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心沥血三十年 《画龙点睛》见传承
2017-06-06费米
费米
一部戏,汇聚三代京剧人的心血,甫一登台亮相,就获得首届文华大奖;
一部京剧,全场两个半小时,每隔四五分钟就赢得台下的笑声和掌声;
一部新编历史剧,题材取自于史书和话本,30年里演出了74场,常演常新;
……
《画龙点睛》中朱强(中)饰李世民
这部有着厚重历史积淀和深刻现实意义的戏,开始还被不了解内情的人误以为是为了配合当下反腐败的大好形势而新排的。殊不知,北京京剧院早在30年前就已经创作出了这部名为《画龙点睛》的新编历史剧。
为了传承,为了借鉴
北京京剧院新编历史剧《画龙点睛》的题材源自《新唐书·马周传》和《三言二拍》,剧中,秀才马周怀才不遇,路遇武将常何,被骗写下治国之策。识破常何伎俩后,马周画下无眼之龙,讽刺皇帝。李世民洞悉真相,微服私访,希望寻得马周相助,治理江山。马周流落民间,卖画为生,智斗贪官,并与失散多年的师妹张四娘重逢。县令赵元楷闻知马周被皇帝垂青后,想招他为婿,威逼利诱,力图拆散马周与张四娘。大殿上,赵元楷面圣,发现龙椅上的李世民竟然是自己欺辱过的一介平民,惊死过去。惨受重刑的张四娘用自己的血为龙画上眼睛……
北京京剧院新编历史剧《画龙点睛》初排于1987年,1990年重排,1991年获得首届文华大奖,如今已经成了北京京剧院的保留剧目。
今年5月,《画龙点睛》在长安大戏院再度上演。
为什么要再次上演《画龙点睛》?
笔者带着好奇走进了剧场。如不了解这出戏的创作历程,会完全以为这是一部“新戏”。这出戏的确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该剧表现李世民为了江山永固,登基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整饬吏治,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整治干部队伍,解决官场腐败问题。由此看来,腐败问题是古今中外的一个顽症。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智慧从哪儿来?从人民群众中来,所以李世民要微服私访,从中发现百姓疾苦,找准整饬吏治腐败的重要关节。与此同时,他还要访贤求才,发现德才兼备的干部苗子,充实到执政队伍中来。在当今反腐斗争全面展开的大好形势下,《画龙点睛》无疑有着很好的历史借鉴作用。新形势下,我们执政为民的理念要从党的方针政策中来,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来,也要从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中来。京剧是国粹,集中了我们民族最优秀的东西,通过不断挖掘和创新,我们能从优秀剧目中发现非常出彩的地方,并通过这种潜移默化,使大家的境界有一个大的提升。
观剧之后,与剧院党委副书记王桂生交流这出戏的一些幕后故事,她认为,一部新编剧目能那么受欢迎,连演七十几场而经久不衰,成了我们北京京剧院值得自豪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这当中一定有规律可循,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地加以总结。我们这些后人只是通过录像才看到当时那些老艺术家的风采,这些都是舞台上发生的事情。一部好戏从开始酝酿到最后推上舞台,大量的故事都发生在幕后、台下,趁当事人还健在,将这些可借鉴的东西记录下来。从几位老艺术家的谈话中得知,当年支持排练这部戏的有张君秋先生,组织排练的团长李元春先生,还有著名的老导演王雁先生,以及主演李世民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学津老师都已经不在了。同时,这些艺术家的传人说起来还年轻,但也都已经五十多岁了,将他们当时从大师那里学到的东西好好总结,变为我们进一步传承发扬、培养新人的艺术财富。
