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自建房建设的现状及思考
——以扬州地区为例

2017-06-05WangJian殷加华YinJiahua

住宅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自建房扬州住宅

■ 王 健 Wang Jian 殷加华 Yin Jiahua

新农村自建房建设的现状及思考
——以扬州地区为例

■ 王 健 Wang Jian 殷加华 Yin Jiahua

新农村自建房建设分布面广,建设量大,但存在大拆大建、千村一面、贪大求洋、技术低下等问题。文章以扬州地区为例,从有机更新、完善功能,整体规划、优化空间,科学施工、提升技术, 多元共生、传承文脉等方面,对扬州新农村自建房建设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自建房;功能;空间;技术;文脉

长久以来,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关注太多,而对乡村关注太少,导致乡村建设缺乏科学的引导。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以及城乡统筹战略的提出,新农村建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从绝对数量上看,根据《2015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数据,“2014年农村竣工住宅建筑面积83 769.6万m2,城镇竣工住宅建筑面积108 775.5万m2”,农村住宅的建设量相当可观,但同时,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特别是作为农村住宅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自建房,仍然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面临着各自为政、大拆大建、千村一面、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科技含量低等突出问题。

扬州地处长江北岸,环境优美,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地农村原有的住房条件已不能满足现代农民对生活品质的需求,加上农村独有的环境优势及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农民改造原有住房的愿望非常迫切。根据当地自建房政策,住房更新以翻建为主,主要是基于现有村庄内部房屋的一种更新改造。笔者有幸参与了当地农村自建房的设计工作,故以此为例,来探讨扬州新农村自建房建设,提出一些见解。

1 扬州农村自建房的发展现状

1.1 自建方式

扬州当地的农村自建房主要是当地农民委托当地有工程经验的施工队伍负责施工建造的。根据自建工程中的工匠参与程度,又可分为典工、包工和包工包料三种。调研发现,典工和包工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的3次建设高潮中,前两次常用的自建方式[1]。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经济结构的转型,本地区的农民已经从纯粹的务农转向半工半农,甚至已经以务工为主。因此,如今当地的老百姓更愿接受“包工包料”这种建设方式,这样可以减轻负担,只需参与建设的决策及监管,而不至于牵扯过多的精力影响本职工作。

1.2 功能布局

当地乡村传统的住宅格局是正房坐北朝南,主要功能有堂屋、正房居室和厢房。堂屋居中,主要是作为家庭聚会和邻里交流的场所;堂屋左右各有一间居室,东侧作为长辈的居室,西侧则是晚辈的居室,南北通透,形制比较固定。房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厢房数量上,有东厢、西厢及东西厢之分,厢房主要是作为灶房,除此之外,其多余的部分也可用作家庭子女的居室和储藏室。总体说来,传统住宅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各种房间成复合型态势,即同一房间兼具多种功能。另外,院子也是当地农村住宅的一大特色。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原有的格局已很难满足人们对生活空间的需求。目前,新建住宅的功能正向复合型发展。

1.3 建筑造型

建筑造型是一个时代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具体体现,它结合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及地域特征。扬州当地农村传统的建筑风格是正屋三开间呈对称布局,厢房位于正屋一侧或两侧对称布局,平面上成“L”型或“U”型;两坡灰瓦屋面,外墙为清水砖墙,空间尺度小巧宜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地农民更注重精神文明的提高,对建筑造型尤为重视,已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图1)。调研发现,当下扬州农村建筑造型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当地农民的自主创新;二是相互间的借鉴模仿;三是建筑师的积极参与。

1.4 建筑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当地农村也同样出现过三次建设高潮,经历了从“土房”到“瓦房”到“楼房”再到“生态宜居”的发展过程,建筑技术经过这些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以砖瓦、木材为主的砖木梁架结构发展到现如今以砖瓦、钢材、水泥、黄沙为主,木材为辅的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建筑技术的革新使农村自建房更加牢固、安全、美观,舒适性高、建造更加便捷。但是,由于受专业知识的限制,加上政府推广的力度不够,除经过专业设计师设计的房屋之外,当地农民和工匠在自建房的建设中,主要还是使用传统的黏土实心砖,对一些新型材料及建造工艺的运用却很少(图2)。

图1 扬州农村住宅现状

2 扬州农村自建房的存在问题

2.1 大拆大建

随着国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实施,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与此同时,他们对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有房子住,还要住得舒适。据调研,当地近几年农村自建房建设量很大,但几乎清一色的采取推倒重来的方式,对原有房屋进行合理改扩建的却少之又少。其实,当地很多现存的农村住宅建于上世纪70~80年代,结构良好、风格统一,只是缺少现代化的设施,只要进行合理的加固、修缮和改建,增加相应的设施,如增加卫生间、车库、厨房等,就完全可以满足人们现在的生活需求。加之很多农民常年在外务工,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已在外置业,农村住宅实际利用效率并不高,“推倒重来”这种建造方式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2.2 千村一面

