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氏弘一斋书画鉴藏

2017-06-05李兰

中国书画 2017年2期
关键词:上海博物馆题跋纸本

◇ 李兰

孙氏弘一斋书画鉴藏

◇ 李兰

孙煜峰,原名寿喜,后易名寿熙,江阴人。孙煜峰为上海著名实业家,平生酷爱书画,鉴藏历代书画作品数百件,庋藏于其书室“弘一斋”中。孙煜峰及其家属,于1965年、1981年两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书画类文物160件。

一、自强不息的人生历程

寿熙生于清末乱世,6岁丧父,由母亲张孺人独自抚养兄弟五人。身处纷乱的年代,历经家庭不幸,铸就了寿熙坚韧不拔的个性。自少年时代,寿熙就勤学好问,苦因家境不佳而未能实现读书深造的梦想。15岁时,寿熙因家贫辍学,经人介绍进入上海汤汉记棉纱号做学徒,后又兼任会计一职。学徒生活异常辛劳,寿熙每晚必自修珠算、簿记、书法、尺牍的同时,还在寰球中国学生会夜校英文科及市北公学夜校学习深造。受林译小说的影响,寿熙益知:“非习劳无以进业”,自修愈加勤勉。17岁时,寿熙读梁简文帝《咏朝日》诗:“团团出天外,煜煜上层峯。光随浪高下,影逐树轻浓。”深喜之,遂更字为“煜峰”。这也似乎预示着孙煜峰的人生如同初升的太阳,在自强不息中不断追求人生的更高境地。1929年,孙煜峰登莫干山疗养,下山后读经悟道:“境由心造,心随境迁,何莫而非幻耶。”始发心皈依为佛弟子,并自名所居为“弘一斋”,语出《无量寿经》:“发斯弘誓,建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妙土。”以此自勉。三十而立,孙煜峰自勉曰:“行年三十,百无一成。自名所居曰‘漱庐’,漱,瀚也。除旧布新,日新其德,将以自励耳。”此后,孙煜峰以“漱庐主人”自称,这是其人生锲而不舍、不断精进的写照。

经过不懈的努力,孙煜峰在上海的工商业界逐渐崭露头角,经营的业务涉及棉纱布、房地产和中外证券等多个领域。抗战胜利后,孙煜峰已是闸北水电公司最大的股东,出任上海闸北水电公司常驻常务董事,同时,任职裕康房地产公司总经理等职务。解放前夕,在共产党的影响下,相信实业救国、接受进步思想的孙煜峰决定将自己全部的产业及收藏的文物书画留下,自己和家人也不去香港,留在上海等待迎接新中国的到来。1953年,闸北水电公司(当时全国最大的民营发电厂)参加了公私合营。孙煜峰主动放弃定息,立志做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为此,政府对其给予极高评价,历任上海公私合营房地产公司副经理,上海市工商联副秘书长,民建市委委员,上海市政协第三、第四届常委等职务。〔1〕

二、弘一斋书画鉴藏之路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时局动荡,战乱频繁。“作为江南商业文化中心的上海,往来其间的古书画文物,几乎囊括了现今海内外各大公私机构及藏家的主要藏品。大批鉴藏家及学者云集沪上,形成以庞莱臣、张珩、吴湖帆、蒋祖诒等为核心的藏家群体,其规模足与京城对峙,为当时书画聚散重镇。”〔2〕孙煜峰热爱古玩书画的鉴藏,并且恰逢其时地与沪上诸多鉴藏家及学者学习交流,不断增强国学功底和鉴赏眼力。与之交往的沪上书画鉴藏界的友人,既有吴湖帆、沈剑知等著名鉴藏家,又有唐文治、高吹万等国学大师,还有朱孔阳、陈仁涛、胞弟孙邦瑞等志趣相投的同道。在孙煜峰儿女们的眼里,“父亲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做的是很高雅的事情。他们只知道父亲拜交通大学著名的学者唐文治先生为师研习国学,作了大量的读书研史笔记,勤奋有加。父亲还与刘靖基等民族资本家交往很多,也与吴湖帆等海派画家交往很多。常与他们一起赏玩字画,交流收藏心得。家中常是高朋满座,还时不时有贩画者求见,或有捧字画请辨真伪者登门,父亲只要在家,均亲自接待,乐此不疲”〔3〕。

孙煜峰生活简朴,在生意上得到的利润几乎全部用来购藏古玩书画。1939年始,孙煜峰记有《弘一斋骨董琐录》(简称《骨董琐录》),购藏以古书画为主,且每年呈现递增的态势。《骨董琐录》按照年代排序,分为书画、书籍、碑帖、骨董、洋瓷、装潢、其他等几大类。每件藏品记有购藏时间、品名、作者、购入价格。同时,由于时局动荡,物价飞涨,《骨董琐录》中还特别标注出每月平均大米的价格,以此作为藏品购入价格的参考值。

