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体制改革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的影响

2017-06-03娄策群��叶磊江彦��

现代情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信息

娄策群��叶磊 江彦��

〔摘要〕本文探讨了出版体制改革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中学术成果信息、学术成果信息主体、学术成果信息环境的影响。出版体制改革使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数量增加、质量上升;作者的数量增加、经济利益明显减小、社会利益有所增加;出版机构的数量增多、经济利益明显增大、社会利益略有上升;读者的数量增加、经济利益明显减小、社会利益稍微增加;导致学术人文环境转变,促进学术物质环境改善,推动学术制度环境创新。

〔关键词〕出版体制改革;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信息;信息生态主体;信息生态环境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5.001

〔中图分类号〕G23;G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5-0003-04

The Influence of Publication Transformation on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Information EcosystemLou Cequn1,2Ye Lei1,2Jiang Yan1,2

(1.Information Management School,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2.E-Commerce Research Center of Hubei Province,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of publication transformation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information,academic achievement information subject and environment of the achievement information ecosystem.Publication transformation lead to a series of changes:the quantity of the academic papers,the academic books,the authors,the publication organizations and the readers increasing;the quality of the academic papers and the academic books rising;the economic interest of the authors and the readers obviously reducing;the social interes of the authors,the publication organizations and the readers incrieasing;the changing of academic humanistic environment,the improvement of academic material environment,and the innovation of academic system environment.

〔Key words〕publication transformation;academic achievement;information ecosystem;information;information subject;information environment

學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是一个以知识创造者为主体,以学术创新为宗旨而进行持续性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动态演化系统,一个完整的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由学术成果信息利益相关者及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构成[1]。可以认为,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是由学术成果信息、学术成果信息主体、学术成果信息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学术成果信息是指人们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经过思考和探索后产生的反映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特征或本质的信息,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2]。学术成果信息主体是指从事学术成果信息生产、传递及消费的个人或社会组织,是学术成果信息的利益相关者。学术成果信息环境是指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成、传递、消费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素总和。出版体制改革是指新闻出版业的改革,第一是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新闻出版业的事业体制迈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部分经营性的事业单位要转变为企业;第二是已经转为企业体制的新闻出版单位,由单一的国有企业转变为股份制多元化企业体制[3]。这种转变不仅给出版机构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入手,探讨出版机构(出版社和杂志社)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中学术成果信息、学术成果信息主体、学术成果信息环境的影响。

1出版体制改革对学术成果信息的影响

经学术出版机构传递的学术成果信息主要是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学术著作是指以问题或专题为中心,具有创新性和逻辑性,能自圆其说的学术图书,包括学术专著、学术进展评论、著作性研究指南、手册等[4]。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5]。学术论文就是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转制对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2017年5月第37卷第5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May,2017Vol37No52017年5月第37卷第5期出版体制改革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的影响May,2017Vol37No511出版体制改革对学术成果信息数量的影响

111学术著作品种增加

改革前,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对书号實行严格控制。书号是在国家出版管理部门注册的、出版者所出版的每一种出版物的每个版本的国际性的惟一代码,是一种正式出版物的标志。1992年,新闻出版总署制定了对出版社使用的书号实行总量控制的规定,按照核定的出版社编辑人数发给书号[6]。出版社是事业单位,其运营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注重社会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为了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出版社对学术书稿质量要求较高,能纳入出版社选题的学术书稿数量有限。因此,出版社每年出版的学术著作品种较少。

改革后,出版社属企业单位,实行自负盈亏,希望通过扩大学术著作的品种和发行量来增加其经济收益。然而,由于学术著作专业性强,读者人群受到较大限制,增加学术著作发行量的空间不大。改革后,政府相关部门放宽了对书号的限制,出版机构对学术著作选题自主权较大,增加学术著作品种具有可行性。因此,出版社会增加所出版的学术著作品种,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112学术论文数量增多

改革前,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对学术期刊数量有严格限制,办刊单位一般需要补贴办刊经费,学术机构的办刊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学术期刊种类不多;主管部门对期刊刊期和每期页数也有严格限制,学术期刊刊期较长,每期页数不多,导致学术期刊载文量不高。此外,因为学术期刊载文量不是评价期刊质量好坏的主要标准,与杂志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直接联系,杂志社不会过多追求发表论文的数量。综合而言,改革前学术论文数量较少。

改革后,杂志社通过向作者收取版面费来获取经济利益。发表学术论文数量越多,杂志社获得的经济利益越多。受经济利益的诱惑,学术机构创办学术刊物的积极性高涨,学术期刊数量有所增加。很多学术期刊为了通过刊载更多的学术论文而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缩短了刊期,如由季刊改为双月刊,由双月刊改为月刊,由月刊改为半月刊;有些杂志社还通过增加期刊页码、缩短论文篇幅的方式来增加发文量。因此,改革后学术论文的数量有较大的增长。

