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词创作的几个小窍门
2017-06-05刘继锐
刘继锐
解说词的本意是“解”(解释)和“说”(诉说),其功能是解释画面、诉诸听觉、引领收视。那么,什么样的解说词才算是好的解说词呢?笔者以为好的解说词应具备以下几个要素: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好的解说词是对生活的高度归纳,是对人性的深度洞察;是真实的、发自肺腑的,是深刻的、发人深思的;不一定要文采飞扬、但能打动灵魂,不一定要辞藻华丽、但能滋润心田。那么,如何才能写好解说词呢?简而言之,就是要尽力做到准确、简洁、朴素、生动。
一、站在“峰巅”写,立意要高,落笔要细
如山东商河城市形象宣传片《温泉花乡生态商河》,以鼓子秧歌的旋律配画面作为开篇,解说词为:“千年古邑,沉醉万顷花香;龙吟鼓韵,舞动今日激昂。”字幕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鼓子秧歌之乡”,然后推出片名:《温泉花乡生态商河》。这种立意就是站在“峰巅”写,找出此地与其他地方的不同,挖掘出独特性、地域性,很好地阐释了主题。正文又这样解说:“北纬37度,一条神奇的纬度,聚集着无数文明鼎盛和美丽富饶的城市。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地下热水存储地(字幕:富含四十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纯天然的温滑清澈,成就温泉上品,开启‘南有名泉观赏,北有温泉疗养的济南‘双泉时代。碧波凝翠,长河如练,纵横交错的河道水系,滋养了商河沃野方圆的大千繁华(画面字幕:商中河、文昌河、大沙河)。古朴的百年杏林,缤纷的百年梨园,旖旎的千亩荷塘,为商河谱写了一曲‘树多、地静、水清、天蓝、人和的生态之歌(字幕: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这段解说词的创作做到了准确、朴素、生动。
二、反复修改,明晰解说词和画面的关系
解说词是对画面信息的有效补充,不能游离于电视画面之外,应与电视画面相互依存。画面能表达的东西,就不要在解说词中赘述,除非是为了强调。换言之,画面能够传递的信息,就没有必要写在解说词里。比如画面主体聚焦于一个男孩,解说词可以介绍这个男孩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年纪等,没有必要介绍“这是个男孩”。是不是“男孩”,一看便知,还用赘述吗?除非这个“男孩”很特殊(比如是变性人),需要重点强调。而名字、年龄这些信息是画面所无法传递的,解说词交代这些信息,就形成了对画面的有效补充。
《故宫》第一集开头,有这样一段解说:“公元1403年1月23日,中国农历癸未年的元月一日。这一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依然延续着自古以来的传统,度过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农历元旦。这一年,人们收到的类似今天的贺年卡上,不再有建文的年号了。建文帝四年的统治,在一场史称‘靖难之变的战争后,成为了往事。”这段解说词没有重复画面的内容,而是介绍时间和“依然延续着”的年俗,以及消失的建文年号。与解说词配合的画面则是最具中国春节特色的一系列景物:烟火、灯笼、红“福”字、寄托愿望的纸条、熙熙攘攘的街道和噼里啪啦的爆竹。这些景物虽然没有出现在解说词中,但渲染了过年的气氛,与解说词形成了内在联系。两者相互依存,彼此印证,又避免了信息的简单重复。
有时候,笔者在写解说词时常觉得似乎怎么都写不好,这时候笔者就停下来判断一下,看看自己写出的解说词对画面有什么实质作用,是有补充效果,还是起配合作用,然后再思考更贴切的解说词。
三、边想边写,按照镜头语言规律创作
镜头是电视节目的基本构成单位。镜头组接必须遵循一定的剪辑规律,不能胡乱拼接。声音与画面相互依存、不能割裂,声画两张皮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要按照镜头的组接规律撰写解说词,不能信马由缰、自由驰骋。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写作高手写不好解说词的原因。
《敦煌》第一集中有這样一段解说:“敦煌位于亚洲中部,东经93度,北纬40度。它北临蒙古高原,西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邻青藏高原。这个位于中国甘肃西部,仅有十八万人口的小城市,曾经是连接东西方贸易的咽喉要道,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一千年前,曾有四条道路从这里通向西方。”像《敦煌》这样的纪录片,解说词是非常关键的角色,画面只是配角,承担着说明、印证的作用。但电视是声画并茂的艺术,没有恰当的画面,就很难形成视觉感染力。选择什么样的画面与解说词配合,是创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电视解说词编辑的特点要求我们不必一对一地用画面去配合解说词,而是要按照镜头语言去组接画面,遵循镜头语言的内在逻辑。不用去刻意表现解说词提到的细节,因为画面不是用来补充解说词的。上文提到的《敦煌》这一段,第一个镜头是制作出来的,从浩瀚的宇宙凝望地球,并逐渐推近敦煌所处的位置;第二个镜头是阴影中的沙海;第三个镜头是从洞窟观望淹没的古城;第四个镜头是摇拍古城遗址;第五个镜头是莫高窟的九层楼。这样的镜头组接,遵循了由远及近、全景式展现场景的编辑规律,向我们清晰地交代了敦煌的地理环境。此时,再看此刻的解说词,感受一下两者的配合,就显得既生动又有内涵。也有这样的可能,这时我们感到解说词和画面不很融洽,那么我们可以重新修改解说词。
所以说,解说词创作是离不开画面构思的,我们应该边想画面场景边创作解说词,或者已经形成画面后再创作解说词,总之不能脱离画面去“硬写”。
四、边读边写,做到口语化,说到点子上
电视是稍纵即逝的视听艺术,看电视不像阅读那样可以反复地玩味,因此解说词越通俗易懂,传播效果就越好。应尽量少用成语、典故、专业术语以及容易产生歧义的词语;要避免拖沓冗长,三言两语能交代明白的事,没有必要洋洋洒洒地描摹。解说词写得好不好,主要就看是不是说到了点子上、是不是清晰明了。笔者创作中有这样一个属于个人的习惯:每当吃不准自己写的解说词好坏,就高声朗读一遍,给自己听听是否节奏流畅,让别人听听是否简洁明白。
《故宫》第二集《盛世的屋脊》解说词:“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太和殿。坐落在八米多高的汉白玉三台上的太和殿是紫禁城的核心,也是紫禁城整体建筑乐章的高潮部分。它的一切设计,都为着一个目的,就是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烘托到极致。太和殿曾经是北京城最高的建筑,从庭院到正脊高36.57米,相当于12层楼房的高度。太和殿也是紫禁城中最大的建筑,面积达2381平方米,相当于半个足球场那麽大。它的长宽比例正好是九比五,代表着九五之尊。太和殿与身后的中和殿、保和殿一起构成前朝的主体,人们习惯称之为‘三大殿。”这个视频段落用了六个镜头,从正面观察太和殿开始,到侧面介绍“三大殿”结束,从整体布局上给了我们一个清晰的印象。解说词不多,但传递了很多的信息——台座的高度、正脊的高度、占地面积等。而且,为了便于观众理解,用了“12层楼房”和“半个足球场”两个形象的比喻。解说词读起来感觉很清楚明白,还有一种质朴之美。
一般来说,画面是影视作品的主角,而旁白与解说是配角,这样的主次关系符合影视创作规律,也是观众乐于接受的一种方式——“看图说话”的方式,比“说话看图”更有说服力。但是,解说词作为画面的“第一配角”,其在节目创作中的地位同样举足轻重。撰写出恰如其分的解说词,并科学合理地进行编辑,是制片人员必须要修炼的一项基本功。
(作者单位:山东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