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厢记》鉴赏

2017-06-06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6年44期
关键词:崔莺莺封建礼教张生

元杂剧《西厢记》是最著名的古典戏曲作品之一,原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是王实甫,原作为五本二十一折。《西厢记》文辞之华丽、故事之曲折、情节之跌宕、文笔之细腻、人物之传神,堪称绝世经典。因其在艺术上的近乎完美,《西厢记》又被选为四大古典戏剧名著之冠。该剧讲述了崔莺莺与张生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禁锢而私下结合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因其文辞之华丽、文笔之细腻、人物之传神,故而有“花间美人”的雅称。《西厢记》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林黛玉之口,称赞它“曲词警人,余香满口”。

思想内容

《西厢记》的思想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竖起一面反礼教的旗帜。《西厢记》中所倡导的“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自由恋爱的婚姻与当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形成对立。在前半段情的产生中可见到与封建礼教对立的种种场景。封建礼教提倡“非礼勿视”,文中却说“怎挡他临去秋波那一荡”;提倡“非礼勿言”,二人却月下“隔墙酬韵”;提倡“非礼勿听”,却有“听琴”一幕;提倡“非礼勿施”,二人却私下结合。在后半段情的沉溺中体现出“爱情诚可贵”。“长亭送别”一幕中更通过崔莺莺的口说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入状元及第”这样的爱情宣言。在爱情面前,封建的功名利禄却如“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2.塑造了崔莺莺与张生这一对富有叛逆精神的人物形象。崔莺莺原本是个漂亮、知书达礼的相国小姐。她对张生一见钟情,后来这种感情与日俱增,她在热烈追求爱情幸福的时候,却由于家庭教育和贵族身份,产生了怀疑与顾虑,从而不断加深她内心的矛盾和精神的苦闷。在描绘崔莺莺这个叛逆的人物形象时,作者既善意地嘲笑她与封建礼教的斗争过程中所流露出的弱点,同时细致地写出了她性格里深沉、谨慎的一面。与莺莺纯粹的爱情观相比,张生虽大胆追求爱情的自由,但也凸显了张生作为封建男性的社会角色,如对于封建科举的看法,崔莺莺是“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入状元及第”,而张生却是“青宵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在两个叛逆的人物形象的创作上都显示了作者对生活观察的细致、深刻,体现了高超的创作艺术技巧。

艺术特色

《西厢记》在艺术创作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色:

1.从情节安排和结构技巧上看,剧情曲折,结构巧妙合理。全剧从两条线索来展开剧情:以张生、莺莺和红娘与老夫人间的矛盾冲突为主线,以崔、张和红娘三人之间的性格冲突为副线,二者相互交错、制约,极富戏剧性。

2.体制上有突破。它打破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体制,用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连台本戏;并且打破了元剧一人主唱的通例,在若干折戏里采用了旦、末轮唱的方式。这种突破与创新,对安排剧情、刻画人物,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3.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作者主要是把人物放在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来塑造人物,如老夫人的赖婚,张生的犯傻,莺莺的作假,红娘的泼辣等,使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更加巧妙合理地结合,使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生动。

4.优美的词章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作者精心安排了抒情诗般的歌唱語言和潜台词丰富的道白语言,使人物语言充分戏剧化和个性化。如“长亭送别”中莺莺的唱词,以经过提炼的民间口语为主,适当融合前人的诗词佳句,形成雅俗兼具的语言风格,对创造戏剧氛围、表达人物的深层次的感情,起了极好的作用。

猜你喜欢

崔莺莺封建礼教张生
知否爱情为何物:对《莺莺传》中爱情的探究
原版崔莺莺,被渣男辜负的可怜人
雷打冬
雷打冬
张生题字喻客
不同的身份,相似的结局:崔莺莺与李亚仙形象分析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西厢记》和《牡丹亭》之爱情比较
《西厢记》的“母慈子孝” 新论
谁是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