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路自信来源的四个维度
2017-06-03辛万鹏路娜娜
辛万鹏+路娜娜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中道路自信是指中国共产党对走这条道路的坚定信念,是我们党通过理论、实践、历史、现实检验得出的正确选择。道路自信不是凭空产生的,来源于科学的理论指导、成功的实践总结、必然的历史选择、现实的国情需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有利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自信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017-02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1]2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的探索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了不同阶级、阶层人的努力。道路何以自信,从根本上讲,这种自信来源于道路本身的科学性、真理性和实践性,是理论、实践、历史、现实的必然选择。
一、理论维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成功,不仅源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而且源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深化。
(一)道路自信源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顺应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1]22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客观分析了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产生、成长及其斗争,最终得出一条论断:共产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虽然东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军事实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不会逆转,中国道路是社会主義的,它的产生、发展都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例如,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和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公有制,以按劳分配为原则;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等内容,都体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也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道路自信源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探索中国道路做出了重大贡献。首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接下来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成为新的问题。由于当时对中国国情认识得不够全面,在制度上基本照搬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道路在曲折中前进,中国的发展进程缓慢。直到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我们党才开始探索自己的发展之路。
(三)道路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深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道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邓小平通过论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发展才是硬道理”“三步走战略”等观点和论断来诠释“社会主义是什么、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世纪之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在新时期如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问题,提出了新时期的党建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的理论总结,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如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民族复兴的梦想还在继续。
二、实践维度
道路自信的实践来源包括两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道路的开辟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探索,对于“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可谓“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2]。
(一)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革命、建设道路在摸索中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道路源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体探索。毛泽东依据我国当时国情,提出“两步走”,“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3],由此开辟出了正确的革命道路,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接下来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的道路。
(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各届领导集体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相关描述。从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到江泽民“二十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再到胡锦涛“我们要坚持的道路,就是邓小平同志开辟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并发展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6],新时期,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道路自信”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第一,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显著增强。以经济为例,中国的经济总量在2010年已赶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缔造了世界经济的“奇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的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 127亿元,比上年增长6.7%,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2%,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第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再创新高。2011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 97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 810元”[7],分别是1978年数据的52倍和64倍,经济增长态势良好。
第三,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大。2008年美国公布《第十次全球综合国力排名》,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上升到第四位。正因为这条道路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我们坚信道路的选择并对此充满信心。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实践创新,中国道路越走越好。
三、历史维度
党和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自信,不是毫无根据的凭空想象,而是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西方列强的入侵打破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华民族从此面临浩劫。而这时封建统治阶级也从虚幻的梦境中回到残酷的现实,西学东渐,无数的志士仁人为国家和民族探索出路。无论是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运动,还是李鸿章、张之洞发起的洋务运动,抑或是康有为、梁启超推行的戊戌变法,或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没有能够挽救风雨飘摇、积贫积弱的中国。在探索中国道路的种种方案都遭遇挫折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她的出现使危机四伏的中国有了一线生机,并以星星之火掀起燎原之势,迅速蔓延至整个中华大地,继而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但由于当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不够了解,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曲折中前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对理论、实践、历史、现实的深刻总结,不断深化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地分析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存在的失误和取得的成就,在深刻分析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更好地认识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他指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4]邓小平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从此,我国的社会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辉煌前景。
四、现实维度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需要。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在这样一个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非易事。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有问题总要解决,因此我们要立足现实,不能忽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而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一)看清“不足”,正视“成就”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看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要看到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从当前的发展看,存在一定问题,如政治领域的贪污腐败;社会思想领域的道德滑坡;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民的收入分配还存在一定差距等。但我们也要正视我国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经济增长态势良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较快。我们要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大势所趋。
(二)肯定“成就”,直面“困难”
像我国这样一个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的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只是暂时的。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没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只能不断探索。历史和实践证明: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都不能使中国强盛起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经济发展为我国人民積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为我们提供了克服困难的物质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我国指引了正确的方向,为我们提供了克服困难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克服困难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软实力,激发着中华民族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丰富了人类的精神家园;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我们克服困难提供了动力支撑。我们要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5.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5]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3-264.
[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647.
[7]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1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