12出版体制改革对学术成果信息质量的影响

121学术著作质量小幅度上升

改革前,科研人员为了获取稿件被录用的机会,注重学术成果信息的质量,且不需承担较重的出版费用,能专心于学术研究和学术著作的撰写,学术书稿质量较高。出版社在受书号数量限制难以通过增加学术著作品种来扩大其社会影响面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提高学术著作的质量来提高其社会影响力。为了出版社的社会利益,编辑对稿件的加工认真细致,不仅注重书稿的标准化、规范化加工,而且注重书稿内容科学性和学术行为规范性的审查,这也有利于学术著作质量的提高。

改革后,学术著作出版较为容易,出版社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作者和读者是出版社的两大收益群体。作者支付出版费用,读者购买学术著作。作者在选择出版社时,会查阅已出版学术著作的质量来了解出版社整体水平。读者在购买学术著作时,也是以学术著作的质量为标准。大多数出版社为了长期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更为积极地采取多种手段控制书稿的质量,导致学术著作质量上升。但少数出版社仅追逐短期的经济利益,重视学术著作的数量而忽视其质量。在学术著作的选题组稿过程中,忽视对学术书稿内容科学性和创新性的审查。因此,学术著作整体质量水平小幅度上升。

122学术论文质量有所上升

改革前,学术期刊稿件录用率较低,研究人员之间发表论文存在一定的质量竞争,学术论文稿件质量较高。杂志社追求学术期刊的社会利益,为了提高学术期刊的社会影响,不论是权威期刊和重点核心期刊,还是非核心期刊和非正式期刊,都会对稿件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只是权威期刊和重点核心期刊高质量稿件较多,学术论文的质量能长期处于较高水平,而非核心期刊和非正式期刊稿源不够丰富,高质量稿件不多,其发表的学术论文质量会出现波动。

改革后,权威期刊和重点核心期刊稿源丰富且稿件质量高,继续坚持较高的稿件录用标准。杂志社对审稿流程的优化,使得更多高质量的稿件获得录用机会。非核心期刊和非正式期刊难以得到高质量的学术文稿,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就会放低稿件的录用标准,少数质量差的学术论文得以发表。学术期刊两极化趋势明显,但整体而言,学术论文的质量有所上升。

2出版体制改革对学术成果信息主体的影响

学术成果信息主体主要包括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学术成果信息传递者、学术成果信息消费者。作者、出版机构、读者分别属于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学术成果信息传递者、学术成果信息消费者。下面主要探讨出版体制改革给作者、出版机构、读者的构成和利益结构带来的影响。

21出版体制改革对作者的影响

211作者数量增多

改革前,作者发表学术论文或出版学术著作无需向出版机构缴纳出版费用,出版机构将稿件质量作为稿件是否被录用的主要标准。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差异使得稿件质量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质量差的稿件会被淘汰,质量好的稿件会被录用,稿件录用率较低,许多研究人员由于其稿件不被录用而不能成为作者,因此,作者数量较少。

改革后,出版机构仍将稿件质量作为稿件是否被录用的主要标准。由于主管部门对出版政策的调整,科研人员的稿件有更多机会获得录用,成为作者的可能性增大。稿件录用率的上升,使得更多科研人员愿意从事学术论文或学术著作的撰写。因此,作者数量增加。

212作者经济利益明显减小,社会利益有所增加

改革前,稿件一旦被发表,出版机构会向作者支付稿费。作者与出版机构之间是一种特殊的供求关系。学术成果信息是经济社会中的一种特殊商品,出版机构和作者之间是商品买者与卖者的关系。作者向出版机构出售文稿和书稿这种特殊商品,出版机构向作者支付稿费以获得该种商品,作者付出的脑力劳动得到了相应报酬。改革后,稿件一旦被出版机构录用,作者一般需要向出版机构缴纳出版费用。作者付出的脑力劳动不但没有从出版机构得到相应的报酬,还需向出版机构缴纳出版费用,可见,改革后作者的经济利益明显减少。

学术论文或学术著作的数量和质量是影响作者获得社会利益的主要因素。改革前,同一作者出版的學术论著数量较少,使其社会影响面较小,社会利益少。但是,对于学术论著质量较高作者而言,其社会影响力较大,具有一定的社会利益。改革后,学术稿件的录用率上升,对于生产高水平学术论著的作者而言,增加了学术论著数量而扩大了社会影响面,社会利益大大增加;对于生产低水平学术论著的作者而言,虽然增加了学术论著数量而扩大了社会影响面,但因学术论著质量差而降低了社会影响力,在重数量、轻质量的学术评价体制中,作者的社会利益也不会减小。

