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盛开的时候
2017-06-06李丽雪
李丽雪
【片段导入】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書,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阅读心得
这一段是陶渊明为自己所作的自传的第一小节。作者在开头有意隐去“五柳先生”的真实姓名,用“先生”代替传主的名字,以虚写代替纪实;接着又抓住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几个侧面,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描绘出传主的神情风貌,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五柳先生”高雅脱俗、安贫乐道的神韵。
【技法点睛】
记“实”写“虚”是写作的两种基本能力,无论是散文、诗歌还是小说,都会用到虚实结合的写法。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人、事、景、物,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捕捉到的部分。所谓“虚”,是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情感、设想、梦境,是通过作者的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虚实结合是指现实中的人、事、景、物与想象中的人、事、景、物互相映衬,交织融合。好的文章,总是“虚”和“实”的有机结合体:“虚”是“实”的升华,“实”是“虚”的基础。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道:“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可见,恰当地运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可以使文章蕴藉含蓄,摇曳多姿。下面,简单介绍两种“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
1.实写当前,虚写将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这首《夜雨寄北》就是虚实结合的典范。诗人实写“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眼前之景,虚写将来与妻子西窗剪烛的恩爱场景,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挚思念。
2.巧联妙想,景中含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界中的“景”和“物”本身并无任何感情,但它一经作者写入作品,便会带上作者的感情,不再是纯自然物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中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朱自清的这幅“春花图”就是虚实结合的佳作。在作者眼里,花木似人一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由红的、粉的、白的花自然联想到火、霞和雪;闭了眼后,自然又由眼前的花联想到秋天的果实。作者善于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自己的主观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其实虚实结合,就是把客观实写与主观感受完美结合的一种写法。实写显得具体而真切,虚写显得空灵而含蓄,二者结合运用,作品就极富艺术表现力。
(王敏)
梨花盛开的时候
夜间,下了一阵春雨,空中的灰尘,经春雨的冲刷而沉淀。空气拌着泥土的芳香,格外清新。我信步向田间走去,田野显得更加宽阔了,翠绿的麦苗尖上挂着晶莹的水珠,路旁的草、河边的花,也都那么容光焕发,一股幽幽的清香传来,我向远方望去,嗬,好一片茂密的梨花林!没有叶,只有花,每一树、每一枝都那么洁白,像突然降了漫天的雪,白花花的一片。那硬挺挺的树枝披满了密密层层的梨花,似乎变得柔软软,嫩生生的。好一派赏心悦目的美景啊!
“噌,噌,噌——”咦,什么声音?我循声望去,是一群十七八岁的姐姐,她们身系围裙,手拿刀子,正在刮梨树的树皮。我不由纳闷了,她们是搞破坏吗?“你们干什么?”我不禁问了一声。她们笑了起来,声音像铜铃似的。看她们笑得乐不可支的样子,我更生气了。
“哼,你们刮树皮,还笑!”
“梨花姐,看,小妹妹也怀疑这一套呢!”其中一位嗔怪着正指挥她操作的那位姐姐说。
“小妹妹,这可是梨花姐姐的新招啊!刮了皮的梨树,不仅使藏在树皮中的虫卵难以繁殖,而且将来结出的梨又脆又甜,皮特别薄。”
只见那位梨花姐腼腆地一笑:“少说两句,还不一定成功呢。这些也是刚从书上学来的。”
“太好了!”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
“还有更美的呢,”刚才那位姐姐又说,“梨花姐说过,如果实验成功了,用卖梨的钱盖楼房、办工厂……奔小康,梨园要立头功呢!”
我被梨花姐的宏伟规划深深感动了。眼前仿佛出现了梨园丰收的景象:一个个黄澄澄的鸭梨,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挂在树梢、枝头、藏在中间……不,那不是梨,分明是一幢幢楼房啊……
“……”
我离开了梨花林,继续向前走去。农民伯伯都在地里忙开了,滋滋的喷药声,隆隆的拖拉机声,不绝于耳,为田间增添了不少生气。我回头又望了望梨花林,春风拂过,梨花似乎更艳了。望着开得正艳的梨花,回味着梨花姐的话,我仿佛看到了祖国四化建设的场面,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农村,各族人民在党的好政策的春风的吹拂下,精神更加抖擞,到了“秋天”,不也是硕果累累吗?
好一片旺盛的梨花呀……
练笔总结
作文一开始描写了梨花林“赏心悦目”的美景,目的是以景衬人,引出“一群十七八岁的姐姐”。接着写她们在梨园里的活动及对话,显示出梨花姑娘勇于钻研的进取精神。这些都是实写。写景,赏心悦目,美不胜收,使人如临其境;写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人物形象呼之欲出,给人的印象都是鲜明清晰的。当听到“奔小康,梨园要立头功呢”,小作者产生了丰富的联想:“眼前仿佛出现了梨园丰收的景象:一个个黄澄澄的鸭梨,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挂在树梢、枝头、藏在中间……不,那不是梨,分明是一幢幢楼房呀……”这便是虚写。它能引起读者的联想,让人透过眼前密密层层、如雪似玉的春花,想到色鲜味美、果实累累的秋实,想到大丰收的喜人景象,增强了作文的神韵和感染力。
“农民伯伯都在地里忙开了,滋滋的喷药声,隆隆的拖拉机声,不绝于耳。”此处实写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冲天干劲和广大农村的兴旺景象。接下来又是虚写:“望着开得正艳的梨花,回味着梨花姐的话,我仿佛看到了祖国四化建设的场面,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农村,各族人民在党的好政策的春风的吹拂下,精神更加抖擞,到了‘秋天,不也是硕果累累吗?”这段想象性的虚写,自然就引起读者更深一层的联想: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这由党的好政策的春风拂开的改革开放之花,已在全国各地争奇斗艳,竞相开放,到了金秋,必定是硕果累累,丰收在望。这样虚实相映,既使作文充满了诗情画意,又歌颂了党的好政策的春风带来的大好形势,使作文的主题得到升华。
结尾一句,一语双关,既是实写,也是虚写。把自然界的梨花和改革开放之花融为一体,令人遐想,耐人寻味,言已尽而意无穷,使主题表达得深沉而含蓄。
(牛锐)
【现场演练】
回首往事,心灵的天空上有外婆亲手擀的面条,有老师关爱的眼神,有朋友间的欢声笑语;或许也会有一阵激烈的争吵,有一张撕坏的照片,有一记响亮的耳光……但不管是愉悦的,还是不快的,这都是我们成长旅程中宝贵的记忆。
请以“心空上有 ”为题,写一篇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作;②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