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方法助你形成“典雅”之文风
2017-06-06史同林
史同林
目前,很多学生作文语言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缺少灵气,缺乏个性,甚至套作。所以,在平时的写作中,我们要打开个性的大门,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下面就如何形成“典雅”文风作一番论述。
“典”是古典,“雅”是文雅。“典雅的语言”要求我们的文字要具有韵味与雅致,营造如诗如画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典雅的语言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更容易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美的热爱,典雅的语言是作文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么,如何才能使作文语言典雅呢?
一、“力求诗意”显典雅个性
诗意,就是让人读后有诗的感觉。在作文中运用一些能够引发读者幻想的美好词语、句子,如书香幽韵、碧林荟萃等词语,这些词就很富有诗意,能够提升文章韵味。“雪化了,变成了水”是平时的语言,而“雪化了,变成了春天”就是诗意的语言。如以下句子:
风拂过,一缕花香萦绕鼻尖,留下这一季的繁华与萧瑟。
烟花散尽的时候,突然又有点火星亮了起来,所谓生之希望。
思念一个人的滋味,就像是喝了一杯冰冷的水,然后一滴一滴凝成热泪。
纵然这个世界总使我们视觉模糊,但是,四周的空气依然是一片静寂,一轮旭日照旧一如既往地从东方冉冉升起。
时间匆匆,秋意浓浓,一层层落叶盖在地面,秋风中的秋枫,缓缓地飘零,最后回到她们的大地港湾,这显得沮丧吗?不,这是秋天在亲吻大地。
再如作文片段:
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你觉得真好,这就是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你觉得生机勃发,这就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别忘了这也是语文。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渔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整段文字联想丰富,意境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典雅之气拂面而来。
二、“巧用文言词”显典雅个性
朋友,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也许“淫雨霏霏”会使你“感极而悲”,“皓月千里”会使你“心旷神怡”,但只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生活的真谛。有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就一定会“直挂云帆济沧海”。
本段文字主要阐述怎样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与痛苦、苦闷与彷徨,从而让心灵充满阳光。其中引用了很多文言词汇,富含哲理,余味无穷,典雅别致。
三、“巧用古诗词”显典雅个性
漫步于小径秋日落叶徐徐,我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不妨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应该欣喜,应该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
小作者先化用杜甫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自然引出对落叶的联想,然后再引用龚自珍的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恰当地诠释了主题“寻找快乐,精彩人生”。巧用古诗词使文章显得意蕴深刻,诗意灵动,典雅富有韵味。
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
本段文字五处引用诗词名句,让“寂寞”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既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又使文章底蕴厚实,充满典雅蕴藉的诗意和丰富的人文气息。
四、“改写古诗文”显典雅个性
好的古典诗文都是言简而意丰,我们可以通过对古诗文的改写,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能让自己的高考作文呈现出诗意的色彩,平添些许的典雅。当然,改写不是对古诗文的纯机械的翻译,而是遵循原文,依靠自己的语言基本功和思想积累进行再创造。如作文片段:
那个七月,秋水已非今日之平静。我听到了远古的呐喊,穿越层层山岭到达我心中,我看到孟德把杜康酒倒入滚滚的江水中,我看到风吹起了公瑾的衣袖,那熊熊烈火将两岸的芦苇点燃,天空瞬時通红,浓烈的黑烟遮盖了整个天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我似乎感受到了历史的心跳。
今夜,我又来到这里,驾着一叶扁舟,相约友人,带着我的美酒。当年的明月依旧挂在天边,千年前的江水,依旧在汩汩流淌,但千年前的那场赤壁之战,如今已寻不到一丝一缕的痕迹。此时,我驾着小舟游荡于此,心亦空灵而迷茫,幻然觉得造化弄人。
友人吹起了洞箫,箫声充满着忧伤。风吹着,两岸的芦苇花轻轻飘过来,在江面之上盘旋着,时不时有几片落入江中,不几时江面便被芦花覆盖。此时我的心倏地被震了一下……
此文段化用苏轼《前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境,将苏轼的情感聚焦于一个感伤而又旷达的赤壁之夜,写出了苏轼“共享清风明月”之内心,虽遭贬仍豁达洒脱。既摄取了原作的内在神韵,又典雅富有情调。
五、“富含哲理”显典雅个性
人生路上难免坎坷,受挫一次,对成功的内涵则透彻一遍;不幸一次,对世间的认识能成熟一级;磨难一次,对人生的理解会加深一层。生命中的很多东西可遇不可求,要拥有一颗淡定的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此段文字用精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阐释了对快乐的看法,哲理中透出一股典雅之味。
只要我们训练有方,久而久之,就能初步形成自己“典雅”的语言风格,最后达到“每篇文章、每段文字、每个句子甚至每个词汇都荡漾着情感的温度和典雅的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