从《画龙点睛》的长演不衰中也看到了京剧与市场之间的关联。一部成功的戏,首先是遵循了艺术创作的规律。《画龙点睛》的创作,凝聚了以张学津为代表的,陈志清、温如华、岳惠玲、阎桂祥、王文祉、罗长德、黄德华等这些艺术家的智慧与心血,他们艺术上相互研究切磋,精益求精,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同时,著名老导演王雁先生和中年导演宋捷也是数载磨砺,前后接力,在故事的叙事强度、情节的戏剧张力、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方面下了功夫,进一步提升了《画龙点睛》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直至今天的马派传人朱强,以及陈俊杰、黄柏雪、黄彦忠、张馨月等当代艺术中坚的倾心传承,让这出戏焕发出新的活力。通过几代艺术家的力同心,打造了这部京剧艺术精品,赢得了各年龄层观众的真心喜爱。《画龙点睛》的成功,给我们北京京剧院在传承京剧传统艺术、开拓京剧表演市场方面,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示范样板,值得我们好好去总结。
一部戏中见传承、见创新
宋捷,重排《画龙点睛》的导演,虽然已经退休并在上海定居,但对《画龙点睛》有着很深的感情。
“说起《画龙点睛》这部戏,就要提到张学津了。1989年在天津举办全国新编戏汇演,那次的大奖给了上海京剧院的《曹操与杨修》,北京京剧院没拿什么奖,感觉是很没面子的。在这之前的1987年,剧院为了备战新编戏汇演,都在琢磨着拿什么剧目来排演。那时我跟张学津住在同一个楼的同一层里,没事他就经常过来串门儿。张学津聊天时说:‘咱们也得排新戏。宋捷,你那里有什么剧本吗?我当时拿了三个剧本出来,其中一个是《竹林七贤》,一个就是《画龙点睛》了。他看了后说,还是《画龙点睛》好。这样,劇本就选定了。”
一个好本子出炉殊不容易。最初的本子,是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的学生孙月霞在1987年之前写的,她是个山东人,剧本写完后就给山东排成了山东梆子。作为编剧她乐意自己的剧本有更多的院团在舞台上演出。那时候宋捷在中央戏剧学院学导演,孙月霞问宋捷能不能把这个戏排成京剧,立在北京的舞台上。所以张学津一问,宋捷就把这个剧本拿给了他。张学津很慎重,把本子拿给他父亲看,张君秋先生看了后说:你不适合演那个马周,你是老生,演李世民比较合适,你演起来有气质、有气势。京剧又称国剧,是大戏,所谓大戏,就是生旦净丑行当搭配,这些行当排列下来,老生是第一位的。别的剧种,比如越剧,可以把别的行当排前面的,比如用小生、小旦排第一。所以,越剧显得阴柔,而京剧就比较阳刚了。
张学津把他父亲的想法告诉宋捷后,宋捷说:“可以啊,您要是演,咱们可以对这部戏做些加工调整。后来剧院准备排这部戏,因为我还在上学,也没更多的时间参加导演工作,就请了老导演王雁先生来执导。”王雁先生是北京京剧院的著名导演,给张君秋先生导演了《望江亭》等。1987年开始排这部戏,1989年参加北京市新剧目汇演。演过以后这个事情就过去了,宋捷也从中戏毕业回到了北京京剧院。到了1990年,北京京剧院搞改革,准备排一些有影响的剧目,院领导问到宋捷,宋捷提出还是排《画龙点睛》。领导有些奇怪:这个戏不是上演过的吗?为什么还要重新排呢?宋捷说,戏是个好戏,就是平淡了点,矛盾冲突不够,进行加工修改会更好看。领导听后一拍板,宋捷就成了《画龙点睛》的重排导演。同时,他也实际上做起了这出戏改编的编剧之一。
皇上遇人才
为了改好这个剧本,宋捷专程到济南,住在济南市吕剧团对面的一家小旅馆里。白天他跟原作者一起观看吕剧团演出的录像,商量如何修改;晚上回到旅馆七八个人合住的屋子里,一字一句地修改本子。吕剧的形式跟京剧有所不同,经常是一个人唱两句,又换一个人唱了;京剧不同,往往是一个人一大段唱腔,这一来就涉及人物之间、情节之间的衔接问题了。所以,宋捷不仅仅是要修改唱词,还要对每场戏的人物关系、情节设计上做了很多修改。宋捷认为,这些虽然工作量不小,但最重要的还是在立意方面的改动。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宋捷有了这样一个想法:这部《画龙点睛》是人、鬼、神的交响曲。普通百姓就是人,马周在当官前就是个普通人,没什么地位;那些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就是鬼,比如戏里的县官赵元楷;而在那个时代,帝王就是神。李世民微服私访,就成了人,就能了解民间疾苦了。在李世民走下神坛变作人时,也受到了鬼的欺压,这就为他以后重用马周等人开展整饬吏治做了很好的铺垫。李渊当政时期,官场腐败,百姓怨声载道。李世民登基后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整饬吏治,为开启盛唐社会打好了基础。《画龙点睛》有了这样一个立意,就有了浓厚的历史积淀,也有了深刻的现实意义。
