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途径研究*
2017-06-06李义伦
李义伦
(1.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2.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广州 510507)
·三农问题·
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途径研究*
李义伦1,2
(1.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2.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广州 510507)
[目的]在国家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而大力推行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层出不穷,亟待解决。[方法]文章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途径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面临的问题,剖析其就业影响因素与就业方式,并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出建议。[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竞争力弱,且社会保障和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完善是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教育程度、外出务工经历、年龄、求职成本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因素; 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式更倾向于通过亲人或朋友介绍。[结论]针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现状,提出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管理机制、大力发展乡村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等建议。
城镇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 就业途径 劳动力转移
0 引言
图1 2001~2014年外出农民工人数变化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数据
当前的经济社会大环境,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但城乡差距较大,甚至有扩大的趋势,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其中最重要的统筹城乡就业[1]。由此,城镇化的概念应运而生。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化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进程。朱涛认为城镇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国家统计局的农民工监测数据显示(图1), 2000~2014年间全国外出从业6个月以上的农民工人数从7849万人增加到1.6821亿人,年增长速度从2001年的7%下降到2014年的1%。农民工的人数持续增加,但增速放缓,这是城镇非农产业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刚性需求,为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战略成为国家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高城镇化率是一个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同时也能解决农民收入低、城乡两极分化等问题。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城镇化,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都提出要将城镇化作为首要目标,这对我国的农业问题产生了深远影响[2]。
目前,我国学者对城镇化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包括城镇化内涵、城镇化动力机制、城镇化特征以及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模式等。具体地,大部分学者认为国家政策、资金和地方社会政府等因素决定了乡镇企业发展、劳动力转化和小城镇建设等城镇化内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我国的城镇化具有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地域差异明显等特征[3]; 我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包括国家主导的资源开发型模式、社区政府主导的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以外资推动、外向型模式。在我国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除了发展水平低、地域差异大外,生态环境压力大、农民工基本利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而引起了诸多社会矛盾,这些问题均亟待解决[4]。针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学者们也提出了要明确目标、分类引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促进城镇的合理布局,节约用地,推动建设用地政策的调整和改革,把农民工纳入城镇居民的服务范畴等一系列有价值的建议。
在此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仍然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对于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别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无论是在规模、数量还是在影响力上都可谓声势浩大,我国真正意义上迈开了城镇化步伐,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仍存在较为突出问题。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市场竞争力弱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大多偏低,文化素质不高,思路较为闭塞,接受新观念新事物的能力差,融入城市生活较为困难。国家统计局2012年的调查报告显示(表1),从未参加过农业技术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的数量占各自年龄组农民工总数的比重均高达66%以上,两项培训都参加过的农民工比重都低于7.5%。而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城市,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专业化、知识化人才的需求更大,近年来,高等院校扩招,大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也在待就业人员的大潮中,此外,还存在着大量有一定文化和技能的下岗职工也在寻求就业机会,这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民来说,市场竞争力并不占优势,基本上只能从事低要求的廉价体力劳动,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业和饮食服务业领域。
表1 2012年不同年龄组农民工参加培训情况 %
1.2 土地政策和户籍制度等因素的限制
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目前农村土地的流转制度还不成熟,存在土地流转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投机性等,农民享有土地占有使用权和收益权,但不享有最重要的处置权。很多农民怕外出务工后就失去了土地拥有权,所以不愿意外出务工,或者以“候鸟式”的流动形式务工,这就影响了城镇化的进度。
