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PM2.5空气质量改善分阶段目标研究
2017-06-05孟露露单春艳白志鹏任丽红吴晓璇赵佳佳李洋阳
孟露露,单春艳,白志鹏,任丽红,吴晓璇,赵佳佳,陈 杨,李洋阳
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07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
中国城市PM2.5空气质量改善分阶段目标研究
孟露露1,单春艳1,白志鹏2,任丽红2,吴晓璇1,赵佳佳1,陈 杨1,李洋阳1
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07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
中国城市细颗粒物(PM2.5)空气质量达标率低,且城市间的污染程度差异较大。为了整体改善PM2.5空气质量,需要针对不同污染程度的城市,制定分阶段改善目标加以考核和管理,研究探讨了城市PM2.5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体系及不同污染程度城市各阶段目标值。首先运用文献综述法、国内外对比分析法梳理评述了WHO、欧美等发达国家PM2.5的空气质量标准和达标要求,提出中国城市PM2.5空气质量改善的考核目标体系,包括PM2.5浓度目标值或下降率、严重污染天数上限、达标天数下限等指标。通过历史数据分析法研究了2000—2013年美国、日本一些城市和2013—2016年中国74个环保城市PM2.5年均浓度的变化趋势,推论出中国城市PM2.5年均浓度年均下降5%~8%是可能实现的;结合环境保护部及各省市PM2.5污染防治规划,提出PM2.5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设定原则和达标天数的回归计算方法;以2014年114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为基数,计算得出不同污染程度城市2020、2025、2030年PM2.5年均浓度年下降率和达标天数的目标值。
中国;城市;PM2.5;空气质量标准;改善目标
1 中国城市PM2.5空气质量现状
近年来,中国细颗粒物(PM2.5)污染严重,达标比例极低,且PM2.5的污染呈明显区域性特征,不同类型城市污染程度差异较大。2014年,中国114个城市PM2.5空气质量数据[1]显示(表1),达到PM2.5年均浓度二级标准的城市只有13个,达标比例仅为11.4%,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中平均达标天数为349 d。与达标城市相比,未达到PM2.5年均浓度二级标准的城市达标天数明显减少,严重污染天数略有增加。
表1 中国2014年PM2.5空气质量现状Table 1 China PM2.5 air quality in 2014 (114 cities)
薛文博等基于全国城市PM2.5达标约束的大气环境容量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省份、不同污染物环境容量超载程度均存在显著差异,需要进一步强调不同区域减排目标的差异化管理[2],因此为了整体改善全国城市空气质量,需要针对不同污染程度的城市,制定分阶段改善目标和方案。根据城市污染程度和改善目标的不同,对接近标准的城市提出达标时间要求,对超标严重的城市提出浓度下降比例要求。发达国家对于PM2.5的治理积累了许多经验,针对中国城市PM2.5超标情况普遍且不同城市污染情况差距较大的现状,研究首先总结了发达国家PM2.5的空气质量标准和达标要求,设计出中国城市PM2.5目标体系;着重分析了美国、日本一些城市以及中国74个环保城市PM2.5年均浓度的历史数据,并结合中国中央及各省市相关规划中的PM2.5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提出了中国城市PM2.5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设计思路以及2020、2025、2030年PM2.5空气质量改善的目标值。
2 中国城市PM2.5空气质量改善的考核目标体系设计
2.1 发达国家PM2.5空气质量标准和评价指标
发达国家对PM2.5的研究起步较早,美国于1997年率先制定PM2.5空气质量标准[3],此标准规定了PM2.5的年平均浓度限值和24 h平均浓度限值分别为15、65 μg/m3,其中一级标准与二级标准相同,2012年的修订版将PM2.5年平均浓度限值的一级标准提高到12 μg/m3,二级标准为15 μg/m3,24 h平均浓度限值为35 μg/m3;WHO于2006年发布了最新《空气质量准则》(AQG),确定了PM2.5的标准值和3个过渡时期的目标值[4];欧盟于2008年颁布新的空气质量指令(2008/50/EC),对PM2.5不同阶段的目标浓度限值、暴露浓度限值和削减目标值做出规定[5];依据欧盟制定的《大气空气质量指令》(2008/50/EC),英国于2010年颁布了新的空气质量标准,规定2020年PM2.5目标浓度限值为25 μg/m3,要求所有行政区PM2.5暴露浓度在2010—2020年间下降15%,并要求苏格兰到2020年达到12 μg/m3的年均浓度限值[6];日本环境基本法(平成5年法律第91号)规定PM2.5的年均浓度限值为15 μg/m3,日均浓度限值为35 μg/m3(H 21.9.9告示)。
中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于2016 年全面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规定:增设PM2.5浓度限值,设定了一级标准(年平均浓度限值为15 μg/m3,24 h平均浓度限值为35 μg/m3),二级标准(年平均浓度限值为35 μg/m3,24 h平均浓度限值为75 μg/m3)。
