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MOOC的高校服装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2017-06-05吴咏蔚

山东纺织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服装教学模式专业

吴咏蔚

(嘉兴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基于MOOC的高校服装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吴咏蔚

(嘉兴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

文章基于MOOC(计算机网络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进行了我国本土化高校服装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构建。通过对于教学准备、教学手段和教学实施路径的分析及梳理提出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增进高校服装专业的教学效果,为我国高校服装专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参考。

MOOC;服装专业;教学模式

1 引言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与媒体智能技术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教学当中,互联网世界成为了传播知识与信息的强有力工具,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应运而生。MOOC的产生与发展,促进了一种世界范围内的知识分享,为不同学科的教与学创造了大量机会[1]。MOOC打破了原有的教育体系及组织结构,学生的选课学习走出了课堂、学校甚至超越了国界范围,这种模式为各大高校进行教学改革打开了思路,提供了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然而MOOC作为单一的在线教育形式,却存在着学习深度不够的问题。学生由于自身学习能力的限制,没有因此而拥有更优秀的学习方法,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高校服装专业属于高校教育中的应用型专业教学,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上、教学理念的制定上以及教学大纲的撰写上都具有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与市场发展相结合,侧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授课、学生听讲并完成课后练习从而巩固知识,是以一种模式、一个版本来针对所有授课对象,是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以及专业能力塑造的一种“学”与“用”脱节的教学模式。

在当今MOOC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充分利用现有的MOOC资源,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来改革以及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尽可能地多互动以强调学生学习的个性化与主动性,克服地方性院校服装专业普通教师知识与能力的局限性,提高高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效果,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2 MOOC的产生 现状及研究成果

2.1 MOOC的产生与现状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起源于2007年。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教授David Wiley通过Wiki创建了网络开放课程“Intro to Open Education(INST 7150)”[2]。2008年,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提出了MOOC这一术语[3]。随后,加拿大学者George Siemens和Stephen Downes应用MOOC概念设计了第一门真正意义上的MOOC课程: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 Online Course(CCK08)。2011年,斯坦福大学试探性地将Andrew Ng教授的Machine Learning课程免费发布到网上,超过10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注册了这门课程。2012年2月,斯坦福大学计算机教授Sebastian Thrun与同事David Stavens和Mike Sokolsky共同创办了MOOC盈利性机构Coursera。2012年5月,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合投资创建了非盈利性组织edX。Coursera、Udacity和edX是美国三个典型的MOOC平台,MOOC三巨头。普林斯顿大学、密歇根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华盛顿大学等外国高校纷纷发布MOOC课程,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

我国一些知名大学也纷纷加入MOOC行列(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加盟Coursera,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加盟edX),同时国内也推出了“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学堂在线”、“好大学生在线”、“智慧树”、“爱课程”、“网易云课堂”、“网易公开课”、“果壳MOOC学院”、“中国大学MOOC”、“超星尔雅通识课平台”等一系列中文MOOC平台[4],充分显示出MOOC强大的发展潜能。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内地方性高校也积极尝试自主开发MOOC平台,或对校内原有的传统网络教学或学习系统进行改进,增添“集社交网络与教育教学为一体”的MOOC功能,以适应建设开发课程的需要。

2.2 MOOC的现有研究成果

当前有关于MOOC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有以MOOC内涵、运作流程以及发展现状为主题,对于在线课程的规模、在线学习的有效性、在线短视频运用、在线测评机制、认证等方面的研究[5-9]。有以高等学校MOOC课程体系建设,MOOC课程教学改革为主题,对于网络精品课程、开放课程、课程建设、混合教学、翻转课堂、开放共享的研究[10-14]。有以国内外MOOC平台(比较、设计、关键技术应用、应用创新等)为主题,对于学习管理系统,LTSA、LMS-MOOC、网络教学平台、云服务、强交互、移动终端的研究[15-18]。有以MOOC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启示等为主题,对于慕课、MOOC高等教育、开放大学、MOOC知识学习与知识传授、知识创新的研究[19,20]。有以MOOC教学效果与反思为主题,对于MOOC教育战略、教育创新、高等教育信息化、在线教育、计算思维、MOOC评估的研究[21-23]。有以MOOC学习者学习状况分析与研究为主题,对于MOOC学习者特征、个性化学习、学习设计、认同感态度、教育公平、学习效果的研究[24-26]。有以“后MOOC”时代的探索为主题,对于SPOC、自主学习、协作授课、协作探究、同时异地的研究[27-29]。

由以上归纳可以得出,当前关于MOOC课题的研究成果大体还是以理论探讨,或者是基于经验研究的居多,缺少的是从具体专业层面上对MOOC课题的聚焦以及关注,更加缺乏的是就某一特定的领域及群体特征所做的、相应的实证研究。另外从MOOC课程组织者教师的角度,在针对特定专业领域内所开展MOOC教学活动,以及该教学活动进行模式的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则较少。

