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破解食品安全与健康诸多命题的通路
2017-06-05王翠竹
王翠竹
4月的北京,春花烂漫。中国食品工业界正以食品安全为保障,逐渐实现产业界的健康转型,以服务百姓健康,助力健康中国。4月20~21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CIFST)与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共同主办的2017年国际食品安全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以“食品安全与健康并行”为主题,延续前七届会议成果,以国际视角和权威、科技为主线,准确对应当下食品安全与健康两大热点。不断融入的新元素,让内容更丰富,层次更深入。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副局长郭文奇,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巡视员王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副巡视员黄修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贾志忍等大会支持单位的领导分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大会主办方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教授在致欢迎辞时表示,中国的食品安全,经历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打击与起伏后已走过9年光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携手国际食品科技联盟,以共同破解中国食品安全困局为初衷而召开的国际食品安全大会,已连续举办八届。孟素荷回顾了大会为促进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所留下的足迹,“8年间,国际食品科技联盟组织了上百位国际知名专家,年复一年地来到中国,使我们有了一条快速借鉴和分享全球食品安全理念、经验、教训和科学积累的通路,亦让全球同行有了一个可真实观察、理解和客观评价中国食品安全的视角。8年间,我国食品科技界为国分忧,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聚集起强大的,跨学科、跨部门的专家阵容,用长期的科学积累凝练‘学术界共识,在风险評估与危机应对、风险交流与公众科普、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等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的领域,付出了巨大心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能,从而形成了科技对食品安全独立、客观的整体话语权,并逐渐培育出一批代表学术界专业、权威,对媒体和消费者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在夯实中国食品安全科学基石的重要历史阶段,完成了我们自身的使命和阶段性目标。”
本次会议以“食品安全与健康”为目标,对应中国食品工业正在进行深刻转型与价值提升的需求变化。大会邀请了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印度、荷兰、澳大利亚、菲律宾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67名国际知名专家及食品企业家进行了62个专题发言和现场交流,同时还邀请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管部门领导,深入解读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注册、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的政策与法规等行业热点,这些与企业界进行面对面的探讨与沟通,力求科学地诠释和破解中国食品安全与健康中的诸多新命题,对中国食品与营养安全形成科技支撑。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院士主持。在会间的两场大会报告上,包括陈君石、吴清平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三司、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AOAC国际、美国农业部、加拿大卫生部食品局等单位的十余位中外专家,就我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构建、食品安全信息交流、食品掺假、诺如病毒的研究、贸易全球化下的食品安全与健康、全产业链管理、国际标准化检验技术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国的进步及与全球供应链体系的融合
2016年中国食品工业(扣除烟草业)的总产值达11.1万亿元,同比增长8.9%,餐饮业总产值3.58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均高于中国经济6.7%的平均增长水平。比这一数字更重要的是食品行业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在这个满足全球1/5人口消费,基数最大、难度系数最高的食品市场上,中国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在破解困局中的每一点进步,哪怕是1%的提升,都是艰难的,了不起的!”孟素荷教授认为,自2008年至今的9年,中国食品安全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中国正逐步汇入与全球趋同的管理模式中。