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大气污染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存在差异[7],其制定的PM2.5空气质量标准和判断空气质量达标的方式也显著不同。对国际组织和部分发达国家的PM2.5空气质量标准和改善目标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为中国PM2.5相应标准的实施以及各不同污染城市改善目标的制定提供参考。中国PM2.5空气质量标准与国外相应标准的比较见图1。
图1 中国PM2.5空气质量标准与国外相应标准的比较Fig.1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for PM2.5
从WHO、欧盟、部分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制定的PM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来看,大多数国家制定的PM2.5标准值比WHO宽松,中国制定的PM2.5日均浓度一级标准与美国、日本一致,略低于WHO第三阶段的过渡目标值,年均浓度一级标准与美国、日本、WHO第三阶段的过渡目标值一致;日均浓度二级标准和年均浓度二级标准与WHO第一阶段的过渡目标值一致。中国与部分国家或地区PM2.5的具体评价指标及达标统计要求见表2。
表2 各国PM2.5评价指标Table 2 Summary of indicators for PM2.5 in the air quality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由表2可以看出,目前国外PM2.5的评价指标主要是标准值和目标值。标准值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年均浓度和日均浓度,其中,年均浓度有季度平均值、1 a平均值和3 a平均值3种方式;日均浓度主要是24 h浓度的算术平均值。目标值评价指标主要有2种,一种是按照目前的污染程度或污染级别,要求在规定的达标期限内达到某一浓度限值;一种是按照目前的污染程度或污染级别,要求在规定的达标期限内完成某一削减量或者下降率。
关于达标要求的规定,国际上可分为3类,一类是规定不允许超标,另一类是规定不能超过标准的天数,第三就是某个百分位数值不能超过标准[12]。WHO制定的PM2.5日均浓度达标要求为每年的超标天数不高于3 d;欧盟规定的PM2.5年均浓度达标明确要求每年的超标天数为0 d,即不允许超标[8];美国以前使用过达标天数的评价指标,后来随着空气质量的不断改善,这一评价指标已经不再适用,现已取消,现在制定的PM2.5日均浓度达标要求为一个监测点的3 a平均PM2.5日浓度的第98百分位数不超过35 μg/m3。
鉴于以上分析,建议中国在今后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及制定过程中,应适当考虑将浓度限值规定得更为严格,并适当增设短期浓度限值,还应考虑对空气质量标准超标次数进行限制[13]。
2.2 中国城市PM2.5空气质量改善的考核目标体系建议
参考国际上普遍适用的目标体系和达标统计要求,结合中国不同污染程度城市的具体情况,建议制定如下目标体系和考核要求。
2.2.1 以年均浓度确定阶段下降率或目标值
年均浓度可采用1 a平均(一个日历年内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11])或3 a滑动平均(连续3 a内日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未达到规定年限内的下降率或目标值则认为不达标。
2.2.2 以日均浓度确定重污染天数上限和达标天数下限
日均浓度是指一个自然日24 h平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11],以日均浓度划定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等级。针对中国目前严重的颗粒物污染现状,以达标天数(每年的日均浓度不超过75 μg/m3的天数)和重污染天数(每年的日均浓度超过250 μg/m3的天数)作为评价指标是十分可取的,具体实施时可以设定重污染天数上限(一个日历年内超过该天数即视为不达标)和达标天数下限(一个日历年内超过该天数即视为达标)。
2.2.3 以1 h浓度设置污染触发值
发达国家目前的空气质量相对较好,除了PM2.5浓度的标准值和目标值的评价方式以及达标天数之外,目前关注较多的是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和不同污染等级的触发值(如英国),中国应该借鉴,将保护公众健康放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首位,加强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研究。具体实施时,先根据PM2.5的浓度划分污染程度(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再根据污染程度设定不同的触发值,使用任何1 h污染物浓度的算术平均值。当PM2.5小时浓度超过触发值时,当天的空气质量即视为相应的污染等级,主要用于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
2.2.4 去除非人为因素的高浓度
特殊天气(如沙尘暴)、森林大火等非人为因素,以及特定节假日庆祝活动产生的短期高浓度(如烟花爆竹)等情况下,容易造成颗粒物浓度超标,而且这种超标通常无法控制[12]。因此美国在1971年制定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时就提出,允许出现几次24 h和1 h平均浓度超过浓度限值的情况[14],随后很多国家仿效美国并做出明确规定。