孙煜峰在中国古书画的保护上是不遗余力的,仅在古书画装裱上就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为保护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古书画装裱,是历朝历代公私收藏机构和收藏家保护古书画的重要手段。作为书画鉴藏家的孙煜峰,为古书画藏品装裱的账目详尽,花费巨大。为弘一斋书画藏品装裱的装裱师主要是洪秋声,黄宾虹赞誉其为“秋声乃画界良工神医,确有起死回生之术,妙手回春之功”〔4〕。此外,孙煜峰还请夏启明“时古斋”、曹友庆“汲古阁”、孙伯渊、刘定之、王禹门等著名装裱师为弘一斋装裱书画藏品。除了为藏品重新装裱之外,孙煜峰还亲自或邀请王禔、罗振常等名士学者为其藏品题写签条。

三、弘一斋书画鉴藏特色

20世纪上半叶,大量书画文物在沪上众多鉴藏家间流通易手,孙煜峰身处其中,并且斩获颇丰。在上海博物馆书画两馆常设展中,有多件书画展品经弘一斋鉴藏。弘一斋庋藏书画作品,上至宋代,如北宋《皇祐元年写胞胎经》卷;下至近现代,如现代徐悲鸿《猫蝶图》轴,时间跨度近千年。其中,包括经卷、信札、诗卷、对联、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可谓包罗万象。藏品更是涵盖历朝历代诸多艺术流派,如吴门派、松江派、“清初六家”等。同时,藏品不乏宋蒋璨等《睢阳五老图题跋》册、元张雨《行书台仙阁记》卷、明文徵明《双柯竹石图》轴等传世名作。

欲谈弘一斋书画藏品,我们首先要提到的就是赫赫有名的传世名迹《睢阳五老图》册。北宋五位名臣杜衍、王涣、毕世长、朱贯、冯平致仕后,归老睢阳(今河南商丘),宴集为五老会,赋诗酬唱。当时画家为五人绘成图像,称为《睢阳五老图》。此图近千年来流传有绪,宋元明清诸多名家为之题跋。20世纪上半叶,《睢阳五老图》原图及部分题跋流落至美国,王涣和冯平像保存在弗利尔美术馆,杜衍和朱贯像保存在耶鲁大学美术馆,毕世长像及部分题跋保存在大都会博物馆。据孙煜峰手稿记载,1942年3月9日,孙先生花费巨资购藏《睢阳五老图》册。《睢阳五老图》册为蒋汝藻(1877—1954)旧藏,分上下两册,上册真本,即宋蒋璨等《睢阳五老图题跋》册(简称“上册”),下册即为明朱集璜《录睢阳五老图题跋》册(简称“下册”)。1965年,孙煜峰将两册一并捐赠上海博物馆。

[北宋]皇祐元年写胞胎经卷(局部)29.2cm×338.7cm 纸本 上海博物馆藏释文:……胞胎经一卷。大宋皇祐元年岁次己丑正月二十三日起首写造。都会首颜允成、高惟节、顾俨、曹惟鏐、孙希逊、钱文禄,勾当维那僧志宣,监院赐紫元寓,劝缘住持赐紫凈慧大师嗣彬,苏州长洲县尹山乡弟子何承臻并妻徐氏二娘,捨凈财写此经一函,上答四恩,下资三有,各保身位安康者。

目前,上册保存有明代画家尤求摹《睢阳五老图》五开,摹写时间不晚于嘉靖辛丑(1541),是目前发现的尤求最早传世画作。图中款署:“尤求敬模。”同时,每图上均题写图中所绘人物官职、姓名及年岁,对开题写“五老诗”。下册中,睢阳朱氏裔孙朱集璜于崇祯六年(1633)题跋称:“此副本一册,曾大父宁州判官东泉府君(朱希曾)属名手凤丘尤君(尤求)所摹也。五公诗皆康僖周公(周伦)手笔,前有文待招(文徵明),郑进士(郑文康)、王弇洲(王世贞)笔均足宝重。”由此可见,尤求摹《睢阳五老图》,并文徵明引首、郑文康录十八家题诗、周伦及王世贞跋,皆从下册中移配入上册。同时,尤求摹《五老图》对开“五老诗”由周伦所书。周伦(1463—1542),字伯明,晚号贞翁,江苏昆山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授新安知县,擢大理寺少卿,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谥康僖。由字迹比对可知,尤求摹《五老图》中题写所绘人物官职、姓名及年岁墨迹,皆由周伦所书。周伦于嘉靖辛丑(1541)题跋称:“……(《睢阳五老图》)今太宰懋忠公(朱希周),秘之笥箧不轻示人。州判懋鲁君(朱希曾)且临而传之,以防不测。盖可保而永也。”从内容可知,朱希曾请尤求临摹《睢阳五老图》的时间当不晚于嘉靖辛丑(1541),是目前发现的尤求最早传世画作。周伦题跋并书“五老诗”及题写尤求摹《五老图》盖皆为嘉靖辛丑(1541)。值得一提的是,尤求生卒年不详。朱希曾复制祖先像,必定请当时名家摹写。可以想见,尤求摹《睢阳五老图》时在画坛已经小有名气。图中人物神态传神,线条沉稳醇厚,与原作相比惟妙惟肖,可见画家早年摹古功力之深厚,已属画家早年成熟期作品。据尤求存世较早的画作《罗汉图》卷(四川省博物馆藏)作者自题可知,该图绘制时间始于嘉靖丙午(1546),终于癸丑(1553),历时七年。因此,有学者据此推测尤求出生时间约为1516—1522年间。〔5〕尤求摹《睢阳五老图》绘制年份不晚于嘉靖辛丑(1541),早于《罗汉图》卷五年。如就此推断,尤求生年当再向前推至1511—1517年间。细观图中尤求署款古拙朴厚,与后来尤氏细劲精整的用笔不同,对于研究尤求早年画作提供难得数据。