剧本有了,接下来就是由谁主演了。宋捷认为,这个戏的主角非张学津莫属。他说:张学津是马派传人,是他们这一代里最杰出的老生艺术家,是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来演李世民,这个戏就算是立住了。张学津一看加工修改重排的剧本,猛一击节赞道:好,咱们好好搏一把!因为很多唱词修改过了,唱腔就得重新设计。张学津一头扎入了戏里,到了半夜了还沉浸在创作当中,边哼着唱词边拍着自己的肚子,为不妨碍媳妇睡觉,就跑卫生间里,边拍着马桶盖边哼哼起来。编出了自己很满意的唱腔来,张学津一大早就跑去找宋捷,说:这是我昨晚编得的腔,你听听……尽管已经过去快30年了,说起张学津对创作的投入、对艺术的精益求精、如痴如醉,宋捷依然满是钦佩。
《画龙点睛》重排后连着演了两场,观众反应强烈,演出过程中笑声、掌声不断。当戏台上马周和四娘情到深处,观众也跟着落泪。宋捷说,花脸在戏里谈恋爱,这在以前的京剧里是没有的。演到第三场,领导也来看戏,一看演出现场观众的反响,领导也被感动了,对北京市的领导说这是部好戏。1991年,《画龙点睛》获文化部首届文华大奖,以后此剧成了北京京剧院的常年演出剧目,至今已经演出了七十多场。宋捷还记得,该戏在云南演出时的盛况,当时连剧场的过道里都坐满了观众。
一部好戏,必然有艺术传承在里头
罗长德,北京京剧院的花脸艺术家,在1987版《画龙点睛》剧中饰常何。谈起当年和张学津一起排演《画龙点睛》的情景,也是感叹不已。
那一年,北京京剧院搞改革,实现招标制,为了实现自己发展京剧艺术的抱负,张学津也参加了一个团的招标,结果没中标。尽管如此,张学津的情绪没受到任何影响,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创排新戏《画龙点睛》中了。“我佩服张学津就佩服在这一点上,”罗长德说,“他家离单位很远,但每次排戏都是第一个到,把场地归置利落了,然后就跟大家说:‘大家伙都出主意啊,看怎么把戏排好了。在他的带领下,这个戏20天就排得了。作为一个中年演员,张学津明白自己正处在承上启下这样一个位置上,除了把京剧艺术传承发展好,多排戏,排好戏,多让观众来看戏,他根本就不想其他事情。”
对王雁的导演艺术,罗长德也是赞不绝口。“那可真是位老导演了,他不光会导,还会写,编剧的功夫也是了得。”他回想起当年一起创作、磨合《画龙点睛》的场面,依然很兴奋:“你要是说哪句词唱着别扭,他现场就能给你改了。这样的和谐,没有多年的艺术功底,没有长期跟名家、名角儿的磨合,没有经年累月的舞台实践,那是做不到的。”他最津津乐道的是王雁对原作的重大改动——由最早剧本中秀才发牢骚,增加了李世民微服私访、惩治贪官、整饬吏治,同时访贤求才这样一条主线,整部戏一下就变得丰满了。
黄德华,北京京剧院丑角艺术家,在《画龙点睛》中饰赵元楷。他说,“我知道朱强他们为什么会再演《画龙点睛》,他们是在用这部戏来纪念老师张学津。”对于当年张学津先生为什么会去参加院里的招标会,黄德华是这样理解的:他是为了聚集一批志同道合者,共同把京剧事业推向前进。“但凡艺术上有成就的大师们,对权力这东西看得很淡。他们看重的不是管人,而是管戏。比如说在梅剧团里,排练全本的《宇宙锋》,梅先生来都不用来,专門有一位在管着,等排差不多了,梅先生一来,一合戏,严丝合缝,这就得了。我们在一起,不论谁是一号,谁是二号,不分这个,大家有什么就说什么,有意见就提,气氛那是非常融洽的。”
对于老导演王雁,黄德华感觉跟他一起排戏是非常轻的。“跟王雁导演合作的时候,他允许演员自己发挥。演员个人对艺术有自己的理解,他会认真地听。演员说这句不合适,他就说:‘那你写一个。等演员写完了,他再琢磨一下,整合到戏里去了。问题解决了,排戏的速度也就上去了。大家互相之间也不争戏、抢戏。跟学津一起的戏,我们都有很多的唱腔,混到一起有点乱,我们就说,‘你唱,我们改念白得了。绿叶与红花的精神,我们是知道的。到了台上,大家都是按行归路,各负其责,把戏演好。这个戏是新戏,台上每个角色的表演也是新的,没有可以模仿的。”
黄德华认为,总结一部戏,其中的内容要远远超出这部戏本身。京剧传承,都是通过戏,教戏育人。后来张学津病了,躺在床上,还用手机在看《画龙点睛》。黄德华问他这是在干吗呢?张学津说:“我在琢磨,怎么把这部戏改得更好,然后传下去。”
关于传承,黄德华觉着必须要抓紧了。“就连朱强,也都已经56了,应该考虑往下怎么传承了。立戏传人,这是咱们的责任啊。朱强无论在唱功方面,还是在扮相方面,都有张学津当年的那些东西在。所以,无论是从张学津的艺术传承角度来说,或者是为北京京剧院创立艺术品牌剧目,院里也应该提供条件,把这个事情做好。”
师徒力,传承接力