3 基于MOOC的高校服装专业教学模式构建

后MOOC时代的全面到来,SPOC、MOOC等概念的提出,更以“小众的”、“有限制性”的混合式教育模式来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通过将优质的MOOC课程资源与实际教学课堂有效结合,使教学结构产生变革,教学流程进行了翻转,即充分地发挥了MOOC课程资源的优势又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之处,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从高校服装专业教学的角度出发,设计出将课前的线上导学与课堂的实际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在对于理论知识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运用批判的观点来对待新的学习思想与技能,并且能够将其融入于原有的认识结构当中,与众多的思想、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行联系判断,做出决策,解决问题,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服装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

3.1 多维度的教学准备

任何教学工作开启之前,教学准备工作都是其前提与基础。以线上课前导学与线下课堂讲学相结合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决定了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需进行多维度的教学准备工作。

3.1.1 设定教学目标

作为高校服装专业的教学目标设计来讲,对于本专业学生专业背景、先修课程进行的整理与分析,对于其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的了解与掌握尤为重要。教师在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根据服装专业学生技能与理论并行的学科特点,才能确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从而通过已确定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大纲以及实施计划,设计各门专业课程以及课程的教学方法。

3.1.2 设计教学内容

高校服装专业教学,理论教育之外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掌握,因而案例、项目、实验等内容与素材在专业教学内容的设计当中非常重要。基于MOOC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要求专业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浏览、收集、筛选各大平台上已有的可利用的MOOC资源(包含案例分析、微项目、微实验等内容),结合教师的自我认识以及对学生的提前了解来对这些资源进行事先评估,评估其难易度、信息内容、所包含知识的趣味性、学生的接受意愿以及视频的制作质量等。评估后,对于MOOC视频进行直接利用、部分利用或者根据其形式进行设计改制。随后对于教学进度进程、教学呈现方式、教学评价方法进行具体设计。

3.1.3 营造学习氛围

教师通过对教学中交流沟通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建设,可以使教学理念得以宣传,学生的学习感受也能得到及时反馈。营造一个和谐而积极的学习气氛,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感知、增加学生学习的记忆与思维,培养学生将文化传统、历史背景与专业相联系,将现代生活、社会现象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多维度认知习惯。

3.1.4 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MOOC资源的利用,提升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信心以及学生学习的广度与深度,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而关于MOOC教学资源的浏览、收集、整理、开发也可以建立专门的服装专业的教师团队来完成,团队成员可以由专业任课教师、助教以及视频制作的专门人员等组成,这样容易保证MOOC教学资源选择上的质量。

3.2 以翻转课堂为手段的知识构建

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知识构建的过程,体现了生成、积极、积累、诊断、反思、情境、目标指引等一系列构建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30]。

3.2.1 构建过程

在高校服装专业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中,学生根据任课教师的要求,在听课之前,首先注册或者登录校园教学网络中心平台,在平台上选课并浏览教师预先上传的教学准备环节中所设计的MOOC学习资源(包括微视频、实验项目内容、课程的安排主张以及历届学生优秀作品等),该学习资源起到课程的预习作用,部分内容需要涉及到对于先期知识的回顾以及专业知识背景内容的阐述,在视频资源中可以嵌入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与训练,针对所需学习的知识形成初步的构建。

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在视频中嵌入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实践的锻炼,以及历届优秀学生作品的批评与欣赏,逐步增大对知识的理解范围以及构建程度。对于未能及时理解的问题则可以通过课程网络平台的讨论区与其他同学或者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具有探索性的问题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平台上的即时讨论与交流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所学到的知识点进行反思,并且能够加深对于新旧知识的联系,进一步深化知识构建。

教师通过校园教学网络平台上的测试结果反馈以及讨论区的交流情况,对学生课前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收集、甄别,从而在课堂上可以进行提示、讲解,引导与帮助学生将新学知识整合融入到原本的知识认知结构当中去,从而巩固并且重建新的认知结构,深化对于新知识的理解。

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教师所创设的训练任务,学生可自组团队,对课题进行合作研究、探讨、设计、制作。在训练的过程当中,学生遇到问题既可以独立思考解决,也可以与组内成员多方探讨共同解决。教师在授课班级中可以进行一对一,也可以进行一对多的多样化交流,教师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实现深层次的思考。学生最终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所完成的最终作品以及研究成果,展示的同时进行学生自评、同学相互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通过项目任务的驱动来促进学生自我评价、共同合作和共同探讨的教学模式,结合多学科、多渠道信息之间的整合,完成专业知识主动构建。

3.2.2 实现支持

高校服装专业的特征决定了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满足学生各自不同的技能发展要求和趋于个性化的专业特点。在课前导学之先就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先修课程内容,通过之前表现总结其个性、特长、爱好等进行项目训练的设定,实现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这是服装专业知识构建的前提。

