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迁徙影响下的浙闽畲族服饰传承脉络
2017-06-05陈敬玉
陈敬玉
(1. 浙江理工大学 服装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2. 浙江省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18)
民族迁徙影响下的浙闽畲族服饰传承脉络
陈敬玉1,2
(1. 浙江理工大学 服装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2. 浙江省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18)
为探讨畲族服饰在民族迁徙影响下呈现出的脉络性传承特征,首先针对浙闽地区畲族服饰的多样性外观将其归纳为5种典型分支样式,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收集后的比较分析,对图文资料进行复原制图,进而将畲族在浙闽地区的历史迁徙路线和这些样式的分布特征进行对照,最终发现从服饰的形制外观到装饰的繁简变化畲族服饰都具有一定的脉络相承关系。结合畲族的迁徙历史来看,这种脉络相承关系与民族迁徙路径之间具有较为一致的对应性。综合民族特性和服饰发展状况分析认为,这种服饰传承脉络的主要成因是文化认同与民族归属感带来的同一性和民族迁移与民族融合带来的差异性。
畲族服饰; 民族迁徙; 传承脉络; 浙闽地区
20世纪20年代起,许多学者从族源、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对畲族文化展开研究,奠定了畲族文化研究的基础。这些研究大致可分为考证和调查记录两大类。考证类文献从历代文献及州府地志中对畲族的族源、族称、迁徙、分布进行论证;调查记录类文献则以民族学和人类学最基本的田野调查记录方式对当时当地的畲族人民生活概况进行客观地记录和描述。
畲族是分布在我国东南地区的散杂居少数民族,服饰独具特色,以盘瓠及其演变形象表达对祖先的追思和敬仰。畲族服饰中盘瓠形象在不断迁徙变化中演变为龙、凤和麒麟[1],成为服饰象征符号的载体。其服饰称凤凰装[2],可按照头饰、服装、彩带等进行分类,凤凰冠是其最显著的图腾装饰,以凤冠、花边衫、彩带和拦腰为代表的畲族盛装是畲民社会、历史、文化和技术的产物,展现了古朴率真的形式特征[3]。浙闽地区的畲族服饰外观多样,其服饰工艺精美,形制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是畲族的标志和族群认知的依据[4]。畲族起源于广东,从福建迁入浙江及其余各省,历史上服色尚青黑,锥髻跣足,其服饰历史文化变迁历经原始、融合、流徙、成型4个阶段,民族信仰和民族性格对其传承起主要影响作用[5]。然而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多集中在对某地域的畲族服饰审美特征和文化的研究上,对于不同服饰分支横向比较的研究较为缺乏。
由于畲族历史上是刀耕火种的游耕民族,有食尽一山即他徙的传统,存在较频繁的迁徙历史,至明末清初才逐渐定居下来[6],这种迁徙历史也相应地给服饰外观带来了变化。一方面迁徙流布于各地的畲族在服饰上极力维系着带有民族图腾意味的始祖形象(盘瓠及其形象的变体),另一方面也在和周边民族的融合中形成了各地特有的服饰风貌外观。结合畲族的历史迁徙路线,对各地畲族分支服饰的异同进行分析,可梳理出他们之间的传承脉络关系。
本文研究主要对畲族历史上由闽入浙的迁徙路线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并对分布于这一路线上的典型民族服饰分支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进而发现浙闽地区畲族服饰的传承脉络与民族迁徙史具有清晰的对照性和关联性。
1 畲族的历史迁徙路径
畲族是一个频繁迁徙的民族,这种不断的迁徙最终形成了今天畲族在我国东南地区的散杂居分布状况,要梳理浙闽两地畲族服饰的脉络性和承继关系,必须从了解他们的民族迁徙轨迹开始。
