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动物强制免疫死亡补偿对防疫工作的推动作用

2017-06-05

兽医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达川达州市新城疫

刘 磊

(达州市达川区堡子镇畜牧兽医站,四川达州 635000)

刍议动物强制免疫死亡补偿对防疫工作的推动作用

刘 磊

(达州市达川区堡子镇畜牧兽医站,四川达州 635000)

动物强制免疫应激死亡补偿是关免疫成败,达州市达川区从2012年起对全区实行财政补偿并逐步完善,有力地推动了工作开展。

动物;免疫死亡;状况;作用;问题;建议

1 之前状况

1.1 补偿金来源

未出台文件的2012年前,补偿金来源为:区局下拔约40%,乡镇和免疫人员各承担40%和20%。

1.2 补偿标准

全区未制定统一补偿标准,补多补少由各乡镇站自定。由于受资金短缺和个人利益的影响,仅 2011年和2012年分别出现免疫纠分21件、19件。

1.3 工作开展

鉴于以上原因,常出现以下现象:一是防疫人员惧怕赔偿打假针、造假册、用蒸馏水代替疫苗、减少剂量等防应激反应;二是工作难做,特别是发生过强制免疫应激死亡的更是难上加难,在“谁打死了谁全赔”等言语下,做真做实难;三是质量上不去。从表1可看出,猪瘟、口蹄疫、高蓝、禽流感、新城疫免疫密度最高的77%、低的仅52%,发生疫情的风险极大。

2 推动作用

几经周折在2012年出台了《达川区人民政府动物强制免疫应激死亡及疑似疫情处置强制扑杀补偿办法》(达府发〔2012〕)54号(以下简称《办法》)的实践证明,规范补偿,有力地促进了免疫工作开展。

2.1 免疫接受率上升

农户能得到补偿,接受免疫的大大增加,扫请了免疫中的最大障碍。

2.2 纠转了打假针问题

医人员再也不负担经济赔偿责任,加之农户也支持了,所以工作积极性显著提升,杜绝了打假针等现象发生。

2.3 免疫质效提高

从表1、表2看出:《办法》实施呈现出了“两高”良好态势。即:免疫密度提高。实施后4年与实施前2年相比(均为平均数,下同)免疫密度提高了:猪瘟29.4%,口蹄疫(猪18%、牛20.9%、羊23.5%),高蓝病37.0%,禽流感38.1%,新城疫35.1%;抗体水平提高。从表2可以看出,由于解除了心理压力,敢于按规免疫,虽补偿金额上升,但同比抗体水平提高了:高致病性禽流感34.5%,高蓝病29.5%,猪瘟22.8%,口蹄疫(猪24.8%、牛23.6%、羊29.1%),新城疫32.9%。

2.4 免疫纠纷明显降低

表1显示,群众吃了定心丸,上访、告状人员少了,同比免疫纠纷降低了65.0%。

表1 达州市达川区2010~2015年免疫密度自查统计表

3 存在问题

3.1 认定上有困难

把补偿理解为照价赔偿,无理要求审核人员超标准申报;不顾补偿程序,要求一死即补;非免应激死亡的说成是因免死亡,造成认定难。

3.2 工作上有疏忽

规定在免疫后48h内认定有效,但把超时死亡的纳入补偿;死亡动物的补偿金额超标现象;疫苗的批号与种类不符实际;免疫标识不齐等。

3.3 审核上有难度

要求照片必备的畜主、头数、无害化处理三个物证要素不齐或不完善。若补,又不合规,不补,养殖户又不依。

表2 达州市达川区疫控中心2012~2015年抗体水平自查记录表

4 几点建议

4.1 补帖及时到位

畜牧、财政部门要尽量及时办理补偿事宜,减少群众担忧,形成良好的理赔印象,激发群众更加支持免疫工作。

4.2 宣传到位

讲清畜禽发生应激反应的原因,明白个别机体的过敏性反应实质;讲清应激反应与免与不免谁轻谁重的问题,明白不免要承担的疫情危险;把尽免疫义务与享受补偿政策结合宣传,以恩促免,自觉担责。

4.3 监督到位

建立强制免疫应激死亡补偿档案,随时接受有关部门监督检查;以明察暗访等方式核实情况,防止违法违纪事件发生。

[1] 朱军政,高波.达川区动物强制免疫应激死亡补偿情况调查报告[J].中国动物保健,2015,(1):42-43.

猜你喜欢

达川达州市新城疫
达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艺初探
达州市达川区:开展和谐劳动关系“春风行动”
川东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以达州市为例
达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调查
达川区退耕还林典型经验调查报告
对如何提高达川区造林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达州市建成精铸科技有限公司
鸭新城疫研究概况
如何正确使用新城疫疫苗
达川区联社:助办巴山采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