《睢阳五老图》册近千年来流传有绪,前有北宋至和三年(1056)钱明逸作序,后有南宋蒋璨、黄缨、杜绾、谢如晦、钱端礼等宋元明清诸多名家题跋。然而,原图及部分题跋何时散落海外,同时,又是谁将尤求摹《睢阳五老图》,并文徵明引首、郑文康录十八家诗题、周伦及王世贞跋,从下册移配入上册之中呢?吴湖帆在图册后题跋称:“溧阳狄氏(狄学耕)藏书画至富,以王叔明《青卞隐居图》及此《睢阳五老图》册为压箱秘宝。曼农先生(狄学耕)官江西时因此夺官事详平子丈(狄葆贤)《青卞图》跋。曩岁,余与丈共预故宫审阅书画之役,每言及此辄唏嘘不置。后于吴兴蒋氏(蒋汝藻)获观此册,未几而又观于吴兴张氏(张珩)。迄今五六载,再观于澄江孙氏(孙煜峰)矣。故家文物流传易主之迅,未有若此者也。壬午(1942)夏日,孙邦瑞兄言及是册为其胞兄煜峰先生所得,珍惜逾恒,不轻示人,可为是册庆所归矣。癸未(1943)暮春之初,携示寒斋,快赏旬日。愿煜峰将欧阳文忠公等北宋名贤十八家诗题物色合浦之珠,以弥四百年分镜之憾,尤为快举,则不独五老之幸也。又五老宋画原象藏狄氏时尚存,闻为吴兴蒋氏(蒋汝藻)分售欧美,不知何日得庆完璧,千载功罪自有定评。煜峰先生其永宝之。倩庵吴湖帆谨识。”可知,《睢阳五老图》册曾一度被狄学耕宝藏,后辗转经蒋汝藻收藏。吴湖帆题跋中提到孙邦瑞言及其兄孙煜峰收得此图册的时间是壬午(1942),与孙煜峰手稿《骨董琐录》收购时间相符合。同时,又提到五老宋画原像被蒋汝藻分售欧美的传言。《郑振铎日记》1943年5月11日记载,在吴湖帆家见尤求摹《睢阳五老图》,并且提及“此图真本,尝归蒋孟苹(蒋汝藻),蒋拆下《五老图》,分售美、法,而留存题跋真迹,复配以尤氏摹本,归之张葱玉。去岁(1942)葱玉售之集宝斋,今归孙氏。”〔6〕郑振铎日记记载较吴湖帆跋文更为详尽,不仅提到蒋汝藻将《睢阳五老图》分售欧美一事,同时言及蒋氏将下册中的尤求摹《睢阳五老图》移配入上册之中,以补其真本缺图之遗憾。此后,重新移配组合后的《睢阳五老图题跋》册辗转归张珩收藏。1942年,张珩将此册售之集宝斋,同年孙煜峰将此图册收入囊中。《张葱玉日记·诗稿》1938年6月14日载:“七叔(张乃骥,字叔驯)以宋人《睢阳五老图题跋》册、梵隆《白描罗汉》卷、唐人《草书写经》卷、文徵明《寒林钟馗》轴、文嘉《山水》轴、文伯仁《云山待隐》轴、陈沂《山水》轴、石溪《山水》轴、卞文瑜《山水》轴、罗两峰《佛像》轴,汤雨生、瞿木夫合作《竹石》轴,抵予旧欠万元。”〔7〕可见,此册在1938年归张珩宝藏之前,还曾一度归张乃骥所有。总之,《睢阳五老图》册虽在近代命运多舛,惨遭图跋分割的厄运。然而,孙煜峰竭力将宋蒋璨等《睢阳五老图题跋》册保存完好并作了大量的研究性笔记,最终将此册无私地捐赠给国家。至此,《睢阳五老图题跋》册归上海博物馆保存,避免了再次颠沛流离、乃至失散殆尽的命运,诚乃不幸中的万幸。