朱强,北京京剧院当代京剧名家,张学津的弟子,著名马派传人,重排《画龙点睛》中饰李世民。对这部戏,他是感触颇深。“我最早接触这部戏,还是个学生,《画龙点睛》是第一版,王雁老师导演,师父跟罗老师和黄老师几个一块儿排的。当时的戏刚搭起架子来,不太成熟。后来再看宋捷导演的那一版,戏的面貌就完全发生变化了,焕然一新。马周也换人演了,一下子就精神起来了。这个戏后来能得文华大奖,那是有原因的。我师父他们这拨人在艺术创作方面,是完全按京剧艺术的规律去创作的,这个戏是演员们集体创作出来的,导演起到什么作用呢?他是起到整合的作用,把表演、舞美、灯光等等都捏到了一起。”
朱强说,今天为什么很多戏都留不下来?“找一个话剧导演,灯光什么的热闹半天,就是表演没人管,表演没人排。青年演员都不知道怎么创作,怎么表演,就等着,您让我站着我就站着,要演什么东西不知道。这样的戏出来就不好看,卖的是灯光布景。没有戏。《画龙点睛》遵循的是什么规律?遵循了传统戏创作的规律。就像马连良先生创作《赵氏孤儿》,像张君秋先生创作《状元媒》,这些艺术家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作能力,使剧本在舞台上立了起来。《画龙点睛》那天演的时候装置上虽出了很大的问题,缺了好几道布景,但不影响看戏,这个戏,有桌子有椅子就能演。为什么?戏好。这个戏的完整性,演员表现的功力,能够充分在舞台上体现。这是我们京剧院最宝贵的财富。”
朱强在很多场合都这样说:一个戏要创作好,一定要发挥演员的能动作用。“现在的演员缺乏这个能力了,导演让我怎么演就怎么演。这个曲子是作曲写的,怎么写我怎么唱,不能改,还有台词、唱词,有的作者强调一个字都不能动。艺术创作也用行政命令,能出来好东西吗?我师父最早成名的那出《箭杆河边》,在创作期间不停地在动,唱腔上在不断地改,所以后来“劝癞子”那段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名段。包括《画龙点睛》,都是师父自己设计、创作的唱腔、服装扮相。所以,师父在创作上和马连良先生一脉相承,按照京剧艺术的规律,用自己数十年的积累,发挥自己的艺术特色来完成一部作品。”
自从张学津病了后,《畫龙点睛》就再没怎么演了。后来剧院新任的李恩杰院长去看他,问他有什么要求。张学津说,我个人没什么要求,我就一个愿望,就是希望把《画龙点睛》这出戏再搬到舞台上。这是部好戏,就这么丢了太可惜了。只有不断地演,才能让这出戏越改越好。李院长说:行。2011年,这个戏又开始启动了。朱强说:“在排练期间,师父和所有当年一起参与创作的人员每天都到场指导,主要演员是一对一的说戏。2011年8月26日这出戏终于重现舞台,师父看着演出,乐得不行。师父感觉就跟马连良先生的《赵氏孤儿》一样,《画龙点睛》是自己一个艺术集大成的作品,自己病了没能再演,这个戏是他心中的一个痛。现在又开始演了,他从心底里高兴。”
朱强饰李世民
朱强说,“我非常愿意演《画龙点睛》这样的戏,演员演得过瘾,观众看着舒服。这个戏,意义非常深远,30年前受欢迎,现在受欢迎,30年后依然受欢迎。就像我们的传统戏一样,礼义廉耻,忠孝节义,这样的东西什么时候都不过时。还有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永远都不过时。这是传统戏的创作思路,是京剧的发展规律。这就体现了那些艺术家的眼界和艺术功力。”
见证
笔者生时也晚,未能一观当年梅兰芳、马连良、裘盛戎、张君秋等京剧艺术大师创作惊世名作时的情景,但从仅存的影像资料上,依然能一窥大师们在一招一式、一词一腔间凝聚的血汗与智慧。
要感谢张学津、罗长德、黄德华这些老艺术家们,以及朱强这样的京剧艺术传人,还有王雁、宋捷等著名导演,他们辛勤劳作,勇于创新,精心移植,悉心磨合,打造出了一部《画龙点睛》,让我们得以在前后30年里见证一出名作的诞生。
还要感谢北京京剧院,将这样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再三搬上舞台,以飨广大观众。一个剧院的实力,不在于你有多少高楼,有多少人马,而是体现在你诞生了多少大师,推出了多少名作。
盛唐时节,国运昌盛,四方来朝,令无数后人心向往之。如今,反腐倡廉、传承美德,开一代社会新风,圆多少中国梦,民族复兴已经在路上。一出《画龙点睛》,将盛唐的故事拿到现在来讲,把祖先的智慧放到今天来演,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应了工农商学兵各方面愿景。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复兴,《画龙点睛》蕴含着莫大的借鉴,具备了深厚的传承,汇聚到民族复兴的洪流之中,浩浩荡荡,前景壮丽。
(编辑·宋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