隋唐之前,畲族先民在粤、闽、赣交界的山区繁衍生息,唐代开始往闽东境内迁移,经宋、元以后,到明清时期更趋频繁,大量落籍闽东的畲族人民在偏僻山区依山垦田而耕,搭寮而居[7]。主要迁徙路线为:泉州→莆田→闽侯(福州)→连江→罗源→宁德→福安→霞浦→福鼎,而后部分继续向北迁入浙南温州、丽水各县,部分回迁至福鼎、霞浦、福安和宁德[8]。浙南遂昌《钟氏家谱》中记载的迁移路线为:广东潮州→福建南靖→同安→安溪→福州→连江→罗源→浙江景宁→遂昌[9]。这一迁徙线路具备一定的典型性。
罗源是畲族由闽东往浙南迁徙的一个关键地点。福安至景宁一带成为畲族在浙闽的迁徙走廊,这一走廊地带至今仍是畲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浙江境内的其他畲族则大多以景宁为基点再做扇形分布,分别向北迁至云和、向东南迁至苍南。还有一条线路是由福鼎进入苍南,而后迁往平阳以及温州所辖地区,后又有一部分回迁至闽东,一部分向西北迁入丽水地区[9]。
综上所述,可将畲族历史上从福建罗源逐渐迁徙进入浙江的路线归纳为2条主要路径:罗源至宁德、福安、霞浦、福鼎、苍南、平阳、温州;罗源至宁德、福安、泰顺、景宁、云和、松阳、丽水、桐庐、临安。其中景宁至苍南、温州也存在一定的迁徙分流。
2 浙闽地区几种典型的畲族服饰
历史上畲族男子服饰与汉族相同,其服饰特色不突出。以女子的凤凰装服饰最具民族特色:头戴凤冠,身着象征五彩凤凰的彩色刺绣服装,腰间系有短小的围裙,俗称拦腰,便于劳作的同时兼具视觉美感。不同地区的畲族女子服饰外观差异颇大,根据在各类文献资料中的记载以及田野调研结果,将浙闽地区的代表性畲族服饰归纳为5种:景宁式、福安式、罗源式、霞浦式和福鼎式,如图1所示。
图1 5种典型畲族服饰样式Fig.1 Five typical She′s dress styles.(a)Jingning style; (b)Fuan style; (c)Luoyuan style; (d)Xiapu style; (e)Fuding style
2.1 景宁式
流行于浙江景宁、丽水、云和、温州一带,右衽大襟衣,长及臀部,领口及袖口有较宽的彩色镶拼饰边。大襟的花边装饰超过前中心线至左颈侧下方,成一小直角,俗称兰观衫。边饰多用自织彩带镶拼或绣花等工艺手段形成独特的装饰图案,一般有4~5条花边。底摆一般无饰边,上衣纽扣多使用传统一字扣,简单朴实,下着筒裙或长裤。
腰间围裙称为拦腰,素面麻布,红色腰头,两端系以自织手工艺彩带。头饰为珠饰缀挂型,以竹筒裹红布立于头顶,珠饰成串系于额前及两鬓,末端缀银牌。
2.2 福安式
流行于福建福安、宁德大部分地区,窄衣小袖,右衽圆领大襟衫,领座低矮领口及胸部前襟为一字扣,纽为银质扁扣。后片大身略长于前片,衣身较为朴素,衣领领座低矮(2~2.5 cm),衣领绣水红、黄、大绿等色的马牙纹,领口大襟镶窄边,1~3 cm,以红色为主,精致一些的则在红布外再以滚、嵌的形式叠加多层彩色布边,袖口亦有相同的布边装饰。胸襟服斗近侧缝处有一块三角状(实为四角形,形状为三角形去其一角)红色贴布,上有绣花。
腰间系拦腰,拦腰上方绣左右对称团花图案,两端系以彩带。平日以绒绳缠绕形成筒状发髻,新娘戴凤冠、挂银牌、缀五色珠。
2.3 罗源式
亦称罗连式,流行于福建罗源、连江、闽侯和宁德南部飞鸾一带,是对传统样式保存最为完整的畲族服饰,1975年被指定为全国畲族女性服饰的代表装。右衽交领大襟上衣,肋下侧缝处系带固定,下着裙及绑腿(现代多着长裤)。上衣大身以青黑色为底色,肩领部位大量使用成排的花边装饰,花边间隔处以捆只颜(一种多层彩条镶嵌工艺)镶边装饰,可以排到肩侧乃至腋下。花边和捆只颜装饰是罗源式服装最显著的特征,青年女性的花边艳丽繁复,层数多、面积大,颜色以红白为主;老年妇女的花边层数少,颜色较素净,以蓝白为主。
拦腰边缘饰以2~3层花边和捆只颜,中心通过镶拼绣花进行装饰,繁复华丽。腰系蓝印花布宽腰带,腰带两端饰有花边和流苏。平日为绒绳缠绕型发髻,新娘佩戴凤冠,前部高耸,冠顶饰有红布及珠串。
2.4 霞浦式
又称福宁西路装,流行于霞浦县西、南、中部和东部畲村以及福安东部地区。基本式样与福安式相仿,圆领大襟,领座绣花绚丽复杂,有服斗和系带,但前后片长度完全相同,可两面翻穿。早年畲民生活艰苦,逢年过节或外出做客穿正面,平日在家或外出劳动穿反面,随着经济发展,这种穿法逐渐淘汰,但其形制流传至今。为了翻穿方便,霞浦式上衣的大襟、小襟的尺寸前后一样,小襟上也连做一个服斗。前襟服斗为2层4~5 cm宽的带状绣花装饰,色彩艳丽。大襟绣花图案的底部有系带与侧缝处相连,系带为蓝色。服斗的刺绣集中在上角,左右侧均延伸至中线,右侧至大襟边缘,斜长3 cm,以红色为主。以衣襟所绣花边组数,分称一红衣、二红衣、三红衣[10],一红即为一道花边。