[元]张雨 行书台仙阁记卷35.6cm×172.2cm 绫本 上海博物馆藏释文:大开元宫台仙阁记开元再造之四年,规制粗备,方丈始作重屋于清风堂之故基,为楹三间,上下四檐,缭以方柱,可环以行。乃十二月庚申吉釐,祝事竟升负栋之梁,时霜空皎如初日朗曜其下,故有来鹤之亭,双鹤交鸣,若命俦侣,而雪毛丹顶之族类浮空,至者凡十七辇,翱翔其上,良久乃去。真人玄览翁顾谓弟子张天雨曰:“目睹斯瑞,子盍有以名之”天雨遂请名之曰“台仙之阁”,以书事记实焉。明日,衡州通守忽公适来,真人以阁名请记,公欣然告曰:“作室贵得其名,作文贵得其意,伯老雨于文学者能秉笔真写吾意,则斯文可立就。”天雨于是濡豪染纸,侧聆雅命,公从容陈其曰意(意曰):是阁也,前拱閟殿,后临玄圃,钱湖缭其襟带,吴岫屹其冠冕,虚明爽垲,高而不危,一郡闤阓之区,皆頫而览,是为一宫之主,且真人高年重望,羽仪斯道,仙仙乎山中之相,而位则次乎三台之座者矣。故有台化之禽,仙人骐骥,若览德辉而下,夫岂偶然哉?盖由琴心之叠,以和召和,将见诸福之物,方来而未艾,以之名阁,不亦宜乎?公之意如此,谨录以为台仙阁记。公名忽都达儿。赐进士及第中宪大夫同知衡州路总管府事。大元至正五年,岁在乙酉十二月庚戌朔十五日甲子,教门修撰玄学讲师张天雨书。钤印:句曲外史张天雨印(朱)

弘一斋绘画藏品中,明代吴门画派藏品丰富,质量精良。例如:明文徵明《双柯竹石图》轴、明文伯仁《具区林屋图》轴,两图均经清乾隆内府收藏,图中均有乾隆诗题及鉴藏印记。明文徵明《双柯竹石图》轴,作于嘉靖辛卯(1531),作者时年六十二岁。裱边有大臣纪昀、朱珪、岳钟琪诗题。大臣董诰裱边题跋:“乾隆三十八年(1773)正月十二日,重华宫茶宴联句。赐内廷供奉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臣董诰。”钤“臣诰恭藏”“富春董氏收藏书画记”朱文印。可知,乾隆三十八年(1773),乾隆皇帝将此图赏赐给大臣董诰。明文伯仁《具区林屋图》轴,图中钤“季彤心赏”白文印、“听帆楼书画印”朱文印,可知此图曾经被清代广东藏家潘正炜收藏。王禔题签:“明文五峰《林屋具区图》。戊子(1948)孟春之月获观于弘一斋中。福厂王禔题。”可见,1948年,此图已归属弘一斋。

除了明代吴门画派藏品之外,弘一斋鉴藏明代后期绘画作品亦颇为可观。如:宋旭《名山图》册、董其昌《仿古山水》册、丁云鹏《罗汉图》卷、蓝瑛《仿大痴富春山图》卷、项圣谟《看梅图》卷、陈洪绶《溪山放棹图》轴等。宋旭(1525-1606后),字初旸,号石门,浙江嘉兴人,居松江。著名画僧。画山水师沈周,世称“苏松派”,为“吴门派”支流。《名山图》册共十二开,绘制五台、瓯江、武夷、栈道、天壍奇观等名山大川尽收笔底,以供“卧游”。每开对幅均有他人题诗。孙煜峰自题外签:“明宋石门《天下名山图》,绢本。同时名贤题识。癸巳(1953)得于杭垣,煜峰记。”可知,孙煜峰于1953年购藏此册于杭州。

明代后期山水画以董其昌为代表的“华亭派”影响最大。明董其昌《仿古山水》册总计十六开,临仿宋元诸名家。图中作者自题“丁巳(1617)二月写此十六幅似逊之世丈览教。董其昌。”可见,此册系董其昌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六十三岁时专门为弟子王时敏所作。图中钤“王掞藻儒章”白文印等,可知,图经王时敏八子王掞收藏,为王氏家传宝物。清爱新觉罗·旻宁(道光皇帝)题签:“董思翁《山水》十六翻。养正书屋珍藏。”钤“皇次子”朱文印。说明此图册曾经进入清内府收藏。归孙煜峰宝藏时,沈剑知于癸巳(1953)冬日为其题跋。可见,最晚至1953年,该册已归属弘一斋。

