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跨界进军新领域:五年内,打造一个百亿板块!
2017-06-05康晓博
文 | 本刊记者 康晓博
徐工跨界进军新领域:五年内,打造一个百亿板块!
文 | 本刊记者 康晓博
每天的凌晨三四点钟,大多数人正处于睡梦最甜美的时刻。天边的朝霞虽未泛起,但城市已经开始醒来——在浓郁的夜色中,一些人正紧张地忙碌着。不知不觉中,东方渐渐泛白、朝霞陆续涌现,终于,太阳浮出了地平线,崭新的一天开始了。
吃罢早餐走出家门,你会发现昨晚被塞得满满当当的小区里的那些垃圾箱已重新变得整齐空荡,而车来车往的马路干净整洁,甚至散发出一股清新的水汽。城市似乎也梳洗了一番,以崭新的面容迎接崭新的一天。
为城市“梳洗打扮”的正是那些每天天不亮就投入辛苦工作的环卫工人们。过去,他们所能依靠的仅仅是自己的双手双脚;如今情况已大不相同:一台台洗扫车、扫路车、垃圾车等高端机械设备取代了扫帚簸箕,不仅让道路的清扫保洁工作效率大幅提升,而且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劳动强度。在生活垃圾日益增长的今天,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些先进的清洁设备,城市将会以怎样的面貌示人。
事实上,经过近四十年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在如今的中国,环境问题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热切关注。习总书记提出的“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已经成为全民共识;而随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确定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近年来,从呼吸的空气到饮用的水;从生长作物的土壤到日常生活中的垃圾……一场场“环境攻坚战”正在华夏大地打响;与之相应的是,环境产业本身也由小到大,逐渐变得“炙手可热”——众多企业开始纷纷涉足这一领域,在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激烈的市场角逐。
当此际,一家成立时间不足两年的企业却如同一匹黑马一般纵横驰骋,在环境产业领域迅速崭露头角——2016年,这家企业的销售收入达到7.11亿,同比大增160%;与此同时,其扫路车、洗扫车、车厢可卸式垃圾车等三大类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至行业前四位,除冰雪设备销售也突破1亿元,在中国环保市场上一骑绝尘。这家企业,正是徐州徐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徐工环境”)。
究竟,这匹“黑马”来自何方?其连续的翻番增长是怎样实现的?未来,它将给环境产业带来怎样的格局突变?又将对整个中国的环保事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发力技术创新
几乎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是垃圾的制造者。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马路边的垃圾桶,小区楼下的垃圾箱就是日常生活垃圾的“终点”,似乎鲜少有人知道垃圾最终都去了哪里;而对于城市环境“美容师”们来说,这些垃圾桶与垃圾箱仅仅只是“起点”——每天天不亮,大量车厢可卸式垃圾车、压缩式垃圾车就已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进行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与此同时,扫路车、洗扫车也在清洁着城市道路上的垃圾。随后,成千上万吨垃圾将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从四面八方被送往建在市郊的垃圾中转站,经过压缩后,再整体装入大型转运车驶向终端处理场所。最终,垃圾的处理方式有填埋、焚烧发电、堆肥,以及资源化再利用。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一个人平均每天就会产生约1千克垃圾;截至2015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达56.1%,意味着有7.7亿人长期生活在城镇,这样每天就要产生约7.7亿千克垃圾。随着这一数字持续保持增长,城市环境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应对挑战,需要更为先进的科技与装备;当然,更需要实力强劲的从业者。
