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原学调查汇总

2017-06-05徐国栋

中国动物保健 2017年3期
关键词:汇总病猪阳性率

徐国栋

(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300402)

国内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原学调查汇总

徐国栋

(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300402)

笔者对中国知网中检索到的国内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原学调查进行了汇总,结果发现:1996年-2016年6月期间的27篇文献所载数据中,调查范围涉及19个以上省份(主要有上海、江西、山东、浙江、湖南、河南等),调查者主要应用核酸法或ELISA法检测样品,样品主要有疑似猪瘟病猪组织、血清、临床病猪组织、全血等共9类,样品的总阳性率为15.58%(927/5949),在15个时间节点中,有两个高峰期,第2个高峰(2006年-2012年内的7个时间节点)内所载数据占全部数据的权重较大,其篇次占全部篇次的75%(33/44),其样品数和阳性样品数分别占全部合计数的80.25%(4774/5949)和89.54%(830/927)。

猪;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病原学;调查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和绵羊边界病毒(Border disease virus,BDV)同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BVDV的宿主范围包括了牛、羊、多种野生反刍动物和猪,Femelius等于1973年首次从病原学上证实了BVDV对猪具有感染性以来,猪群中BVDV感染的现象受到更多的关注。在国内,王新平等于1996年首次从内蒙古自治区(哲盟)疑似CSF的病料中检出BVDV,在病原学上证实了BVDV在国内猪群中的存在。此后,不断有关于在国内猪群中检出BVDV的报道,笔者为理清国内猪群BVDV的感染状况,对1996年以来猪群BVDV感染的病原学调查进行了汇总,以期能为国内猪群中该病防控提供可借鉴的数据。

1 汇总方法

1.1 检索和遴选文献的方法和条件

检索中国知网中文数据库(硕博、期刊、重要会议论文)中公开发表的国内猪群BVDV感染状况调查的文献,主题是“猪+牛病毒性腹泻”,其后通过以下5个约束条件遴选得到目的文献:文献发表时间段为1996年-2016年6月;论文所载内容详实可信;③调查动物是国内猪群;④检测方向是BVDV的病原学检测;⑤对所载内容重复、数据反复利用的个别文献,酌情选取最初发表的或检测数据较完整的文献作为参考文献。

1.2 文献中原始数据的录入方法

以样品采集时间节点为序,依次录入文献中所载原始数据,包括:①采样时间;②采样地点(省、市、自治区);③检测方法;④样品种类;⑤样品阳性相关数据,包括检测样品份数、阳性份数;⑥调查者,即参考文献中的第1调查者或调查者(调查者为硕博论文作者)。

1.2.1 采样时间的录入方法采样时间的录入以文献所载调查者的采样时间段(年)为准,若数篇文献为同年份采样则不分先后顺序录入,但先期已被录入的文献在同一时间段中应排列在前;若文献未记载采样时间则以文献投稿日期为假定采样时间,其次,若文献未记载投稿日期则以文献发表日期为假定采样时间;若同篇文献中同时记载了不同时间段的检测结果,则分别录入不同时间段及其相关数据;若某文献所载采样时间段为连续的时间段,不能按每年记录时间段,则按连续时间段录入,例如某调查者在2014年-2015年的时间段连续采样,但检测数据中不能区分2014年、2015年中每年份中的检测结果,则以2014年-2015年为采样时间录入。

1.2.2 采样地点的录入方法以样品采集时间为序,依次录入文献所载采样地点。采样地点录入时以被采样品猪群所在省份(或自治区、直辖市)为准;若文献中记载的采样地点较模糊或未记载采样地点则记为“不清”,其中记载源于全国范围内采集样品但未明确具体省份的仍记为“不清”;若某个文献所载的某个时间节点内的样品源于多个省份,不能在原始汇总表中全部录入,则以代码形式录入。

1.2.3 样品种类的录入方法以采样时间为序,依次录入文献所载采集样品的种类,录入时,依据所记载样品的种类,分别按种类代码形式录入。

1.2.4 检测方法的录入方法以采样时间为序,依次录入文献所载的检测方法。

1.2.5 样品数量、阳性样品数量的录入及阳性率的计算方法以采样时间为序,依次录入文献所载的样品采集数量、阳性样品数,并按“阳性率=阳性样品数/样品数×100%”计算阳性率(精确到0.01%)。

1.2.6 调查者的录入方法以采样时间为序,依次录入每篇文献的第1作者或作者,同时记录文献序号。

1.3 原始数据的汇总方法

1.3.1 采样时间节点频次的汇总方法以汇总的采样时间段为原始数据,累计每个年份或每个连续时间段中样品采集的频次,即为该时间段的时间节点频次。如2006年间有4次调查结果,则该时间节点内的采样频次记为“4”,即为样品采集的频次,并按出现频次高低在表格中降序排列。

