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2017-06-05郁美珍
郁美珍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广东 珠海 519060)
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郁美珍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广东 珠海 519060)
目的 分析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为科学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2012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1258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切口是否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比较2组患者各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1258例腹部外科手术中,切口感染38例,感染发生率为3.0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BMI较高、合并基础疾病、夏季手术、急诊手术、备皮时间较长、切口长度较长、手术时间较长、侵入性操作属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合并基础疾病、急诊手术、切口长度长、手术时间长、侵入性操作均为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针对符合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当积极加强抗感染防护用药,及早治疗控制基础疾病,强化提升急诊手术无菌护理服务水平,尽量减短手术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次数,从而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腹部; 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因素
腹部是人体肝脏、胃肠道、胰腺等重要器官所在场所,而这些器官的疾病往往需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腹部外科手术也就成为了临床上许多慢性腹痛和急腹症的重要治疗手段[1-2]。切口感染是此类手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又因为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导致感染一旦发生则很难控制,给患者术后恢复造成不良影响,且容易诱发腹内器官发生感染等病变,进展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患者死亡[3-4]。以2012年3月至2016年4月间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258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就切口感染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2年3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的1258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其中男632例,女626例,年龄13~80岁,平均年龄(46.9±7.5)岁。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胆总管探查术、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肠切除术、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等。
1.2 研究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将患者确诊为手术切口感染[5]。按照切口是否感染将研究患者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合并基础疾病(营养不良、高血压、糖尿病等)、手术季节、手术时机(是否急诊)、备皮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侵入性操作等进行调查,比较2组患者上述各指标之间的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1软件将研究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7.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通过χ2检验与t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导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2 结果
2.1 切口感染情况
本研究对象1258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中,切口感染38例,感染发生率为3.02%。
2.2 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单因素分析结果
-:无此项。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收分析见表2。
表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人体的肠腔内存在着较多的正常菌群,在腹部外科手术的过程中极易受到损伤,加上手术视野与解剖结构的特殊性,相较于其他手术更容易引发外源性与内源性的切口感染[6]。切口感染可直接造成切口的裂开、脓肿,延长愈合时间,感染蔓延能引起其他器质性的组织功能病变,甚至致使患者死亡。不仅也给患者的身体、心理造成二次伤害,还会给家庭经济带来更大的负担,这也是临床上造成医患矛盾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1258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中,切口感染38例,感染发生率为3.02%,处于我国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1%~10%的范围之内,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同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BMI较高、合并基础疾病、夏季手术、急诊手术、备皮时间较长、切口长度较长、手术时间较长、侵入性操作属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以切口感染为因变量,上述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赋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合并基础疾病、急诊手术、切口长度长、手术时间长、侵入性操作均为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年龄较大的患者生理功能衰退严重,与合并基础疾病患者的身体细胞免疫功能皆明显下降,机体的抵抗力低下,感染概率增加;急诊手术往往较为仓促,术前准备不够充分,难以实现标准手术中消毒灭菌的效果,容易引发病原体感染;切口长度较长、手术时间较长及侵入性操作均可增加腹部手术过程中空气环境、器械操作等病原体污染风险。因此,应当针对符合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积极加强抗感染防护用药、及早治疗控制基础疾病、强化提升急诊手术无菌护理服务水平、尽量减短手术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次数等,从而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1] 方东萍,吴群英,申屠琴芬,等.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6):1494-1496.
[2] 樊跃平,任建安,吴秀文,等.腹部污染切口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和致病菌分布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5,14(10):835-838.
[3] 史育兰.两种术中切口保护方法对预防腹部污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比较[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4):30-31.
[4] 廖维.手术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预防与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61-6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320.
[6] 任建安.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策略[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6):533-536.
(责任编辑:刘大仁)
2016-08-20
R619.3
A
1009-8194(2017)02-0047-02
10.13764/j.cnki.lcsy.2017.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