正是在此背景下,2015年8月,中国工程机械领域“龙头老大”徐工集团正式成立了徐工环境公司,强势进军环境产业。时代的呼唤与自身转型升级的需要紧密结合,使得徐工环境自诞生之日,就透露出一股果决而锐意的精神特质——“徐工环境公司要以自身的强投入力促徐工的转型调整和全新的盈利基本面构筑,培育打造徐工的战略新业态和增长新亮点。”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如是坚定地说道。
尽管在工程机械领域有着长达70年的深厚积淀,但“隔行如隔山”,初涉环境产业的徐工必然面临着诸多的发展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拿出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按照规划,我们要形成‘地面、地上、地下’这样一个立体的产品系列。地面产品包括扫路车、洗扫车、压缩车、垃圾转运车等,地上产品包括抑尘车、护栏清洗车和高速公路养护设备等,而地下产品主要是地下管网的检测、疏通、修复等设备。”徐工环境公司总经理刘庆东向《中国机电工业》介绍道,“为此我们在技术研发上做了大量的努力。一方面我们自身的技术人员夜以继日地进行攻关,同时依托徐工集团强大的科研力量——徐工研究院,对各项核心技术进行反复研究;另一方面,我们也联合了外部的科研力量,进行研发上的创新。”
事实上,伴随着工业4.0浪潮席卷全球,如今在科技创新领域也正发生着一场巨大的变革——由过去凭借一己之力独自研发、“闭门造车”,逐渐转变为开放式研发、“众创众智”、“技术众筹”。一向具有前瞻性的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如是敏锐指出:“未来,要么拥有平台,要么将被平台所拥有。”时代潮流面前,徐工迅速行动起来,不仅联合阿里巴巴率先搭建起中国首个工业云平台——徐工工业云,而且将“‘徐工杯’绿色创新设计大赛”搭载在徐工工业云平台之上,嫁接工业互联网思维,尝试技术众筹模式。而率先投入这场变革洪流、在徐工工业云平台上发布课题项目的,正是徐工环境公司。
“绿创大赛”一等奖获奖作品
2016年7月15日, 徐 工“XCMG-Cloud”技术众筹平台正式上线,徐工环境公司率先“吃螃蟹”,在平台上发布了应用于道路保洁产品的“小型化低噪声高效风机”这一行业技术难题,面向全球广泛征集解决方案,以期通过徐工云平台向全球融智,设计开发出一款体积更小、噪声更低、效率更高的道路清扫车用新型风机,力求大幅降低道路清扫车的作业能耗及噪声。项目发布后很快吸引了包括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海内外社会研发机构和个人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经过紧张的初赛、决赛,2016年10月12日,围绕“环境清洁设备”展开角逐的绿创大赛总决赛完美落幕,大赛共吸引来自德国、巴西、韩国18个国家及中国大陆、港澳台等34个地区的720名选手报名参赛,提交作品285组,最终19组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而徐工环境公司作为本次大赛的主要推动者、参与者和应用者,受益匪浅,不仅受到各界的关注,也从参赛作品中汲取了诸多产品开发新思路、新理念。“按照大赛的初衷,目前徐工环境公司已着手针对几款获奖作品进行了进一步的调研、研究,我们要让大赛成果真正转化为产品投入市场。”徐工环境公司副总经理程磊向记者表示。
尽管成立时间短、底子薄,但正是通过这种技术研发模式上的创新,徐工环境迅速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术,继而创造出多款广受用户好评的产品,在市场上彰显出了强大的竞争力。
“未来,要么拥有平台,要么将被平台所拥有。”
以扫路车为例,其技术难点众多,包括风力系统、喷水系统、降噪技术等,风力系统的好坏决定了扫路车能否将路面“吸”干净,喷水系统则是抑制扬尘的关键;此外,由于扫路车多在夜间工作,因此需要有良好的降噪技术把噪音降低,以免影响民众休息。“我们本身是一个从事环境产业的企业,所以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生产出来的产品绝对不能再给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其实现在有很多公司生产的扫路车在市场上反响并不好,就是因为吸不干净、扬尘很多,给环境带来了二次污染,我们的产品绝对不能这样!”程磊斩钉截铁地说道,“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仅去年一年的时间我们就对产品进行了5轮改进,涉及大大小小的改进点有几百项,之所以这么努力并不是因为我们原来的产品不好用,而是为了将每一个细节做到完美。比如,在风力系统方面,我们对每一个细节进行了分析,不仅对风机进行优化,而且对吸盘、管道等也进行了优化,让其与扫刷之间的配合更流畅,整体技术水平做到了行业领先;在喷水系统方面,我们不仅做到了喷水效果好,而且还在节水、提高续航能力方面下功夫,经过改进之后一箱水能够保证用户使用长达数小时,获得了用户的极大好评;在降噪方面,我们经过一系列攻关,使得产品的噪音基本上都达到了80分贝左右,这在行业内是非常领先的。”
