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听孩子

2017-06-04小敏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情绪妈妈老师

小敏

[案 例]

六年级家长会上,老师带着不满向伟强的妈妈“告状”:“你的儿子两门课都挂红灯。怎么学的!上课也不专心,总搞小动作,今天还和其他同学打架了!”妈妈的脸顿时红到脖子根。

回到家,妈妈怒气冲冲地喊来伟强质问:“你为什么不争气点?不好好学习,还要和人打架!”

“我不喜欢这个老师!上课的时候是同桌先打我。我才打他的。”

妈妈一听伟强辩解,更来气了:“难道老师说得有错?老师冤枉你了吗?都是你自己的错!”伟强委屈地哭了。

“还有脸哭!”说着。妈妈就把巴掌抡了下来,“如果你成绩好。我会挨老师的批评吗?你自己这么顽劣。也怪不得老师生气!”

伟强伤心地跑出家门……

[專家解析]

每个孩子都有颗向上的心

没有哪个孩子不想上进,不想做老师眼里的好学生。而伟强妈遇到问题,并没有去寻找问题背后的原因,也没有在大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

孩子成绩不好,会不会是学习上遇到困难?是学习能力不足还是基础不扎实?会不会是自信心不足?孩子为什么不喜欢老师?为什么要和同学打架?上课不专心,是对这门课不感兴趣,还是他(她)注意力不集中带来的注意困难,还是他(她)就是属于好动活泼难以静下心来的孩子?等等。

有些需要妈妈去思考,甚至还需要学点儿童心理知识,了解孩子各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然而太多的家长缺少冷静思考和分析的能力,也不愿向书本学习。向专家了解。只要发现孩子表现不好,就对孩子横加指责,甚至打骂。教育的粗暴、简单显而易见。

父母不能把负面情绪带入教育过程中

比较情绪化的父母会把负面情绪带入教育过程中,从而给教育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很多父母因为孩子不听话,或因为没达到自己的期望,或因某一事件的刺激而导致情绪失控(像伟强妈一样挨了老师的批评,自尊心受伤害),对孩子施加语言或身体的暴力,给孩子带来身心的伤害。孩子的成绩、表现成了父母的情绪晴雨表,孩子成了父母恶劣情绪的受害者,父母可以把怒气泼向孩子,宣泄一番,而孩子受伤的心灵由谁去安抚?

不做主观臆断

伟强妈回到家,不是先调查了解一番,而是凭主观妄加臆断:一定是你不对,而不是老师不对!而如此盖棺定论的前提恐怕是:妈妈向来以为伟强很顽劣、调皮、不听话,所以这次也一定是伟强的错,老师是不会错的,因为老师都是为孩子好的!

曾经有个孩子在班里偷过同学的东西两三次,以后,学校每次丢东西,老师和同学都怀疑他甚至就指定是这孩子偷的,多可怕的推论!可见,教育者的荒谬逻辑将造成多少“冤案”。

父母是孩子的情感避风港

很多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批评或在学校不快乐,都希望能得到父母在心理上的理解和安慰,对于成长中的困惑、烦恼(比如案例中伟强不喜欢老师),都希望能引起父母的积极关注(解惑、安抚、理解、支持),而不是消极的关注(训斥、侮辱、说教、拒听、贴标签)。但这位妈妈一回来就兴师问罪,只能使事情变得更糟。她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没有关心孩子的所思所想,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不愿听孩子把话说完;也不懂得如何沟通和倾听,如何正确处理出现的问题。

让我们来看看正确的做法:

1.回到家,用试探的口气询问孩子:“伟强,今天老师说你如何如何,我想知道一下,是怎么回事?”

2.当孩子回答后,问孩子:“那你为什么不喜欢老师呢?”于是孩子会告诉妈妈,可能的答案会很多:比如或许老师的课不吸引人,或许老师太严厉,或许曾经批评过他(这时候一定要认真地倾听孩子诉说)……总之,引出了“为什么”,才能了解孩子的心理,找到问题的症结,以便对症下药。

3.接着,要对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表示理解,对孩子做得对的地方加以认同和肯定,做得不对的地方加以分析開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如果母子之间的关系亲密,沟通顺畅,一般孩子都愿意诚实地讲。这时妈妈就要认真地倾听孩子的诉说,听孩子把话说完,感受孩子的内心,让孩子觉得妈妈是支持我的,理解我的。在这种积极的关注中,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尊重、理解和爱,这样孩子就更愿意向父母敞开内心世界,父母也就更容易把握孩子的思想动态,而孩子,就会朝着父母期望的好的方面发展。

猜你喜欢

情绪妈妈老师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