙振洪, 等. 2项心肌标志物与2项心肌酶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疗效判断的特异性、敏感度、相关性研究.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 13(z1):185-188.

[3] 李文文.心肌损伤标志物在心肌损伤及梗死中的应用发展.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3, 26(11):1223-1225.

[4] 柯振符, 杨文杰, 黎舒, 等.几种常见心肌损伤生化标记物应用价值的比较和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 11(2):83-85.

[5] 钱超, 谷费菲, 丁莹莹, 等.超敏肌钙蛋白I检测在糖尿病心肌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 37(19):2670-2671, 2674.

[6] 王全河.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hs-CRP、cTnI、Myo及CK-M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25):111-112.

[7] 张玉碧, 史建伟. cTnI、Mb和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陕西医学杂志, 2007, 36(3):326-328.

[8] 李顺君, 黄文芳, 饶绍琴. CTnI、MYO、CK-MB质量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意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 8(9):18-19.

[9] 顾权, 金旭, 张立晶, 等. cTnI、Mb、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7):25.

[10] 顾炳权, 刘树林, 杨欣国, 等. 血清CTnI和CK-MB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医学争鸣, 2000, 21(8):208-209.

[11] 王元松, 刘成玉. 血清cTnI、CK-MB和Mb浓度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8, 44(2):150-152.

[12] 梁庆华. cTnI、Mb、CK-MB复合检测板对急性心肌梗死69例快速诊断的价值. 广西医学, 2008, 30(12):1936-1937.

[13] 熊大迁, 马涛, 李智芳. 血清CRP、PA、CK-MB、cTnI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重庆医学, 2003, 32(3):347-348.

[14] 陈明, 戴红. CTnI、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安徽医药, 2008, 12(5):433-434.

[15] 信朝霞, 黄燕. cTnI、NT-proBNP及CK-MB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0, 14(6):926-927.

[收稿日期:2017-02-09]

猜你喜欢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