多年来户籍制度是造成农民兼业性的重要因素,户籍制度将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分成了2个不同等级,城市居民享有国家提供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的等福利,而农民就只有靠天吃饭。将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排斥在城市的边缘,使得进城务工劳动力缺乏安稳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一些地区的农业生产经营较分散,缺乏组织性,市场化程度低,消息闭塞,生产经营能力弱[5]。
1.3 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缺乏组织性
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机制予以调节。然而,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却存在供需脱节,信息闭塞等问题,农村劳动力低层次供给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所带来的劳动力需求出现矛盾,劳动力低层次供给与高层次需求出现结构失衡。表现为许多地方出现严重的“用工荒”,而一些地方的劳动力却就业难。大部分进城务工的劳动力都是靠亲友介绍就业,少部分是通过自己查看招工信息后寻找到的,劳动力市场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转移的劳动力缺乏必要的协调和组织,劳动力的就业情况出现混乱局面[6]。
1.4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减少
乡镇企业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吸纳劳动力的成本在不断提高。据测算,乡镇企业每增加一个劳动力就业需投资0.8万~1.2万元,国有企业则更高,个别行业甚至达10多万元,如果按每人平均1.0万元计算,新增1000万个城镇岗位,就需1000亿元以上的资金投入。乡镇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经济效益不佳,因此接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能够提供的就业空间在不断缩小。此外,乡镇企业分布零散,也使得农村劳动力在空间上转移更加滞后,难以产生城镇聚集效应。与此同时,在有限的吸纳空间里,还存在着其他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待业人群对于岗位的竞争。因此,农村劳动力就业受阻[7]。
2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地点的选择分析
根据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看,他们的就业地点可分为进城就业和就地就业两种。
2.1 进城就业
进城就业是指劳动力需要离开家乡,进入城市中务工,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的途径。进城就业是近30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特别是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劳动力的大量输入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廉价劳动力,促进了当地的城市建设和产业升级,为这些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当然,劳动力本身在收入了丰厚的工资的同时,开拓了自己的眼界,感受到了大城市的文明与精彩,也提高了自身的职业技能。学有所成后,返乡自主创业,带动家乡经济的发展,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知识技能传播途径。
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也有一定的弊端。首先,由于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生活得不到保障; 同时,进城务工会给当地的基础设施增添巨大的压力,如交通、道路、住宿、水电等。其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涌入,由于他们的无组织性,难免会引起一些社会问题。
2.2 就地就业
就地就业就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不离开故乡,但脱离了农业生产,从事其他生产工作。此种情况下,劳动力没有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俗,他们的转移心理成本低,也没有巨大的外出求职成本,相比之下更能快速而高效的进入工作状态。乡镇企业是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的核心。首先,进入乡镇企业可以让劳动力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就业,降低了昂贵的外出成本。其次,就地进入乡镇企业降低了劳动力外出务工的风险,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收入。第三,就地就业减轻了大量农村务工人员对城市的巨大压力,减少了许多社会问题。另外,就地就业的劳动力会促进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然而,就地就业也存在一些缺憾。首先,由于劳动力离家乡近,对土地依赖性强,兼顾农业劳动和非农业劳动,即所谓的“劳动力兼业性”,这种情况对于劳动力来说可以兼顾工作和家人,是比较理想的方式,但从长远来看,这无论对农业生产还是对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其次,我国的小城镇多而分散,基础设施不完善,第三产业发展慢,乡镇企业四处分散,缺乏统筹,不能产生规模效应,反而因为大量用地,又缺乏治理导致环境污染,而加大后期运营成本[8]。
3 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途径选择的因素分析
在选择是否外出务工时,农村劳动力因受自身的或者其他的原因影响而会有不同的选择,这些原因包括受教育程度、务工经历、年龄、性别、求职成本等。
3.1 受教育程度
研究显示,农村劳动力就业意愿与个人的受教育程度紧密相关,受教育时间越长,选择进城就业的意愿就越强烈,非农就业倾向越大[9]。外出务工,时时刻刻都需要接受新鲜事物,对文化基础、学习能力等的要求是显而易见的。且城市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知识也有要求。文化程度高的人获取信息的途径和对工作的上手速度会明显优于文化程度低的人,对于薪金酬劳,就业机会方面也是文化程度高的人收获更多。农村劳动力资源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为60.5%,而农村外出就业的劳动力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80.1%,进城就业的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高于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见,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3.2 外出务工经历
在是否外出就业的选择上,有外出务工经历的劳动力往往更倾向于再次外出就业。因为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包括求职、生产操作、租房、购物、维权及交通等,同时也有了一些人脉关系,最重要的是他们意识到在投入同等成本的条件下,在城市工作的收入更多。相对而言,从未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更多地会选择就地就业,甚至会把自己局限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上。
表2 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特征
年龄性别(%)男性女性≤16岁13.2313.4517~3岁33.4330.1131~44岁28.3929.1245~54岁10.7611.2255~64岁8.439.65≥65岁5.766.45 资料来源:刘爱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15
表3 2009~2013年外出农民工住宿情况 %
3.3 年龄和性别
