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门艺事件”
2017-06-03杨慧
杨慧
摘 要:唐玄宗开元年间,以黑水向唐王朝“请吏”为导火索,渤海王大武艺与其弟大门艺发生矛盾,熟知唐朝情况的大门艺,不愿出兵背叛唐朝,所以开罪于大武艺而引来杀身之祸,大门艺因为惧怕被杀害而逃亡唐朝并得到了唐朝的保护,大武艺由此对唐朝怀恨在心,并于732年公然出兵叛唐,史称“大门艺事件”。唐王朝以稳定东北边疆为目的,从中进行斡旋,最终在东北地区诸多势力相互制约的条件下,使得“大门艺事件”没有进一步扩大,这也有利于唐王朝东北边疆的稳定与渤海国的平稳发展。
关键词:大门艺事件;渤海国;大武艺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142-04
开元六年(718年)渤海王大祚荣去世,其嫡长子大武艺继立。大武艺继位后“斥大土宇,东北诸夷畏臣之”[1]6180,黑水■出于自保的目的,不断主动加强与唐王朝的联系以求“请吏”,而唐王朝出于稳定边疆的目的,也对此积极响应。黑水■与唐王朝的联系引起了大武艺的猜忌,他认为“(黑水■)是必与唐腹背攻我也”[1]6178,并于开元十四年(726年),派遣母弟大门艺及其舅父任雅发兵攻击黑水■,大门艺在大祚荣在世时曾以质子身份在唐朝居住六年,熟知唐朝的情况,不愿出兵背叛唐朝,所以开罪于大武艺而引来杀身之祸,大门艺因为惧怕被杀害而逃亡唐朝并得到了唐朝的保护,大武艺由此对唐朝怀恨在心,并于732年公然出兵叛唐,史称“大门艺事件”,此事件从726年发端至736年大武艺罢兵并向唐王朝上书“悔过”,断断续续持续10年之久。
一、“大门艺事件”的经过
大武艺因为黑水■向唐朝“请吏”而大动干戈,本来是大武艺与唐朝的矛盾,然而,大门艺再三阻止大武艺出兵则使他与大武艺也出现了矛盾。大门艺曾以质子身份在唐王朝居住六年,知道唐王朝的实力强大,所以不愿与唐王朝为敌,故而劝大武艺罢兵:“黑水请吏而我击之,是背唐也。唐,大国,兵万倍我,与之产怨,我且亡。惜高丽全盛时,士三十万,抗唐为敌,可谓雄强,唐兵一临,扫地尽矣。今我众比高丽三之一,王将违之,不可”[1]6180。大武艺不听,仍然命令大门艺出兵。大门艺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在率兵至黑水■边境之后,再次上书劝谏。大武艺不但不听,反而大怒,“遣从大兄壹夏代门艺统兵,徵门艺,欲杀之”[2]5361,这也引起了大门艺的恐惧。
726年,大门艺只身逃往唐朝,被唐朝封其为左骁卫将军。大武艺得知大门艺踪迹后怒不可遏,“使使暴门艺罪恶,请诛之”[1]6180,唐玄宗不愿事态扩大,就暗中令大门艺前往安西,回复大武艺,“门艺穷来归我,谊不可杀,已投之恶地。”[1]6180不料败露,大武艺又上书指责唐朝,依旧要求杀掉大门艺,唐玄宗不得已而“遣门艺暂向岭南以报之”[2]5361。唐朝此举引来大武艺极大的怨恨。
虽然在此后的几年里(727-731年),渤海国朝贡唐朝,不失臣节。728年宿卫京师的大武艺长子大都利卒于长安,唐王朝还以厚礼处理了此事。但是,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大武艺对周边国家展开了积极的外交行动:在大门艺投唐后的第二年即开元十五年(727年)秋,在与唐之间的矛盾逐渐升级的情况下,为了改善其相对孤立的外部环境,跳出正在形成中的唐朝与黑水■和新罗等方面的包围圈,大武艺决定派出使节东聘日本,即企图与日本结盟以作为其准备与唐公开抗礼的重要一环[3]90。不仅如此,在大门艺投唐至大武艺出兵唐朝期间的几年里,渤海还同唐朝的另一对手契丹加强了联系。