由于地域条件、污染特征和统计、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在借鉴美国或 WHO 的百分位数统计方法时,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确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达标统计要求。王帅等运用统计回归法、比例反推法和控制图法,对中国不同地理区划城市的颗粒物达标统计要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95百分位数既考虑了中国城市颗粒物年均值与日均值的特定统计关系,达到了完善中国空气质量标准体系的目的,又兼顾到了部分城市的特殊情况,具有较优的统计稳健性,适合作为中国目前PM10和PM2.5的达标统计要求[15]。
综上,建议PM2.5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体系及达标统计要求见表3。
表3 PM2.5空气质量改善考核目标体系Table 3 Assessment indicators of air quality improvement for PM2.5
注:污染物浓度均为质量浓度;数据有效性[11]:年平均需要每年至少324个日平均浓度值,每月至少需要有27个日平均浓度值(2月至少有25个日平均浓度值),24 h平均要求每日至少有20 h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
3 中国城市PM2.5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设定依据
3.1 国外城市PM2.5年均浓度变化趋势
对国外城市PM2.5年均浓度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国外PM2.5浓度快速下降阶段,往往是PM2.5浓度较高或是排放量较大的时期。英国PM2.5排放量的快速下降阶段,平均5 a的下降率能够达到15.1%。美国PM2.5日均浓度次高值在快速下降的4 a期间,下降率可以达到16.4%,在快速下降的2007—2009年,PM2.5年均浓度下降率3 a期间能够达到17.8%(表4)。
表4 美国PM2.5浓度下降率Table 4 Reduction rates of US national PM2.5 concentration
针对污染相对严重的典型城市(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以下简称加州[16]和日本的尼崎市),PM2.5浓度下降率更高。日本、美国部分城市在1999—2014年PM2.5年均浓度与下降率见图2。
图2 日本、美国部分城市1999—2014年PM2.5年均浓度与下降率关系Fig. 2 Relationship between PM2.5 concentration and reduction rate in some cities of Japan and the US,1999-2014
加州曾是美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制定的空气质量标准比国家标准更为严格[17],由图2可见,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加州PM2.5的排放量和年均浓度均有显著下降,PM2.5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加州空气资源局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18]显示,2001—2011年,萨克拉门托市区、圣地亚哥、旧金山海湾地区、圣华金河谷和加州南海岸等5个地区平均每年PM2.5年均浓度的下降率均达到2%以上。目前,萨克拉门托市区和圣地亚哥PM2.5年均浓度已达到空气质量标准。
日本尼崎市是兵库县所属的城市,其特点为重工业密集,曾有工都之称,污染严重,现经过治理,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监测数据[19]显示,2000—2012年,尼崎市PM2.5年均浓度呈下降趋势,平均年下降率达3.7%,最大年下降率为16.0%。
以上国外城市PM2.5年均浓度变化数据表明,5 a下降率可达25.0%~38.4%。实践表明,为实现PM2.5浓度同样的下降比例,当空气质量越好时,其实现难度越大;相反,空气污染越严重时,相对更容易实现。综上,可以推论在中国目前污染严重的情况下,PM2.5年均浓度在5 a内下降25%~40%是可能实现的。
3.2 中国各省市现有PM2.5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环境保护部于2014年1月7日与全国31个省(区、市)签署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明确提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内的10个省及重庆市重点考核PM2.5年均浓度下降情况,其他地区以 PM10年均浓度下降率作为考核指标[20]。责任书中规定了2017年全国31个省(市、区)的PM2.5改善目标(表5)。同时,中国部分省(市、区)也根据该行动计划制定了2017年空气改善目标。
表5 《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中各省市2017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Table 5 Targets of PM2.5 reduction in concentrations at 2017 in requirements in goal responsibilitydocuments of some provinces in China