拦腰和福安式相仿,但腰头和两侧镶边为蓝色棉布,在裙面上方左右两侧打褶,使裙面产生一定的松量和起伏。褶裥顶部彩绣团花,花型较福安式更紧凑密实,腰头两端系彩带。平日为绒绳缠绕型发髻,新娘戴凤冠,冠上饰有银牌。
2.5 福鼎式
通常称福宁东路装,流行于福鼎及霞浦县东部水门、牙城、三沙等地大部分畲村。上衣为立领右衽黑色大襟,连袖有服斗,复式双层领,分大领和小领,内层为大领,领座较福安式领座稍高,约为4 cm,中心处最高可达5 cm,外层紧贴领圈有一层小领,高约1 cm,2层领子均有彩色刺绣,领口处有2颗红色或红绿相间的绒线球,俗称杨梅球或杨梅花。大襟服斗处有一块宽至前中心线的刺绣,色彩艳丽,花型饱满,喜用人物和花鸟动物图案组合。侧缝服斗末端靠近腋下处有2条红色飘带。袖口有3层彩色布条镶边。
福鼎式拦腰为大小2层裙面,小裙面为红色或绿色缎面,两端系彩带。平日为绒绳缠绕型发髻,新娘戴布满银簪的凤冠,冠顶红布装饰,前额有流苏状细银链。
综上所述可发现,以上5种畲族服饰样式之间主要区别在于上衣和拦腰的样式与装饰。图2所示为根据田野调查所见实物复原绘制的5种典型样式的上衣平面图;图3所示为根据实物复原绘制的拦腰平面图。
图3 5种典型畲族拦腰平面图Fig.3 Plans of She′s five typical aprons.(a)Jingning style; (b)Fuan style; (c)Luoyuan style; (d)Xiapu style; (e)Fuding style
3 浙闽畲族服饰之间的传承脉络分析
3.1 浙闽畲族服饰之间的脉络相承性
3.1.1 服装样式的脉络相承性
迁入地的服饰源自迁出地,而后又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不同,以及与当地其他居民的交互影响而各自产生变异与演化,乃至分化为同源异貌的不同样式。
根据对服饰形制上的异同分析,再结合历史上畲族在浙闽之间迁徙的路径可发现:自罗源到福安,再向东入霞浦,进而北上自福鼎进入苍南、平阳,是一条畲民历史上由闽入浙的迁徙路线,而从罗源到福安,一路向北,再到景宁、云和、丽水是畲民迁徙历史上第2条由闽入浙的迁徙路线。在这2条路线上,贯穿着5种代表性畲族服饰,这使得畲族服饰由罗源式为起点至景宁式为终点,途经福安、霞浦、福鼎和泰顺,存在一脉相承的连贯性:福安至景宁北迁一线都保持上拱式大襟,服装边缘以镶滚进行装饰,绣花较少,拦腰式样也较为朴素;福安至霞浦、福鼎西迁再北上的一线,在福安式上衣的基础上增加服斗处的绣花。同时,浙江温州苍南地区部分畲族的回迁又导致了这一带服饰之间的相互交融和相互影响。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根据胡先骕先生发表于1923年的《浙江温州处州间土民畲客述略》一文,当时浙南畲族女装“未嫁者领缘之下钉以彩线,扎成两小花球,已嫁者去之,今则已嫁者亦每不去其球矣”[11]。这一描述与福鼎式女上衣领口装饰一致,因此,当地畲民在历史上有部分回迁至福鼎、霞浦,现今温州苍南一带畲族服饰多种式样并存,也和此因素有关。当地部分畲民历史上与福鼎一带有回迁互动,另有部分畲民自景宁迁入,所以,一部分畲民衣着与福鼎式极为相似,另有一部分畲民服饰与景宁式相同。结合畲族迁徙历史路线,对福建罗源到浙江景宁、苍南的畲族服饰整体形象变迁归纳如图4所示。服饰最为朴素的是福安装,从霞浦至福鼎装逐渐在大襟处有大量绣花,直至浙南温州苍南一带恢复了罗源装的华丽,但样式和色彩搭配已有较大改变;景宁装服装式样简单,但头饰较好地保持了传统样式(罗源新娘凤冠样式)。
图4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变迁图Fig.4 Transition diagram of She′s dress change in Zhejiang and Fujian
3.1.2 服装装饰的脉络相承性
对田野调查中收集的5种畲族服饰典型样式进行整理,发现沿着畲族历史上的民族迁徙路径,其服装装饰风格产生了花边装饰和绣花装饰2种主要风格。以服装中最能表现样式特征的门襟为例进行比对分析,将罗源、福安、霞浦、福鼎、景宁5种样式的门襟平面图按照历史迁徙路线排列,可看出作为起点的罗源式门襟兼有花边和绣花2种装饰,但花边装饰的面积和重要程度强于绣花装饰,如图5所示。
图5 畲族服饰门襟样式变迁图Fig.5 Sketch map of She′s front placket′s change