732年契丹与渤海相约攻唐,①大武艺本来就因为“大门艺事件”对唐王朝怀恨在心,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并且使日本出击新罗从而缓解渤海国的外部压力。以唐朝庇护大门艺为借口,大武艺于开元二十年(732)公然勾结契丹、日本,出兵叛唐:一方面,“武艺遣大将张文休率海贼攻登州”[1]6181,因为唐朝的沿海诸州很少出现战事,难免疏于防范,面对大武艺的突然袭击,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这也使得大武艺能够轻易攻陷登州,杀掉刺史韦俊;另一方面,派兵取道营州,进兵马都山。②
唐朝方面在渤海军水陆两方面的打击下,连吃败仗,如果不是平卢先锋军在乌承■的统帅下,利用有利地形“塞其道,堑原累石,绵四百里,深高皆三丈,寇不得进”[4]98,挡住了渤海军前进的道路,黑水部与室韦也以骑兵五千来助战,从而为唐朝军队反击争得宝贵时间,唐朝的损失将更大。
对于大武艺的进犯,唐玄宗也做出了回应,《新唐书》记载,“帝驰遣门艺发幽州兵击之,使太■卿金思兰使新罗,督兵攻其南”[1]6181。虽然唐军的声势很大,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于寄希望利用新罗来对抗渤海,而陷入日本袭击新罗也不愿为了助唐而耗损实力①,出兵受挫,不了了之,《新唐书》记载,“(新罗出兵时)会大寒,雪袤丈,士冻死过半,无功而还”[1]6181。
渤海军队战斗力强劲,使得唐朝军队一度在与渤海军的较量中处于下风,然而由于长途奔袭,补给困难,也使渤海方面也逐渐失去了战场上的主动权。此時,唐朝方面也开始有所行动,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唐玄宗致书新罗王,许新罗以巨大回报,诱惑新罗出兵,新罗利用唐朝开出的条件而在今大同江一带驻兵戍守,客观上也威胁到了渤海。
战局的不利让大武艺看到了渤海毕竟力量有限,然而对于大门艺,大武艺始终是欲除之而后快,于是派遣刺客行刺大门艺,《新唐书》记载,“(大武艺)募客入东都狙刺于道”[1]6181。所幸“门艺格之,得不死,河南捕刺客,悉杀之”[1]6181。最终,陷入夹击的大武艺被迫退兵,“大门艺事件”带来的武力冲突宣告结束。
735年大武艺罢兵归国后,当时的东北局势对渤海极其不利,渤海处在中原的唐朝,北面的黑水■和室韦,南面的新罗的包围之中。在这种形势下,大武艺选择与唐朝和好,而唐朝也摆出了息事宁人的态度示以大武艺。从此,双方再无干戈。
二、“大门艺事件”的分析
对于“大门艺事件”的分析,一定绕不开三方面内容:其一是大武艺与大门艺关系的分析;其二是大武艺出兵叛唐的意图分析;其三是在“大门艺事件”中唐王朝的责任。
(一)大武艺与大门艺的关系
在“大门艺事件”发生之前,大门艺在渤海国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不然大武艺派大门艺统兵出征就无从谈起了。
把时间节点定格在“(大武艺)遣从大兄壹夏代门艺统兵,徵门艺,欲杀之”[2]5361,会发现一个疑点,“徵”字既有征召的含义(例如《新唐书》中“召门艺,欲杀之”[1]6180),还有追究的含义。这里显然是大武艺究竟要追究大门艺迟迟不出兵的罪责,但是大武艺仅仅为此而对母弟大门艺痛下杀手,似乎不合常理。首先,“欲杀之”的说法见于两唐书,而两唐书是以中原汉人的视角叙述,多半听从大门艺的一面之词,未必真实;其次,当时,大门艺毕竟在外统兵,大武艺贸然下令将大门艺召回处死,无疑是在逼迫大门艺谋反,不合常理。所以,所谓的“欲杀之”最多是渤海国王廷的传闻,而这样的传闻使得大门艺畏惧,所以只身逃往唐朝寻求保护。这里,需要指出《渤海国史》据《新唐书·卷136·乌承■传》载:“渤海大武艺与弟门艺战国中”,而断定大门艺在逃往唐朝前曾与大武艺进行战争是个明显的错误。首先,《新唐书·卷136·乌承■传》载:“渤海大武艺与弟门艺战国中”,这一事件发生在732年大武艺举兵反唐以后,属于大武艺与唐王朝战争的范畴,不是大武艺与大门艺的内战;其次,《新唐书》以中原王朝的视野而叙述,所谓“国中”自然是指唐朝的国土。