2015年1月,环境保护部在《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21]中初步提出2020、2030年2个阶段性目标。在“十三五”期间,建立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双重体系。珠三角区域力争PM2.5年均浓度基本达标;成渝地区力争总体达到珠三角现状水平;东中部12省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湖北、湖南、安徽、上海、江苏、浙江等)力争总体水平达到成渝现状水平。通过分区分类管理空气质量的措施,环保部期望到“十三五”末,PM2.5超标30%以内的城市率先实现PM2.5年均浓度达标,PM2.5超标1倍以上的城市力争到“十三五”末将超标程度缩小三分之一以上,其他超标程度的城市力争到“十三五”末有所改善,力争全国地级以上城市重污染天气减少60%左右,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明显提高。
系统研制成功后模拟在一些居室、办公场所内安装试用,每处场所至少安装一个中央核心处理单元网关,根据需求安装适当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甲醛传感器、PM2.510传感器等。
在2016年3月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期间,11个省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降低PM2.5浓度、削减污染物排放等量化目标或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等指标。北京提出2016年PM2.5浓度下降5%左右[22],上海提出2020年PM2.5浓度下降到42 μg/m3左右[23],河北省提出“十三五”时期,PM2.5浓度较2013年下降40%,污染严重的城市力争退出全国空气质量后10位[24]。
3.3 中国部分城市近几年PM2.5空气质量改善情况
国务院2013年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为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PM2.5浓度分别下降25%、20%和15%左右[25]。2016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上述大部分地区于2015年末提前实现了空气质量改善目标(表6)。
表6 重点地区2015年PM2.5空气质量改善情况Table 6 Improvement of PM2.5 quality in key regions of China 2015
2013年1月—2016年6月期间,74个环保城市[27](图3)的PM2.5月均浓度4 a期间同比呈持续降低趋势,2016年上半年与2013年相比下降约29%。PM2.5月均浓度最高值均出现在冬季,原因是冬季燃煤取暖导致排放大幅增加,加之冬季气象条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夏季PM2.5浓度最低,一方面是由于排放较低,另一方面夏季降水频繁,颗粒物去除快速[13]。
图3 2013—2016年全国74个环保城市PM2.5月均值Fig.3 Monthly mean PM2.5 concentration of 74 key cities in China, 2013-2016
综上所述,国外城市PM2.5年均浓度5 a下降率可达25.0%~38.4%;国内74个环保城市2016年上半年PM2.5月均值与2013年同比降低近29%,空气质量有所改善。由此可见,在中国各省市现有PM2.5质量改善规划及目标的政策支持下,结合相关的技术支撑,中国PM2.5年均浓度在“十三五”期间年均下降5%~8%是可能实现的。
4 中国城市PM2.5空气质量改善的中长期目标设定
4.1 城市PM2.5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设定原则和方法
中国城市PM2.5超标情况普遍且差距巨大,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城市的污染程度制定不同的达标计划,明确空气污染控制或空气质量改善的目标期限,设定分阶段控制目标。参照国内外重点城市PM2.5年均浓度变化趋势,以及中国各省市现有PM2.5质量改善规划及目标,以2014年114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为基数,提出制定PM2.5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原则如下:
2)2020年末,PM2.5年均浓度为45~60 μg/m3的城市下降到45 μg/m3以下;PM2.5年均浓度为60~70 μg/m3的城市下降到50 μg/m3以下;PM2.5年均浓度为70~100 μg/m3的城市下降到65 μg/m3以下;PM2.5年均浓度为100~130 μg/m3的城市下降到80 μg/m3以下。
3)2025年末,PM2.5年均浓度为45~70 μg/m3的城市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35 μg/m3);年均浓度为70~100 μg/m3的城市下降到45 μg/m3以下。PM2.5年均浓度为100~130 μg/m3的城市下降到45 μg/m3以下。
4)2030年末,目前污染最严重的城市(130 μg/m3)年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
城市PM2.5达标天数设定方法则是根据2014年中国114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和达标天数的统计数据得出114个城市达标天数(y)与年均浓度(x)的回归方程计算得出。
