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心率变异性异常者自控力的实用性研究

2017-06-05李玉萍付荣娟张春玲王佑强皮志禹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自控力心率疾病

李玉萍,付荣娟,张春玲,王佑强,皮志禹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1.心血管内科;2.护理部;3.医务科, 重庆 垫江 408300)

提高心率变异性异常者自控力的实用性研究

李玉萍1,付荣娟1,张春玲2,王佑强3,皮志禹1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1.心血管内科;2.护理部;3.医务科, 重庆 垫江 408300)

目的:探讨提高自控力的个体化有效训练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行动态心电图检查(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DCG)有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异常的非器质性疾病检查者200例,进行压力、抑郁、自控力调查。试验组100例进行个性化自控力训练方法,另10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半年至1年后复查HRV、自控力,同时对训练效果以“生活方式执行情况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训练前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年后回访到75例,自控力前后比较有一定程度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00例16例放弃,余84例均能坚持训练和采取健康生活方式,HRV和自控力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5)。结论:提高自控力的个体化有效训练,可改善非器质性的HRV患者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自控力训练还可推广到无禁忌的疾病者、亚健康和健康人群。

自控力;训练;心率变异性异常;疗效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反应心率微小变化及变化规律, 其本质是对心律不齐程度的定量分析,反应自主神经对心率的调控作用[1],是动态心电图(DCG)检查中的重要项目之一。而自控力低下可引起HRV下降,自控力是人对自身冲动、情感、欲望施加的正确控制[2]。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经济飞速发展、老年化社会日益严重的今天,人们期望值高,所以压力增加,自控力降低,各种心身疾病层出不穷。本研究在于与检查者共同探索适合的、能够长期坚持的自控力有效训练方法,以达到放松、解压,改善心脏自主神经的调节和平衡状态,提高HRV。延缓和防止相关疾病的发生。自控力训练可推广到无禁忌的疾病者、亚健康和健康人群。而在国内采用非药物方法如何提高无明显疾病者的HRV,没有相关性具体研究。尤其是通过自控力训练,从心理、生理、社会角度进行综合研究较少。为了延续健康时间,进行自控力研究是值得探讨的课题。目前对提高HRV异常者自控力的个体化联合训练方法,在国内也未见文献报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出现HRV异常但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自愿者200例,进行情绪自控力、生活事件压力和抑郁自评测试:女性134例,年龄16~80岁,平均(47±5.26)岁;男性66例,年龄25~77岁,平均(52±5.75)岁。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1.2 研究方法

在患者来院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同时进行HRV的时域和频域分析;对HRV异常无器质性疾病者,在自愿前提下进行三种量表调查。将资料进行统计与分类,探索自控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根据患者不同的调查结果,对少数有严重抑郁的患者在进行心理护理同时劝其进行精神心理治疗,其余患者进入研究范围,分别给予心理护理或心理护理与自控力训练。半年至1年后复查自控力程度,前后对比并进行训练效果分析。

1.2.1 HRV标准 根据郭继鸿等[1]《动态心电图学》中HRV的诊断标准SDNN:>100(141±39 ms);SDANN:(127±35)ms;RMSSD:(27±12)ms;HRV的频域标准:LF/HF1.5~2.5。

1.2.2 情绪自控力判断标准[3]20项,总分20~60分。自控力≤30分,说明情绪自控力很差;31~49分为情绪自控力一般;自控力≥50分说明情绪自控力较好。

1.2.3 抑郁程度统计[4]抑郁自评量表共20个条目,四个维度(分别记为1分、2分、3分、4分), 将各条目累计分/80,结果判断:0.5以下者为无抑郁;0.5~0.59为轻微至轻度抑郁;0.6~0.69为中至重度;0.7以上为重度抑郁。

1.2.4 生活事件压力统计[5]生活事件压力共计41个条目,根据压力大小有不同的分值,患者是否经历了某种事件而总结出分值。150~199分为压力过低,需要适当刺激;200~299分为压力适当;300分及以上为压力过大,需要调控解压。