年龄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对选择外出务工的农民的年龄分布进行调查,如表2数据所示,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年龄在16岁以下的占13%左右,而17~30岁、31~44岁的各占30%左右, 45~54岁年龄段的仍占有11%左右,而55~64岁以及65岁以上的劳动者仍占有不小的比例。由此可知, 17~4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劳动力是外出务工的主力军。年轻的农村劳动力体力好智力高,而且城市的就业机会较多,因此他们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城市生活充满好奇,外出就业的意愿相对强烈。而对于年纪稍长的农村劳动力由于用工单位聘用限制,比青壮年外出务工的比例小。
由表2的数据可知,外出务工的人员中除了17~30岁年龄段的女性比男性少3.32%外,其余年龄段的务工者女性与男性数量差异并不明显。可见,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有所改变,性别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已不明显。
3.4 求职成本
相对于就地就业,农村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的成本较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住宿。表3为2009~2013年外出农民工的住宿情况,该调查结果表明,由用工单位提供住宿的比重占50%左右,不提供住宿但有补贴的比重约为10%,而既不提供住宿也无补贴的比重约占45%。由此可见,外出农民工的住宿问题仍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大因素。此外,虽然现在交通便利,但是交通费用高,外出务工的人口流动性大,每年的春运之所以浩浩荡荡,就是外出就业人员回家过年的“迁徙”。此外,进城就业还要支付大量的通讯费用、伙食费用、培训费用等,出于对这些求职成本的考虑,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选择也因自身的条件有所差异[10]。
4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途径分析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城就业特点为从较落后的地区往经济发达的地区转移。他们进城就业的途径各种各样,这些途径分别为:经亲人或朋友介绍、根据招工广告自行前往、职业中介所介绍、政府统一组织、劳务派遣等。
4.1 经亲人或朋友介绍
经亲人或朋友介绍,是指农村劳动力通过其已经在某企业就业的亲人、老乡、朋友介绍进入同一企业工作,即“一带一”或“一带多”。该途径是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主要途径,农村劳动力大多缺乏就业信息的搜集能力和渠道,出于对亲友的信赖,通过已外出的亲友介绍已知的工作,他们免去搜集就业信息的步骤,且工作可信度高,同一单位工作,亲人朋友间可以相互关照,对于初次进城的务工者来说是最好的途径。
4.2 根据招工广告自行前往
一些企业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信息平台发布招工信息,农村劳动力看到相关信息,根据招工广告的招聘要求和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作自行前往务工,经用人单位考察后与其签订正规合同。该途径以媒体为中介,信息量大,可供选择的就业机会较多,但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值得进一步确认。对于有条件能够接触到这些新旧媒体的农村劳动力来说,该途径是一种廉价高效的就业途径,而对于信息闭塞条件相对艰苦的农村劳动力,通过该途径就业的可能性较小。
4.3 职业中介所介绍
职业中介所介绍即农村劳动力进城后由于缺乏就业信息来源而前往职业中介所,由其推荐合适的就业岗位。职业中介所有公办和民办两种,是为进城务工的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的机构。其中政府主办的中介所通常归属于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即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也就是通常说的劳动力市场或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等,这些机构为公益性质,一般是无偿为劳动力提供就业指导、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的,是多数农村劳动力的首选。民办中介所则以营利为主,为进城的劳动力提供用人单位的招工信息,或者把劳动力直接介绍到用工单位,相比于政府主办的公益性机构,该机构用工信息会更丰富,时效性更高但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就业成本较高。
4.4 政府统一组织
政府统一组织是指农村劳动力所在的当地政府统一召集待就业劳动力进行相应的职业培训,根据需要分批或集中推荐到相应城市从事生产劳动。该途径是由政府统一组织,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其求职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为劳动力的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有些政府还向推荐外出工作的劳动力提供交通和生活补助,极大地鼓励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4.5 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机构根据实际用人单位的要求并签订派遣协议后,将与本机构具有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力派往用人单位,受派者需听从用人单位的指挥和管理,派遣机构从用人单位处获取派遣费,并向受派者支付劳动报酬的一种特殊劳动关系。具体的服务项目、酬劳和福利等问题由劳务派遣机构与用人单位协商,受派者由劳动派遣机构统一管理。近年来,该种用工方式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受到一些大型服务型企业的青睐,如餐饮酒店、移动通讯及电力部门等。劳动者主要从事制造业、服务业等工作。该途径对于企业来说增强了企业面对风险时的组织应变能力和人力资源的弹性,使用人单位在准确选才方面更具有保障。
对于选择就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来说,根据招工广告自行前往及经亲友介绍就业是最普遍的2种途径。
5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途径
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目庞大,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建立健全劳务转移就业的组织服务体系。
5.1 加大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思想局限性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这些因素使得他们的生产效率低下,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发生转变的背景下,文化程度较低的待业者市场竞争力弱,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近年来,再就业培训大多针对城镇下岗职工,针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较少,农民工的城乡转移,多处于无序盲目的状态。国家已经有相关政策进行扶持,各级政府应给予高度重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联合高校和科研技术单位,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及农业技术培训班,让农民真正学到农业生产技能,开展新型的农业生产。另外,政府部门还应加强管理机制及相关制度,让劳动力的权益得到保障[11]。从长远看,应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5.2 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
