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冷”者做好夏养益处多
2017-06-02董绍军
董绍军
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从夏天开始进行调理预防,很多冬季高发疾病的发病率会大大减少,甚至达到治愈的效果。如今提起“冬病夏治”,许多人都知道要去医院贴膏药。但是他们(包括正在贴膏药的一些人)并不知道“冬病夏治”的确切含义,有些是盲目跟风,更有甚者不排除是在“赶时髦”。
所谓“冬病夏治”,是指一些冬季容易因感受寒冷而导致病情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采用适当的调治和补养的方法,以预防或减少疾病发作乃至根治为目的的一种反季节自然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一朵奇葩,起源于“天人合一”的医学理论和“春夏养阳”的养生法则。早在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就有“圣人春夏养阳……以从其根”;“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著名论断。唐代药王中医养生学先驱孙思邈也说:“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所谓“将病之病”就是那些现在虽未发病,但却会在将来某个时间容易发作的疾病。聪明的医生在疾病未发之时,能够去除其必发的条件,即改变体质、去除诱因。所以说,“冬病夏治”的实质应该是针对冬天容易因寒发作或加重的人群,在夏季要想方设法增强体质,提高抵御因寒发病的能力。
从这种意义上说,“冬病夏治”不仅仅是贴膏药,还应该包括运用具有补益调养作用的中药内服(汤剂、中成药、膏方等)、食疗药膳、艾灸药浴等等。而且由于体质的差异、病情的不同,在选择上述疗法时,还应该进行个体化的辨证选用,只有这样据情依症、对症治疗,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所谓“冬病”,是指那些“阳气不足”之人在冬天易于受寒发作或加重的病症,最多见的是呼吸系统病症。由于呼吸道通过鼻腔与外界相通,且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肺开窍于鼻”“肺主一身之表”,因此,鼻、支气管、肺极易感受寒冷刺激而引起原有病症发作或加重,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鼻炎等。寒冷还可以引起血管收缩,使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所以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病症、关节痛症也是冬季的高发病症。另外,怕冷症表现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这样的人即使在盛夏睡觉也要盖被子,穿袜子。以上这些人群无疑是“冬病夏治”最佳的适宜人群。但是,如果皮肤溃疡、全身皮疹、感冒发烧、严重感染、活动性肺结核、燥热性糖尿病、阳亢性高血压、孕妇等人群就不宜“冬病夏治”,尤其是贴膏药、艾灸等。
正确合理的“夏养”应该是选择夏令“三伏”天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这时机体各种机能条达、经络通畅,正是扶正培本、滋养阳气、去除寒气的有利时机。此时予以积极调养,扶助正气,使患者的阳气充实,正气旺盛,抵抗力增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冬天就可以少发病或根治不发了。
夏治调养的主要方法由中药外治调养(包括穴位敷贴、艾灸按摩等)、中药内服调养(包括食疗药膳、调补中药内服、中药膏方调养等)。比如针对冬季易发的哮喘、老慢支、鼻炎等,可以选用温散风寒药粉(比如细辛、桂枝、白芥子等)敷贴,或用巴戟天、制附子、艾叶等煎汤足浴,同时选服温补阳气的食品,如羊肉、鹌鹑、海参、牛尾湯等。中药内服可以选用温补肺肾类中药汤剂,或制作成膏剂,或服用成品如金匮肾气丸、虫草菌丝、河车打造丸、玉屏风胶囊等。这样调养一个夏季,就会增进肺肾功能,提高免疫防寒能力,预防冬季发作。再如冬季多见的冻疮、怕冷症、腰腿疼等症,在夏季采取补养温通的调养方法,冬天不致发生上述病变了。而对于寒性胃病、寒性腹泻、因寒心痛等症,则应选择温阳祛寒、健脾温胃、养心温通的调养方法,也能达到预防冬天发作的效果。
严格说来,“冬病夏治”属于预防性的治本之法。这是中医“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在临床治疗学中的充分体现和运用。这种疗法并非立竿见影能够见效,而是要坚持调养2~3年,到冬天易发的季节才能显现出疗效。因此,说是“夏治”不如“夏养”更为贴切科学,该法较之“发时治标”之法,更具意义,且更有价值,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属上上之策,很值得推广。