把时间节点定格在“(大武艺)使使暴门艺罪恶,请诛之”[1]6180,这里没有修史的视角问题,一般用“大武艺认为受到唐朝保护的大门艺威胁到了自己的王位”这一原因来作为解释。关于唐朝为何极力保护大门艺的原因,学术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即唐朝用大门艺的存在来警告大武艺:“存在随时册立门艺为渤海王以取代武艺的事态”[5]424。这一观点源于唐高宗在位时的一段历史:在高句丽灭亡后,因为新罗王金法敏(文武王)支持高句丽遗民叛乱并且占据百济故地等,所以唐高宗一方面在上元元年(674年)出兵新罗,一方面剥夺了金法敏的官爵,并册立其弟(在唐宿卫的金仁问)为王去往新罗。第二年,金法敏遣使入唐谢罪,唐才恢复其爵位并召回金仁问。结合这个例子,可见唐朝极力保护大门艺是有目的的,大门艺就是唐朝对付大武艺的底牌,如果大武艺屈服唐朝,则大门艺对大武艺的威胁则会消失,倘若大武艺一再挑战唐朝,则唐朝则会用对付金法敏的手段来对付大武艺。这一观点在大武艺后来的行动中也有所印证,大武艺深知大门艺给自己带来的潜在威胁,遣使要求唐朝杀掉大门艺,并试图使用武力威胁唐朝,“请杀门艺,然后归国”[4]95-96,甚至到最后竟然要派遣刺客行刺大门艺。
从大门艺“听闻”大武艺欲除掉自己以后的反应可见,在大门艺与大武艺走向对立之后,大门艺依靠自己的力量没有机会夺取王位,但在他逃往唐朝以后,情况则发生变化,大门艺完全可以依靠唐朝的力量来打败大武艺。唐王朝设黑水州牵制渤海本来就使大武艺心存不满,而唐朝对于大门艺的百般庇护又加剧了大武艺与唐王朝的矛盾。
(二)大武艺出兵叛唐的意图
需要主意,张九龄《敕渤海王大武艺书》中:“朕比年含容,优恤中土,所未命将,事宜有时。卿能悔过输诚,转祸为福,言则已顺,意尚执迷。请杀门艺,然后归国,是何言也?”[4]95-96的言辞。《渤海国与东亚细亚》已经根据诏书内容以及张九龄的为官履历分析出此敕书写于732年7月-8月[6]408,这与大武艺攻陷登州的时间相吻合,可见,大武艺此次出兵叛唐并没有彻底与唐朝决裂的态势,有报复和示威心态。
然而,大武艺出兵叛唐又不能归于简单的报复行动。首先,大门艺逃至唐朝的时间和大武艺出兵叛乱的时间相隔太长;其次,在大门艺投唐后的第二年即开元十五年(727年),为了改善其相对孤立的外部环境,大武艺决定派出使节出使日本,企图与日本结盟以作为其准备与唐公开抗礼的重要一环,使之在唐朝和渤海国之间保持中立以达到牵制新罗的目的;再次,渤海还同契丹加强了联系,而大武艺最终出兵唐朝也与契丹的怂恿有很大关系;最后,从进兵路线上也可以看出,大武艺出兵叛唐,更主要的意图是扩张领地以冲破包围圈。
大武艺对敌我双方实力的错误估计致使他最终失败。首先,渤海立国日浅,力量积蓄不够,其兵力甚至不足以吞并黑水■(武艺出兵黑水■最终以失败告终),如何能对抗唐朝,实力的不足已经决定了其失败的命运;其次,大武艺的扩张,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毕竟树敌过多,不仅寡助,而且也使自己置身于众矢之的;再次,此时的唐朝虽然在经略东北地区上已处于收缩状态,但是仍然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大武艺无休止的扩张,直接触犯了唐朝的利益,此时唐朝一呼百应,便可使渤海陷入被包围的境地;最后,渤海国内部尚有激烈的派系斗争。如此内忧外患,冒然叛唐,实为下策。
(三)在“大门艺事件”中唐王朝的责任
