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问题研究
2017-06-03王健
王健
摘 要:理想信念是人们认识自我、超越自我、追求未来的坚定意志和长久观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未来人生目标上的重要表现。大学生时期正是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期,尽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逐渐成熟,但同时,他们的思想观念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容易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信念也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是他们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重要思想保证。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理想信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243-02
理想信念体现了一个人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就是当代大学生对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追求[1]。只有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信念,使得他们在成长发展的道路上不会迷失方向,使得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觉能动性,向未来目标持续前进。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共政治局会议上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2]。
为了深入了解山西大学城高校的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现状,进一步揭示大学生产生理想信念问题的原因,提出积极有效而切实可行的建议,更好地对大学生加以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起远大崇高的理想信念,笔者于2016年9~12月以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为主题在太原理工大学等几所高校,通过以问卷调查形式为主,以个人访谈形式为辅,开展了一次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关于山西大学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问卷我们有计划地选取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的1 000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样本,共发放问卷1 000份,有效回收问卷1 000份,回收率100%。(其中男生440人,占44%;女生560人,占56%。党员220人,占22%;共青团员780人,占78%。专科生370人,占37%;本科生600人,占60%;研究生30人,占 3%。理工类专业730人,占73%;文史类专业270人,占27%。大一年级120人,占12%;大二年级250人,占25%;大三年级300人,占30%;大四年级330人,占33%。)总体上看,样本涵盖面比较广,涉及不同的政治面貌、不同的年级、性别和专业,学科分布广,相对具有代表性。本次调查的结果如下。
(一)理想信念主流积极向上,社会和个人理想信念认知明确
当前大学生对于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信念有普遍共识,从调查结果显示,有46%的被调查同学认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深远意义”,有51%的被调查同学认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有一定意义”,与这两个高的比例相比,只有2.8%和0.2%的大学生选择了“无所谓,关系不大”和“无意义,纯粹浪费感情”。由此得出,对于大学生是否应该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否應该重视不良理想信念可能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普遍给出了积极肯定的回答,这样的结论已经充分地体现出了大学生对远大崇高理想信念的高度认同。
对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理想信念的态度,82%的调查对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认同的,认为是“可以实现的”。但同时也可以发现,约18%的调查对象回答“不一定能实现”和“实现不了”,这表明仍然有少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存在着认知的薄弱和信心的不坚定。
对于个人理想信念的认知和规划方面,约93%的调查对象表示的是 “清楚明确的”和“看情况会变化”,只有7%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不清楚不知道”。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大学生还是有着明确的理想信念认知和规划的。然而,仍然有超过60%的大学生对于未来个人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或是感到困惑。7%的大学生对于个人理想信念缺乏规划。
(二)生活理想信念多元化,职业理想信念功利化,道德理想信念淡薄化
对于大学生未来所期望的生活理想信念(见图1),调查结果主要为:57%的同学选择运动;72%的同学选择旅游;39%选择看电视、上网;68%选择阅读、听音乐;28%选择了聊天、逛街;选择其他的只有5%。由此可见,大学生在未来生活理想信念的打算也是多样的。生活理想信念的期望是多元的。
对于未来职业理想信念方面的问题,66%的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设想是拥有一份高收入工作;在月收入调查时显示,55%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未来能收入6 000元到1万元,另外有11%选择了1万元以上。34%选择月收入是2 000元~6 000元,没有人选择2 000元以下。可见,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信念正在趋于功利化。虽然现代社会价值观多元,人们追求自己的个人价值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个人利益的过分追求,将满足自己利益作为出发点会使大学生的人生信念失去正确方向, 容易导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失去自我,失去人生方向。
对于道德理想信念中“王宝强家丑外扬”“拜金女”等相关事件看法:53%的大学生选择了个人行为,不好评论;32%的大学生选择了不恰当的炒作方式但可以理解;4%的大学生认为是他们展示自己的方式,很好;只有11%的大学生选择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应坚决反对。由此可见,大学生在道德理想信念方面比较薄弱,大学生对于拜金主义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二、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复杂多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和管理理念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借鉴这些先进方法,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促进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但是,全球化也带来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腐朽的、消极的思想观念,这些观念影响到了我国的社会环境,关键是精神文化环境,社会意识形式变得更加复杂,呈现出了不同思想观念并存的局面。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容易受到冲击,带来思想观念上的改变,反动的政治思想及资本主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消极思想渗透到了学生群体,给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造成了影响。