对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可以首先利用MOOC课程的著名平台,通过注册、登录等手段直接使用著名MOOC平台上优质的MOOC课程资源。也可以通过建设本校、本专业所适合的自有的特定MOOC课程,通过与MOOC开发商合作来开发MOOC教学资源,或者把原本校内已有的精品课程和已经引进的MOOC课程资源进行再一次的开发、改造,使课程内容与本专业教学要求更加贴合实用。

通过校园教学网络平台采取高质量的微视频进行课前导学,运用多媒体手段呈现微案例的解析,从而在线下进行微项目的训练。视频学习更具有情境性,对于知识的初步构建能够更加形象生动,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另外,校园教学网络平台播放视频不受时空的限制,学生可以合理安排进行自主学习,还可以通过课程网络平台内部的讨论模块进行在线讨论,在线讨论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思考的过程,通过讨论打开学习的思路,同学之间还可以通过线上的交流讨论,相互地分享学习资源、发表学习观点和见解,帮助促进新知识内容的生成。

校园教学网络平台可运用机器评判,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记录、并且对其学习情况产生快速反应,增强学习过程中的人机交互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同时还可以综合利用好互联网、人工智能、模拟、三维动画、仿真等计算机技术,在校园教学平台上通过虚拟实验等手段以特定的学习情境来进行训练学习,营造特殊的学习体验与学习环境。

3.2.3 专业知识的迁移应用与内化创造

高校服装专业的学习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实践类的探究式学习类型。教师通过设计不同类别的课堂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训练、合作式训练、综合式训练等,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在训练中对知识的感受、领悟与构建,将所构建的知识转化为应用技能,并能够在复杂的、丰富多变的情境中随机使用专业技能,能够将所学的理论迁移应用于实际的项目内容当中,以实现对于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内化并实现创造。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直接面对面深入研讨,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入理解,增进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抓住解决问题的核心和关键点,理解复杂的概念,在相似的情境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从而实现专业知识的重组性迁移应用与内化创造。

基于MOOC的高校服装专业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翻转课堂为手段,以MOOC为资源,以校园教学网络平台建设为依托,将基础知识学习、实验项目下达等内容移到了课前导学来完成,因而课堂内的大部分时间可以用来进行课堂活动的组织、案例项目的实训等,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团队的协作训练、小组的讨论探究、一对一、一对多的交流方式都为学生对知识观点的批判分析、知识内容的深度反思、知识迁移应用的挑战与内化,创造能力的提高带来了帮助与支持。

3.2.4 批评与考核

基于MOOC的高校服装专业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采取以课堂、作品的评价为主,校园教学网络平台在线评价为辅的考核形式。学习过程中的考核、批判、评价能够帮助学生针对学习成果进行反思,对自己的设计作品批判评价的过程,就是学生对自身学习不足之处进行自省的过程,从而养成学生学习中的批判性思维方式。

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通过评价与考核的设立,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设计作品以及其他同学的设计作品进行评价以及分析,采用宣讲、辩论、评比、测验、讨论等多种方式,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考核评价氛围。批判评价的过程本身就是主动学习的过程,是使学习过程中所学内容呈现意义的过程,同时也是使学生认知框架构建重塑的过程。教师在课堂的教学当中要鼓励学生通过洞察、分析等思维过程,破除对教师、对传统、对历届优秀作品的绝对盲从,要以批判的评价方法对他人的观点持有质疑态度,对待多种问题,都需要以充实而确凿的推理、以科学的标准来检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模式。

校园教学网络平台上的在线评价则包括:前期课前导学的完成情况、在平台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讨论与观点的发表情况、历届优秀作品的学习与评判、课程内自我设计作品的展示等诸多环节的考核,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成果,从而促进学生对深度理解所学知识。

3.3 采用多方合作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MOOC通常会把将课程平台、在线课程以及课件整体化设计,这些常用技术平台及工具在高校服装专业新型混合式教学设计当中均可借鉴利用,通过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移动通信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专用于高校服装专业的新型混合式教学网络平台,打造出一个具有多重交互与体验的沉浸式学习环境。

越来越细化的社会分工,造成了未来社会必要通过合作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对于地方性普通高校或者特定专业的教学要求来说,寻求与业已成熟的MOOC平台的合作是首选之举。我国各大高校也已经踊跃加入了国际知名的MOOC平台,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加入了edX,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则与Coursera结盟[31],与已具有成熟运行经验的著名MOOC平台来寻求合作关系,可以缩短平台设计与建设所花去的时间,节省平台维护的成本,有利于专心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提升高校服装专业教学质量[32]。然而要提高一个院校一个专业的教学水平,单单依靠个别专业老师的个人力量是不行的,也不能仅仅依托学生课前观看了作为导学的MOOC视频或者老师自制的视频。应当以专业为单位、课题为单位组织寻求多方面的合作:

