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17-06-05陆东英
陆东英
(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全科, 上海, 201616)
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陆东英
(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全科, 上海, 201616)
社区康复治疗; 脑卒中; 临床应用效果
脑卒中疾病是由于脑部的动脉循环受到障碍或出血或梗阻,而造成了神经功能缺乏性病变,主要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脑卒中较为常见,多发于老年人群,临床中引起医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1]。此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复发率和致残率也很高,由于发病位置特殊,会对脑部神经造成严重损伤,进而出现偏瘫,严重者可导致死亡[2]。社区康复治疗可以最大化地利用社区可用资源,提供给伤残病患者最为有效的康复治疗。这要求个人、家庭和社区共同参与,目标是患者身心障碍的全面康复,可采用多种功能训练的方法,使患者得到最优治疗。随着在临床中提高脑卒中疾病诊治水平,使得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也有显著下降[3]。本研究通过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应用社区康复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比较满意,现将本次研究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的10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探讨试验的对象,所有的患者经严格检查确诊,均与脑卒中疾病的诊断标准相符合。应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试验样本均分为实验组(社区康复治疗+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54例。实验组男26例,女28例; 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为(53.7±5.8)岁; 脑卒中的类型:脑出血有23例,脑梗死有31例; 病程为5~18天,平均病程为(7.9±5.3) d。对照组男29例,女25例; 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为(57.1±4.8)岁; 脑卒中的类型:脑出血有27例,脑梗死有27例; 病程为4~17 d, 平均病程为(6.9±4.9) d。2组患者性别、年龄、脑卒中类型和病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入院后,均详细询问脑卒中患者的发病情况、生活基本情况,并立即进行常规全面检查。充分结合2组患者的实际发病情况,并按脑血管病指南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且让患者接受自拟药方治疗[4]。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包括病情、环境以及心理方面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社区康复治疗。① 良肢位摆放及功能训练:当患者的病情达到稳定状态后,护士提供指导,患者进行生活自理的训练。起始护士辅助,而后患者自行完成,每天进行3次,每次可持续40 min。② 语言训练:指导患者进行音节练习,且叮嘱家属多与其交流沟通。③ 吞咽训练:嘱咐患者清淡饮食,并指导患者鼓腮、示齿等基本训练。④ 认知康复训练:医护人员应使患者明白自己的病因,并对其进行特殊相关性的治疗,展开计划性的康复训练。⑤ 家庭康复训练:患者在家时,家人及患者应该持续不断地进行康复性的训练计划,持续5个月。⑥ 社区康复训练:社区康复中心应对患者不定期进行检查护理,并积极为患者指导训练,需持续2个月,以达到社区康复治疗目的[5]。
1.3 观察指标
根据在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上,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标准[6]。观察并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运动功能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情况。
1.4 评定标准
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级量表(NIHSS)进行评定,评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7]。患者日常生活运动功能的情况:根据Fugl-Meyer评定的方法(FMA)来对患者进行评定,评分越低表示日常生活运动功能越差。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情况:根据Barthel指数积分的评定方法(MBI)对患者的改善情况进行评定, MBI评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越好[8]。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情况比较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 评分比较 分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运动功能情况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运动功能(FMA)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运动功能比较±s) 分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情况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MBI)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比较±s) 分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脑卒中被称为脑中风,老年群体常见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被叫作脑血管意外。患者发病存在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的狭窄,闭塞或者是破裂,进而造成了脑血液循环的障碍[9]。临床中主要表现为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者突发性口眼歪斜,并且可能会出现半身不遂,以及智力障碍等特征[10]。此疾病发病率较高,病死率较高,复发率和致残率也相对较高,由于病发位置特殊,患者突然发病,将使脑部神经受到严重损伤,进而会引发偏瘫,情况较严重者,会致其死亡。脑卒中疾病情况特殊,老年人群屡见不鲜[11]。因此,及时确定成效显著的治疗方案,配合制定及实施效果最佳的康复治疗计划,已成为脑卒中患者治愈康复的关键所在。
社区康复治疗有效利用社区中所有可用的资源,使本社区中的伤残病患者可以得到最为有效的康复治疗[12]。社区康复治疗突破了传统康复理念的束缚,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并结合患者的家庭环境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布置,以简洁、舒适为原则,使意外伤害的发生降到最低,从而可使患者更好地于此环境中进行康复训练[13]。社区康复治疗要求个人、家庭和社区都要参与,使患者身心障碍全面康复,并采用多种功能训练的方法,使患者康复治疗达到最优化,以期可恢复本初[14-16]。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身心一体化的康复训练,注重心理干预对患者康复的作用,家庭成员应主动配合,并给予患者全力的支持,进而使得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17-19]。在采用社区康复治疗的方案,进行康复训练时,应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心境,并按由浅及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可减缓患者的病情,并能尽早康复。
本研究为了探讨社区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采取了社区康复治疗的方案。根据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运动功能情况,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情况的比较。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FMA评分,以及MBI评分均比对照组高。综上所述,社区康复治疗是治愈脑卒中患者的最佳方案,治愈的效果也较为显著,可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得到改善,使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不存在任何副作用,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该病死亡率,使患者康复效果达到最佳,值得在医院中推广应用。
[1] 崔立军, 胡永善, 沈国光, 等. 我国脑卒中社区康复治疗模式研究现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0, 10(2): 185-189.
[2] 罗义云. 65例老年复发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 贵州医药, 2009, 33 (4): 379-380.
[3] 张冰婵. 综合社区康复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 23(3): 123-125.
[4] 吴矿文, 江滨, 梁杰, 等. 脑卒中社区康复简易适宜技术在社区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35): 4025-4027.
[5] 宋宇. 整体优质护理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工程, 2014, 22 (4): 171.
[6] 王新华. 医院-社区-家庭康复管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意义[J]. 中国社区医师, 2012, 14(27): 318.
[7] 张国初, 裴建中, 蒋宏. 认知干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 14(17): 90-92.
[8] 曲艳吉, 卓琳, 詹思延, 等. 中国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流行病学特征的系统评价[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12): 1294-1301.
[9] 谢春艳, 秦晨曦, 王耕, 等. 上海市社区退休人群社会经济地位与心血管疾病患病关系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4, 35(5): 500-504.
[10] 高文娟, 李婷, 陈碧华, 等. 一线城市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现况及需求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27): 3228-3230.
[11] 符艳, 姚秀高. 渐进式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中的效果分析[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4, 36(3): 96.
[12] 董兴鲁, 周莉, 李宗衡, 等. 14家三级甲等医院中医医师脑卒中康复知识水平调查[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4, 20(10): 988-990.
[13] 姜霖. 脑卒中患者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预后临床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 20(2): 259.
[14] 梅永霞, 张振香, 林蓓蕾, 等. 脑卒中患者照顾负担评估的分析及对照顾获益的启示[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7): 14-17.
[15] 蔡金乐, 刘改芬, 宋彦丽, 等. 全球脑卒中流行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回顾[J]. 中国综合临床, 2014, 30(4): 437-439.
[16] 刘柯.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的中医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8): 173-174.
[17] 范天伦, 陈海燕, 欧贻斌, 等. 跟踪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6, 22(11): 1107-1108.
[18] 徐艳, 王霞, 胡维, 等. 分期康复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8): 12-14.
[19] 钱淑霞, 岳卫清, 张晓玲, 等. 初发脑卒中后抑郁各时期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16, 14(6): 950-952.
2016-11-15
R 472.2
A
1672-2353(2017)04-175-03
10.7619/jcmp.201704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