在服饰变迁的过程中以福安为节点形成景宁路和福鼎路2种线路,景宁路保持了罗源式的门襟镶边装饰,简化门襟的绣花装饰,最终形成今日景宁地区花边衫(兰观衫)的特征;而福鼎路则简化了花边装饰,由霞浦至福鼎逐渐形成繁复精致的门襟绣花装饰。福安式处于2种变化的分支节点,既保持了花边装饰,又延续了绣花装饰工艺,但二者都较为简单,形成了朴素大方的服饰风格。
3.2 传承脉络的形成因素分析
3.2.1 文化认同和民族归属导致的同一性
浙闽两地畲族一脉相生,同根同源,在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属性上存在同一性,这种同一性直接导致民族观念、祖先传说、生活习俗等各方面的一致。服饰是根植于文化土壤的外在物化表现,相同的民族记忆所表现出来的符号性也呈现一致性。
各地畲族一致认盘瓠为祖,以及由此发展为对凤凰的崇拜,这使得各地畲族很容易就产生一种民族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促进和加深了他们在文化上的认同,在服饰上通过一些固有的形制和符号体现出来,如各地对自己的民族服装都称为凤凰装,头饰都称为凤冠。正是由于这种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一些远迁他地的畲族反而更加固守原始民族文化中的某一部分以示不忘先祖。虽然由于迁徙及由地理阻隔形成的畲族服饰次文化圈使服装形制外观各异,但各地文化之间的共性非常鲜明,文化内涵相近或一致,各地畲民在民族文化上的认同及由此产生的民族归属感正是导致畲族服饰保持相对统一的搭配形式、服饰配件和色彩基调的原因,从而保持服饰内涵和服饰文化的统一性。
3.2.2 民族迁移和民族融合带来的差异性
畲族先民在长距离、长时间的迁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与周边民族进行交流,畲族直至清末民初才稳定形成目前的杂散居分布状态,所以在漫长的族群迁徙历史中,畲族与周边各民族之间的互动给畲民经济文化生活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畲族历史上长期的民族迁徙使得服饰在保持民族一贯性的基础上产生了诸多变异,这些变异是随着迁徙地周边的民族融合互动而逐渐产生的,有的地区对周边服饰文化接纳度高,有的地区接纳度低;有的地区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装饰工艺而改进本民族服饰,有的地区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局部细节来改进本民族服饰,最终导致了多样化的畲族服饰外观。
4 结 语
服饰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本民族的历史变迁、社会经济和文化习俗,随着族群的迁徙、时间的推移以及民族的发展和融合,服饰样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民族迁徙脉络在对浙闽地区畲族服饰建立连贯、系统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畲族历史上长期的民族迁徙使得服饰在保持民族一贯性的基础上产生了诸多变异,这些变异是随着迁徙地周边的民族融合互动而逐渐产生的。结合民族迁徙历史分析,分布在迁徙路线的几种畲族分支服饰之间互有关联,具有清晰的传承脉络关系。这种脉络性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文化认同与民族归属感带来的同一性,以及民族迁移和民族融合带来的差异性。民族迁徙脉络影响着民族服饰样式的演变,民族服饰样式的变化又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民族迁徙的路径。
FZXB
[1] 邱国珍. 畲族“盘瓠”形象的民俗学解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6):63-70. QIU Guozhen. A folkloristic reading of Panhu image[J].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3,25(6):63-70.