欧洲食品安全局前局长、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帕特里克·沃尔(Patrick Wall)教授在在分析全球供应链食品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时表示,建立可持续的食品供应链需要涉及监管、环境、科学、技术、市场和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实现全球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要考虑食品安全问题,还要考虑其他问题。这其中包括尽量减少环境影响、用水量、食物浪费和石油依赖,确保公平贸易和伦理劳动。他谈道:“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世界贸易组织制定了基本规则,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可以作为各国和地区的基本标准。任何国家都不能持骄傲自满的态度,只有合作才能促成最后的成功。”他举例说,欧盟大多数用于牲畜口粮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来自中国,而全球发生的许多重大食品事件均与受污染的动物饲料有关,因此整个欧盟食品链的安全,实际上也取决于中国实施的标准。许多中国消费者在海淘国外婴儿配方奶粉时,并不知道某些产品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来自中国。同样,美国境内近三分之二的水果和蔬菜及80%的海鲜也均需要从国外进口。
IUFoST前主席、英国雷丁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专业名誉教授杰弗瑞·坎贝尔(Geoffrey Campbell-Platt)也表示,在购买和消费食品时,食品的安全状态其实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保障食品安全取决于良好的理解和控制整个食物链的安全性。比如,以《GAP:良好农业规范》来确保好的原料质量,由英国食品科技学会出版的《良好操作规范-职责管理指南》已出版了第六版,也是对生产进行有效的,有实际意义的指导。随着全球对最少量加工即食食品(往往在世界不同地区生产)需求的增加,可追溯性及良好的卫生、温度和分销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良好的控制和规范的标签将帮助人们在国际市场上提供质量更优和更安全的食品。
食品安全与健康转型形成产业发展的“双核”
对于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而言,粮食安全是基础,食品安全是保障,食品的健康与营养才是终极目标。孟素荷教授指出,在近3年中国食品安全的进展中,对农产品的原料安全、食品掺假、食品的营养与健康评价和标识、特殊膳食食品的政策导向以及对新食品原料的审批等问题的各方关注度均在快速增大,急待破解。
对于业界关注的标准问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应用营养一室主任韩军花研究员系统梳理了我国现行营养相关标准的修订方向。她介绍说,当前健康中国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制定实施国民营养计划”的要求。食品行业、企业是提供营养健康产品的主体,追踪最新法规标准的要求,生产营养健康食品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来自杜邦营养与健康、雅培、欧喜、沃尔玛、艺康、菲仕兰、金光、康师傅、三元、三全、新希望六和、加多宝、欣和、亚科、亚马逊、饿了么等多十余家知名企业的负责人,在大会的企业家高峰对话上,围绕食品安全与健康转型,与参会代表们进行了沟通与分享,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责任与担当日益凸显。
科技促进产业发展及对食品安全的有效引导
大会期间,为促进科技对产业及食品安全的引导,主办方还组织了一系列相关活动。
为使企业一线人员更好地应对食品安全的微生物污染问题,主办方于会前召开了微生物检验在确保食品安全方面的作用培训班,来自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ICMSF)以及其他国际组织和国内的权威食品安全专家与学员们共同讨论和分享了实践过程中的成功经验。
为推动我国检验方法国际标准化,提升中国的检验技术能力和水平,大会开幕式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AOAC国际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就双方成为战略学术伙伴达成共识。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安全与标准技术分会理事长刘秀梅研究员表示,目前中国政府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对AOAC检测方法的理解与认可已达到较高水平。双方通过技术层面的合作,将促进AOAC标准检测方法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的技术融合,推进中国检验技术国际标准化的进程。AOAC国际董事会成员、中国事务特别工作组主席丹·施米茨(Dan Schmitz)表示,未来双方还将建立专家之间的定期互访机制,并将在彼此主办的会议与培训活动中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与沟通,为促进全球标准检测方法的融合而努力。
同時,进行签署合作协议的还有“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科技基金—雅培食品营养与安全专项科研基金”。该基金旨在引领食品营养与安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跨学科融合,推动中国营养健康食品产业的进步。雅培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一起,为一系列创新的营养科学与技术研究项目提供支持和保障。
企业是食品安全与科技创新的主体,由企业聚集而成的产业园区是科技与产业对接的孵化器,是提供一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的家园。为有效推进中国食品企业的科技创新与能力提升,建设优质的食品安全产业链,开幕式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陕西省韩城市人民政府、河南省汤阴县人民政府还进行了共建食品安全与健康专家工作站的授牌仪式。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学会将依托科技的优势,助力地方食品产业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
