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我们究竟看什么
2017-06-05杨星野古宏亮
杨星野+古宏亮
当下最热的电视剧是什么?无疑是《人民的名义》(以下简称《人民》)了,相信很多党教制片工作者也在和全国观众一起津津有味地“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般人看《人民》是为了欣赏,党教人看《人民》,则应在欣赏之余,多做一些思考。
如今看剧看的其实是话题。《人民》天生就具有话题性,其故事背景是时下最牵动国人神经的“反腐”。看到荧屏上以“汉东省”为主战场的一幕幕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反腐之战,观众自然迅速代入,急于了解究竟。如果没有“反腐”这个高热度话题,追剧的人可能就没有这么多,《人民》也就不太可能成为如今这样的一部现象级作品。选择有热度的话题,片子就成功了一半。党教片制作者虽然没有发挥剧情架构才能的余地,但也应该具有同样的选题思维,在确定要拍什么之前,应首先确定老百姓在关注什么。
实际上,我们在拍摄专题片时,对话题的选择就往往缺少“热度”意识。比如有部党教人物片,主人公是名村支书,该片一直在讲支书如何养羊。我们不是不提倡“支书养羊”,但对于党教片来说,意义就是主题,我们不把支书养羊这件事上升到此举对社会的意义这一高度,支书养羊就毫无看点。无论带领村民致富也好,还是做好村级党建也好,都明显要比个人致富更有时代热度。观众不会专注一个人养羊是否成功了,只会关注这个人养羊成功对于他人乃至观众自己有什么意義。也就是说,话题的热度其实取决于“关联性”,观众看的是话题到底是关联时代,还是关联自身命运。
想让故事吸引人,叙事主线必须清晰。《人民》的主线围绕“汉东省”腐败案件的侦破过程来进行,从丁义珍出逃开始直至最后水落石出,腐败分子被绳之以法。当然,中间还有许多支线剧情,但也都是配合主线在叙事。主线除了清晰,还应该高效,用尽可能少的篇幅来交代尽可能多的故事。《人民》在这方面,可能是考虑到广告运营等因素,中期剧情显得有些拖沓,如过多介绍山水集团、大风厂等支线。实际上根据调查,部分观众对此是不以为然的。
有些专题片在叙事主线上安排得不够好。比如有部人物片,讲的是主人公去扑救山火,但全片除了对救灾现场的叙事外,却大篇幅地讲述主人公的日常工作事迹。看似双线叙事,实际上给人感觉像两段叙事硬糅在一起,很生硬别扭。其实完全可以将这些事迹穿插在救灾现场的叙事片段之间,这样既显得主线明了,而且还能提高叙事效率。我们党教片制作者在这一点上尤其要注意,因为我们的片子一般都不长,讲故事要高度凝练,主线不清势必影响故事的表达。
人都是有复杂性和多面性的,电视片塑造人物形象也应体现立体性,不能扁平化。这一点,《人民》就做得很好。尤其是在反面人物塑造上,并不是“面目可憎”,而是多面去表达和剖析。比如高育良,是反派boss之一,但在人物塑造上并没有对其脸谱化,反而刻画了他温文儒雅的学者风度;又比如说高小琴,剧情在充分揭露她的贪婪的同时,也强调了她的可怜之处。正面人物也是如此,比如陆亦可,除了表现她的敢打敢冲,也刻画了她有些冒失的急性子。这种塑造人物的多角度是符合现实的。
很多专题片在拍摄正面人物时,还是“高大上”的老一套,金光闪闪、毫无缺点,让群众很难相信有如此的“完人”存在;塑造反面人物时又走向另一极端,脸谱化或丑角化处理。这两种极端的塑造人物的手法,实际上都会降低我们专题片的信服力。有部典型人物片就做得很好,主人公是名村干部,编导特意截取他为了村子发展大局和个别落后村民吵架的一段故事。吵架固然不好,但表现在这里并非“槽点”,反而让观众觉得这个干部可信、可爱、可亲。所以说,适当暴露那些“无关原则”的小缺点,并不会给正面人物抹黑,反而更加真实。我们党教片创作者在塑造荧屏形象方面的观念目前相对呆板,亟需更新,也亟需从《人民》这一类的片子里汲取营养。