1.3 自控力训练主要方法

根据心理学家麦格尼格尔[2]“意志力”五战略原则即健康生活方式;保证睡眠质量和时间;与未来的自己交朋友,预测失败的进程;不要对错误的自己总是责怪、要经常鼓励;学会抑制和面对诱惑。详细内容以“生活方式调查表” 的形势展现,包括了16个方面59个主要调查点。让检查者树立只要有意识去改变自己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做一些对身体有益的事,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最终都会有良性结果的信念。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数据以率体现,两组之间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参与训练的人员性别比例

进入研究范围的HRV异常,男性66例占33%,女性134例占67%。

2.2 结果统计

2.2.1 训练前自控力比较 (1)试验组训练前自控力状况比较见表1,其中男女自控力低下与自控力很好比较,χ2=4.19,P<0.05; 男女自控力一般与自控力很好比较χ2=3.09,P<0.05;男女自控力低下与自控力一般比较χ2=0.52,P>0.05。(2)对照组训练前自控力状况比较见表2,其中男女自控力低下与自控力很好比较χ2=7.11,P<0.05; 男女自控力一般与自控力很好比较χ2=2.40,P介于0.25与0.100间,即P>0.05;男女自控力低下与自控力一般比较χ2=4.21,P>0.05。

表 1 试验组训练前自控力状况比较(n)

表2 对照组训练前自控力状况比较(n)

2.2.2 训练后自控力比较 (1)试验组训练前后自控力状况比较见表3,其中自控力低下与自控力很好比较计算得χ2=25.54,P<0.05;自控力一般与自控力很好比较χ2=6.79,P<0.05;自控力低下与自控力一般比较χ2=1.39,P>0.05。(2)对照组训练前后自控力状况比较见表4,其中自控力低下与自控力很好比较,χ2=0.12,P>0.05;自控力一般与自控力很好比较χ2=0.05,P>0.05;自控力低下与自控力一般比较χ2=0.06,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3)对照组与试验组训练后自控力状况比较见表5,其中两组自控力低下与自控力很好比较,χ2=15.22,P<0.05; 自控力一般与自控力很好比较χ2=5.90,P<0.05;自控力低下与自控力一般比较χ2=7.48,P<0.05。

表 3 试验组训练前后自控力状况比较(n)

表 4 对照组训练前后自控力状况比较(n)

表 5 对照组与试验组训练后自控力状况比较(n)

2.2.3 自控力训练效果统计 以“生活方式执行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对主要的自控力训练效果进行分析统计。见表6。

表6 84名参与自控力训练者的效果统计

注:每杯水以200 mL计算。对照组因未参与训练,未作统计。

3 讨论

本课题首先将自控力训练方法引入HRV异常者,因为HRV是自控力的生理学基础,对自控力差、有身心疾病倾向的人提供健康教育与训练,方法是根据“自控力”中“意志力”五战略为原则制定适合的个体化简单的易于坚持的自控力训练方法[2]。自控力降低多由于各种压力所致,因为压力引发欲望,使多巴胺神经元在诱惑面前表现得更加兴奋,而加重压力感受,真正缓解压力是要增加大脑中改善情绪的物质如血清素,γ-氨基丁酸和让人感觉良好的催产物,以达到放松[10],众多研究显示,自我批评会降低积极性和自控力,而且容易导致抑郁等心理疾病,相反,自我同情则会提升积极性和自控力;在无法避免的失败时,多原谅自己,想要增强自控力,自我同情比自我打击有效得多。自控力是所有大脑活动中耗能最高的一项活动[6],而自控力降低,HRV低下,心血管疾病就会增加,其它如糖尿病[7]、精神疾病、代谢综合症[8]等时HRV也降低。在我国目前心血管疾病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据WHO在2011年资料显示,其冠心病死亡数已列世界第二[9],发病年轻化,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需求改变,竞争激烈以及老年化社会的日渐严重,一些与植物神经调节不协调的疾病也在不断增加,所以自控力训练显得非常重要。提高自控力,解除和缓解心理压力,提高HRV,就能降低和延迟心血管疾病和相关疾病的发生。HRV还作为衡量心血管疾病患者寿命长短的重要指标[10],提高自控力就能提高HRV,从而延长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寿命。