1.3.2 采样地点频次的汇总方法以汇总的采样省份为原始数据,依次对文献中所载的采样省份依次累加,若某篇文献出现了某省份则累计频次1次,最终得出采样省份的频次,并按出现频次高低在表格中降序排列。

1.3.3 不同样品种类采集频次及其阳性率的汇总方法以汇总的样品种类为原始数据,依次对文献中所载样品种类的采集频次及其阳性率(精确到0.01%)进行分类累加。累计样品采集频次时,若某篇文献出现了某类样品则累计频次1次;计算某类样品合计阳性率时,对调查文献中所载的某类样品的样品数、阳性数进行累加,并以此得出该类样品的合计阳性率。累计频次和阳性率分别在表格中降序排列。

1.3.4 检测方法频次的汇总方法以汇总的检测方法为原始数据,依次对每篇文献中所载检测方法进行分类累加,累计得出各种检测方法的应用频次,并按出现频次高低在表格中降排列,并以对不同检测方法中样品的检出率进行汇总(精确到0.01%)。

1.3.5 样品阳性率的汇总方法以汇总的调查结果为原始数据,以每个年份或连续年份为时间节点,以累加的方法对“表1时间节点”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包括样品数、阳性样品数、样品阳性率(精确到0.01%)。

2 结果

2.1 BVDV病原学调查原始数据录入结果

共有27篇文献内的数据作为原始数据被录入,结果见表1,表中P、S代码的意义见表后注释。

2.2 BVDV病原学调查汇总结果

2.2.1 采样时间节点汇总结果所有文献的样品采集时间汇总后共有15个节点,涉及44个篇次,其中2006年-2012年节点内的篇次较集中,依时间节点排列的统计频次见表2。

2.2.2 采样地点汇总结果44篇次中有10篇次的具体取样省份不清,其中朱紫祥等、张志等、祖立闯等[、李晶梅等的采样地点未记载,其余均为全国范围内采集样品;其它34篇次中共记载有19个省份,这些省份的合计取样频次为77,按频次降序排列见表3。

2.2.3 不同样品种类采集频次及其率的汇总结果被调查的样品代码见“2.1”,合计取样频次为44,汇总后共分为9类,所有种类中以S1(疑似猪瘟病猪组织)、S2(血清)、S3(临床病猪组织)和S6(全血)的采集频次较高,按降序排列样品种类出现频次见表4。

所有种类样品中,以S3(临床病猪组织)、S4(样品种类不清)、S2(血清)和S1(疑似猪瘟病猪组织)检测结果阳性率较高,按降序排列的样品阳性率与类别见表5。

2.2.4 检测方法的汇总结果调查应用的44频次检测方法主要有3种:①核酸法检测BVDV遗传物质,共计4种31频次;②ELISA法检测BVDV抗原,共计10频次;③检测方法不清,共计3频次。结果见表6。

应用不同方法检测样品的结果有较大差异,其中以“方法不清”检出的阳性率最高,核酸法检出的阳性率最低,按降序排列的样品阳性率与检测方法见表7。

2.2.5 样品阳性率汇总结果按逐年汇总时间节点后发现:15个节点中阳性率在0.6%~33.33%间,平均阳性率为15.58%(927/5 939),结果见表8。

依据表8数据绘制的阳性率趋势图中,可见2个阳性率高峰波:①1996年、2001年和2002年节点高峰波。共有3篇次记载的数据,占全部篇次6.8%(3/44);样品数合计77份,阳性样品数22份,分别占样品总数和阳性样品总数1.3%(77/5 949)、2.4%(22/927);此高峰波内阳性率在20%~33.33%间,平均阳性率为28.57%(22/77)。②2006年-2012年节点高峰波。共有33篇次记载的数据,占全部篇次75%(33/44);样品数合计4 774份,阳性样品数合计为830份,分别占样品总数和阳性样品总数的80.25%(4 774/5 949)、89.54%(830/927);此高峰波内阳性率在0~80.77%间,平均阳性率为17.39%(830/4 774)。此外,2012年后共有5个篇次文献数据,占全部篇次的11.4%(5/44);样品数合计921份,阳性样品数合计73份,分别占样品总数和阳性样品总数15.48%(921/5949)、7.88%(73/927);3个节点中的阳性率在5.61%~10.04%间,平均阳性率为7.91%(73/921)。