《人民》的剧情可谓一波三折、惊心动魄,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这就是对剧情化元素的充分运用。在这部电视剧中,侯亮平和高育良的最终针锋相对,这是矛盾;对到底是谁给丁义珍通风报信的探寻,这是悬疑;陈海的车祸,这是意外;李达康从备受怀疑到最终身正影清,这是反转……不一而足。正是丰富的剧情化元素,才使《人民》始终能抓住观众的视线,热度不减。
我们总提“专题片要讲故事”,但很多专题片故事讲得还是不够精彩。有部专题片,讲的是一名工人如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片中也有故事,但都是平铺直叙,和流水账一般,这样的故事观众怎么会喜欢呢?所以说,专题片要讲故事、要将故事讲好,就要多运用剧情化元素,让故事变得张弛有度、起伏不平,这样才能不让观众睡着。
每个出镜人物的出场理由都要充分,比例更要适当。《人民》中人物的出场还是很合理的,比如开片侯亮平出场后,围绕他的行为,陈海、陆亦可、丁义珍、赵德汉等人物也顺理成章地出场了。这种以主要人物或事件来引入出场人物的方式很自然平顺,每个出场人物都是应该“出”的。当然,比例要适当这一点也要注意。《人民》中郑胜利即“黄毛”的戏太多,就被很多观众诟病。
有的专题片在出场人物方面考虑得过于粗糙。如有部专题片,讲述的是一名村支书改善村容村貌,上一个镜头还是支书的跟拍画面,下一画面马上就是某村民谈支书事迹的同期采访中景。这个村民是否不可替代呢,他和此时讲述的事迹有必然联系吗?如果这段话,张三说也行,李四说也可以,那么这个出场人物的选择就有疑问了。而且,不到15分钟的片子,这个村民的中期采访竟然占了3分钟,是不是比例过大了呢?所以,我们在拍片时要注意,每个人物为什么出场、出场多少时长,都要预先策划好。
对《人民》里面的细节,我们都印象深刻,很多都成了网络表情包。我们忘不了赵德汉吃面条就蒜以及他别墅中满墙的人民币,反差巨大的细节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名贪官道貌岸然的嘴脸;忘不了李达康送欧阳菁去机场被拦下时摇下车窗后的眼神,生动地突出了人物个性;忘不了孙连城蹲在区信访局的可笑场景,入木三分地针砭时弊。这些细节,要么凸显了主题,要么刻画了人物,都十分鲜明。
目前很多专题片在细节刻画上似乎走进了误区,具体表现就是滥用细节。很多细节其实没什么必要,有时甚至纯粹为了展现特写镜头的存在感。比如说有部专题片,讲述的是农民党员创业的事迹,片中就有这样的细节:一个柴草垛的静止镜头。编导解释说是为了昭示农民未来的美好生活,这个解释未免牵强。细节如果不能深化主题,宁可不用。
有人戏说任何类型的电视剧都要加点情感戏,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人民》中也有情感戏,比如侯亮平和高育良的师生情,陈海和小皮球的父子情,陆亦可和陈海、赵东来之间的情感纠葛,郑西坡和郑胜利的父子情,李达康和欧阳菁之间的别样夫妻情,沙瑞金和陈岩石的友情,等等。加入这些情感戏,一是有利于人物形象刻画,二是可以丰富剧情,三是能消除角色和观众之间的情感距离。
不少党教片就忽略了情感表达,总是把典型人物塑造得不食人间烟火。比如有部片子,讲述的是一名先进党员,片中只谈他的功绩,对其家庭生活根本没有提及,很容易让观众觉得他是单身一人、无家无亲。一个感情上一片空白的人,他的情操如何,不得而知。所以我们要塑造人物,切忌采用这种“无情”的手法。我们的人物都是生活在现实之中的,内心深处对这个现实有各种各样的情感。我们把这些情感挖掘出来,人物才能在观众的心中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