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碳元科技IPO君联资本详解早期技术投资:用“二级火箭”赛过“黑天鹅”

2017-06-05马芊

中国机电工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李家资本领域

文 | 马芊

碳元科技IPO君联资本详解早期技术投资:用“二级火箭”赛过“黑天鹅”

文 | 马芊

碳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碳元科技)2017年3月20日正式登陆A股市场,作为碳元科技第二大股东,君联资本持有其上市前17%的股份。事实上,君联资本在智能制造领域已有十余年的系统化布局。

碳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碳元科技)2017年3月20日正式登陆A股市场,代码603133。

作为碳元科技第二大股东,君联资本持有其上市前17%的股份。发行后,君联资本占比12.75%,以今日碳元科技开盘43.96%涨停后11.33元/股价格计算,君联资本持有碳元科技的市值超过3亿元。

事实上,君联资本在智能制造领域已有十余年的系统化布局。除碳元科技外,包括先导智能、展讯通讯、谱瑞科技、安洁科技、富瀚微皆已上市。此外,凯金能源、纵目科技已挂牌新三板、中山联合光电和上海璞泰来也已在A股上市排队中,还有近年新投资的项目包括CATL(宁德时代)、科瑞自动化、飞马机器人及诺亦腾等。

据了解,君联资本在先进制造项目涉及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及智能驾驶、机器人及虚拟现实等垂直产业,目前此领域已投资二三十家公司。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君联资本开始逐渐步入收获期。

从安洁科技到碳元科技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李家庆用“壁垒强、技术门槛高、不性感”来形容智能制造领域这一系列项目。的确,在国内,相对于移动互联网、文化娱乐、医疗服务,这些贴近生活,容易产生“热点”的领域,关注度更高;对于国内机构而言,也更偏爱向消费端的产品。而专业性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偏硬件方面的技术性的投资,机构和受众都关注较少。

早在2002年,君联资本开始把眼光聚焦于芯片领域,对集成电路、半导体、芯片等企业进行投资,所投企业也已开始陆续在美国、台湾和国内等地资本市场IPO。伴随行业发展和消费变革,2009年,君联资本把投资目光逐步扩展到芯片技术之外的装备材料领域,也开始关注自动化装备、核心零部件等项目。

“这些高新技术的发展首先要有一个产业背景,如果产业进入一个快速增长和发展阶段,终端内部的的芯片材料、部件、设备,相应地也会得到快速发展。”李家庆告诉投中网记者,技术和产业相结合,是君联资本布局高新技术、早期技术的根本。

君联资本根据已有经验判断,这家公司很可能实现国内新材料和人工石墨散热领域里的重大突破。为此,第一轮就投下了6000万元。

2010年,现任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的靳文戟带领团队投资了安洁科技。安洁科技产品的制造精度、产品良率和产品各主要参数在同行业中均处于领先地位,技术优势明显,是苹果新材料主要的一个合作伙伴。如今安洁科技市值超过150亿元,君联资本在此项目已经全部退出,获利十几倍。

此后,靳文戟团队开始进一步系统化研究这个领域的投资机会。他们发现,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性能越做越高,手机产品越做越轻薄,运算能力越来越强,散热问题成了包括苹果在内要解决的刚需。君联资本试图寻找到能够突破解决手机散热问题的方案或材料。

在那时,新型的石墨是业内公认的最好的一种散热材料。君联资本团队在进行行业研究时发现,这种散热材料在当时只有日本松下公司和美国的一家公司可以生产,但是在中国尚未出现这种技术。靳文戟率领投资团队,展开大量的行业研究和企业扫描,在安洁科技的介绍下,锁定了常州碳元科技这家公司。

碳元科技由徐世中、张留成作为股东在2010年设立,自设立以来专注于高导热石墨散热材料开发、制造与销售。

刚刚接触时到碳元科技时,公司业务还很小,“一年只有几百万收入”,靳文戟回忆道。第一次见到碳元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徐世中时,徐世中对投资机构的态度并不是很热情,“徐总对公司前景很有信心,并不急于融资”。而后,碳元科技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较高的估值,这也将大部分对此领域技术心存犹豫的投资人挡在了门外。

“毕竟业绩还没有体现出来,大部分人不敢做决定。但君联资本对这次投资却非常坚定。”靳文戟在接受投中网记者采访时说。这也是碳元科技唯一一次公开的融资。

君联资本根据已有经验判断,这家公司很可能实现国内新材料和人工石墨散热领域里的重大突破。为此,第一轮就投下了6000万元。

招股书显示,2012年5月,君睿祺投资以5000万元的价格认缴碳元科技新增注册资本56.2155万元,占比8.772%。与此同时,上海祺嘉投资以1000万元的价格认缴新增注册资本11.2431万元,股比1.754%。第一阶段投资完成后,君联资本在碳元科技的股份占比为10.526%。