22出版体制改革对出版机构的影响

221出版机构数量增多

改革前,由于国家对出版社书号数量和期刊刊期与页码的限制较严,学术书刊的销量有限,加之出版机构还要向作者支付稿费,出版社缺乏出版学术著作的积极性,学术机构和学术团体也缺乏主办学术期刊的积极性,学术出版机构较少。

改革后,虽然学术著作销量仍然有限,但是,出版社通过收取学术著作出版费就能收回成本,甚至赢利,在书号较多的情况下,很多出版社愿意出版学术著作。虽然学术期刊的发行量不大,但学术期刊的销售收入不是杂志社的惟一收入来源,杂志社可通过收取版面费、刊登广告、联合办刊等多种渠道获取经济利益。因此,很多学术机构和学术团体都有主办学术期刊的愿望。当然,由于国家对新增加学术期刊的审批较严,学术杂志社数量增幅较小。

222出版机构经济利益明显增大,社会利益略有上升

改革前,出版机构属于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且出版学术论著的数量受限,经济收入较少,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小。改革后,出版机构向作者收取版面费,经济收入增多。而且,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模式下,出版机构可通过增加学术论著的数量来增加出版费收入,也会通过提高学术书刊定价来增加学术书刊的销售收入,出版机构的经济利益明显增大。

改革前,社会效益是考核出版机构绩效的主要指标,为了保障其社会利益,出版机构对学术论著质量把关较严,所出版的学术论著质量较高,使得出版机构的知名度较大、社会影响力较大。另外,学术论著的发行量较大,出版机构的社会影响面也较广。但是,出版社受书号数量的限制,出版学术著作的品种较少,杂志社受学术期刊刊期和每期页数的限制,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不多,不利于扩大出版机构的社会影响面。改革后,出版机构对稿件的自主选择权增大,所出版的学术著作种类增加,论文数量增多,对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有促进作用。学术著作的质量上升,利于出版机构建立良好口碑、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对于主办权威期刊的杂志社而言,学术论文质量不会降低,社会影响力不会下降。对于其他杂志社而言,可能会因为所出版的学术论文质量下降而导致其影响力下降,社会利益下降。

23出版体制改革对读者的影响

231读者数量增加

改革前,学术著作或学术期刊的定价较低,读者购买学术著作或学术期刊的成本较低,而且出版机构愿意花精力去做学术著作或学术期刊的营销工作,每一种学术图书和学术期刊的发行量较大,读者较多,但是,学术著作或学术期刊品种少,加之学术出版难而导致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较少,对学术著作或学术期刊的需求较小。综合而言,改革前学术著作或学术期刊的读者数量不大。

改革后,出版机构会提高学术著作或学术期刊的价格,增加了读者获取学术著作或学术期刊的成本,读者会在挑选学术著作或学术期刊时更为谨慎,部分学术著作或学术期刊的读者可能不多。但是,学术著作或学术期刊品种的增加使读者有更大的选择余地,购买不同学术著作或学术期刊的读者总量会较大。此外,学术著作或学术期刊的读者大部分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学术论文或学术著作的作者,研究人员和作者的增加也会导致学术著作或学术期刊需求人数的增加,从而使学术著作或学术期刊读者的数量增加。

232读者的经济利益明显减小,社会利益稍微增加

改革前,学术著作或学术期刊的定价低,读者购买学术著作或学术期刊需要支付的成本低,相当于读者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改革后,学术著作或学术期刊的定价提高,读者购买学术著作或学术期刊需要支付的成本增多,读者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

改革前,学术著作或学术期刊的质量较高,发行数量较大,意味着更多读者能受到质量好学术著作或学术期刊带来的正面影响和启迪,有利于启发读者科研创新、更新读者知识结构、提升读者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但是,学术著作品种少,学术论文数量有限,内容丰富性受到限制,不利于拓宽读者的知识广度。改革后,学术著作品种和学术论文数量增加,内容丰富,读者可从中获得更加多元化的知识,接收多种不同的学术观点。读者在阅读学术著作或学术期刊时,更加注重学术论著的质量,因此,学术著作或学术期刊质量的提升利于读者社会利益的增加。

3出版体制改革对学术成果信息环境的影响

学术成果信息环境包括学术人文环境、学术物质环境、学术制度环境等。出版体制改革对学术成果信息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导致学术人文环境转变,促进学术物质环境改善,推动学术制度环境创新3个方面。

31出版体制改革导致学术人文环境转变

学术人文环境包括学术诚信、学术创新、学术自由等。良好的学术人文环境有利于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的正常有序运行。