(1)以购买的方式与成熟的MOOC平台寻求合作,购买适合于本专业教学内容的优秀课程资源,将其嫁接至校园的教学网络平台;

(2)以合作开发的方式寻求与MOOC平台、MOOC课程资源的开发单位进行合作,针对本校本专业开发专门的在线教学平台与教学资源。

(3)加强教师的在线教育能力培训,组成专业教师团队,协作MOOC平台开发单位进行MOOC专业视频的制作、在线教学实践的设计提升本校本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

4 结语

MOOC的诞生推动了全球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打破了接受教育的受众在时空上的限制,这是其优于传统教育的最特别之处[33]。然而MOOC本身的大规模、完全开放、在线等特征又使得MOOC教育存在少互动且完成率不高等弊端。基于MOOC的高校服装专业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使MOOC从单纯的开放式资源共享转变为与课程、与教学模式相结合,既丰富了教学资源,又解决了作为技能培养为重的服装专业学习过程交流的实时性难题,为我国高校服装专业教育营造了崭新的模式,为提高高校服装专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升服装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为MOOC在我国高校服装专业的教育教学发展做出贡献。

[1] Martin,F. G. Will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Change How We Teach[J].Communieations of the ACM,2012,55(8):26—28.

[2] 李青,王涛.MOOC:一种基于联通主义的巨型开发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2,(3):30—36.

[3] MeAuley A.,Stewart B.,Siemens C.,et al. The MOOC Model for Digital Practice[D].Prince Edward Island:University of Prince Edward Island,2010.

[5] 贺斌.洞察MOOC之“道”[J].电化教育研究,2014,(12):41—43.

[6] 黄明,梁旭,谷晓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7] 贺斌.慕课:本质、现状及其展望[J].江苏教育研究,2014,(1):3—7.

[8] 李青,王涛.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2,(3):30—36.

[9] 王永固,张庆.MOOC:特征与学习机制[J].教育研究,2014,(9):112—118

[10] 贾寿迪,杨洋.MOOC模式带给我国开放课程的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3):6—10.

[11] 吴维宁.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Coursera评析[J].黑龙江教育,2013,(2):39—41.

[12] 吴名星.慕课(MOOC)在软件开发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57—59.

[13] 徐晓飞.抓住MOOC之机遇 促进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育,2014,(1):30—32.

[14] 刘继斌.MOOC对我国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4):7—9.

[15] 李华,龚艺,纪娟,等.面向MOOC的学习管理系统框架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28—33.

[16] 韩锡斌,葛文双,周潜,等.面向MOOC平台与典型网络教学平台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61—65.

[17] 王鑫,李磊.慕课MOOC在线教育平台技术架构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3):215—216.

[18] 程璐楠,韩锡斌,程建钢.MOOC平台的多元化创新发展及其影响[J].远程教育杂志,2014,(2):58—62.

[19] 殷丙山,李玉.慕课发展及其对开放大学的启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5):29—34.

[20] 瞿雪松,袁婧.MOOC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10):97—99.

[21] 赵荣,马亮,张玉龙.MOOC的理性思考:兴起、发展与未来[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2):11—13.

[22] 桑新民,MOOCs热潮中的冷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4,(6):5—9.

[23] 约翰 巴格利,陈丽,年智英.反思MOOC热潮[J].开放教育研究,2014,(1):9—11.

[24] 姜蔺.MOOCs学习者特征及学习效果分析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54—56.

[25] 杨振涛,李玉顺,卿竹君,等.我国学习者对MOOC认同感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1—4.

[26] 杨玉芹.MOOC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模型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4,(6):6—8.

[27] 李红美,陆国栋,张剑平.后MOOC时期高等学校教学新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58—65.

[28] 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2):9—11.

[29] 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等.从MOOC到SPOC:一种深度学习模式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28—34.

[30] 陈然,杨成.SPOC混合学习模式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5):42—46.

[31] 曾明星,周清平,蔡国民,等.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102—108.

[32] Eric Jensen,LeAnn Nickelsen.深度学习的7种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3] 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Research of Clothing Specialty Teaching Model in Universities Based on MOOC

WuYongwei

(Jiaxing University, Jiaxing 314000, China)

This paper explored and structured a localized teaching method for garment specialty of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performance of garment specialty, a modern teaching method that uses 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s to combine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is put forward by analyzing and combing on teaching preparations, teaching tactics and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paths. This provides references of the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for garment specialty of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OOC; clothing specialty; teaching model

2017-01-02

2016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2016SCG050)

吴咏蔚(1981—),女,上海人,讲师。

G420

A

1009-3028(2017)01-0038-06

猜你喜欢

服装教学模式专业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让人心碎的服装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