反复打磨和精心淬炼后的产品,迅速在市场上引起了巨大反响——2015年时,徐工环境生产的扫路车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排名第十位左右;而在2016年,其排名已经蹿升至第四位,一时间成为各大用户的“抢手货”。
不仅如此,徐工环境还从整体上对扫路车进行了颠覆式的创新:之前在中国市场上,扫路车只有干式和湿式两种,而徐工环境在业内首创了“干湿两用”型扫路车。“这款产品能够适应不同的天气状况。一般来说,干式扫路车在晴天的时候可以正常使用,但遇到下雨天因为地面有水,作业时过滤系统容易阻塞。而我们在业内第一个开发出干湿两用型产品,无论遇上晴天还是雨天,都可以自由转换,这样用户只需买一台设备,就能适应不同的天气状况。”程磊向《中国机电工业》介绍道。
转变销售模式
在执掌徐工环境公司一年多的时间里,刘庆东似乎有着颇多的感触。从之前异常熟悉的工程机械行业跨界到环境产业领域,这其间的巨大陌生也曾让他有过苦恼。一次次的探索、调整、转变,终于,他带领徐工环境精准地摸透了环境产业的脉搏,驶上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快车道。
事实上,环卫机械有着更明显的定制化特征——从地域上来说,不同地区对于环卫设备的性能要求非常不同,比如,山西是产煤大省,很多地区的道路上布满煤灰、煤渣;海南岛的道路砂砾很多,土很少;到了西北地区,路上又多黄沙、尘土……因此设备必须要进行适应性改进,才能满足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具体到每个城市,情况就更为复杂了。由于各个城市的人口数量不一、居民生活习惯不同、垃圾产出的方式也不一样,因此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产品、需要多少产品,绝不能一以概之。“最初的时候,我们的销售团队还是按照传统的产品销售方式,哪里有招标项目,我们做好标书去投标;后来发现我们所提供的产品配置方式不一定满足客户的需求。经过分析考量,我们做了重要转变,由传统的产品销售变为方案销售,在前期就跟当地的市政环卫部门、客户一起探讨设备的用途、性能,一起测算人口、道路的分布,一起规划每个小区要配备多少个垃圾桶、多少辆扫路车、垃圾收运车,还要测算每台车每天需要跑几趟、运行线路如何……通过这种转变,我们能为客户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加高效的产品配置方案,从而和客户形成了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受到了用户的高度认可。”刘庆东详细说道。
方案销售的模式彰显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2016年5月,徐工环境公司又一个定制化成套解决方案落地实施,近70台徐工环卫产品进驻云南腾冲,服务腾冲主城区及7个乡镇的道路保洁、垃圾收转运等。该项目通过定点调研、系统梳理城市规划目标、人口状况以及当前环卫设备水平等相关信息,以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以上为目标,量身定制了该区域的环境综合治理解决方案。据悉,项目实施后,该城市原460余人的环卫工人缩减为目前的200余人,不仅提高了清扫效率,也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除了转变销售方式、从单纯卖产品变为提供解决方案,徐工环境还紧密结合时代潮流,利用徐工集团在信息化和物联网方面的强大实力,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化、更为高效的管理方式——通过将扫路车、垃圾车等设备接入到工业物联网平台,可以将车辆的运行线路、作业状况等信息实时反馈给客户。“车辆应该走哪条线路、每条线路需要多长时间、需要配备多少工人、每辆车的消耗是多少……像这些信息不可能每天派人去时时跟踪、手写记录。而我们提供的智能化管理服务可以让环卫项目的运营者及时接收到这些信息,供他们监控、决策,提高运营效率。现在,他们不仅可以在电脑上查看这些信息,而且随时随地在手机上也可以看到。”刘庆东意味深长地说道,“我们作为环境产业的从业着,自身的产品和运行服务如果不能做到高效环保,那是没有说服力的。所以不论产品还是项目管理,不能粗放,必须精细!”