y=-2.722x+434.9(r=0.982 1)
依此计算得出不同污染程度的城市在2020、2025、2030年达到相应PM2.5浓度目标值的情况下,应实现的达标天数,见表7。
表7 城市PM2.5年均浓度和达标天数各阶段目标值Table 7 Phased-in targets of PM2.5 quality for cities at different pollution levels
4.2 城市PM2.5空气质量的中长期改善目标
根据以上原则和方法,提出2020、2025、2030年末中国各污染程度城市的PM2.5空气质量改善目标(表8)。
表8 城市PM2.5空气质量改善目标Table 8 Phased-in targets of PM2.5 reduction in concentrations and number of days meeting grade II standard
注:“*”表示当浓度达标后,下降目标为0%。
1)2020年末,PM2.5年均浓度为45 μg/m3以下的城市达到PM2.5空气质量二级标准(35 μg/m3),达标天数为340 d以上;PM2.5年均浓度为45~60 μg/m3的城市下降到45 μg/m3以下,下降率为25%,达标天数为312 d以上;PM2.5年均浓度为60~70 μg/m3的城市下降到50 μg/m3以下,下降率为29%,达标天数为299 d以上;PM2.5年均浓度为70~100 μg/m3的城市下降到65 μg/m3以下,下降率为35%,达标天数为258 d以上;PM2.5年均浓度为100~130 μg/m3的城市下降到80 μg/m3以下,下降率为39%,达标天数为217 d以上。
2)2025年末,PM2.5年均浓度为45~60 μg/m3的城市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35 μg/m3),下降率为42%,达标天数为340 d以上;PM2.5年均浓度为60~70 μg/m3的城市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35 μg/m3),下降率为50%,达标天数为340 d以上;年均浓度为70~100 μg/m3的城市下降到45 μg/m3以下,下降率为55%,达标天数为312 d以上。PM2.5年均浓度为100~130 μg/m3的城市下降到45 μg/m3以下,下降率为66%,达标天数为312 d以上。
3)2030年末,目前污染最严重的城市(130 μg/m3)年均浓度达标。即PM2.5年均浓度为100~130 μg/m3的城市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35 μg/m3),下降率为73%,达标天数为340 d以上。
据此年均浓度下降率推算,可得出2020、2025、2030年中国重点区域(三区十群)的PM2.5年均浓度平均值(图4)。
图4 重点区域各阶段PM2.5空气质量改善目标Fig.4 Phased-in targets of PM2.5 air quality in key regions(annual mean concentration)
到2020年,目前已经达标的海峡西岸持续达标;长三角、珠三角、辽宁中部、山西中北部、关中甘宁等5个重点区域PM2.5年均浓度达到45 μg/m3以下,下降率为15.0%~28.6%。到2025年,只有污染严重的京津冀、山东省、武汉及其周边等3个区域未达标,下降率均在50%以上。到2030年,13个重点区域均达标。
5 结论
总结分析了WHO以及发达国家有关PM2.5的空气质量标准和达标要求,并与中国现有标准和评价指标进行对比,设计出中国城市PM2.5质量考核目标体系和要求,包括PM2.5浓度目标值或下降率、严重污染天数上限、达标天数下限等。
美国、日本一些城市近十几年来PM2.5年均浓度的历史数据表明,国外城市PM2.5年均浓度为30 μg/m3左右的时候5 a期间下降率可达25.0%~38.4%,而中国污染严重城市的PM2.5年均浓度甚至高达国外城市的10倍以上,在如此高浓度的污染背景下,中国污染严重城市5 a期间完成25%~40%的下降目标是可能实现的。
中国自2013年以来PM2.5的监测数据显示,国内重点城市2016年上半年PM2.5月均浓度值与2013年同比下降约29%,4 a期间整体呈持续降低趋势,空气质量相比2013年有明显改善(如天津、河北省均提前完成国家提出的下降25%的目标,长三角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呈改善趋势,珠三角地区中的广州已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提前2 a超额完成国家考核目标)。由此可见,在相应政策和技术支持下,中国“十三五”期间PM2.5年均浓度下降5%~8%是有可能实现的。
根据国内外城市PM2.5浓度历年的下降率,结合中国中央及各省市相关规划中的PM2.5空气质量改善中、长、短期目标,提出了中国2020、2025、2030年城市PM2.5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值(包括年均浓度下降率和达标天数),其中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浓度分别下降至2014年的39%、66%和73%。按此下降率,2020年5个重点区域平均浓度将达标;2025年仅有京津冀、山东省、武汉及其周边等3个区域未达标;2030年,13个重点区域均达标。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部发布2014年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EB/OL].(2015-02-02)[2015-05-11].http://www.mep.gov.cn/gkml/hbb/qt/201502/t20150202_295333.htm.