改革前,出版机构为了通过学术著作或学术期刊的质量而获得良好的社会利益,审稿流程较严、对稿件质量要求较高,没有给作者走捷径的机会,减少了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信息、重复发表学术论文、一搞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7],降低了学术道德沦陷发生的概率。作者为了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或出版高质量的学术著作,秉承学术自律、学术自创的基本原则,注重学术论著的创新及质量,整个学术人文环境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改革后,出版过程中的学术不端行为增多。学术不端行为当事人很多时候至少会涉及作者、评议人以及编辑和出版工作人员[8]。一些作者缺乏学术自律的观念,在学术创作的过程中不注重追求真理、不注重学术创新和学术价值,而过分追求学术成果信息的数量,撰写大量低创新性、质量差的稿件[9],甚至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少数出版机构为了获得更多经济利益,降低了稿件录用的质量标准,简化了审稿流程,甚至出现缴纳出版费用就能出版、缴纳额外的费用就可加急出版的乱象,为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温床。

32出版体制改革促进学术物质环境改善

学术物质环境包括学术成果信息生产所需的实验设备和信息处理设备,出版机构的投稿、审稿和编辑加工信息系统、读者的信息获取与利用设备等,改善学术物质环境有利于提高学术成果信息系统的学术成果信息流转效率。

改革前,为了保证稿件的质量,学术机构和研究人员对实验设备和信息处理设备有较高的要求。出版机构由于不太重视稿件处理效率,对信息设备的功能、性能没有太高的要求,信息设备更新需求并不迫切。而且出版机构缺乏使用经费的自主权,经费使用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层层审批,流程繁琐,且耗时长,购买信息设备的程序较复杂,不利于出版机构进行出版技术设备更新。

改革后,作者急于撰写学术论著,对实验设备、信息处理设备的要求提高。出版机构要提高稿件的处理效率,必须购買更多高质量、高性能的信息设备,提高出版机构的信息化水平,改善出版机构的物质资源环境。出版机构使用经费的自主权较大,物质资源需要更新时,出版机构能够决定其型号、数量,并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采购过程。

33出版体制改革推动学术制度环境创新

学术制度环境主要是指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与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有关的政策、法规、标准等。完善的学术制度环境有利于引导和规范学术研究、传播、交流和利用行为,是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安全有效运行的保障。

面对出版体制改革给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和相关组织不会坐视不理,会通过完善相关制度体系,提高制度执行力来减少甚至消除这些负面影响。政府会通过建立与完善学术创新制度、学术规范制度、学术评价制度、学术惩戒制度等,营造尊崇创新、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多元包容的良好学术舆论,培育科技工作者秉持奉献、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10],激活研究人员的创新能力,规范作者的学术行为;学术机构和学术组织也会完善学术道德和学风监督、学术不端行为监测制度,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政府会通过完善与学术出版相关的政策法规、学术评价标准与学(下转第12页)2017年5月第37卷第5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May,2017Vol37No52017年5月第37卷第5期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双创人员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May,2017Vol37No5术管理制度,指导出版产业的发展,引导出版机构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学术价值之间的关系,规范出版机构在学术论著选题、组稿、编辑、排印中的行为。出版机构也会建立准确的审稿标准制度,规范审稿流程和编辑行为,从而提升对稿件质量的控制。

4结语

出版体制改革是出版机构由事业单位运营性质转变成企业运营性质的过程,要求出版机构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改革后的出版机构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可向作者收取出版费,努力通过增加出版量发行量和提高出版物价格来增加收入。出版机构的这些变化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学术成果信息、学术成果信息主体、学术成果信息环境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政府和学术成果信息主体应充分认识出版体制改革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学术行为,优化学术环境,实现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参考文献

[1]李燕波.Altmetrics对学术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12):19-22.

[2]罗力.网络学术信息老化及应对管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

[3]柳斌杰.出版单位转制中的六个重要问题[J].传媒,2004,(6):8-13.

[4]叶继元.学术图书、学术著作、学术专著概念辨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1):21-29.

[5]国家标准局.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S/OL].http:∥www.docin.com/p-944580243.html,2016-08-08.

[6]马军.如何有效加强书号管理[J].出版参考,2008,(24):12.

[7]潘晴燕.论科研不端行为及其防范路径探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8]韩丽峰,徐飞.学术成果发表中不端行为的形式、成因和防范[J].科学学研究,2005,(5):623-628.

[9]余三定.三个“过分”破坏了学术生态平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1-19,(5).

[10]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Z].2016-01-13.

(本文责任编辑:郭沫含)

猜你喜欢

信息
信息超市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
展会信息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