一如刘庆东所说,事实上,在不到两年年的时间里,徐工环境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从“用绿色制造绿色”的理念出发,已经打造了一系列绿色、环保、智能化的产品。
2015年12月26日,在徐工环境公司举办的首届全国经销商年会上,首次亮相的“小蜜蜂”SJDS1000A纯电动扫路机引来参会者的重重围观,其靓丽的色彩造型在灰暗的寒日里让人眼前一亮——轻便、小巧的设计使得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人行道、景区等区域的垃圾清扫。自此,它开始走遍甘肃、江西、河北、陕西等全国各地,广受青睐。
“小蜜蜂”SJDS1000A纯电动扫路机
提起“小蜜蜂”,贾文彬和他的团队有着颇多的感慨:“它是我们从设计到生产再到市场全程亲自装配、调试、跟踪服务的产品,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到最好。”为此,他们在“小蜜蜂”上倾注了巨大的精力和感情,经常搞得一身油、一身泥、一身汗。付出总会有回报,荣誉接踵而来:该产品分别荣获“2015金点设计奖”、“2016中国设计红星奖”、“2016年江苏省工业设计产品银奖”;与此同时,市场预订订单也源源不断的到来。据了解,2017年“小蜜蜂”家族将持续壮大,SJCH500A、SJDH500A、SJCH1000A、SJDH1000A扫路机将陆续试制、推入市场。
除了“小蜜蜂”外,徐工环境倾注巨大力量所推出的一批国内首创、凝聚行业高端技术的环卫产品也频频赢得市场和客户的高度赞誉,如干湿两用扫路车、8T侧装式垃圾车、化学灌浆车以及集智能化、信息化、无人化于一体的YJG26智能站。“此外,我们还在新能源产品上狠狠发力,8吨NG扫路车、8吨NG洗扫车、1吨纯电动扫路车、1吨纯电动钩臂车等产品目前已完成试制,多款纯电动产品将陆续推向市场,继续为我国的环卫事业做出贡献!”刘庆东信心满满地对《中国机电工业》说道。
作为全国率先实现环境卫生服务外包的城市,深圳的环卫市场不仅十分成熟,而且竞争异常激烈。虽然成立时间不到两年,但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绝佳的产品质量、完善的整体解决方案,徐工环境这匹“黑马”成功打入了这个群雄纷争的市场,并且斩获颇丰——仅2016年,就有累计近4000万元的徐工环卫设备陆续进入深圳,为特区的城市环境服务。深圳市环卫清洁行业协会会长刘青不无感慨地说:“原来不知道徐工做环境,而通过这1年多的合作,让深圳市场再次见识了徐工品牌的实力,下一步我们还将与徐工深度合作助力深圳乃至全国的城市建设”。快马加鞭,此后徐工环境还陆续还与辽宁、浙江、无锡、合肥等多地知名物业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实现了物业公司细分市场的重重突破。
而在海外市场,徐工环境的产品也频频引发轰动。2015年8月,在巴西MG州包索市,徐工巴西公司召开了“城市美容,徐工助力”成套环卫设备发布会,向包索市政府捐赠洗扫车用以市政清洁;此举得到了当地社会的广泛赞誉。当洗扫车优美的《茉莉花》音乐响起在包索市的大街小巷时,引来了市民对徐工产品的纷纷驻足;除了赞叹之外,当地民众更热情表达了对中国企业服务当地的深深敬意。徐工环境公司副总经理叶钢向记者介绍:“目前巴西政府针对当地环境治理主要采取租赁或者是承包制,路面保洁以人工为主,当地的机械化清扫率不到5%,与当前国内的水平差距甚远。以巴西第一大城市圣保罗为例,现居住人口为1200万,至少需要240台环卫设备满足城市道路清扫和垃圾收转运,但当地仅有12台环卫设备。由此可见巴西市场对环卫设备的需求空间巨大”。为此,徐工环境公司专门针对巴西市场开发出了2款全新产品,并借助徐工巴西公司平台实现了批量生产和销售。“目前徐工环卫产品已批量出口美洲、非洲、东南亚以及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结合‘一带一路’海外战略和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下一步的国际市场将更加令人期待。”叶钢不无激动地表示。
徐工环境公司产品群
挺进环境运营
尽管进入环境产业仅有短短一年多时间,但凭借强劲的技术创新实力、一款款优秀产品的不断推出,徐工环境迅速在行业内站稳了脚跟;而事实上,之所以能够实现连续的翻番增长,还因为徐工环境不仅仅从事环卫机械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它更向前跨出一大步,进入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市场——环境运营服务。