[2] 薛文博,付飞,王金南,等.基于全国城市PM2.5达标约束的大气环境容量模拟[J].中国环境科学,2014,34(10):2 490-2 496.
XUE W B, FU F, WANG J N, et al. Study o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major pollutants constrained by PM2.5compliance of Chinese cities[J].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4,34(10):2 490-2 496.
[3] 王占山,车飞,任春,等.美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修订历程[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3,3(3):240-246.
WANG Z S, CHE F, REN C, et al. Research on setting and amending process of the 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of the United States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2013,3(3):240-246.
[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ir Quality Guidelines: Global Update 2005[EB/OL]. [2015-12-11].http://www.who.int/phe/health_topics/outdoorair/outdoorair_aqg/en.
[5] European Commission Environm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EB/OL].(2008-05-28) [2015-12-23].http:// ec.Europa.eu/environment/air/quality/standards.html.
[6] GOV.UK. The Air Quality Strategy for England, Scotland,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 volume 1[EB/OL]. [2015-09-01]. https://www.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69336/pb12654-air-quality-strategy-vol1-070712.pdf.
[7] 廖琴,张志强,曲建升,等.国际PM2.5排放标准及其实施情况比较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34(10):95-99.
LIAO Q, ZHANG Z Q, QU J S, et al. Comparison of international PM2.5emission standards and their implementation [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Control,2012,34(10):95-99.
[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ir Quality Guidelines: Global Update 2005[R]. Copenhagen, Denmark: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2006.
[9] U 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Particulate Matter (PM) Standards-Table of Historical PM NAAQS[EB/OL]. [2015-03-22]. https://www3.epa.gov/ttn/naaqs/standards/pm/s_pm_history.html.
[10] Ministry of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 in Japan-Air Quality [EB/OL].(2009-09-09)[2015-11-02].http://www.env.go.jp/en/air/aq/aq.html.
[11]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12] 武雪芳. 我国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研究[C]∥环境安全与生态学基准/标准国际研讨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北京:2013.
[13] 郝吉明,尹伟伦,岑可法. 中国大气PM2.5污染防治策略与技术途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14] Chow J C, Watson J G, Feldman H J, et al. Will the Circle Be Unbroken: A history of the U S 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J]. Journal of the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2007(57):1 151-1 164.