唐王朝对于“大门艺事件”的不断升级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黑水■向唐王朝“请吏”,进而使得大武艺出兵黑水■,导火索无疑是“大门艺事件”。站在唐王朝的立场上看,因为东北地区民族众多、关系复杂,即使是唐王朝也没有能力对东北地区完全驾驭,所以唐王朝处理东北边疆地区主要实行两个策略,即羁縻与制衡。首先分析“羁縻”制度。唐王朝在东北边疆地区奉行羁縻制度,即在东北边疆地区设置羁縻州、都督府及其通道。唐王朝用羁縻制度来保证唐王朝与地方民族政权的互利共赢,以期边疆稳定。终渤海之世,唐王朝对其奉行羁縻制度,设忽汗州,而作为地方政权的渤海也恪守臣道,坚持向唐王朝贡,羁縻制度和朝贡制度的结合,使得渤海国的平稳发展,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这无疑给唐王朝设黑水州提供了先例。其次分析“制衡”。唐王朝用“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东北地区的各个政权,帮助他们发展壮大,使他们能够相互牵制,以期边疆稳定。唐王朝设黑水州,一来用黑水■归附唐王朝的事实使大武藝攻击黑水■师出无名,从而达到保护黑水■的目的;二来用黑水■来牵制渤海。故而,站在唐王朝的立场上看是不存在阴谋的,唐王朝没有必要吞并渤海,更不想让黑水■取代渤海的地位,唐王朝仅只是为了维护边疆的稳定,而一心想要开疆扩土的大武艺对此持厌恶的态度。站在渤海国的立场上看,《新唐书》记载,“(黑水■)人劲健,善步战,常能患它部”[1]6178,所以大武艺对于黑水■十分忌惮,对其和唐相通更是不能容忍的。其一,黑水■是大武艺吞并的对象,与唐王朝相通则意味着大武艺再想吞并黑水■将变得“不合法”①;其二,倘若黑水■因唐朝的庇护而日渐强大,将会使渤海陷入中原的唐朝,北面的黑水■和室韦,南面的新罗的包围之中,对渤海的发展极为不利;其三,大武艺也意识到自己的“私改年号曰仁安”[1]6180以及开疆扩土势必惹怒唐王朝,存在黑水■南下与唐夹击渤海的可能,这将直接威胁到渤海国的安全。故而,站在渤海国的立场上,出兵黑水,从一定程度上也是为防大武艺患于未然。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唐朝并无作为,致使大武艺可以大张旗鼓地出兵黑水■。
其次,大门艺因为不愿渤海国背叛唐朝而获罪,唐朝保护大门艺是理所应当的,为何要畏首畏尾。大门艺已经在唐朝拜将,唐朝岂能为地方政权所威胁。然而,唐玄宗最终“阳斥门艺以报”[1]6180的处理方式,不仅没有化解大武艺的怨恨,反而让大武艺看到了唐朝“软弱可欺”的一面,才有后来大武艺一系列无所顾忌的叛唐行动。
三、“大门艺事件”的影响
“大门艺事件”对渤海国和唐王朝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大门艺事件”对渤海国的影响
首先,“大门艺事件”促成了渤海国与日本的同盟关系。从“在大门艺投唐后的第二年即开元十五年(727年)秋,在与唐之间的矛盾逐渐升级的情况下,为了改善其相对孤立的外部环境,跳出正在形成中的唐朝与黑水和新罗等方面的包围圈,大武艺决定派出使节东聘日本,即企图与日本结盟以作为其准备与唐公开抗礼的重要一环”[3]90,从这一史实看,渤海国与日本的同盟关系是“大门艺事件”的产物。虽然这一同盟关系建立于渤海与唐关系恶化之时,而此时全面学习唐朝文化的日本也无意因为渤海国而与唐朝交恶,但由于渤海国与日本的同盟是为了牵制新罗,所以这一同盟关系的维系和巩固,并未因渤海国与唐朝战争的失败而告终,威慑新罗为目的的渤日同盟并未结束。
其次,“大门艺事件”促使渤海国不得不偃武修文,锐意改革。应该强调渤唐之战虽然以渤海国的失败而告终,但是渤海国败在国力不济,而非武力不济,这样的现实不得不让渤海国的统治者放弃军事扩张的道路。735年大武艺罢兵归国,借将突厥来使“执缚”唐朝的机会上表复合,737年双方终于实现了全面的和好,而这一年大武艺去世,大钦茂继位,从大钦茂即位之初就偃武修文,锐意改革的情况看,大武艺临终前也应该对他有所交代。大钦茂的改革使渤海国逐渐强盛,而大钦茂的改革之所以能取得成效,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积极吸收盛唐文明和“宪象”唐家典章制度的结果[3]103。
