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博事业改革创新问题与实践举措探索

2017-06-05梁俊

丝绸之路 2017年10期
关键词:改革创新探索实践

梁俊

[摘要]文博事业改革创新是提升工作质量的重点,本文以现阶段文博事业的特点和工作形式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文博事业改革创新工作和方案,分析其中的工作内容,提出现阶段文博事业改革创新路径,以期提升文博事业改革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文博事业;改革创新;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26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0-0075-02

在近20多年的改革发展中,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我国的文物、博物馆工作管理系统和工作形式得到了有效改变,并且积累了更多的工作经验。同时,长期实践表明,在以往工作理念下进行改变是没有结果的,中国文物、博物馆工作要结合时代发展进行创新,从而拓展实际工作内容,改变工作形式,创新工作方法,取得更好的工作业绩。

一、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地位

大部分城市都不止一个博物馆,但是彼此具备的文物资源划分并不平衡。就算是收藏非常丰富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一些著名的馆藏数量都是有限制性的。因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创新观念,注重发挥博物馆中“博”和“物”的优势,根据现阶段国家、社会以及人民群众具备的文物信息和资源,彼此结合,不断创新,明确发展方向,从而提升博物馆社会宣传工作和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稳固博物馆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馆藏信息资源是博物馆发展和创新的基础,但是每一个博物馆具备的资源和信息都是有限的,无法进行全面展览。因此,要想全面展现博物馆,最首要的工作就是优化资源。在现阶段,要想利用资源更好创新,需要积极探索、深入分析,将一些独立的文物资源整合到一起,使单一的力量汇聚为强大的力量,从而实现资源应用的最大化、最优化,促使博物馆资源走出地下室,面向大众和社会,拓展博物馆的馆藏资源,从而为博物馆的发展奠定有效的基础,并在大众心中树立友好、渊博的形象。

二、加强文物资源保护

关注文物资源的保护工作,确保地域特点、应用意义,展现一定的社会生活需求。同时,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管理理念,将行政保护与规划工作有效整合到一起。因此,在实际发展中需要提升文物的法律保护,合理设定完善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和博物馆发展模式,并且将其融入国家建设发展工作和城乡发展工作中。

要提升行政保护工作的强度,制定符合本地发展的文化遗产保护规章制度。依据实际文物保护工作情况和区域文化特色,创造区域文化品牌。坚持以《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为我国保护文物资源的主要依据,提升保护工作中的规范和专家评价的影响力。

三、拓展文博事业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和平台的不断创新,文博事业在发展中也结合了很多优质的信息技术。文博事业信息化主要是全面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深入创新和应用文物信息资源,全面提升文物保护、救助以及应用、管理等工作能力。我国自1980年开始研究和分析博物馆中计算机的应用,并且逐渐开始拓展文物、博物馆中的信息化建设,在“十五”会议召开之后,信息技术在文博行业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一,提升理解是文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现阶段,文博事业信息化建设在实施的过程中,对实际发展的内容定位不明确,缺少科学的管理方案,相关的信息化建设还不具备完善的制度和法律,各自为政、反复构建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注重硬件轻视应用、注重创新轻视维护的情况经常出现。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是改变创新理念,提升思想觉悟,加大文博行业信息化工作的影响力和意义。要想创造完善的文博信息化法律规定和标准要求,提升创造文博信息化建设的全面规划、重点工作以及文化遗产区域性专门规划,关注信息资源的构建,以此创造全面的信息化建设管理系统,确保规划工作有理论基础、有法律规定、有秩序的建设,从而实施有效的管理。

第二,信息资源是文博信息化建设的中心。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化遗产大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遗留有博大精深的文化。现阶段,我国的文博信息资源开发应用工作过于老套,信息工作能力较低。文物调查和信息资源库管理系统构建是认识文物数量、工作根本以及提升信息化资源建设的基础工作。文博单位要结合文物调查工作,全面应用所有有效条件,提升信息资源的获取,创造多样化的文博信息资源服务工作。

第三,需求主导是文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向。文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就是应用,而应用的重点是需求。文博工作具备独特的发展方向和优势的信息技术需求,信息化建设不能远离实际工作,需要在实际发展中提升信息技术创新和实际工作的结合,以行业要求引导应用信息技术分析和应用软件创新,以信息化应用提升实际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现阶段,行业中的信息技术分析和实际软件开发较为老套,无法满足文博事业发展的紧迫需求。要想改变这一状况,需要深入研究行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关注行业发展中的信息化科学研究建设,提升考古发现场地的数字化记录和文物保护、图形图像管理、三维模拟展示等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以此满足实际行业发展的需求。结合文博行业的工作需求,创新完善、安全有效的行业系列应用软件,提升应用概率,从而有效提升文博系统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效率,促进文博事业信息化。

四、注重人才团队的构建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人才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资源,人才团队的构建是系统工作不断创新的基础内容。人是博物馆工作中最为活跃,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一个优质的博物馆需要依靠两个团队,一个是专业技术人员团队,另一个是管理人才团队。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是通过实际专业训练的,时代在不停发展,博物馆工作需要永遠走在时代前面。因此,需要不断提升和加强人才团队的构建,这是一项非常艰巨和重要的工作。

另外,要树立事业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营造优质的育人和用人工作氛围。文博事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构建完善的人才团队,同时确保人才团队的素质和工作、管理能力以及工作方向与实际工作发展的速度相符。文博工作需要全面发挥出其具备的社会影响力,从而提升实际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这样就需要确保人才资源。由此需要全面认识人才团队构建的重要性,明确人才构建和人才发展的理念,一定要将素质、能力和基础知识作为评价人才的主要依据。要在理论上构成珍惜人才、爱护人才的引导,创造一个优质的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发展环境。

五、加强文博工作的改革创新

博物馆文化是中国优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需要承担起优质社会文化建设的文化责任。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国家发展,分析文物、博物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实情,分析我国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体方案,全面研究文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未来的主要发展道路,从而不断创新理念,改变发展方向,为文博事业的创新奠定基础。

在文博工作实际改革中,需要关注发展、创新、平稳三者的关系,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平稳开展文博创新工作。文博工作具备一定的政策支持和专业发展特点,在实际创新的过程中,需要遵照发展原则,积极参与,不断关注和分析,从而实施完善的创新工作。要深入分析文博事业的创新,但是在实际发展中其创新的工作强度不高,落实工作总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影响因素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情况的结合不够,观念创新也不够完善和开放,同时拓展工作不全面,在遇到机会的时候,没有及时掌握,也没有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重点。因此,在实际发展中需要关注重点,突破限制。只有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明确创新、发展和平稳的关系,才可以彻底解决文博事业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取得长效发展。

六、结语

总而言之,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发展,我国的文博事业管理系统和工作制度得到了有效的改變和整合,同时现阶段已经获取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和工作经验。通过分析创新工作案例可知,文博事业一定要结合时代的需求和特点,进行制度和系统创新,从而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和途径。

[参考文献]

[1]李耀申. 试谈文博事业改革创新的几个问题[J]. 中国博物馆,2013,(4).

[2]苏东海. 创新,中国文博事业深化改革的动力[J]. 中国博物馆,2013,(4).

[3]茅威放. 浅论文博事业的管理创新[A]. 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厦门陈嘉庚纪念馆.新中国人物博物馆6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厦门陈嘉庚纪念馆,2011.

[4]刘琼莲,彭跃辉. 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特征及构成[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4).

[5]王成. 新形势下的文博事业发展[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9).

[6]龚晗. 试探文物博物事业的改革[J]. 神州,2013,(9).

猜你喜欢

改革创新探索实践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研究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