弘一斋鉴藏清代绘画作品中,清初六家作品颇多精品。如:王时敏《仿宋元六家山水》册、王翚为蔡琦作《洞庭图》轴等六幅、王原祁《苍岩翠壁图》轴、吴历《山水》册、恽寿平《山水》册等,可以想见孙煜峰对“清初六家”作品的精心收集。其中,王时敏《仿宋元六家山水》册之《洞庭图》页,与王翚《洞庭图》轴,皆临仿自赵孟頫《洞庭图》轴。目前,赵孟頫《洞庭图》轴亦收藏于上海博物馆。三图对比,可见王时敏更忠实于原作,王翚则更多继承与发挥。恽寿平《山水》册(十二开)作于甲子(1684)长夏,作者时年五十二岁。为恽寿平以古人笔意作图。吴湖帆不仅于每开裱边题跋,对恽寿平画艺盛赞有加,如“余藏方壶设色小卷,今观南田仿本,不独神韵相似,且浑厚过之,毕竟圣手”“……南田化机,今人五体投地”,并为孙邦瑞题签,称其为“恽南田山水册,晚年无上神品”。同时,册后长跋称:“余所见翁(南田)画册不下二十集,而五十以后之山水专册,舍此未见。不亦惊奇可宝乎。邦瑞道兄爱画入骨髓,此册之归藏可谓得所,题此志幸。庚辰(1940)七月假归梅景书屋,饱读数月。吴湖帆识。”图册经孙邦瑞、孙煜峰递藏。

此外,清代画家查士标《仿子久富春胜览图》轴,在研究清初画家交友圈及画学思想上具有史料价值。查士标与笪重光、张孝思、王翚、恽寿平友善,他们在画学思想上相互切磋、互相影响,在艺术创作上则互相品题或彼此赠予画作,形成清初重要的画家群体。庚戌(1670)至癸丑(1673)年前后,几人互动极为频繁。据查士标《仿子久富春胜览图》轴作者自题可知,庚戌(1670)腊月,查士标受到笪重光的邀请至春波阁,谈论画学数日后,方为笪重光作此图。图中作者题曰“丘壑易见,笔墨难知。子久(黄公望)千丘万壑,不厌其繁;云林(倪瓒)一丘一壑,不嫌其简,当由笔墨得耳。得笔墨则丘壑见,繁简勿论矣。”此图则是二人共同画学思想的实践。同时,题识中还提到则之先辈(张孝思)对笪重光书画的评价。相应地,是图左下角钤“张则之”朱文印,亦经张孝思品鉴。壬子九月(1672),恽寿平于画上题跋:“江上先生(笪重光)携此帧来毗陵,与虞山石谷(王翚)同观,□赏久之。大痴一派,时史谬习可憎。传语查君,吾辈当为一峰(黄公望)吐气。壬子九月(1672),恽寿平。”同时,图左下角钤有“王翚之印”朱白文印。康熙十一年(1672)八月,笪重光、王翚、恽寿平等人客居扬州杨兆鲁近园,连床谈艺夜话四十余日。笪重光康熙十一年(1672)题王翚《仿曹知白西林禅室图》及《仿徐幼文借君此地安渔艇图》卷称:“壬子(1672)秋日,石谷王子(王翚)与余同下榻毘陵之近园,友人正叔(恽寿平)朝夕讨论书画不缀。石谷为余临子久《富春山》卷,并作《云溪高逸》《水竹幽居》《迂翁逸趣》《秋浦渔庄》诸卷,又为正叔作二图,萧疏闲淡之致,非近今所能梦见,正恐为他人作画不肯出此。正叔题识余卷殆遍,携之游舫,真足傲颠米矣。珍重,珍重!江上外史笪重光书石谷为南田正叔作徐幼文、曹知白二图卷尾以志三人笔墨之契,庶可千古也!”可知,正是康熙十一年(1672)的毗陵雅集期间,笪重光将查士标《仿子久富春胜览图》轴携至,供艺友恽寿平和王翚共同品鉴。此后,恽寿平题跋其上,以记其事。恽寿平题跋称“吾辈当为一峰吐气”,可见,几位画友针砭画坛时弊,在画学思想上可谓志同道合。

弘一斋珍藏清代画作中,扬州画派及海派名家名作各成体系。如:扬州画派郑燮七十二岁时作《墨竹图》轴,系画家以北宋“湖州竹派”文同和“元四家”之一吴镇笔意画竹,图中作者自题,诗书画相得益彰。此外,李鱓《紫藤图》轴、罗聘《张天师像》轴,各具独特风貌。海派中任熊、虚谷、任颐、吴昌硕等画家画作精好。其中,任颐作品收藏丰富,从中我们可以领略任氏各个时期不同题材不同形制的绘画面貌。同时,画竹名家诸昇《竹石图》卷与花鸟画家沈铨《梅竹雉鸡图》轴亦在弘一斋藏品之列,可见孙煜峰鉴藏兴趣之广泛。

弘一斋藏近现代画家画作有徐悲鸿《苍松图》轴、《盆景山茶图》轴、《猫蝶图》轴等。徐悲鸿传世画作多见骏马、狮鹰、人物等题材,这些作品可领略其花卉、草木等画题的艺术风彩,颇为难得。其中,《猫蝶图》轴作者款署:“复生先生六十寿。癸未(1943)中秋,悲鸿作于成都。”钤“徐”朱文圆印。可见,此图是徐悲鸿四十九岁时,为祝贺复生先生六十大寿而作。从图中林恕题跋可知,复生先生原本请林恕作《耄耋图》(与《猫蝶图》谐音,因此绘猫蝶题材的画作往往具有祝寿的寓意),恰逢徐悲鸿青城之游,因此林氏转请徐悲鸿为其代劳作成此图。图绘黑白花猫一只,只见它抬起一只前腿,目光如炬,回头紧盯着空中飞舞的黄色蝴蝶,似乎正欲捕捉。花猫造型准确,笔简意赅,神态刻画生动。