(二)网络时代负面信息影响严重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随着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多,传播的速度更快,契合了当代青年大学生追求新异的心理特点。但是,网络的负面信息也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不良影响。各种不法分子和敌对势力大肆利用网络捏造事实真相,散布非法言论,利用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或重要的国家政要编造谣言,伪造事实,以此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这样,对于正确理想信念还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产生了误导,造成了十分不好的影响。
(三)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存在重形式轻效果的现象
对于学生而言,自从上学之后,各种各样的考试尤其是中考、高考占据着大部分时间,理想信念教育几乎没人提及。而到了大学之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安排少,主要学习专业课,而这些专业课占据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几乎无人普及思想政治类的知识,在上公共政治课的时候,学生大多是玩手机、聊天、打游戏,很少有认真听讲的。不得不承认,尽管专业知识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理想信念不能被人们全然不顾。正是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关注程度不够、重视程度不够、引导程度不够,最终导致当前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不能够达到期望的目的,教育仍然是重视形式轻视效果。
(四)教书与育人工作内容十分不协调
具体来看,表现在思政课教师与日常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的“脱节”。在高校的教师队伍中,这两支队伍往往各司其职,各管其事。思政教师往往习惯于只在意学生的分数,而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操守缺乏关注,比如:大学生违反校纪校规的处理一般依靠班主任、辅导员等进行管理,并不与思政教师的课程打分相结合,难以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的评价体系。也未能形成所有教职工共同监督共同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最终造成理想信念方面的势单力薄,也造成了理想信念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完全脱节局面。
三、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问题的对策
(一)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指引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在内容都体现着理想信念内容。作为反映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而又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我国的社会理想信念分化成了具体的价值追求目标,把公民与社会、社会与国家的整体利益追求都进行了完美的结合,明确了属于国家、社会、个人的分层价值目标,同时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理想信念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方向指引作用。当前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彰显,其思想发展到什么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人生走向。当前大学生在成长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扰,特别是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问题上,通过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引导,可以避免在利益问题上犯错误,方向问题上迷失不前,同时又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信念,使得大学生成为有用之才。因此,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育其理想信念至关重要。
(二)注重教育方法和方式的创新性
鼓励大学生积极探寻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让大学生在充分认知自我的基础上,把个人理想信念与社会共同理想信念相结合,树立起以个人实际为基本,以社会需要为依据的理想信念。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当代大学生应勿忘昨天的历史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担负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光荣使命,并着力培育正确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观念,树立崇高科学的理想信念。同时可以通过展播各种形式的爱国纪录影片、宣讲历届国家领导集体关于理想信念的系列讲话、宣传一些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方式和方法,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信念。
(三)提高教学内容和模式的实效性
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与社会民情紧密联系起来,并将之渗透到理想信念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将理论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社会现状结合起来,使之具有说服力。当下的理想信念教育也应该不断提高时代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利用网络媒体积极拓宽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借助网络媒体能够保持及时更新、快捷发布的优势,变革相应的教育模式,使大学生对理想信念这个话题产生持续关注的兴趣和积极的互动参与。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优势,通过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与改良教学模式,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理想信念。
(四)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人生前进中的航标,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信念,鼓励大学生把个人的前途命运融入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之中,需要注意对大学生的针对性,引导大学生未来应该怎么样去找到适合自己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引导大学生合理规划人生展望,确立发展前进目标,找到实现的有效途径。鼓励大学生要在前进的道路中不断与人交流合作,主動承担责任。同时要注重内因的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原动力,要教育大学生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信念的原因和重要性,只有大学生真正从内心意识到这样做是为了国家强大和民族复兴,才能激发出蓬勃的朝气和活力,才能不断提高自我综合素质,并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坚定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心[3]。
参考文献:
[1]于涵.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状况调查分析——以首都五所重点高校部分大学生为样本[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5).
[2]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田兆富,李新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途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