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五帝本纪》的选材看司马迁的史学精神

2017-06-05董晶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五帝颛顼蚩尤

董晶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文化育人

从《五帝本纪》的选材看司马迁的史学精神

董晶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最有成就的史学家之一,其“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材料使用的审慎态度、才识兼备的素养等优秀史学精神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帝本纪》是一篇建立在古史基础上的对上古历史的总结,由于缺乏文学性以及众多神话元素等因素历来不为研究者重视,但不能否认《五帝本纪》显示了司马迁卓越的史学才能,本文试从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来认识司马迁的史学精神。

司马迁;《五帝本纪》;史学精神;材料

《五帝本纪》是司马迁著《史记》的第一篇,裴松之的《史目》云:本者,撃 其本系,故曰本;纪者,理也,统理众事,撃 之年月,名之曰纪;第者,次序之目;一者,举数之由;故曰五帝本纪第一。主要记载了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位上古帝王的德政,建立了以黄帝为中华民族正宗血统的谱系。下面本文将从材料的选择、材料的运用以及对神话传说材料的应用方面来认识司马迁的史学精神。

一、材料的选择

关于三皇五帝的说法众说纷纭,《帝王世纪》中称伏羲、神农、皇帝为三皇,少昊、高阳、高辛、唐、虞为五帝;《易·系词》和《战国策·赵策》以伏羲、神龙、黄帝、尧、舜为五帝;《吕氏春秋》以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为五帝。其他各类典籍都有关于三皇五帝的记载,并且还有关于其他上古帝王的记载,例如《帝王世纪》中说:“天地开辟,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或冬穴夏巢,或食鸟兽之肉。”这里提到的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应是原始社会各个部落的氏族首领的称号。《庄子·胠 篋》中还列举了古帝十二名。在众多的说法材料中,司马迁采用了《大戴礼记》、《世本》的说法以皇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省略三皇,以黄帝为本纪第一。叙述五帝事迹的主要材料主要来自儒家经典六经,《春秋》、《战国策》、《尚书》等历史著作,以及参考《庄子》、《淮南子》、《吕氏春秋》等杂家学说。同时进行实地考察,认真调研比对,验证材料的真实性。

二、材料运用

“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训,缙绅先生难言之。”先秦典籍众多,且多是资料汇编,如《尚书》、《国语》,或者是解经文献,如《左传》。面对材料的驳杂,司马迁“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深弗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作为一名卓越的史学家,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思想主导者他的创作。在撰写《五帝本纪》时,在材料运用的方法上面主要有:

1、基本采用原句,只修改个别字词

在帝系的考证方面,主要采用的是收录在《大戴礼记》中的《帝系篇》和《五帝德》,且基本使用原句,只修改了个别字,例如对帝颛顼的描写:

“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曰高阳。洪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履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民,絜 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济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祗励。《大戴礼记·五帝德第六十二》

“帝颛顼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戴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 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史记·五帝本纪第一》

司马迁既是一个史学家也是一个文学家,《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无韵之离骚就是肯定司马迁的语言描写能力。改“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为“帝颛顼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三句合并一句,文义简洁而顺畅;改“济于流沙”为“至于”,使行文前后一致。

2、力求真实,删除不符合客观事实材料

《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通史,虽然写于两千多年前,但汉代距上古时代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三皇五帝事迹流传久远,与神话和传说结合并行,导致材料真伪难以考辨。虽然司马迁“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故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面对材料的真伪难辨,司马迁严谨选材,删除不符合事实的描述,例如对帝喾的材料的删减:

“玄嚣之孙,蟜 极之子也,曰高辛。……其动也时,其服也士。春夏乘龙,黄黼黻衣,执中而获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顺”《大戴礼记·五帝德第六十二》

“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史记·五帝本纪》

可以看到,司马迁删去了“春夏乘龙,黄黼黻衣”,在后文描写帝尧事件时也删去了“龙、夔教舞”这样带有神话性质的描写,力求尊重客观现实。

3、改繁为简,使行文通俗易懂

帝舜的事迹主要取材于古尚书,“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尚书》是中国古代第一本官修史书,内容博大精深,文字佶屈聱牙。司马迁在对《尚书》取材时,一方面尊重原文,《尚书》中帝尧问四方首领继任者的人选和舜问询四方首领关于官职人员的分配都是采用的是对话体,在《史记》中亦是采用对话体,且内容格式基本相同。另一方面把《尚书》中含糊、拗口的古代词汇语言改写成较明白流畅的通俗语言。例如对帝尧执政的改写: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 夷,曰旸 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缺民析,鸟兽孳尾。《尚书·尧典》

乃命羲、合,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居郁夷,曰 旸谷。敬道日出,便程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中春,其民析,鸟兽字微。《史记·五帝本纪第一》

把“钦若”、“历象”、“宅”、“寅宾”、“平秩”改为“敬顺”、“数法”、“居”、“敬道”、“便程”这些易懂的词汇。使文章更符合当代人的阅读习惯,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4、立足中心,剔除不必要史料