弘一斋宝藏历代书法作品亦颇多稀世珍品。除上述《睢阳五老图题跋》册外,尚有北宋《皇祐元年写胞胎经》卷、元张雨《行书台仙阁记》卷等赫赫名迹,及明代王宠、王穉登、董其昌,清代归庄、何绍基、赵之谦等名家名作。北宋《皇祐元年写胞胎经》卷,款署:“胞胎经一卷。大宋皇祐元年岁次己丑(1049)正月二十三日起首写造。”此经卷为传世残本,尚存六段。内容系佛陀对时贤难陀等人述说受胎之因缘。孙煜峰特请学者罗振常题签:“宋人《写经》卷。煜峰先生命题。戊寅(1938)冬月邈园书。”可见,1938年此卷已归属弘一斋。孙煜峰手稿《骨董琐录》中,1939年亦有收藏此卷的记载。元张雨《行书台仙阁记》卷,款署:“大元至正五年(1345),岁在乙酉十二月庚戌朔十五日甲子,教门修撰玄学讲师张天雨书。”钤:“句曲外史张天雨印”朱文长方印。张雨六十三岁时书此。张雨书作为后人宝重,然传世作品罕见,如此卷作寸许字者于乌丝格内,且为稀有的绫本,实为难能可贵,为张雨传世代表作之一。经清内府收藏,《石渠宝笈三编》著录。值得一提的是,张雨生年历来说法不一。此卷元代吴叡题跋:“外史丁丑岁(1337)出茅岭,庚辰(1340)归阳德馆,作楼居,而往来灵石坞之精舍。丁亥(1347)造水轩于浴鹄湾,明年(1348)刻诗井上,时年六十有六。濮阳吴叡隶。”据此可推知张雨生于至元二十年(1283)。吴叡与张雨交往密切,因此吴叡题跋是可信的证据之一,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明代吴门派后期代表人物王穉登的《行书诗》卷,此作系王穉登于旅途中历时一月余所作《下滹沱》等数十首诗续成的长卷,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吴派书风的面貌。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程正揆的《临阁帖》卷,此卷即其为“鲁望”临《淳化阁帖》卷十王献之四帖,从中我们可以探究程氏书学的师承关系。

除了名家名作之外,弘一斋还藏有一批值得深入研究的具有史料价值的书作。如明杨一清等《行书诗》卷、清赵之谦《手札》册等。明杨一清等《行书诗》卷,是名臣杨一清、夏言、徐阶、谢丕、陆深、许成名、林文俊、马汝骥、廖道南、鹿源诸家行书诗合卷。其中,夏言、徐阶等八人皆书诗呈鹤江先生。蔡昂(1480—1540),字衡仲,号鹤江,江苏淮安籍,嘉定人。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甲戌科进士第三,授翰林编修。历官翰林学士升礼部侍郎,赠尚书。著《颐贞堂稿》。蔡昂在史馆侍经筵近三十年,往来皆一时名流,此卷即当时馆阁公卿与之相酬唱的书迹。清赵之谦《手札》册十二开,共十八通,以行楷书为主,兼有草书。书风古雅朴厚,行笔沉着酣畅。为其晚年客江西时墨迹,为我们研究赵之谦的生平事迹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明]文徵明 双柯竹石图轴76.9cm×30.7cm 纸本墨笔 上海博物馆藏款识:书几薰罏静养神,林深竹暗不通尘。斋居见说无车马,时有敲门问药人。徵明奉简玉池医博,辛卯闰六月朔。钤印:文徵明印(白) 玉兰堂印(朱) 徵仲(朱)

四、爱国的书画鉴藏家

在上海古书画鉴藏界,孙煜峰是一位低调儒雅并且勤敏好学的书画鉴藏家。孙煜峰经常对儿女讲:“家中收藏了很多文物书画,有些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现在只有我和你们欣赏。但根据前人的历史记载,这些一般都不能得到自己子孙的永保。因此我想,只有让国家保管,才能永传后代。”〔8〕自20世纪60年代起,孙煜峰及其家属先后三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青铜、陶瓷及书画类文物,总计达180余件,其中书画文物160件。在孙煜峰及其家属看来,捐赠文物给国家博物馆,是为祖国优秀文化遗珍找到了最好的归宿,也显示了孙煜峰在中国古书画及古玩的鉴藏上,绝非出于一己之私,而是基于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弘扬。