[15] 王帅,丁俊男,王瑞斌,等. 我国环境空气中颗粒物达标统计要求研究[J]. 环境科学,2014,35(2):401-410.
WANG S, DING J N, WANG R B, et al. Form of the Particulate Matter Ambient Air Standards in China [J].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4,35(2):401-410.
[16] California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gency. Air Quality Trend Summaries: Select Years and Location [EB/OL]. [2015-10-12].http://www.arb.ca.gov/adam/trends/trends2.php.
[17] 孟露露,单春艳,李洋阳,等. 美国PM2.5未达标区控制对策及对中国的启示[J].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9(1):54-61.
MENG L L, SHAN C Y, LI Y Y, et al. Control strategy of PM2.5nonattainment area in the UnitedStates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 [J].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Nankaiensis, 2016,49(1):54-61.
[18] Californi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Almanac of Emissions and Air Quality 2013 Edition-Chapter 4 [EB/OL]. (2014-03-14)[2015-5-20]. http://www.arb.ca.gov/aqd/almanac/almanac13/chap413.htm.
[19] Ministry of Environment. Air &Transportation [EB/OL]. [2015-05-11].http://www.env.go.jp/air/osen/osen.html.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环境保护部与31个省(区、市)签署《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EB/OL].(2014-01-07)[2016-03-11]. http://www.mep.gov.cn/gkml/hbb/qt/201401/t20140107_266123.htm.
[21] 全球环保研究网.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拟定[EB/OL].(2015-01-26)[2015-10-12]. http://www.gepresearch.com/86/view-2493-2.html.
[22] 人民网.北京市人民政府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6-02-03)[2016-03-29]. http://leaders.people.com.cn/n1/2016/0203/c58278-28106432.html.
[23] 中国经济网.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6-02-01)[2016-03-29].http://district.ce.cn/newarea/roll/201602/01/t20160201_8674473.shtml.
[24] 人民网.2016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6-01-15)[2016-03-29].http://he.people.com.cn/n2/2016/0115/c192235-27547610.html.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5-01-29) [2016-3-28].http://zfs.mep.gov.cn/hjjj/gjfbdjjzcx/hjczzc/201501/t20150129_295223.htm.
[26] 中国新闻网.大气治理写入30省区市政府报告[EB/OL].(2016-01-28)[2016-3-28].http://www.chinanews.com/business/2016/01-28/7736545.shtml.
[27]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月报 [EB/OL].[2015-06-29]. http://www.cnemc.cn/publish/106/0536/newList_1.html.
Phased-in Targets of PM2.5Air Quality Improvement in Chinese Cities
MENG Lulu1,SHAN Chunyan1,BAI Zhipeng2,REN Lihong2,WU Xiaoxuan1,ZHAO Jiajia1,CHEN Yang1,LI Yangyang1
1.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riteria and Risk Assessment,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Beijing 100012,China
The PM2.5air quality of most cities in China failed to meet Grade II national air quality standards, and PM2.5pollution level varied greatly among different types of citi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verall air quality across the country, it is necessary to set phased-in targets for the cities at different pollution levels. Firstly,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for PM2.5of WHO, the European Union and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were reviewed systematically, and target indicators of PM2.5air quality improvement were suggest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the annual mean concentration or reduction in concentration, upper limit of the number of serious pollution days, lower limit of the number of days that the 24 hour mean PM2.5concentration meets Grade II national air quality standard and so on.Secondly, the PM2.5air quality trends of the US and Japan in 2000-2013 were analyzed emphatically as well as the recent four-years’ changes of PM2.5concentration of 74 key cities in China, which indicates there exists the possibility to reduce the annual mean PM2.5concentration by 5%-8% every year in China.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planning requirements from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the target values of PM2.5reduction in concentrations and number of days meeting Grade II national air quality standards for 2020, 2025 and 2030 for all the cities at different pollution levels in China were put forward.
China;city;PM2.5;air quality standards;improvement target
2016-06-28;
2016-09-03
孟露露(1990-),女,山东济宁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单春艳
X823
A
1002-6002(2017)02- 0001- 10
10.19316/j.issn.1002-6002.2017.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