单一的随众的农业生产是乡村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部分农民因此选择外出务工。事实上,对于工业发达却污染严重的城市来说,对于生活、工作压力大的都市人来说,乡村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安逸惬意的田园生活成为了其最大的优势。充分发挥乡村特色,加大投入,在保证农业粮食生产平衡的前提下大力扶植绿色有机农业,转型农业经济结构,将当地特有的农产品做成品牌,将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将特有的自然资源发展为乡村特色生态旅游产业。目前,我国已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值得借鉴。大力发展乡村优势特色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村劳动力不仅可以加入到建设家园的队伍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且可以实现增收,农民自然会乐于从事这样的生产[12]。政府组织建立平台,鼓励农村劳动力积极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在政府的帮扶下大胆创业,促进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
5.3 加大农业立体结构建设,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提高农民就业率
“农业-种植业-粮食生产”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农业生产的认识。目前,我国粮食丰产,供给稳定,我们应该树立大农业意识,大力发展农、林、牧、副、渔业,使其成为农业内部吸收剩余劳动力的新兴增长点。可以充分利用荒山、荒丘、荒滩等发展林木、畜牧和养殖生产,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空间。我国是小农户大市场的市场结构,交易成本大、信息传递慢,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需要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具体地,做好产品上游种子提供、科技服务和技术咨询等工作,在产品下游,对农产品进行初级加工和深加工,带动运输、包装等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社,这有利于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使农户增收。
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状况仍然存在,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弱。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工作应成为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当前,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方针及西部大开发战略,均提及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即加强道路建设、土地改良、农田水利等。有效利用这些机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5.4 建立城乡统筹就业机制,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建立统筹城乡就业机制的首要条件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这对于就业信息的传输及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只要是符合规定且有求职意愿的劳动力都可以到乡镇正规职业介绍所进行免费登记,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给他们推荐就业单位等。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信息的管理,为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逐渐形成城乡劳动力市场。此外,还需大力推动劳动力资源管理机构,加强监督和管理,维护劳动力的合法权益[13]。
此外,建立统筹城乡就业机制的必要条件是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务工人员无法享受到完整的社会保障,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因此,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就业机制的统筹是必要的,具体地,对于长期在城镇就业有稳定收入的乡镇企业员工,提供养老、医疗保险,对于脱离土地无生活来源的人员建立生活救济制度等。根据当地实际,逐步规范社会保障制度,最终实现一体化。
5.5 强化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目前,我国土地制度不完善,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因素之一,强化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健全土地流转制度的目的是通过转让土地使用权,可以让农民脱离土地,进入城镇务工,推动城镇化进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让所有成员都能享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基本保障。完善现有的土地集体所有,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制度是目前最适宜我国国情的。该制度可以保证国家对土地的调控,农民可以充分享有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权,减少对土地的高度依赖,从而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传统的户籍制度往往造成农民进城受到不公平待遇,是阻碍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建立统一的户籍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具体地,在乡镇和县城完全开放户口限制,在中小城市,渐进的有选择性的放开户口限制,对于有稳定住所和收入的合法农村劳动力准许落户。户籍改革制度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实际而制定,打破城乡壁垒,使进城务工的农民享有同城市居民平等的待遇和权利[14]。
6 结语
国家积极促进城镇化的发展,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丰富的劳动力为输入地带来巨大收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应该看到过度鼓励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如农村萎缩、农地搁荒破坏等。因此,在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进城务工的同时,也应该提倡剩余劳动力选择就地就业,必须要在保证当地农业正常化和农产品产出最大化的基础上进行,避免盲目过度向外转移劳动力。若只注重城市的发展,而忽视了我们最基本的物质保障,这样以牺牲粮农生产而获得的发展是会付出代价的。中央已经从多方面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如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等,要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分配,就要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农村发展和农村城市化[15]。在国家的帮扶下,把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起来,是新形势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地使用效率和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仅是改变农民的居住方式,更是农民生活方式和就业形式的重大变革[16]。