1961年5月3日,上海博物馆接受孙煜峰捐赠陶瓷类及青铜类文物24件,其中包括清康熙豇豆红瓶及唐荣启期铜镜等传世珍品。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震撼了全世界,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11月12日,孙煜峰怀着激动的心情书写了一封向上海博物馆捐赠文物的信,信文内容如下:“为了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特将本人收藏的古书画四十件(包括宋人睢阳五老图、宋人画古贤遗像册暨董玄宰、陈老莲、石涛、王烟客、王湘碧、王石谷、王麓台、吴渔山、恽南田等人画册,宋人鬼神搜山图、文姬归汉图、北宋人写经、张雨台僊阁记暨徐文长、仇十洲、谢樗僊、丁云鹏等人画卷,敦煌唐人画人物暨文徵明、文五峰、陆包山、唐伯虎、周东邨、过庭章、项易庵、陈老莲等人画轴),捐献你馆,用以纪念我国核试验成功。为恐真伪莫辨,拟先将上述各件送请你馆鉴定,如有赝品,即请退回;确属真迹之品,悉数捐献你馆,捐献画和目录待鉴定后补送。事出真诚,务乞收纳,书不尽意,诸希察照为幸。专此并致敬礼!孙煜峰。1964.11.12”钤“孙煜峰”朱文印。捐赠信的字里行间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饱含了孙煜峰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朴实无华的言语,是其高尚人格的写照。1965年12月20日,上海博物馆正式接收孙煜峰捐赠书画类文物,共计78件。

1967年,孙煜峰病逝。临终前再次嘱托家人将其家藏文物捐赠给国家。1981年5月8日,孙煜峰的夫人王德封女士率领八位子女孙恒惕、孙恒恂、孙恒恺、孙恒忻、孙恒慧、孙恒悌、孙恒应、孙恒慥,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书画文物82件。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上海博物馆举办了一个隆重的捐赠仪式,并为其全家颁发奖状。在捐赠仪式上,大女儿孙恒慧代表母亲和兄弟姐妹致辞说:“我父亲孙煜峰,生前爱好字画文物,收藏了较多文物,特别是明清近代的字画。他生前曾几次将他认为比较珍贵的文物捐献给博物馆,受到了大家的好评。他自己也觉得很高兴。今天,我们根据父亲生前一贯的教导和遗愿,再次捐献八十二件文物给国家。表示我们的一点心意,我们感到很激动。”〔9〕质朴的言语,秉承了孙氏家族一贯优良的家风家训,表达了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

时值2016年岁末,为了弘扬孙煜峰家族的爱国情怀,上海博物馆精选弘一斋捐赠书画精品80余件,汇编出版《孙煜峰家族捐赠上海博物馆—弘一斋书画集萃》一书,同时精选四十余件举办“孙煜峰家族捐赠上海博物馆‘弘一斋’书画精品展”,供学界和广大书画爱好者鉴研和观摩。同时,希望通过对孙煜峰手稿的研究与发掘,填补20世纪海上书画鉴藏史之空白。

(致谢:孙煜峰家属为文章撰写工作,提供了孙煜峰手稿及图片等珍贵的历史资料,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为上海博物馆书画部副研究馆员)

责任编辑:刘光

注释:

〔1〕参见《先父母孙煜峰、王德封的文物鉴藏与捐赠》孙恒惕、孙恒恂、孙恒恺、孙恒忻、孙恒慧、孙恒悌、孙恒应、孙恒慥,上海博物馆编《孙煜峰家族捐赠上海博物馆—弘一斋书画集萃》,上海书画出版社2016年12月版。

〔2〕凌利中《近现代书画鉴定学科的奠基者—吴湖帆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书画鉴藏活动》,上海博物馆编《吴湖帆书画鉴藏特集》,2016年版,第14页

〔3〕小禾《藏家孙煜峰和他的家人们》,《鉴赏家》第8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88页。

〔4〕崔颖《画界神“医”—洪秋声》,1987年3月26日《瞭望周刊》。

〔5〕孙丹妍《尤求生平交游考》,《上海博物馆集刊》第十二期,2012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第89页。

〔6〕卢今、李华龙编《郑振铎日记》,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2页。

〔7〕张珩著《张葱玉日记·诗稿》,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版,第41页。

〔8〕《先父母孙煜峰、王德封的文物鉴藏与捐赠》孙恒惕、孙恒恂、孙恒恺、孙恒忻、孙恒慧、孙恒悌、孙恒应、孙恒慥,《孙煜峰家族捐赠上海博物馆—弘一斋书画集萃》上海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16年12月版。

