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模式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2017-06-05李佩叶
李佩叶
医护一体化模式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李佩叶
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模式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者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肩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实验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86.52±4.51)分优于对照组的(77.24±4.67)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采取医护一体化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提高其生活质量。
医护一体化模式;乳腺癌;预后;生活质量
乳腺癌属于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该癌症的好发人群为女性群体[1], 目前, 临床治疗该癌症主要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 为保证手术治疗效果, 促进患者预后, 对患者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必要[2]。本院为了探究医护一体化模式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对该类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抽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来本院就医的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入院, 均经细胞学检查或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 且均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治疗, 预计生存期超过1年。排除存在意识障碍、精神障碍、语言沟通障碍、听力障碍及合并严重性器质病变的患者。80例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 且全部自愿签署同意协议。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8~65岁, 平均年龄(49.85±5.05)岁;临床分期:23例患者为Ⅰ期, 17例患者为Ⅱ期。对照组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39~64岁, 平均年龄(49.90±4.70)岁;临床分期:22例患者为Ⅰ期, 18例患者为Ⅱ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 主要是指护士按照主治医师的要求向患者及其家属简单讲解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危害及治疗方法, 重点向其介绍手术治疗的意义及作用,同时向其讲解相关的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知识, 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等。实验组患者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 具体干预措施为:①由相关科室结合医生及护士的实际情况组建医护一体化责任制工作小组, 实施24 h负责制及8 h在班制度, 每组由一个医生及一个护士组成, 每组分管6~8例患者,并在患者就诊的第一时间向其发放分管医护人员的电话联系卡, 同时将患者、家属拉进每组医护患微信群, 便于医生、护士和患者、家属之间进行良好沟通。②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相关的诊疗及护理计划, 除了每天的医护共同查房, 另外通过微信平台、手机短信、彩信等联系方式, 医生护士在家里休息时间能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 并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血压、体重、体质量指数(BMI)等]进行跟踪随访和记录,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相应的并发症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③若发现患者出现病情变化, 相关的护理人员可通过联系卡随时联系主管医生、主管护士, 让其回科室进行处理。患者出院后, 由主管医生、主管护士对患者实施跟踪随访, 并对其实施相关的康复指导, 主要指导患者对患肢进行功能训练, 例如屈腕运动、旋腕运动、旋臂运动、旋肩运动、双肩背伸运动、外展运动、摆臂运动、上举运动、背手运动等, 3~4次/d, 20~30 min/次, 在康复训炼过程中应嘱咐患者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逐渐增加运动量。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预后效果主要是指对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进行判定;生活质量评分选择世界卫生组织(WHO)[3]制定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100)进行评定, 满分为120分,评分越低, 即生活质量越低, 预后越差。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干预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实验组患者干预后肩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 且实验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bP<0.05
3 讨论
有研究证实[4], 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保证乳腺癌手术成功及患者术后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 所以, 在乳腺癌患者治疗期间, 对其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重要。
本研究为探究医护一体化模式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分别对该类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 医护一体化模式属于临床的新型护理模式之一,主要是指由主治医生和护理人员共同对患者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 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医护共同参与、医护相互协作,旨在促进医生、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 能有效明确医生及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 显著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控制及改善患者病情, 促进其预后[5-7]。研究中发现,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可有效增加医生、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沟通, 使其更贴近患者, 便于获得患者的信任, 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和护患关系[8,9], 同时可有效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乳腺癌及其治疗方法的认知程度, 使患者和家属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工作及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 保证手术治疗效果[10,11], 此外, 相比于常规护理, 医护一体化模式更关注患者的需求, 在治疗期间以患者的需求为起点, 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护理效果更显著[12-17]。
对此次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发现,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肩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 且实验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相比于常规护理, 对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 提高其生活质量。
总之, 对乳腺癌患者采取医护一体化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提高其生活质量。
[1] 张学敏, 王翠, 王书华, 等. 乳腺癌术后患者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的临床研究.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14):16-18.
[2] 陈丽莉, 何惠燕, 毛晓群. 乳腺癌患者应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11):1116-1117.
[3] 沈傲梅, 强万敏, 陈育红, 等. 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疾病获益感的质性研究. 护士进修杂志, 2016, 31(15):1390-1393.
[4] 焦永倩, 尚秋敬, 姜玉荣. 医护一体服务在乳腺癌患者化疗恶心呕吐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4, 17(7):1182-1184.
[5] 徐锦江, 孙铭, 顾立学, 等. 延续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居家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9):972-974.
[6] 刘青. 系统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28):27-29.
[7] 王莉莉, 王蓓, 王开慧, 等. 思维导图在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 中华护理杂志, 2013, 48(1):75-76.
[8] 陈殷琴, 陈国珍, 郑婉婷, 等. 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中的应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17):7-9.
[9] 周菁鑫, 王小玲. 乳腺癌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的研究进展. 护士进修杂志, 2016, 31(12):1089-1093.
[10] 张小娥, 蒋玉蓉, 谭月坚. 心理护理对妊娠期合并乳腺癌患者护理效果的探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14):75-76.
[11] 赵洁, 刘娟, 邱怀玉, 等. 全程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18):57-59.
[12] 孙莉, 姜丽华, 李晓艳, 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8):9-11.
[13] 董平. 医护一体化模式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当代护士(旬刊), 2016(5):112-114.
[14] 黄少娴, 陈锦坚, 李春梅, 等. 医护一体化模式对乳腺癌术后病人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当代护士(旬刊), 2016(3):58-59.
[15] 余富杰. 医护一体化护理对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 13(24):3514-3516.
[16] 蒋艳, 曹华, 彭小华, 等.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5):405-407.
[17] 王志平. 医护一体化模式下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研究. 中外医疗, 2012, 31(33):158-159.
Study of impact of medical care integration mode on prognosi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LI Pei-ye. 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 Foshan Cit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528000,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and study the impact of medical care integration mode on prognosi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MethodsA total of 80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s targeted subjects of this experi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medical care integration mode. Study and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prognostic effect and life quality score in two groups.Results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better shoulder activity degree after interven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ife quality score before intervention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both groups had significantly improvement in life quality score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better life quality score after intervention as (86.52±4.51) points than (77.24±4.67)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Medical care integration mode helps to perfect prognosi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Medical care integration mode; Breast cancer; Prognosis; Quality of life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8.083
2017-03-06]
528000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日间放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