再次,“大门艺事件”的和平解决使渤海国重新归入唐朝的阵营下,从而依靠唐朝的庇护而保证渤海国的安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周边部族的进犯。
(二)“大门艺事件”对唐王朝的影响
首先,“大门艺事件”的不断升级与唐朝的处理不当有着直接关系,唐朝在这一事件中也受到了巨大的损失,然而“大门艺事件”的和平解决不仅使渤海国与突厥结盟失去可能,从而减轻唐朝对抗突厥入侵的压力,还使得唐朝经略东北边疆地区的羁縻、制衡战略得以延续。从唐朝谅解大武艺的态度来看,唐朝并不希望渤海出现较大的动乱而影响其实力,从唐朝后来支持新罗北进以制约渤海的史实看,唐朝还是希望东北地区的各个政权能够达到相互制约的均势,从而使东北地区达到稳定状态的。
其次,由于唐朝东北边疆地区民族政权较多,关系较复杂的特殊性,唐朝对渤海既往不咎,从而使得东北边疆地区重新归于稳定,避免了东北及其周边地区民族战争的扩大,还可以借助渤海巩固唐朝在东北边疆地区的实力,有利于集中力量防备突厥与契丹的侵扰。
再次,“大门艺事件”的和平解决有赖于唐玄宗对上表悔过的大武艺采取宽大的政策,体现了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对周边民族政策的主流“和戎政策”,“和戎政策”在历史上起到了团结周边民族,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各民族共同发展,巩固中原边境等方面都起到了良好作用[6]116。需要指出,所谓的“和戎政策”,虽然只是对中原王朝无力完全控制周边民族政权的“遮羞布”,然而并不能忽视它客观上给双方发展带来的良好作用,不论古代还是今天,和平发展才是主流。
纵观“大门艺”事件的始末,黑水向唐“请吏”固然为“大门艺”事件的导火索,但唐的处理不当却激化了“大门艺”事件,使之最终演化为一场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大门艺因“忠唐”而获罪,唐朝对其庇护本无可厚非。然而唐朝却别有目的的遮掩对大门艺的庇护,并试图以大门艺的存在来威胁大武艺的王位。这是极不明智的决策。唐朝认为大门艺可以取代大武艺为王本来就仅是唐朝的一厢情愿,认为针对新罗的策略①可以复制到渤海国中,更是不遵从矛盾的特殊性,自以为成功用大门艺牵制住了大武艺而不再积极关注由“大门艺”事件引起的后续影响,忽略了事物是运动变化的状态。
由“大门艺”事件可知,中央政权处理地方政权的事务或矛盾时必须善始善终,必须具体矛盾具体分析,尤其对象为少数民族时,更应该注意处理对象的特殊性,采取恰当合理的方法来妥善处理。
参考文献:
[1][宋]欧阳修,等.新唐书:渤海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后晋]刘,等.旧唐书:渤海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魏国忠,朱国忱,郝庆云.渤海国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孙玉良.渤海史料全编[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5]李東源,译.渤海史译文集[M].哈尔滨:黑龙江社会科学院历史所,1986.
[6]禹硕基,刘毅,魏国忠,等.渤海国与东亚细亚[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所,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