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唇褪色之前
——读毕淑敏的《世界如锦心如梭》

2017-06-05西泠

健康人生 2017年5期
关键词:西泠断崖红唇

文/西泠

红唇褪色之前
——读毕淑敏的《世界如锦心如梭》

文/西泠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曲线是怎样的?是舒缓的曲线?或是如心电图一样反复波动,直到变成直线?还是上升到一定程度后断崖式下跌?

毕淑敏在《预约死亡》中提到,进入临终关怀医院后,平均住院时间是13.7天。也就是在2个星期内,绝大部分人都会死去。如果一个人活到70岁死去,那这2个星期在他的生命里只占0.05%。生命的断崖来得突然又不可抗拒。

普通人对死亡会是什么态度?

拉扎洛夫先生的妻子死于癌症,去世的时候在监护室里,全身插满了管子,戴着呼吸机。看到这个情景,他坚决地对儿子说,太痛苦了,自己绝不要这样,要死得有尊严。

60岁时,他被诊断出患了转移性前列腺癌,已经扩散到胸椎。如果非得要手术,就必须打开胸腔、切出一根肋骨、拿掉一叶肺叶、切掉脊椎处生长的肿瘤包块,用丙烯酸黏合剂重建椎体。即使成功,也只能再多活几个月,也许会有严重的并发症,也可能无法自主排便和站立。这时的拉扎洛夫先生说:“我要手术,我想活。”手术成功了,但是他在手术之后只活了14天。和他的妻子一样,躺在监护室里,插满管子,戴着呼吸机。拉扎洛夫先生前后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他受过高等教育,又在市政厅工作,他的行为几乎都是出于深思熟虑。可是他在见证了妻子死前痛苦后,在真正的死亡来临之际,他还是怕了。死亡来得太突然了,他还没活够,他还有太多的遗憾。

我们从出生开始,便在一刻不停地攀登。无法预料生命的断崖何时出现。唯一能够把握住的,只有此时此刻。如果明天就从悬崖上坠落,那今天就应该牵着爱人的手,看遍山顶上最美的风景。

毕淑敏说如果有愿望,就要立即出发,别给人生留遗憾。也许是因为她年轻时在西藏有过濒死的经历,这句话说得格外情真意切。

2008年,她用自己的稿费,花了114天完成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成为中国大陆首次环球航海的公民。2014年,她吃了各种预防黄热病、霍乱、恶性疟疾的药物之后,坐上非洲之傲的蒸汽列车,完成了非洲三万里的旅行。2016年,我们完成了这本书的初稿,发到她邮箱,原本隔天就会回复的毕淑敏老师过了许久才回复:“我正在南极,这里信号不好。”事后我们才知道,那时候她正准备穿越魔鬼西风带,那里有常年7级以上,有时甚至高达12级的大风。

那时她65岁了。

毕淑敏说:我现在去了70多个国家。70岁之前,我还想去更多的地方,少给人生留遗憾。

看着《世界如锦心如梭》的目录,就像一张愿望清单,毕淑敏用她的脚步画上一个个圆满的钩,带着愉悦和成就感。

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活过。想想自己的愿望清单,活得更脚踏实地,更潇洒一点吧。就像黑泽明的电影《生之欲》插曲《贡多拉之歌》:人生苦短,少女啊,快去恋爱吧。谁都不知明天事,趁热情还未冷却,趁红唇尚未褪色之前。

猜你喜欢

西泠断崖红唇
吴越名城·陌上花开
——西泠六子偕友8人书法艺术展
安徽省图书馆藏傅增湘未刊手稿《西泠诗草》考略
曼妙红唇
《西泠印社》风云百年 西泠不冷
十八大后遭“断崖式降级”的官员
恋恋红唇
不一样的红唇
邂逅西泠名家倪伟林先生
尽快改变人口的“断崖式变化”
断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