3 结论

笔者对1996年-2016年6月间数据库中的国内猪源BVDV感染病原学调查文献进行遴选,结果发现可供利用文献偏少(27篇)、样品数偏少(5 949份)。对遴选的27篇文献所载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3.1 样品来源广泛

从表3可以得出:近20年来有源于19个以上省份的样品被调查,主要有上海、江西、山东、浙江、湖南、河南等省,取样范围几乎覆盖全国。

3.2 样品中以疑似猪瘟病猪组织和临床病猪组织最受关注

从表4和表5可以得出:调查的9类样中以疑似猪瘟病猪组织、血清、临床病猪组织、全血4类为主(共计38频次、5 200份);9类样品中阳性率较高的是临床病猪组织、样品种类不清、血清和疑似猪瘟组织,其中在某篇文献中不能检出阳性的有血清、种公猪精液、组织3类样品。

3.3 检测方法以核酸检测法为主

从表6、表7可以得出:3类检测方法中以核酸法或ELISA法为主,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是核酸检测法(16/44),而“方法不清”检测出的阳性率最高(60.39%,218/361)。

3.4 样品阳性率差别较大

从表1、表8可以得出:各文献所载的阳性率在0~100%间不等;顺序整理时间节点后的15个节点中阳性率在0.6%~33.33%间,全部样品的平均阳性率为15.58%(927/5 949)。笔者认为各文献所载阳性率差别较大的原因可能与采样时间、样品种类、检测方法的差异相关,例如在汇总检测方法对阳性率的影响中,以“方法不清”和“ELISA法”对样品的检出率较高,而专一性和灵敏度较高的“核酸法”对其检出率却偏低,从理论上推测可能与BVDV、CSFV抗原具有较高交叉性所致假阳性相关。因每篇文献中样品采集时间和地点、检测试剂和条件、样品种类等数据均处于相对独立的事件中,且本文对同篇文献中的不同时间节点数据进行了拆分,这都将影响阳性率所指示的现实意义,故笔者认为应用其它统计学方法对“不同检测方法对阳性率影响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没有更现实的意义,同理,应用其它统计学方法对“不同省份对阳性率影响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也没有更现实的意义。

3.5 BVDV的预测

趋势图中2006年-2012年节点高峰波的数据在全部汇总数据中较大,尚不能从趋势图中预测出2015年后国内猪群BVDV的感染趋势。从表8和图1可以得出:在2006年-2012年节点高峰波中,时间数占节点数的40%(6/15)、样品数占全部样品数的80.25%(4 774/5 949)、阳性样品数占全部阳性样品数的89.54%(830/927),因此,该高峰波中的平均阳性率(17.39%,830/4 774)更接近于全部样品的平均阳性率(15.58%,927/5 939),即该高峰波中的数据在总样品数、总阳性样品数和总阳性率中所占权重较大。而2012年后的数据较少(5篇次、3个时间节点、921份样品、73份阳性样品),尚不能从这3个节点中推知出2015年后的国内猪群BVDV感染趋势。

若能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对猪源BVDV的猪场阳性率、样品阳性率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将更真实地能反映出国内猪群感染的状况,但记载猪场阳性率的调查文献较少,只有少量文献记载了相关数据,如卫秀余等的调查结果,故本文略去了猪场阳性的汇总分析。

(略)■

表1 B V D V病原学调查结果汇总表

注1采集样品所在多个省份(Province)时的代码:P1:吉林、内蒙,等。P2:吉林、广东,等;P3:浙江、安徽、湖南、江西、广西、辽宁,等。P4:北京、河南、河北、新疆、山东、江西、浙江、安徽、湖南、广西、福建、吉林、江苏、上海,等。P5: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西、四川、河南、北京、山东、福建、河南、湖北,等。P6:包括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内蒙古,江苏等省(区、市)。P7:上海、浙江、江苏、江西、山东、福建、广西,等。P8:江苏、江西、浙江,等。P9:河北、河南、山东,等。注2不同样品种类(Sample)统一命名的代码:S1:疑似猪瘟病猪组织;S2:血清;S3:临床病猪组织;S4:样品种类不清;S5:种公猪精液;S6:全血;S7:组织(病猪病猪组织或临床健康猪组织不清);S8:粪便;S9:临床健康猪全血。

表2 样品采集时间节点统计表

表3 样品采集省份统计表

表4 样品类别采集频次统计表

表5 不同种类样品BV DV阳性率统计表

表6 BVDV检测方法汇总表

表7 不同检测方法B V D V阳性率统计表

表8 样品阳性率统计表

10.3969/j.issn.1008-4754.2017.03.002

猜你喜欢

汇总病猪阳性率
上周全球股市情况汇总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常用缩略语汇总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源流2020年目录汇总
系统抽样的非常规题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