八大专题对应食品安全与营养问题的热点需求
在大会期间特别设置的特殊食品的政策与法规新动向、“互联网+食品”的监管挑战与企业责任、食品安全微生物检验与控制技术标准化、畜禽制品的安全与加工新技术、食品安全风险交流预警、食品营养与健康新思维、食品企业卫生设计与标准技术、全供应链的食品安全保障等8个专题会议受到多方关注。
热点一:特殊食品新规解读
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教授的主持下,就广泛关注的特殊食品的政策与法规动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保健食品注册审请审批细则等政策法规进行解读。此外,来自雅培的专家,就美国特殊食品的法规政策及对产业界影响的内容进行了介绍。
热点二:互联网食品安全倍受关注
针对“互联网+食品”的监管挑战与企业责任,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专家,与百度外卖、饿了么、亚马逊、中粮我买网等网络平台及加多宝、果秀等企业的代表们,共同探讨了基于食品安全前提下的食品产业与互联网的对接。
热点三:微生物控制与检测方法与国际对接
在对食品安全微生物检验与控制技术标准化的研究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顾问、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刘秀梅研究员与IUFoST前主席艾伦·莫蒂默(Alan Mortimer)主持中外专家进行交流。AOAC国际董事会成员丹·施米茨(Dan Schmitz)就食品分析技术的全球标准化,刘秀梅研究员对食品微生物过程控制与检验技术标准化需求进行解读,全球食品安全法规标准统一化科学家协调组织主席郝伯 (Huub Lelieveld)对为什么要协调食品法规进行了分析。
热点四:畜禽制品加工加强全程管控
面对畜禽制品的发展及安全挑战,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周光宏和美国农业部专家陈宏达(Hongda Chen)的主持下,中国农科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上海理工大学食品研究所的专家及欧喜集团、新希望六和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加工技术进展、微生物控制、药物残留标准与监测、快速检测、企业管理经验的分享等内容进行了交流。
热点五:风险预警与交流形成行业共识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体系逐渐完善,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助理李宁研究员、IUFoST 前主席杰弗瑞·坎贝尔(Geoffrey Campbell-Platt)的主持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三司、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加拿大拉瓦尔大学、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科学松鼠会、康师傅食品安全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就健全风险分析为基础的科学监管制度、开展风险交流与预警、食品安全认知调查分析、新媒体自媒体时代的风险交流、企业如何做好风险管理等进行了交流。
热点六:健康转型中的新机遇、新挑战
围绕食品营养与健康新思维的主题,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国际食品科技联盟、杜邦营养与健康、菲仕兰、雅培、法国乐斯福、金光集团等单位的专家,就营养产品中应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果蔬制品、婴幼儿配方奶粉、健康食品配料等产业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分享。
热点七:食品企业工程设计提升安全水平
在食品安全的产业链上,就如何规划及实施有效的企业卫生设计,为食品安全做好基础保障,欧洲卫生设计与工程组织(EHEDG)前主席 克努特·劳伦森(Knuth Lorenzen)及国家肉类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食品科学院院长王守伟组织来自EHEDG德国和印度分部、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艺康集团、亚科集团的专家,为参会代表分享了食品工厂选址与卫生设计、卫生设计对于清洁成本的影响,与食品加工过程可追溯的协调等经验。
热点八:全供业链安全分享产业经验
为保证全供应链的食品安全,在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陈颖研究员、欧洲食品安全局前主席帕特里克·沃尔(Patrick Wall)的主持下,汤阴县委、中国农业大学、南开大学、英国雷丁大学的专家与沃尔玛、无限极、李锦记、嘉吉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加强全供应链的食品安全政策体系、供应链管理带来的启示、原料保障等内容和与会代表进行交流。沃尔玛中国副首席道德合规官高磊博(Paul Gallemore)先生在会间表示,沃尔玛长期关注食品安全,致力于带动整个供应链中各方共治以保障食品安全。此外,2016年10月,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正式成立,将继续促进食品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组织、科研机构以及相关部门的协作和创新,共同提升中国“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全产业链的安全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