与提供环卫机械产品相比,提供环境保护服务显然是一片更大的市场,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壤修复、固废垃圾处理……这些既与人类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空间。“按照规划,我们十三五末期要达到百亿规模,因此提供环境运营服务势在必行,要进行‘环境保护产品销售+环境污染治理服务’双轮驱动!”刘庆东语气坚定地对《中国机电工业》说道。
在中国,环境运营服务领域也走过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徐工环境公司环卫运营公司总经理黄磊告诉记者,最开始,环境运营服务主要由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从深圳开始,逐渐出现和普及了“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即将运营服务交给市场上的物业公司去做;如今,PPP模式开始成为一种新的重要方式。与之前的方式相比,环境运营服务采用PPP模式不仅有着更高的整体管理水平、更能保证运营服务的质量,而且长期稳定、抗风险性强。而徐工环境背后站着身躯健硕、综合实力强劲的徐工集团,这无疑为徐工环境采用PPP模式涉足环境运营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垃圾填埋一直都是中国大多数城镇解决生活垃圾出路的最主要方式。但事实上,这种方式并不是长久之道——一方面,生活垃圾的数量在与日俱增,而土地资源却越来越紧缺;另一方面,深埋地下的垃圾并不意味着绝对安全,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有可能变成一颗贻害无穷的“炸弹”。黄磊有过这样一次异常难忘的经历:几年前,他在山东某地亲眼目睹过一次垃圾渗滤液泄漏事故——“实际上,垃圾里边是含有水份的,这些污水浓度很高,业内称之为垃圾渗滤液,如果处理不好,其危害是相当大的,甚至比化工厂里排出的废水更具危害性。垃圾渗滤液一旦泄露到农田里,那就是寸草不生,几十年都没有办法修复的!”黄磊语气凝重地回忆道,“我见到过一次,惨不忍睹。直到现在,那片田地还是长不出作物来。可以说,垃圾填埋一旦做不好,就会贻害子孙万代!”
那么除了填埋,垃圾还没有其他处理方式?如前所述,垃圾还可以用来焚烧发电、堆肥和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当然,采用这些方式,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垃圾进行分类筛选,让不同的垃圾找到各自的位置,变废为宝。
而谈及垃圾分类,黄磊同样感慨颇多。“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持续倡导和呼吁民众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也确实有很多地区的民众在这方面做得不错。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前端已经分类好的垃圾,却在回收转运时又被倒在了一起送进了垃圾终端处理场所,这导致前端的努力其实相当于白干了。”黄磊意味深长地说道,“在这种情况下,前端既然没有成效,我们只能从后端发力来进行垃圾分选。”
为此,徐工环境通过一系列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出一整套自动化垃圾分选系统——经过破碎、风选、水选、磁选等多个环节之后,不同的垃圾会被分类筛选出来,整体减量效果达90%,大大降低了垃圾最终的处理难度。与此同时,徐工环境还在垃圾资源化利用上持续发力,经过努力攻关,研发出了多种“变废为宝”的方式。黄磊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我们的热裂解技术,就是将垃圾进行高温裂解,能够使其变为油、气、碳。碳可以用来做碳肥,气就是天然气,油可以加工成柴油或者汽油,这样就真正让垃圾变成了有价值的资源。”
凭借这一系列强大而神奇的技术,徐工环境迅速展开了多个环境运营项目。2016年3月,徐工首个垃圾资源化项目在江西都昌县落成并正式投入运营,该项目采用“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联合厌氧发酵”工艺,克服了传统的卫生填埋、焚烧等垃圾处理工艺的弊端,实现了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的最终目标;2016年11月,在“中国羊绒之都”河北清河县,徐工首个环卫机械化作业服务项目正式开启,项目合同期5年,合同总额5000万元。项目以统一保洁标准、提升环卫作业水平、改善城区环境为出发点,将机械化作业环节分为洗扫作业、喷雾抑尘、洒水保湿、机械清扫、高压清洗、便道冲洗等六类作业方式,具有全程水作业、区域全覆盖、市场化运作等三大主要特点,赢得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据悉,依托徐工的平台和资源优势,截至目前,徐工环境公司已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和参与了10余个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并有更多的项目正在洽谈。