[2] 肖芒. 畲族“凤凰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价值[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1):19-23. XIAO Mang.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value of She′s ″phoenix dress″[J].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0,30(1):19-23.
[3] 吴微微,陈良雨.浙江畲族近代女子盛装审美艺术[J].纺织学报,2008,29(1):107-109. WU Weiwei,CHEN Liangyu. Aesthetics and art of Shes′ modern women formal dress in Zhejiang[J].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 2008, 29(1):107-109.
[4] 陈敬玉. 民族服饰的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 以浙江景宁畲族为例[J].丝绸, 2011, 48(5):48-50,63. CHEN Jingyu. Study on the solid protection and live inheritance of ethnic costume: take a case of She nationality in Jingning Zhejiang[J].Journal of Silk, 2011, 48(5):48-50,63.
[5] 闫晶,范雪荣,陈良雨.文化变迁视野下的畲族古代服饰演变动因[J].纺织学报, 2012, 33(1):111-115. YAN Jing, FAN Xuerong, CHEN Liangyu. Evolution causes analysis of She′s ancient costume from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hange[J].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 2012, 33(1):111-115.
[6] 邱国珍,赖施虬. 畲族“刀耕火种”生产习俗述论[J].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26(3):16. QIU Guozhen, LAI Shiqiu. On She nationality′s "Slash-and-Burn Cultivation"[J]. Journal of Wenzhou Normal College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2005, 26(3):16.
[7] 《畲族简史》编写组.畲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31. “She′s History” Writing Group. She′s History[M]. Beijing: Nationalities Publishing House, 2008:31.
[8] 蓝运全,缪品枚.闽东畲族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30. LAN Yunquan, LIAO Pinmei. She′s National Records in the Eastern of Fujian[M]. Beijing: Nationalities Publishing House, 2000:30.
[9] 郭志超.畲族文化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81,88-92. GUO Zhichao. The Culture of the She Ethnic Group[M].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2009:81,88-92.
[10] 陈栩, 陈东生. 福建宁德霞浦地区畲族女性服饰图案探议[J].纺织学报, 2009, 30(3):88-93. CHEN Xu,CHEN Dongsheng. She′s female costumes pattern in Ningde and Xiapu of Fujian[J].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 2009, 30(3): 88-93.
[11] 张大为,胡德熙,胡德焜.胡先骕文存(上)[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96. ZHANG Dawei,HU Dexi,HU Dekun. HU Xiansu′s Collection:PartⅠ [M]. Nanchang: Jiangxi University Press,1995:96.
She′s costumes heritage context in Zhejiang and Fujian provinces based on ethnic migration history
CHEN Jingyu1,2
(1. Fashion College,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China; 2. Zhejiang Provincial Research Center of Cloth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China)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features of She′s costumes′ heritage context based on ethnic migration, aiming at the diversity appearance of She′s costumes, firstly She′s costumes in Zhejiang and Fujian provinces were summarized and divided into five typical styles. Recovery plans of the five styles were completed by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iterature collection, and then She′s history migration route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yles. It can be found that a certain context of the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them, including the change in the clothing shape and decoration. By combining the migration route history of She nationality, the heritage context has relatively consistent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migration route. Analysis on the She nati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he′s costumes shows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phenomenon is the similarity brought by the cultural ident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differences brought by ethnic migration and ethnic integration.
She nationality costumes; ethnic migration; heritage context; Zhejiang and Fujian provinces
10.13475/j.fzxb.20160401206
2016-04-06
2016-10-13
浙江省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2014KF16);浙江理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3072123-Y)
陈敬玉(1979—),女,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与民族服饰文化。E-mail:chenjy@zstu.edu.cn。
TS 941.12; J 523.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