敢在公司规模还很小时就下如此大的“赌注”,对投资人在技术和产业方向上判断的能力要求很高。

虽然这几百万收入在行业同仁来说算不上什么,但是对君联资本来说“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李家庆用“跳高”来比喻,和长跑不一样的是,“跳高就是你做得出来就是做得出来,你跳不过去就是跳不过去。”在君联资本看来,石墨散热材料就是具有这种突破性的技术,哪怕当时它的规模小,“我们仍是看到了这个行业爆发点的迹象。”李家庆表示。

君联资本团队在该领域系统性研究后,确信行业上的“拐点”即将到来,“碳元科技将是人工石墨散热膜领域国内绝对的领先者”。

在技术突破之外,还需要创业者和团队很高的素质。在李家庆眼中,碳元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徐世中是一个对技术和创新非常痴迷且坚韧的人。从设备到材料、工艺,甚至添加剂,所有生产环节都是徐世中自己摸索出来的。“材料科学实际是一种实验科学,这种实验科学要通过大量重复性的工作,不断优化和调整才能实现突破。徐世中是一个非常善于实验科学的人。”李家庆说。

对创业者专业能力和公司技术方面的考量,君联资本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诸如,通过行业内的走访、核心客户技术的验证,来确定创业者和团队是否胜任这件事情,并且技术是否能够转化为实际应用,满足未来市场的需求。对碳元科技的尽调,核心要素一一吻合。

紧接着发生的事情,验证了李家庆和靳文戟的判断。君联资本注资后,碳元科技进入了快速增长期。“科技成果转向产业化过程中,当新市场打开孕育出新的应用场景,会推动市场快速增长。智能手机的演化中,散热问题始终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刚性需求,以此带动了碳元科技的爆发式发展。”李家庆介绍。

很快,君联资本又追加了一轮投资。

2013年8月,君睿祺投资以764.481815万元接手中成投资0.76%股权,祺嘉投资以2000万元受让中成投资2%股权。

至此,君睿祺投资在碳元科技未上市前,持股比例升至13.33%,祺嘉投资股比升至3.67%。君联资本在碳元科技上市前占比17%。整体投资额度超过1亿元,君联资本也成为碳元科技最早和最大的机构投资人和第二大股东。

然而,正如李家庆所言,没有任何一个项目是完全顺风顺水的。2012年至今,投资碳元科技五年间,君联资本见证了碳元科技快速增长,实现技术突破、核心客户和业务几十倍的增长。“即使在波动的过程中,我们还是非常有信心。”李家庆表示,除了公司在产业中的地位和技术的领先性,君联资本参与并持续帮助碳元科技提供增值服务、产业客户资源对接、完善公司的法律和财务体系。

公司发展迅速,财务的规范性,和法律结构的完备性,对于这家公司能否顺利对接国内的资本市场至关重要。当时,君联资本的财务顾问团队以顾问的形式在碳元科技花费两个多月时间帮助公司梳理整个财务体系,并协助公司招聘财务总监,也正因为当时打下了良好基础,碳元今天得以IPO顺利申报和通过审核,登陆资本市场。除此之外,作为联想之星四期班学员的徐世中,近期在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及君联资本的推荐下,成为湖畔大学新一期学员。

善投早期项目偏好较大金额和比例做领导投资

企业与资本方共同努力,使得碳元科技从几百万元收入增长到几千万、上亿元的利润只花了三年时间。当然,这并非先例。此前,君联资本进入安洁科技后,公司从两三千万元利润,增长到两三个亿元利润,也只用了三四年的时间;2001年君联资本投资的自动化装备行业的先导智能,从三四千万元利润,涨到3亿元利润,同样也是在三四年的时间内实现。

“这种短期内爆炸性的增长,在带有比较强烈突破性的技术创新领域,与下游应用的产业密集结合的项目里才会出现。”李家庆告诉投中网记者,“判断爆发性和把握爆发性的基本是:产业大背景有一个明确的驱动力,这个驱动力背后要有一个明确的技术和产品;而这个产品和技术本身,它是要带有专属性。”

例如,在手机越做越轻、越做越薄的时候,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它意味着美观、便于携带,意味着打电话时间更长;但是对于专业的投资者而言,它可能意味着电池技术的改进、散热技术的改进、显示技术的改进,结构上面刚性和韧性好。