前面曾提道,司马迁的帝系主要来自《五帝德》和《帝系篇》,同时也对书中的帝系系统做了调整,主要是围绕五帝,略写或删除与五帝不相关的人物。下面是《史记》的帝系:

方框内为《大戴礼记》帝系篇记载而史记未采用的部分,其他各部分《史记》则是完全采用了《大戴礼记》中《五帝德》和《帝系篇》。未采用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两个,一个是与叙述中心无关,文章始终围绕五帝的事迹展开,其他旁系基本忽略;第二,《大戴礼记》关于老童这一支的描写带有明显的神话色彩:

吴回氏产陆终。陆终氏娶于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隤 氏,产六子,孕而不粥,三年,启其左胁,六人出焉。

这显然是杜撰的说法,不符合客观现实,因此太史公不录。此外,在《帝王世纪》中关于黄帝以前燧人氏传华胥氏,华胥氏传包 犠氏,包 犠氏传女娲氏以及神农炎帝帝系系统完全舍弃。

5、删或改写某些事件

帝舜的故事主要取材于《孟子·万章上》和《淮南子》,在《孟子·万章上》中主要论述舜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品德。在《孟子》主要是通过万章和孟子的对话体来陈述舜在父亲继母和弟弟的几次迫害下,仍然尽心尽力孝顺父母,友于兄弟。司马迁采用直接叙述,同时删去了舜“不告而娶”的事件,这是维护帝舜形象“明君”的一种表现。

三、对神话传说材料的应用

王国维曾经说过“:研究中国古史,为最纠纷之问题。上古之事,传说与史实混而不分,史实之中,固不免有所缘饰,与传说无异;而传说之中,亦往往有史实之素地。两者不易区别,此世界各国所同也。”作为建立在古史基础上写出来的《五帝本纪》,司马迁“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由此决定了《史记》材料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正因如此,导致了《五帝本纪》中神话奇闻传说等不符合客观现实的记叙。然而司马迁曾在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说“《山海经》所言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因此在对待神话方面司马迁具有审慎的态度,这种态度体现在《五帝本纪》中:

1、完全不采用

在《山海经》中有很多关于上古帝王的描写例如颛顼、共工、帝喾等等,但大都是人兽混合,例如:

这里显然是将黄帝说成是一个怪物,显然不符合客观实际,因此完全不采用。对于神农虽然其他典籍中也有记载,但事件庞杂,没有明确的脉络和统一的说法,因此也不记载。

2、部分采用

黄帝大战蚩尤于涿鹿之野,虽然《大戴礼记》中没有记载,但在其他典籍有记载例如:

蚩尤作作兵伐黄帝,黄帝乃命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鱼食,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山海经·大荒北经》

黄帝斩蚩尤于中冀。《尸子》

然而黄帝不能致德与,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庄子》

司马迁改写为: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史记·五帝本纪》

记载了黄帝与蚩尤大战涿鹿之野的说法,将各个典籍中的记载加以合并,去除了《山海经》中关于应龙、风伯、魃这些神话人物,改《尸子》关于大战地点的缺误,将《庄子》对黄帝“不能致德”的批评改为“蚩尤作乱,不用帝命”,这样突出黄帝伐蚩尤不是诸侯之间的私利争斗,而是对其“不用帝命”的讨伐,具有正义性。

3、择优而用之

再比如对黄帝身世的叙述:

黄帝,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四月,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有圣德,受国于有雄,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帝王世纪》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询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史记·五帝本纪》

司马迁没有采用《帝王世纪》关于附宝感生带有神话色彩的出身描写,直接引用《大戴礼记》的说法,虽不能完全脱离离奇的色彩,但可信度较高,“生而有灵,弱而能言”可以理解为对黄帝的溢美之词。

四、卓越的史学才能

《五帝本纪》体现了司马迁“成一家之言”的史学理想,张大可先生解释说:“成一家之言”就是要独创一个思想体系,具有划时代的内容,能启迪后人,影响社会。“成一家之言”的理想是司马迁在历史学上的一个首创。司马迁作史,并不是历史资料的汇抄和事实的堆积,而是要阐明自己的思想和理想。

首先,作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求真,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理想是建立在对史料求真的基础上的。司马迁在后记中说:“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训,缙绅先生难言之。”在司马迁作《五帝本纪》之面对百家之言,去其非典雅之训。储欣在《史记选》中曾说过:古文兼指《春秋》、《国语》,非止《帝德》、《帝系》二书也。《尚书》独载尧以来,故百家之言举可疑。《春秋》、《国语》及他古文时时发明《帝德》、《帝系》,故可信。”这句话就是说,司马迁在对比多种材料之后,选用了可信《五帝德》和《帝系篇》这两篇古文正是求实的史学精神体现。同时在司马迁运用材料是尽量使用原始材料,前文的对比可以看到关于五帝的介绍基本采用《五帝德》的《帝系篇》的原文,只是改变个别字句;在引用《尚书》关于尧舜事迹时,改掉其艰深难难懂的文字,但又不完全删改,亦保留了原《尚书》的行文风格,更近于上古历史。