这几年扬州农村自建房的建设步伐一点也不逊色于城市的更新速度,但大量的自建房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的参与,加上其极大的自主性特征,完全凭农民或者是包工头的经验建造,缺乏理性的思考,必定会呈现互相抄袭、生搬硬套、随意模仿的局面。很多建筑风格与原有的本地建筑已格格不入,在这种情况下,村落原有的建筑风格遭受了极大破坏,村庄成了形态各异建筑的大杂烩,很难分清不同地域之间建筑的差异。这种片面的建筑更新的“大跃进”,造成了如今“千村一面”的格局。房子是“高大上”了,平房变成了楼房,砖木结构也变成了结实的混凝土,但儿时的记忆没有了,缺少了乡土的气息,这种不接地气的“舶来品”很难唤起人们浓浓的乡愁,乡土建筑正慢慢走向消亡。农村的房子本应是跟土地紧密相连的,它承载了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双重性质,原本外向型的布局本应直接面对土地,但因为随意的嫁接、不加分别的套用,却使其变成了完全内向型的布局,割断了和土地的联系,也割断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如今的乡村缺少了往日邻里间的寒暄热闹,留下的只有独守空房的那份落寞。

2.3 贪大求洋

农村自建房的建设费用仅为建房的土建成本,相对于高昂的城市房价,农村自建房显示出了极大的优越性。调研发现,绝大多数农村自建房存在面积较大、空间浪费严重、布局极不合理的情况。比如,现在农村新建楼房面积普遍达到300多m2,其真正的 “守护者”只有年老体弱的农民和留守儿童,而青壮年则作为“寄居者”常年在外工作,这样一来,实际使用的房间很少,大部分都是空着的(图3)。还有很多农民受固有观念的束缚,卧室空间偏大,房屋层高太高,普遍达到4m左右,布局极不合理的。

此外,如今很多农民已走出乡村,外出打工求学,加上网络的覆盖,农民再也不是见识“浅薄”的代名词,他们能接触到形态各异的“洋”别墅。直接将城市别墅套用至农村住宅省时省心,却造成水土不服,很多布局并不能适应农村的生活方式。比如,原本农村住宅必备的农具储藏空间被忽视甚至不见了,而农具储藏室需要直接对外,是其它房间不能借用的。

图2 自建房施工现场实景

2.4 技术低下

技术低下可能是农村自建房最大的诟病。长期以来,我们总是把最先进的技术首先运用在城市建设,而往往忽视了乡村。由于缺少相应的引导,乡村的建设处于一种滞后的发展状态。自建房是农村特有的一种物业形态,其产权所有者(农民)对房屋建设有绝对的自主权,而不像城市房屋建设那样,需要层层审批。自建房的建设主要依赖自身的经验,而缺少相应的技术指导,这就导致农村自建房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并且存在极大的技术缺陷。

根据调研发现,反映当地自建房技术低下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结构技术缺陷,且隐患极大。农村自建房绝大多数缺少应有的地质勘探和科学计算,凭经验建造会直接导致房屋基础、主体、楼面等部位的结构处置不当,结构安全令人担忧,发现问题难以弥补,往往造成极大的浪费和人员生命财产的损失。另一个主要特征是节能技术缺失,如在墙体、门窗、楼面等部位缺少应有的保温隔热措施,直接造成农村自建房能耗大、舒适性差。再者是施工技术落后,在几例实际工程中发现,现有自建房施工人员几乎清一色的老年工匠,完全靠传统的施工技艺而缺少应有的技能培训,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宜居的建造需求。此外,农村很多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交通条件不便,大型机械很难进入,混凝土完全靠现场手动搅拌,工程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图3 扬州农村自建房实景

3 扬州农村自建房的几点建议

3.1 有机更新,完善功能

新农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壮举,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新农村建设尤其是自建房建设的过程中,应立足当地实际情况,逐步完善、有机更新,避免建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更不能一味地搞大拆大建、推倒重来。农村自建房应以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提高居住的舒适性为前提,这就要求逐步完善传统住宅的功能,增加居住的配套设施,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例如,增加储藏室、卫生间、餐厅、客厅及车库等,使其一室多用的原有住宅功能,诸如厨房兼具餐厅、厅堂兼具生产、卧室兼具会客等,朝着功能更加明确的方向发展。功能的完善并不意味着非得把原有建筑推倒重来,可以根据原有建筑的实际情况和家庭的现实情况需要加以逐步完善。

另外,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农村土地流转,很多农民已经摆脱了农业生产。他们依托农村独特的资源优势,从事农业观光、工业加工、旅游休闲等方面的产业。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住宅再也不是单纯的兼具农业生产和生活功能的载体,而应朝着满足多元化功能需求的方向发展。如时下兴起的民宿经济,就是农村住宅往多元化发展的一种体现。