〔9〕小禾《藏家孙煜峰和他的家人们》,《鉴赏家》第8辑,第91页。

[明]项圣谟 看梅图卷25cm×71.8cm 纸本墨笔 上海博物馆藏款识:辛卯春二月,道开法师有《忍饥看梅花诗》八韵,出以示予,予因和之,并作此图,奉师一笑,是名清供养也。独余此幽兴,何意有同人。形影如梅瘦,横斜不我亲。虚中宁待月,傲物听回春。即遇调羹手,难教沃釜尘。一。雨雪纷纷后,谋生拙可知。见花偏耐冷,有杖且支持。舌辩和香咽,心灯任影吹。坐来煮字熟,吾辈自逢时。二。孤寂同寒雀,幽栖只傍梅。蕊如成玉粒,花亦疗冰胎。伺尔春心饱,当吾冷眼开。一般清意味,相视倚空罍。三。人惟不彻骨,觉与世情殊。若使饥能忍,何愁意弗迂。夜深眠纸幛,晓起对山厨。别有炊烟发,花曾笑老夫。四。一窗容曝背,香影自依依。白日随瓢笠,青山老衲衣。闻钟知饭已,乞食向谁归。果有移情处,相看也乐饥。五。掩关香暗入,岂独引高僧。我亦思参久,花如解意增。因蜂谋食故,想蝶总无能。出定还趺足,随缘且曲肱。六。慧人恒固志,小憩胜无家。宛在众香国,如飘一水涯。衔花听羌笛,剥藓忆胡麻。不忍咀飞瓣,徒劳惜齿牙。七。即看梅处士,不近阿家翁。品韵先清绝,风尘岂易笼。明知春渐永,暂借雪为丰。未识传莲社,如何报远公?法社弟项圣谟笔。钤印:未尝别具手眼(朱) 痴子业(白) 易庵(白) 项圣谟诗画(白) 胥山樵项伯子(白) 博雅(朱)

[清]沈铨 梅竹雉鸡图轴180.6cm×89.2cm 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款识:乾隆丙子上元写,南苹沈铨。钤印:沈铨(朱) 南苹(朱)

[清]郑燮 墨竹图轴126.4cm×70.1cm 纸本墨笔 上海博物馆藏款识: 文与可墨竹诗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梅道人云:我亦有亭深竹里,也思归去听秋声。皆诗意清绝,不独以画传也。不独以画传而画更传。余深愧古人,诗画皆无足取,然亦勉题二十八字。萧萧几片无多叶,瘦瘦根科一两三。毕竟清和三四月,鲥鱼鲜笋让江南。乾隆甲申,板桥郑燮写。钤印:郑燮之印(白) 爽鸠氏之官(朱白相间) 直心道场(朱)

[清]王时敏 仿宋元六家山水册之一50.2cm×29.4cm 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钤印:懦斋(朱)

[清]王时敏 仿宋元六家山水册之二50.2cm×29.4cm 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钤印:懦斋(朱)

[清]王时敏 仿宋元六家山水册之三50.2cm×29.4cm 纸本墨笔 上海博物馆藏钤印:懦斋墨戏(朱)

[清]王时敏 仿宋元六家山水册之四50.2cm×29.4cm 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款识:仿大痴。钤印:逊之(白)

[清]吴历 山水册之一26.4cm×32.2cm 纸本墨笔 上海博物馆藏钤印:吴历(朱)

[清]吴历 山水册之二26.4cm×32.2cm 纸本墨笔 上海博物馆藏钤印:渔山(朱)

[清]吴历 山水册之三26.4cm×32.2cm 纸本墨笔 上海博物馆藏钤印:渔山(朱)

[清]吴历 山水册之四26.4cm×32.2cm 纸本墨笔 上海博物馆藏款识: 古人论画曰:人品不高,用墨无法。乃知用笔点墨,大非细事。必须无一毫世念,澡雪胸中了了,而后了了于笔。自然与天地生生之气,烟云凑合,吐出万象,无不如意。墨井道人吴历,甲寅年二月戊午。钤印:吴历之印(白)

[清]任颐 渔父图轴157.8cm×47.2cm 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款识:光绪辛巳九月吉日,伯年任颐写,时客春申浦。钤印:颐印(白)

徐悲鸿 猫蝶图轴80.8cm×32.8cm 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款识:复生先生六十寿。癸未中秋,悲鸿作于成都。钤印:徐(朱)

[明]丁云鹏 罗汉图卷(之一) 37.7cm×702cm 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钤印:丁云鹏印(朱) 南羽氏(朱)鉴藏印:孙氏弘一斋印(朱) 孙煜峰鉴定记(朱) 遐庵鉴藏(朱)恭绰长寿(白) 煜峰鉴赏(白) 孙煜峰珍藏印(朱)

[明]丁云鹏 罗汉图卷(之三) 37.7cm×702cm 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

[明]丁云鹏 罗汉图卷(之五) 37.7cm×702cm 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

[明]丁云鹏 罗汉图卷(之四) 37.7cm×702cm 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

[明]丁云鹏 罗汉图卷(之六) 37.7cm×702cm 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

猜你喜欢

上海博物馆题跋纸本
韩景燕作品集
王少桓
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面珍贵铜镜
款、印、题跋对古书画的鉴定作用
上海博物馆藏沪籍前贤文籍经眼录
高斋隽友
——胡可敏捐赠文房供石展将于 4 月 29 日在上海博物馆拉开帷幕 !
熊明非作品选
博物馆IP授权的理论与实践——以上海博物馆为例
姜宸英《选诗类钞》题跋续考
兰华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