奔向百亿目标
2017年刚开年,一则消息就在环境产业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徐工辽宁机械有限公司在辽宁某环境治理项目中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和强大的综合实力,在4家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了48台车厢可卸式垃圾车、287个垃圾箱体和1台压缩式垃圾车等订单,总价值近1500万元,实现2017年开门红。
徐工辽宁公司的前身是阜新永生特种车制造公司。2015年9月,徐工成功对其进行重组。彼时,徐工环境公司刚成立不久,为了快速突破除冰雪设备市场并打造面向东北地区的生产基地,徐工环境公司与阜新永生公司合资设立了徐工辽宁机械有限公司。依托徐工集团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广阔平台,重组后的合资公司迅速张开了腾飞的翅膀——2016年,徐工辽宁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07亿元,除冰雪设备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俨然成为东北地区环境市场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事实上,这种“合资、并购”的外延式增长方式,正是徐工环境奔向百亿目标的重要战略之一。黄磊告诉《中国机电工业》,环境产业是一个典型的技术驱动型行业,技术方案和工艺流程对于每一项业务的开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没有一个成熟的技术方案可供借鉴。比如大气污染,没有一个人能告诉你应该怎么去治理,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告诉你该用什么设备。甚至国外的经验也无法参考,因为国情非常不一样。比如生活垃圾分类,国外的垃圾有50%到60%的成分是纸和塑料类,可以回收利用的东西很多;而中国的垃圾不仅含有很高的水分,而且经过前期废品收购和拾荒人群的挑拣,最终到达终端处理场所时,整个垃圾的构成与国外相比已经大相径庭,所以国外的分拣设备根本就不适合我们。技术方案、工艺流程、产品设备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摸索研发,进行突破。我们现在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在诸多领域,你只有亲自尝试了、失败了、探索了、积累了,才能最终知道该去怎么做。”黄磊意味深长地分析道。
在这样的挑战面前,通过并购、合资等方式来获得技术方案资源,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成长路径。为此,徐工环境已决定未来将重点通过并购整合来拓展环卫运营、固废处置和土壤污染治理等环境保护服务业务,向着百亿目标快速前行。
身躯日益壮硕,内功日益深厚,前行的步伐日益坚实而快速……看着这个成立不到两年的企业,已经从当初那个懵懂的“小兄弟”成长为业内实力强劲的领军者之一,刘庆东感慨万千。“2015年环境公司刚成立时,面临的困难和压力还是非常大的,在全体218名员工参加的大会上,我曾对所有员工提出——只要有想调动到其他事业部的,我全部无条件同意。但最终的结果是没有一个人提出来。我想这是全体员工对环境产业的信心,对徐工的信心,更是对整个经营团队的鞭策和信任。我相信有了这个团队,所有的困难都将不算什么;我们唯一缺少的,仅仅就是时间!”他深情满满地回忆道。
“环境产业是徐工的战略新兴产业,必须要坚定不移,用不达目标不罢休的产业追求,持续拓宽新思路和新业态,快速打造成为徐工集团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在勉励徐工环境团队时,曾如是说道。而承载着重托的徐工环境,正全力加速,以风驰电掣之势奔向心中的目标。
它会成长为一个闪烁着熠熠光辉的业界巨头吗?或许正如刘庆东所说,时间,会告诉人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