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施工作业人身安全风险控制分析

2017-06-03林榆嘉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5期
关键词:风险控制

林榆嘉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德庆供电局 广东 肇庆 526600)

摘 要: 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电力企业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要积极落实更加系统化的处理机制和管控措施,建构系统化的处理模型和管理维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电力施工作业人身安全。本文从风险控制模型、风险意识和风险管控等方面对风险控制机制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电力施工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 电力施工作业;人身安全;风险控制

在电力施工作业建立过程中,要从人身安全出发,积极落实更加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并且积极建构风险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提高整体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和控制措施,同时使员工安全意识增强并成长一批懂体系、懂管理的人才,最终达到安全绩效的不断提升。

一、电力施工作业人身安全风险控制机制之全风险数据库

根据“冰山理论”,1起严重的或较大的伤害背后是1000起没有伤害或可见损失的事件,因此,需要从传统安全生产“关注事后分析与控制”转变为“关注事前的风险分析与控制”。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统筹分析,建立健全完整的数据分析机制,并且对相关信息进行统筹分析和综合控制,确保处理效果的最优化,也要对管理模型的升级进行综合性分析。建立风险数据库主要是为了积累大量的安全风险案列,对电力施工人员的工作体系建立提供更加有效的后期指导,从而保证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相关工作人员要对针对案例进行全面分析,并且保证管理机制得以全面开展和深度落实,为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提供动力 [1]。同时,建立了一整套管理标准和制度,规定各类风险辨识和评估,控制措施的制定、执行和监督评价的流程和管理责任,形成从上到下的安全生产风险“分层、分类、分级、分专业”闭环管控流程。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是“基于风险、系统化、规范化、持续改进”。常见的风险控制方法有:消除或终止,如终止工作;替代,如采用新方法、新工藝、新技术;转移,如购买保险;工程改造,如技术改造;隔离,如作业现场设置安全围栏;行政管理,如制定业务指导书、开展培训等;个人防护,如配置安全帽、安全带、防电弧服。

二、电力施工作业人身安全风险控制机制之风险意识

打造本质型安全的电网企业,本质型安全的人员是决定性要素,而要培养本质型安全的人员则首先要解决思想意识问题。在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管理需求进行细化分析,只有从思想意识层面提高重视程度,才能进一步提升管理系统的实效性,安全风险控制重点是施工作业人员的基本操作,只有保证其对项目由明确的认知,才能提高整体管理质量,因此,要将安全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提高其责任意识和管理效果,并且有效优化处理机制和控制措施,真正实现安全管理效果的综合性升级。

第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从制度中对相关行为进行细化分析和综合性处理,确保重点突出的同时,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性处理建议。也就是说,针对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落实具有实效性的奖惩机制,强调施工作业中的重点项目,并且对相关环节进行细化分析和统筹管理,着重形成责任文明的管理模型[2]。

第二,要保证安全宣传机制符合实际需求,由于安全项目的运行效果直接关系到电力管理项目的人身安全,因此,要积极落实更加有效的处理机制和管控措施,确保管理模型和运行维度的有效性升级,并对施工细节给予高度关注,从而提高现场管理模型的有序性。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细化处理,针对细节问题进行统筹分析,提高各个部门工作的协同性和有效性,针对处理问题中的一些反面案例要严肃分析,保证施工人员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第三,要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技术交底工作,确保管理模型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也要对管理体系升级提供动力,确保人身安全得以全面维护。在施工项目开始之前,要对技术进行全面交底,并且保证技术交流和控制工作符合预期,建立健全完整的处理机制,确保施工体系和管理效果的有效性。也就是说,在技术管理机制和控制措施建立后,要确保任务分配效果符合预期,从而减少人员安全的风险问题。

三、电力施工作业人身安全风险控制机制之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要紧紧通过风险这条主线。传统安全管理存在以下特点:以事故经验为基础积累管理内容、注重事后补救(救火式)、随意性大(运动式)、规章制度粗放。风险管理体系安全管理有以下特点:管理思路清晰、系统性强、强调事前风险评估与预控(关口前移)、强调PDCA过程管理、强调执行文件的可操作性/精细化。风险管理体系将传统的管理内容通过风险这条主线将其有机地串接起来,并作有机的补充与完善,形成一个系统的管理内容,达到系统化管理。在电力施工作业人身安全风险控制机制中,安全管理保护机制和控制措施也要符合实际需求,确保处理维度和管理机制符合实际标准,并且深度处理相关模型的有效性,积极建构系统化的处理策略,保证管控体系运行效果的稳定性。第一,要积极落实有效的处理机制和控制措施,避免人身触电,在电力设备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也要对带电作业项目进行系统化分析,确保控制机制和管理维度得以有效优化,从而实现检查效果的全面升级[3]。第二,工作人员要对现场进行全面监督和综合性管控,进一步增设监护人员,提高监督效果的有效性升级,也为管理体系优化奠定坚实基础,使得应用模型符合实际续期和控制措施。第三,要建立健全有效的预防措施,保证高处坠落事故的减少,并且提高安全管理效果,积极建构系统化处理模型和管理措施,深度优化双保险制度。另外,企业要对施工设备进行集中处理和审核,保证其质量和实际应用水平,提高控制机制的有效性,也为管理模型优化奠定坚实基础[4]。最终达到业务清晰,重点突出,制度可操作性强的自我完善的管理机制。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电力施工作业人身安全风险控制项目中,要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性管控,提升管理维度实效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管理效果,并且积极落实有效的处理机制,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建立完整的数据库,以保证相关工作人员能清晰的认知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人身安全风险控制工作优化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叶莅昶.探讨加强110kV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措施[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5,14(06):87-88.

[2] 叶碧谨.静电感应电压对输电线路施工的安全隐患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22(02):88-89.

[3] 舒秋华.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分析与探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3,32(11):60-62.

[4] 李清奇.电力施工作业现场人身安全风险控制[J].电力安全技术,2015,11(04):13-16.

猜你喜欢

风险控制
浅析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控制
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控制规范流程及建议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刍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与风险控制研究
民间担保公司的风险分析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