既要有消费者的体验,同时还要看到它背后隐含的技术意义,在针对这些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中,君联资本要去寻找能够实现突破的“潜力股”,通过协同,顺应行业的爆发,使它发展成龙头企业。这正是作为专业投资人的思维模式和君联资本的工作方法。

君联资本在先进制造领域善于投早期项目,并偏好较大金额和比例做领导投资。虽然“判断”是难点,但早期项目的爆发性非常有魅力,这也是君联非常擅长捕捉的。由于看早期技术门槛偏高,对于投资人的要求就更高,需要长期研发10年或者十五六年的积累,才能达到对技术深度和产业发展实时的把握。君联资本的投资团队,除了很强的专业背景外,还要求一定的财务背景,作为君联资本TMT团队的董事总经理,靳文戟有着国内、国外芯片软件公司的技术背景。加入君联资本前,靳文戟在美国硅谷工作多年。

过硬的背景和君联资本有力的支撑,让靳文戟和他的TMT团队在互联网的投资布局上“不限于”只看单纯的互联网应用等。展讯通讯、富瀚微电子、安洁科技、先导智能、碳元科技等一系列产业链上的多点布局,让君联资本始终保持着“整个产业链的消费敏感。”

“一个技术或者应用,积累到一定程度上忽然爆发,这个爆发往往是由一两个领先企业引爆。”李家庆表示,“爆发需要一个驱动力,这个驱动力的来临非常快。”有了这样的判断之后,就能迅速看到爆炸密切相关的技术和产品,因此,这种敏感性至关重要。

此外,在“大势来临”之前,技术和产品消费可能成熟的节点上、在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时间点上的把握,君联资本的优势显著。这类带有非常强烈的爆炸性的项目,如果没有一个对于技术的前瞻性的判断,等到大势已经到来,甚至已经发生,再去进行投资的时候,就很难控制项目的投资成本。

“如果投得太早了就要熬,如果投太晚了就来不及。”这就是靳文戟口中的“拐点”,也是他在投资碳元科技时看到的,“在业绩还没有爆发的时候,我们抓住了这个点。”这虽不是投资人特别期待的偏好可以马上获得回报,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的普及,当非常多的量级产生时,君联资本的投资显现出了行业中最高的性价比。

“基本不投资Pre-IPO的项目,也不投资已经成熟的项目。重点的投资放在技术爆炸或者产业爆炸之前的非常关键的时点,主要是早期技术投资。我们投资无论是给企业的发展还是给我们君联整个基金的回报,都创造了非常大的成功率。”李家庆表示。据悉,君联资本在此领域的成功率达到了百分之八九十,多个项目都创造了十倍、几十倍甚至更高的回报。

用“二级火箭”赛过“黑天鹅”

从安洁科技到碳元科技,每一个涉及硬件的项目,都惧怕技术“黑天鹅”的到来。目前智能手机市场上对于散热材料的研发呈多样化的趋势,碳元科技如何在下一个产业爆发点提前布局?

对此,李家庆给出的答案是,“我们希望投资的不是产品,我们希望投资的是一个团队,能够在一个大的方向和领域里,不断地找到核心技术的新应用和新领域,不断创造持续性的一些新产品出来。”

在李家庆看来,单一产品的短板在于生命周期,但是如果一个新技术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移植到新场景中,找到新产品去实现升级,才能帮助一个企业实现持续的成长。

在靳文戟眼里,碳元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徐世中有点像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口中喜欢爬“北坡”的企业家。“大部分投资人在公司做到上亿利润,行业地位稳固时,都希望公司‘不折腾’,稳稳的看住财务报表,可以上市就已经成功了,但徐总是一直带领公司前进发展,要搞‘二级火箭’,甚至‘三级火箭’”。

考察核心技术是否能够移植新的场景中在很多地方都有迹可循,以碳元科技为例,“他们的应用领域比想象的要宽广。”李家庆指出,首先,石墨技术应用在散热领域里面,除智能手机的石墨散热材料外,还可以应用到电视、照明等更多领域,技术表现的场景可以做得更宽。

然而,不断创新产业化过程当中,李家庆也看到非常多门槛,“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展开、深层次推广,唯一的方式就是不断创新,不断在新领域推出应用,才能使一个公司可持续。碳元科技今天的技术应该在更大的产业应用领域里。”李家庆认为,碳元科技技术的应用未来孕育着无限的可能。

(来源:投中网)

猜你喜欢

李家资本领域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称霸”试衣间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资本策局变
李家正 釉·画
数到一万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