第二、以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也体现司马迁求真求实史学精神,周先民先生的《尽善尽美的帝王——读五帝本纪札记》中对于司马迁选择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源头有其必然性,其第一点原因就是考信历史使然。司马迁的选择是基于对是根据孔子所传《五帝德》、《帝系姓》的说法,结合《春秋》、《国语》等历史著作中的有关史实的记载,加上实地考察,最后才慎重选择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源头。此外,我们看司马迁笔下的《五帝本纪》,黄帝之前是一个四分五裂的部落战乱之事。黄帝屠灭了炎帝、蚩尤,才统一社会。《史记》所载三代天子,列国世家,祖本溯源,皆归本于黄帝。中国民族皆黄帝子孙,这一民族观念就奠基于《史记》。就是基于黄帝的大一统功绩,经历颛顼、高阳、尧、舜共五代的励精图治辛勤耕耘,平定四夷、八方来朝、统一天下,制定官职、历法、法律等,建立一个完整的国家。构建了一个中华民族继承发展的历史图景,从上古到中古再到近代,成为我国第一部通史。

其次,《五帝本纪》记载了五帝的德行和功绩以及尧舜的禅让,这是司马迁对理想君王的塑造,在运用材料时,他刻意强调了黄帝伐炎帝逐蚩尤的正义性,炎帝“侵凌诸侯”、蚩尤“不用帝命”、黄帝代神农氏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在记叙帝舜时,也删略了其不告而娶的事件,这都是为明君形象服务的。司马迁在《五帝本纪》中论述到:“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无论是对“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的黄帝;还是“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的颛顼高阳;还是“其人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入日,望之如云”的帝尧;还是以孝而闻名的帝舜,他们身上所体现“明君”特性正是作者所渴求的,是司马迁心中的理想帝王,这也为当代后世提供了明君的典范。

再次,司马迁“择其言尤雅者,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的原则下,以雅正的古文献作为述史依据。我们可以发现《五帝本纪》中对黄帝、颛顼、帝喾的叙述较少,且是总体概括性的叙述,没有具体事件的论述,而对帝尧和帝舜的着墨很多,突出帝尧的“仁”和帝舜的“德”,这是因为关于黄帝、颛顼、帝喾的传说神话较多,称谓事迹众多,而正史记叙很少,《尚书》是从《尧典》开始叙述。孔子也讳言黄帝之事“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可胜观也,夫黄帝尚矣,女何以为?先生难言之”。在正史古文献缺失,历史事实难以分辨的情况下,采取了古文献有则记之,无则省之的手法。

综上所述,对史料的运用充分显示了司马迁才学识,无论是对神话元素剔除、对文字的改繁就减、对帝王形象的塑造、对众多古史材料的穿插运用,都显示了司马迁不仅是一个卓越史学家,亦是优秀一个文学家。

[1]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张大可.司马迁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6]李民,王建撰.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7]张桂萍.史记与中国史学传统[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8]张强.司马迁学术思想探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9]王国维.观堂别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0]徐宗元.帝王世纪辑存[M].北京:中华书局,1964.

[11]李民,王建撰.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2]赵文娜.司马迁《五帝本纪》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7.

[13]许兆昌,杨龙.《史记·五帝本纪》中黄帝形象的知识考古[J].史学集刊,2012,05.

[14]周先民.尽善尽美的理想帝王—读史记·五帝本纪[J].文学遗产,1995(3).

[15]张强,李丹.论《本纪》在《史记》中的地位和作用——兼论《史记》以《五帝本纪》为开篇的原因[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

[16]郭维森.读《史记·五帝本纪》札记[J].南京社会科学,1999(02).

[17]赵纪彬.《史记·五帝本纪》神话元素管窥[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The Study about Sima Qian’s Historical Spirit in Selecting Materials of Wudibenji

DONG Jing
(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

Sima Qian is one of the most well-known historian,the spirit of verity,the rigorous attitude for using materials,the excellent attainment in knowledge and insight had an enormous affect for the devolopment of china’s historiography.Wudibenji was a record of five emperors in the remote ages,which is based on remote ages books,because of lacking literariness and lots of mythological elements.Wudibenji has not got too much attention in academic research.However we cannot deny Wudibenji’s value in showing Sima Qian’s brilliant talent in historiography.This paper is trying to analyze the historical spirit of Sima Qian from the choice and utiliz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Sima Qian;Wudibenji;historical spirit;materials

I206.2

A

1671-5004(2017)01-0061-04

2016-10-4

董晶(1992-),女,四川眉山人,西南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先秦至隋史学研究。

猜你喜欢

五帝颛顼蚩尤
秦人的祖先
黑色帝王颛顼
大战蚩尤
蚩尤之歌
秦人的祖先
第三回 三皇五帝(下)
中、日、韩蚩尤信仰与蚩尤演艺说略
五帝是谁对研究中国文明起源至关重要
黄帝战蚩尤
赵氏的祖先造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