本研究200例,在DCG检查中HRV都有不同程度降低,以LF/HF值降低为主,其余分别是RMSSD、SDANN和SDNN发生改变。HRV时域分析:SDNN表示全程全部NN间期的标准差,是对24 hHRV的总体分析;SDANN是每5 min时段平均NN间期的均值和标准差;RMSSD代表全程NN间期之差的平方根;HRV的频域分析:低频成分(LF)主要反映交感神经的活性,高频成分(HF)反映迷走神经的活性,结合其比值(LF/HF)能更好反应自主神经调节与平衡状态[1]。200例中女性134例,自控力很差者36例占26.9%;男性66例自控力很差8例为12.1%。表1、表2分别是干预前训练组与对照组自控力情况。男女之间有显著差异,说明女性情绪不稳定,需得到医务人员帮助;男性调查者可能不愿意充分展示自己的所谓弱点,真实性相对较差。也就是说,在本研究中凡是HRV异常的非器质性疾病者,自控力均达不到理想程度。国外学者研究也证实HRV与情绪状况的变化是紧密相关的,尤其是在愤怒、沮丧、焦虑等状态下,其变化尤为重要[11]。

自控力降低在非疾病时常常因为各种压力所致,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压力程度与自控力下降呈负相关。参与自控力训练的100例,实际回院复查并参与调查者84例,自控力训练前后比较有显著改变(P<0.05),见表3。对照组100例,给予心理护理,1年后只回访到75例,仅给予心理护理,短期内对检查者有一定引导作用,自控力有一定程度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对照组与试验组干预后自控力状况比较,见表5,说明个体化自控力训练比单纯心理护理效果明显,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自控力训练内容,主要有冥想术结合呼吸放松术,个性化瑜伽术;还有部分检查者以写日记、潜水式深呼吸(即深吸气立即屏气将整个面部浸入温热水中,持续10~30 s不等,再深呼气,循环进行,持续5~10 min)的个体化创新方式;户外散步、健身操、跳舞或每周有规律的运动等等。冥想活动是一种心灵的瑜伽术,会告诉你如何与自己心灵交朋友; 呼吸放松术能降低身体强烈的应激反应,减轻压力;瑜伽作为一项综合的有氧运动,适合于各年齡层和不同性别的人群 ,瑜伽能平衡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各种腺体的激素分泌平衡,而且进行瑜伽运动时不会有运动耗竭现象;锻炼能提高心率变异度,改善自控力的生理基础[6]。深呼吸能改善植物神经功能,而潜水式深呼吸,能保证循序渐近的屏气时间,提高深呼吸的有效性。有限自控力理论认为,个体执行自我控制会消耗数量有限的自我控制资源,造成后续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的现象,称为“自我耗损现象”[12]。自控力与肌肉力量一样可以蓄积,当自控力增强,HRV也会增高,机体对一定范围的各种刺激就能作出适应性的调控,保证生理及心理健康,减轻和消除身、心压力,降低和延迟心血管疾病和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6]。自控力可以蓄积,也会自我耗损,如果对无明显器质性疾病者,出现HRV异常,不加以调控和干预就会出现相应的器质性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心理疾病甚至出现双心疾病等后果。通过自控力训练,其效果分析,见表6,提高了检查者的认识,能明确自控力训练重要性,自觉参与自控力训练。本次研究也增强了临床医生对HRV检测的认识,他们对原因不明的心悸、怀疑自主神经受损及心血管疾病早期等都能在进行DCG检查时常规进行HRV检查,对于早期发现相关疾病、早期预防和疾病控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试验组中部分检查者反应坚持三个月训练,一些自觉不适就会得到改善。因为HRV异常的非器质性者常常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能坚持训练,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平衡调节能力就会增强,降低和延迟因植物神经调节失衡引起疾病的发生。而自控力训练对其他健康、亚健康和部分疾病人群都是有效而适用的,能提高身心健康,增强幸福感。

