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叙文中的议论

2017-06-06

人生十六七 2017年6期
关键词:之河毅力馄饨

一篇记叙文,不仅要叙述清楚,还要适当地议论和抒情。议论性的语言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起到点明主旨的作用;而抒情性的语言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或喜悦,或悲伤,或赞美,或厌恶。这里,我们谈的是议论的精警,使感悟深刻鲜明地呈现出来。

其实,记叙中穿插议论这种写法并不少见,我们也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这样写的。有一点要清楚,为什么要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呢?一般来说,记叙中的议论有以下几点作用:一是表现人物的形象,二是表达作者的观点,三是抒发作者的情感,四是深化文章的主旨,五是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议论往往都是有感而发的,或赞扬或批判,或支持或反对,如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人深受启发。在表达上,一般是先叙后议,或夹叙夹议,将名人警句或自己的感悟融入字里行间,有力地突出中心思想。那么,怎样在记叙之中穿插议论呢?大家可遵循以下几点:

1.对典型事例进行议论。记叙是议论的基础,议论是记叙的提升,只有先铺陈事件,描述场景,才能更好地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渡过挫折之河》是一篇以“挫折”为话题的作文,作者先陈述了人生与挫折的关系,将挫折比作“一条绵延不尽的河流”,只有找到合适的船,才能顺利渡过去。接着,作者又写:“达尔文经过20多年的研究写成了《物种起源》;李时珍用27年尝遍天下之草,才写出了《本草纲目》;哥白尼花了30多年观察天体运动,才完成了《天体运动论》;马克思花费了40年才完成了《资本论》……这些名人用时间向世人证明:毅力是面对挫折时不放弃的信念,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作者以排比的形式,举出几个典型事例,进而发表议论,突出了“毅力”的重要性。

2.在动人之处进行议论。记叙文中的议论语句不宜过多,一两句话或一小段即可。尤其是写景的记叙文,当触景生情时最容易发出慨叹和赞誉。《沁园春·雪》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词,它将写景、抒情和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浑然一体。上片写景,气象雄浑,大气磅礴,下片议论,对历代英雄加以评说,蕴含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自信的情怀。“俱往矣”,从评论历史人物到赞扬当代风流人物,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高峰,壮志凌云。再比如:获奖作文《苏州随想》,作者先描绘苏州的美景,再发表议论,恰到好处。“苏州的美,美在它的巧夺天工。苏州的美,美在它瑰丽文化的沉淀。苏州的美,美在它的尊重与保护,人与自然的相融。”

3.在最激动的时候议论。俗话说,情到深处自然流。一篇好的记叙文往往在最激励的时候进行议论,表达作者的情感,从而深化主题。季羡林的《幽径悲剧》,具体描写了“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的情形,渲染出悲哀的心情,又听到“古藤的哭泣声”,以议论之笔,指出“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只是“为人间增添美丽的藤萝”感到万分委屈,以泪洗面。再比如获奖作文《一碗馄饨》,作者先从自己和母亲发生矛盾写起,激起层层浪花,自己离家出走后,身无分文,却免费吃到一碗馄饨,并与街边的老婆婆敞开心扉。老婆婆的一席话使自己感到后悔,并从“一碗馄饨”中有所领悟,最后是自己对母爱的理解,有一段简短的议论。

4.在收束全文时进行议论。这种议论方式也叫“泼墨法”,就是在文章的结尾处集中文字发表议论,来点示文章的意义。比如:《藤野先生》一文就在结尾处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之情,深化了主题。《渡过挫折之河》是这样结尾的:“勤奋是船,毅力是桨,自信是舵,三个条件联合起来,就构成了一条能够让你渡过湍急的挫折之河的船。当你渡过河之后,你就会发现:挫折如此渺小,世界如此美好。”作者对全文进行总结,将“勤奋、毅力、自信”组合起来,来谈“如何面对挫折”,议论独到精警,使人有所领悟。

总之,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往往能使文章锦上添花,但不能空泛议论,也不能勉强凑合,只有在充分记叙的基础之上有感而發,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之河毅力馄饨
学包馄饨
我懂得了坚持与毅力
毅力号来了
How to Get Slim?
让书香浸透生命之河
张曼玉 在时间之河中漂流
大运之河
悲伤的时候,吃一碗热馄饨
最后一碗馄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