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北京人过五月节

2017-06-06宋冰华

北京纪事 2017年6期
关键词:江米黄花鱼五毒

老北京人将端午节称为“五月节”,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三节”。您可不要小瞧五月节,在我们这些老北京人心中,这可是“大节”。

端午节时,南方人讲究“龙舟竞渡”,而明清两代的老北京人则讲究“熙游避灾”。初五上午,群入天坛,谓之“避毒”。过午,人们则有的到金鱼池,有的到高梁桥、满井、草桥、积水潭、二闸“饮醵熙游”。二闸(东便门外通惠河上的一道闸口,也是一个地名,因修路,早已消失)在当年的北京城是著名的风景优美之地。五月节当天不仅有画舫、乌篷小船,更有舞狮子的表演。老北京人话中的“二闸的狮子会凫水”,更是形象地表达了二闸舞狮队的精彩。

北京人俗称“善正月,恶五月”。因五月天气湿热,多病毒瘟疫,所以在五月节当天,家家户户在门口挂上艾草、菖蒲,谓之“蒲剑”“艾虎”,以避邪驱瘟。

然而,不论五月节当天怎么过,家家户户一定会吃粽子。虽说南北方人都在端午包粽子、吃粽子,但各地有各地的不同做法,老北京人讲究吃的是江米小枣粽子。糕点铺里粽子的种类繁多——豆沙馅、火腿馅、肉馅的,老北京人吃不惯咸味的粽子,所以糕点铺里其他馅料的粽子多数是卖给南方人的。

包粽子

蔡阿姨

我包的粽子叫牛头粽子,一个粽子不到一两,特别漂亮。市面上的粽子是三角形的,牛头粽子则有四个角。这粽子的包法,我是和我老婆婆学的。那会儿住平房,家家都要笼一炉子火。到了五月节,老婆婆告诉我,老北京人包粽子要用苇叶。因为五月节的时候,苇叶正新鲜,用苇叶包出来的粽子,闻起来清香扑鼻,看起来青翠漂亮,放上圆粒江米和小枣,吃起来口感黏糯清香。一般五月节前10天左右,苇叶就上市了,论把卖。以前几毛钱一把,现在市场上的苇叶大概5元钱三把,差不多能包两到三斤米。五月节的前几天,老婆婆就特意买来棉线,剪成一段段的。头天再把圆粒江米泡上,至少也要泡多半天。苇叶放在锅里煮5分钟左右,为的是让苇叶软下来。这些材料准备好了,就开始包粽子了。

过去北京人是用炉子煮粽子,味道要比煤气煮出来的粽子更好。为什么呢?您听我一一道来。炉子上放上一口大锅,把包好系紧的粽子放进去,放上水,水位要高过粽子一些,放上箅子。为了让粽子煮出来更紧实,要在箅子上面再压上一块大青石。水开了以后,把炉子的盖子一盖,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小火煮着,这一煮就是一宿。我老婆婆一般到晚上10点钟左右弄好了,盯着第二天早上4点多钟就起来把锅拿下来。这时候拎两大桶凉水,把煮好的粽子一一放在凉水里拔一下,再拿出来,您再瞧——每个粽子都清爽干净、碧绿清香,剥开一个,撒上白糖,那味道别提多香了!每年到了五月节,我必然会按照传统包很多牛头粽子,每一次包,都会想起我的老婆婆。我从小没了妈,出嫁以后遇到了我老婆婆,她对我的好,让我一次次感受到久违的母女情。那会儿我还年轻,每次说我来守着等粽子出锅,结果总是扛不过,睡着了。等到我醒来,婆婆早已将粽子处理完毕,并且特意为我剥开粽子,蘸好白糖,等着我吃。

别看过去老北京人住平房,没有楼房这么方便,但是每到五月节,孩子们在院子里玩“拔狗(用叶子的茎互相拔)”,大人们在屋里包粽子,院子里飘来阵阵苇叶的清香。煮出来的粽子一家子人吃不了几个,街坊邻居、亲戚朋友互相送,处处都弥漫着浓郁的节日气氛。

炸五毒饼

五月節的时候,老北京人还会做五毒饼,意思是驱邪毒。现在人已经不做五毒饼了。如果想吃,都是到稻香村去买。稻香村卖的是做成五毒形状的点心,而过去老北京人自家做的五毒饼则是油炸的。用烫面包上馅料,然后用模子做成五毒的形状,下锅油炸。炸好的五毒饼用来祭祀、自食、送人,尤其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煎转黄鱼

除此之外,五月节的时候正是樱桃、桑葚上市的季节,而海产品里则是黄花鱼、虾最为鲜嫩的时候。所以五月节当天,很多老北京人都会在桌上摆一道名为煎转黄鱼的菜肴。煎转黄鱼以一尺长的黄花鱼为主角,炒锅在底部码放上五花肉片,再放入煎好的黄花鱼,佐以葱、姜、蒜、榨菜,放入盐、醋、糖、料酒,放入水,炖煮。这是一道五月节的时令菜,吃的是黄花鱼的鲜嫩,讲究原汁原味,切忌放入酱油。过了这个季节,黄花鱼再用这个做法,就会有腥气。

老北京人就是这样,在美食面前,讲究应时按节。这些年来,每到端午节,我都会亲手包粽子,所秉承的是老北京人骨子里对传统的坚持,同时也是对我老婆婆的怀念。我想,老北京人的传统不会消失,也不应该消失。

(编辑·宋冰华)

猜你喜欢

江米黄花鱼五毒
端午话五毒
葱丝姜丝蒸黄花鱼
“五毒”原来是良药
“五毒”原来是良药
江米芬的奇迹
端午识“五毒”
黄花鱼学眨眼睛
对号入座!你是思维广?还是欢乐多?
香辣黄花鱼
江米芬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