总结,本次研究对象年龄偏大,知识不对等,一对一指导工作量大,常常要反复强调。但通过研究积累了一些有效的自控力训练和健康维护方法,并在工作中已广泛应用于其它人群的健康教育中。如果能从互联网、电视公益广告等方式进行宣传,将会让大多数人群行动起来,注重自身健康,有意识改变一些不良生活方式,注重自控力长期训练,将会提高人群整体健康水平。

[1] 郭继鸿,张萍.动态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 凯利·麦格尼格尔.自控力[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13.

[3] 张瑾.自然心理情绪自控力测量表[EB/OL].(2011-10-10)http://blog.sina.com.cn/zr18906299110.

[4] 周郁秋 护理心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11-122.

[5] 李娟.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J].百科心理[EB/OL].(2012-06-07)http://www.xlzx.zju.edu.cn

[6] 凯利·麦格尼格尔.自控力2[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13,7(1):41-82.

[7] 冯艳,娜仁花,候秀丽.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4,23(3):198-200.

[8] 祖丽菲娅·木沙,娜几娜·吾格提,胡尔西旦·那斯尔.精神分裂症与代谢综合征患者心率变异性变化[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4,23(3):201.

[9]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03.

[10]戴玉琴,段功香.瑜伽运动对中年女性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57-159.

[11]McCraty R,Atkinson M,Tiller WA,etal.The effects of emotions on short-time power spectrum analysi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J].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1995,76(14):1089-1093.

[12]王忠军,袁德勇.工作中自我耗损的来源、影响与应对研究探讨[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35(2):71-79.

(学术编辑:杨颖)

Study on the improvement of self-control 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abnormal heart rate variability

LI Yu-ping1,FU Rong-juan1,ZHANG Chun-ling2,WANG You-qiang3,PI Zhi-yu1

(DianjiangCountyPeople’sHospital,1.CardiovascularDepartment;2.DepartmentofNursing;3.MedicalDepartment,Chongqing4083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training method for the improving of self-control ability.Methods:From July 2014 to June 2016 a total of 200 patients diagnosed as abnormal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 by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DCG) without organic disease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stress,depression and self-control ability.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100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individualized self-control training method,and the other 100 cases as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guidance. The patients’HRV and self-control ability were re-checked after six months to 1 year’s treatment.The “lifestyle questionnaire” scores of training effects were used for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aining (P>0.05).In the control group,a total of 75 patients were finally used for analysis one year later,comparison of before and after a certain degree of improvement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16 cases gave up while the other 84 cases were suitable for the training and adopted a healthy lifestyle.The “lifestyle questionnaire”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fter training compared with before training (P<0.05).Conclusion:The training method for the improving of self-control ability can improve the efficacy of non-organic HRV patients,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Self-control training can also be promoted to sub-healthy and healthy people without contraindication.

Self control ability;Training;Abnormal heart rate variability;Treatment effect

10.3969/j.issn.1005-3697.2017.02.015

重庆市卫计委科研项目(20142209)

2016-12-17

李玉萍(1963-),女,副主任护师。E-mail:liyupingecg@163.com

王佑强,E-mail:918666765@qq.com

时间:2017-5-5 16∶46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1.1254.R.20170505.1646.028.html

1005-3697(2017)02-0205-04

R473.5

A

猜你喜欢

自控力心率疾病
11招,提升自控力
心率多少才健康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读《做个有自控力的小孩》有感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