总之,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从现象上看是要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和农民就业困难的问题,本质上却是要解决城乡差别,以及农业与其他行业的差距问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上,不论是向城市转移,还是在农村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都能做到合理公平,使广大农民心理上能够做到平衡,为建立和谐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创造条件。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顺利就业,才能充分发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庞大人力资源优势。
[1] 王传军,高启达.浅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困境及对策.中国科技信息, 2008,(14): 354~355
[2] 焦自伟, 戴家武,王秀清.当前我国农业困境的原因与对策分析——基于农业功能视角.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4,(2): 60~65
[3] 刘清华, 程杨,唐丽桂.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意向选择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36(2): 131~138
[4] 任春.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现状、成因与转移途径.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15(3): 24~26
[5] 田苑.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途径探析.上海农业科技, 2014,(4): 11~12
[6] 何静, 张婷,李艳.“综改”背景下山西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经济师, 2014,(1): 59~62
[7] 余琦. 金融危机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经营管理者, 2011,(8): 193~193
[8] 周正宾.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0:42~43
[9] 张连业, 杜跃平,张爱婷,等.城郊被动型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就业转移的调查分析.农业经济问题, 2007,(3): 47~51
[10]周毕芬. 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途径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福州:福建农林大学, 2010:60~62
[11]李艳庆, 李艳静,李正琪.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与创新体系构建研究.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 27(1): 78~80
[12]李丹. 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提升与就业途径——以发展乡村旅游为契机.闽江学院学报, 2008, 29(4): 49~53
[13]张鹏辉, 王政嘉,刘亭.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分析及就业途径创新探讨.职业时空, 2012, 8(4): 128~128
[14]李志. 健康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农业经济, 2015,(6): 109~110
[15]裘会. 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途径.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23): 82~82
[16]渠立权, 邵远征,舒帮荣.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可行性评价方法和规划体系.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35(1): 89~94
EMPLOYMENT WAYS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Li Yilun1,2
(1.School of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2, China; 2.Guangdong Youth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zhou 510507,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omoting urbanization vigorously,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could be affected by various factors, and certainly have some problems. This paper studied the employment approach of rural surplus labor, described the problems which the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were facing, analyze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mployment of rural labor force in the city, and then gave some recommendations for promoting the employment of rural labor for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rural surplus labor was weak, the mechanism of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labor market were imperfect,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s were more inclined to go outside their hometown. Educational level, migrant experience, age, and job cost wer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ring into the city, and the rural labor forces were more inclined to be introduced by relatives or friends. It suggested that China shoul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rural labor force training, develop rural eco-tourism industry, strengthen the employment service system, and reform the land system and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urbanization;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employment ways; labor transfer
10.7621/cjarrp.1005-9121.20170220
2016-03-09 作者简介:李义伦(1972—),男,河北沧州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高等教育。Email:hbczlyl@126.com *资助项目:广东省教育厅2014年国际经济与贸易重点建设专业;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创新强校工程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GQZCXQX20140405)资助
F323.6; F240
A
1005-9121[2017]0213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