3.2 整体规划,优化空间

根据调研发现,扬州很多村落原来的住宅布局相对松散,互相远离。受政策的影响,农村新建住宅大部分是原地翻建,这对村民来说,居住条件是得到了改善,但由于松散的村落格局,部分村民远离集中居民点,加上农村经济条件差异较大,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道路、市政管网、服务配套等公共设施很难完善,导致村民的生活水平很难得到本质的提升。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农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对居住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宅基地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整,使农村住宅的布局朝着相对集中化的方向发展,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优化村落空间,提升农民居住环境。在新一轮农村土地政策改革住宅建设高潮来临之际,政府应加快农村整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引导、逐步完善,使村落空间得到逐步优化,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3.3 科学施工,提升技术

在农村自建房的建设施工中,传统的“人挑肩扛”的落后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求,农村自建房应充分享受现代科学文明的成果。农村住房建设的工业化是未来自建房的发展方向,这不仅可以弥补劳动力不足的现状,还可以保证房屋功能的合理性、质量的可靠性及环境的生态性,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真正做到节能减排,构建“质量优良、效率提升、绿色环保、舒适宜居”的可持续发展的建造理念[2]。广大科研工作者已经在住宅工业化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研究,如在工业化钢木结构、工业部品及节能技术等方面的研发。这些技术完全可以运用到自建房建设上,以大大提升农村自建房的施工水平及科学技术水平。广大科研人员还应加大对农村施工机械适应性方面的研究,使施工机械向小型化、轻量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新时期农村自建房的建设需求。

根据笔者在当地的调研,为适应新时期的建设需求,可以着重从安全性、舒适性及生态性等方面提升当地自建房的建造技术。安全性是农村自建房应关注的首要问题,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求有设计人员的参与,并进行设计和勘探,然后再施工,以确保住宅的安全性。由于当地属于夏热冬冷地区,自建房的保温隔热措施尤其需要加强,如运用墙体保温材料、采用多层中空玻璃窗等等,以增强住宅的舒适性。另外,农村自建房也应该在生态性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研究推广太阳能、雨水回收、自然通风等技术在自建房建设中的运用,以降低建筑能耗,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3.4 多元共生,传承文脉

中国农村自建房是农民安居乐业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承载了丰富的乡居文化,是几千年来农民生产和生活的经验总结。其兼顾生产和生活的双重性质,是自建房区别于其他建筑最大的特点。如院子和堂屋作为当地农村住宅的一大特色,是农民生产、生活及邻里交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构成了极富情趣的宅院文化和堂屋文化,这在自建房建设中应加以传承和发展。

农村自建房浓郁的地域文化不仅体现在建筑风格上,也体现在空间布局及结构体系等诸多方面,这些都是带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在建设时应得以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农民已经摆脱了传统农业生产作为生活的唯一方式,逐步呈现出多样化的生产生活方式,这就要求自建房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农村自建房设计应体现当地居民的审美倾向,关注他们的生活习性并吸收传统的智慧,要注重文化的传承与文脉的延续,切忌照搬照抄,造成历史文脉的断层,使人难以产生心理的共鸣而缺少归属感。

4 结语

针对农村住宅建设的研究还很缺乏,特别是将自建房作为农村住宅建设基本模式的引导策略方面的研究仍然属于空白。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势在必行。结合城乡统筹的相关研究成果,逐步形成一套针对农村住宅自建的引导策略,很好地补充村镇更新研究的空缺,为我国村镇更新理论研究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添砖加瓦。可喜的是,如今我们看到了很多以建筑师主导的乡居营造正在进行多维度的尝试,他们正朝着逐步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提升建造技术、唤起人们对乡居生活的美好向往、沿续其历史文脉的方向努力。但要改变农村自建房现有的状态,还得引导农村自建房朝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

[1]王健,殷加华.应时而生 因需而变——扬州新农村住宅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住宅科技,2015(09):35-38.

[2]刘东卫,蒋洪彪,于磊.中国住宅工业化发展及其技术演进[J].建筑学报,2012(4):10-18.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inking on Construction of Self-Built Housing in New Countryside --Taking Yangzhou Region for Instance

The self-built housing covers widely and in new countryside and the construction amount is large, but there are problems of massive construction and massive pulling down, housing in all villages is similar and the technology is low. Taking Yangzhou region for instance, this paper discussed construction of self-built housing in new countryside of Yangzhou from aspects of organic upgrade, perfect of function, integral planning, space optimization, scientif i c construction, technical promotion, multiple symbiosis and cultural inheriting and proposed suggestion.

self-built housing, functions, space, technology, cultural vein

2017-01-10)

王健,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殷加华,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

猜你喜欢

自建房扬州住宅
关于印发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关于农村自建房现状及房屋安全的思考研究
农村自建房现状及房屋安全的思考初探
Jaffa住宅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