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际联合认证旨在资源共享
——高校校园网联合认证技术架构研讨会召开

2017-06-05邢帆

中国信息化 2017年4期
关键词:贡献者校际校园网

文 | 本刊记者 邢帆

校际联合认证旨在资源共享
——高校校园网联合认证技术架构研讨会召开

文 | 本刊记者 邢帆

为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学会信息化分会的工作,带动信息化在服务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支撑作用,促进校际间的交流和沟通。2017年3月9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网络应用分会承办的,高校校园网联合认证技术架构研讨会召开,沙龙主要针对高校校园联合认证推进工作进行研讨。

北京大学陈萍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查达仁博士,以及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化办公室沈富可主任,赛尔网络技术支持部总经理黄友俊,国民认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李俊等围绕会议议题发表了演讲。

北方交通大学信息办主任、信息中心主任贾卓生介绍,目前尽管中国的高校是有院墙的,但校际之间学生和老师们已经可以随便到各校走动、学习,也有官方的校际课程互选(例如学院路片区、中关村南路片区等)、校际图书互借(例如北京各校)等打破院墙的沟通。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各校间的信息化院墙却越垒越高,一些已经在物理上解决的问题,却无法在互联网中实现。无线网络漫游也只是解决上网问题,不能打通和授权漫游高校的各个信息系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打破各高校间的数字高墙,我们想通过此次跨校认证架构技术研讨会,寻找一个简洁、高效、安全的认证架构,为校际信息共享、课程互认、跨校二学位学习、科研协作等提供技术支持。

北方交通大学信息办主任、信息中心主任贾卓生。

当天会上,沈富可表示,跨域认证能够促进资源共享,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共享面临资源的提供与使用不对等;技术/机制上不被重视等问题。目前就教育资源而言,贡献者少而使用者多,贡献者同时还处在高风险低回报的尴尬处境中。同时就技术上而言,校际之间的技术标准不统一,对接困难,且缺乏对贡献者的回报和激励机制。故而在建设模式上,应该尊重已有的现实情况即问题导向原则。在结构设计上,对主体现有架构改动要小,降低准入门槛,增加主体参与积极性,避免重起炉灶;尊重各主体的自主权(学校作为用户管理的主体),主张各主体自行管理,符合cyberspace与现实世界的权责利统一;有可信的认证访问记录,资源访问记录可信、可追溯,其中政府的责任不能缺失。政府或中立的第三方应担起搭建平台、出台激励政策的责任等。

查达仁分析,网络可信身份管理的目标应为,以法定证件为信任根,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身份管理技术体系,为网络应用提供身份管理、身份联合及身份鉴别能力,为政府提供网络监管手段,推进评估规范与标准建设,为国家网络可信身份管理提供全面技术支撑。

与会代表认为,校际联合认证应该是分阶段进行的。首先要解决校与校之间的互通,实现用户权限的互认,也就是通过认证阶段;第二步就是要实现典型应用的互认,例如选课、作业的提交、资料共享、实现校间不同学科的优势互补,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国外在资源共享领域尤为重视对于所共享资源中涉及版权内容的控制,这点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第三步就是实现校际间的无障碍认证,随着大范围开放课程的实现,教育界普遍认为校际联合认证将有效的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

同时会上还谈到,与集中管理相比,校际间的联合认证应该遵循分散管理的规则,将对学生以及应用的管理权交给学校。同时为了能够让校际认证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将采用商业化的管理模式。选择技术简单、安全便于接入的第三方组织。一方面能够保证运维资金的持续注入,另一方面也便于平台的维护。

贾卓生补充说,开展高校校园网联合认证需要明确,认证只是手段,是搭建教育资源实现共享的平台。资源的共享,尤其是应用的共享才是目标,同时还应该看到除了在架构建设上会遇到的问题,联合认证建成之后还会存在运维服务的考验,这些都需要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

猜你喜欢

贡献者校际校园网
从“学习者”到“贡献者”:中国管理学发展的路径
中职学校校园网教育功能应用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长三角地区“戏曲进校园”校际联盟在上海市金山区授牌
“‘一国两制’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高职院校校园网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爆笑大本营
网络安全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常州高职园区校际体育课程教学资源配置现状及共享分析
校园网贷 今生后世
笑话碰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